几何图形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具体情境中认识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初步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几何模形-图形-文字”这个抽象过程,培养学生抽象、辨别能力。情感目标: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学习几何的热情。教学重点: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抽象能力的培养,学习热情的激发。教学方法:引导发现、师生互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身边的实物等。教学过程:一、合作学习问题1:我们已学过的或认得的存有哪些几何体?(学生讨论、交流)问题2:你能举出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形状与上述几何体类似的物体吗?(学生讨论、举例)问题3:多举一些平面与曲面的实例让学生感受、辨别特别指出:数学中的平面是可以无限伸展的二、议一论1、P143课内练习12、P143课内练习2师生讨论指出:线与线相交成点,面与面相交成线。三、想一想:观察下图,你发现什么?师生讨论四、议一议:日常生活中的哪些事物给人以点、线的形象。指出:日常生活中点与面只是相对的一个感念。如:在中国的地图上,北京是一个点;而在北京市地图上,北京是一个面。五、活动探究:P143课内练习3六、P143探究活动:七、议一议: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八、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