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轴对称图形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能找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用自己的方法创造出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探索与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学生:白纸、彩纸、剪刀等学习材料一份。教学过程: 一、“玩”对称,谈话激趣 课前交流:从“玩”这一话题引入,结合师生的撕纸作品,自然引入新课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识”对称,体悟特征 1 结合学生的撕纸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概括,抽象出这类平面图形的特点。 在此
2、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图形的特征(对折后,折痕两侧完全重叠),师生共同揭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从“轴”字出发,引导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通过说一说、指一指、画一画,深入认识对称轴,体会“对称轴是折痕所在的直线”这一内涵,并再次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3结合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判断下列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其实说起轴对称图形,我相信同学们并不陌生,如果老师没有记错的话,在我们认识的平面图形中,应该有一些就是我们的轴对称图形,是吗? (1) 学生根据经验大胆猜想。 (2) 结合手中的学具,小组合作,共同验证猜想。 (3) 大组进行交流,着重引导学生说清判断的依据。 (4)我们同学通过折一折
3、判断出了这5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但是数学学习讲究的是要深入。如果我们今天的探讨仅到此为止的话,咱们的学习还是比较肤浅的,因为就这五个图形,老师觉得,我心里还有话要说,不知道同学们还有话要说没? 引导学生理解一般三角形的“非对称性”及等腰(边)三角形的“对称性”,并由此类推到梯形、平行四边形等。 (5)看来学习是越讨论越深入了,但是这还不够深入,还要继续。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这三个都是轴对称图形,但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我分明感觉到同学们思维的火花在跳动。 根据活动经验,判断如下三个图形的对称轴的条数。 4判断国旗中的图案是否是轴对称的。其实在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些标志,图案中,我们同样能找
4、到轴对称的足迹,看一看接下来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什么?交流时,引导学生说说判断的依据。5判断交通标志中的图案是否是轴对称的。(1)下面是我们常见的交通标志,看看哪些图案是轴对称的?把你认为是的的序号写在白纸上。 (2) 交流:剩下的图案为什么不是轴对称的。 6想象:根据给出的轴对称图形的左半边,想象它的另一半,并判断给出的是什么图案。 老师最后带了的是什么?老师最后带来的也是一些轴对称图形,是一些国内外著名的标志,他们都是轴对称,但是老师先卖一个馆子,我只出示了这对称轴的左边的一半,看同学们能不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想象不他的另一半,然后猜一猜它是什么标志。 三、“赏”对称,提升认识 对称很早
5、就被人们所利用。请看,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剪纸、脸谱。接下来是什么呢?桂林的山水。当我们荡舟漓江,迈入那桂林的山和桂林的水所创造的美好意境的时候,就会被展现在面前的画面所深深的震撼。这哪里是桂林的山,桂林的水,这分明是大自然为我们创作的最完美的杰作。同学们,虽然没去成桂林,但你能从中感觉到对称的味道吗? 其实大自然对于对称的创造还远不止这些,仰望苍天,俯瞰大地,拥有生命的地方,何处没有对称的足迹。看那花丛间翻飞的蝴蝶、蜜蜂,那翱翔天地的大雁、白鸽,那横跨天空的彩虹,片片翻飞的落叶,以至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张笑脸。同学们,难道你们就没有从中感受到对称的力量吗?有人说,是因为美,所以大自然选择了对称,但同学们,如果我们再深入地想一想,这当中仅仅因为是美吗? 由轴对称图形,进而拓展到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引导学生通过赏析,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并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受到美的洗礼。 四、“做”对称,深化体验 引导学生结合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利用师生共同准备的一些素材,自己想办法创造一个轴对称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