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全产业链构建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37951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全产业链构建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全产业链构建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全产业链构建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 -【农业发展】农业经济 2023/6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全产业链构建研究*刘婷1 徐晓2 摘 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下,各地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得以快速成长,为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组织载体。但当前多数联合体在全产业链建设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链主”凝聚力不强、信息反馈不畅、绿色化发展控制力不足、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由此提出联合体全产业链的构建路径,应采取措施鼓励龙头企业承担“链主”职责以带动相关主体共建全产业链,运用大数据技术加速信息反馈及实施全程绿色化质量控制,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人才以拓展全产业链价值增值空间及增强全产业链韧性,借助联合体全产业链构建与运营,进一

2、步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关键词: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全产业链;乡村振兴一、引言乡村振兴的基础在乡村产业兴旺,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富裕的关键,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的引领者。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凝聚了众多农业经营主体,围绕农业全产业链组织生产活动,在分工与协作的基础上,以利益联结为纽带开展农业一体化经营,能够促进各主体经营优势互补、优化各类要素资源配置,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化、组织化、规模化水平,已成为推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经济组织联盟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为发展农业全产业链提供了载体平台,全产业链发展是一种商业理念和运营模式,是将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紧密衔接而形成一体化的经

3、营体系。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凭借自身组织优势,将农业相关经营主体纳入成员管理体系中,达成农业产业链的一体化建构,形成以价值链、供应链、组织链缔结起来的有机整体。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已充分表明其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积极作用,但缺乏运用全产业链运营的思想对其发展进行深入剖析。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如何运用全产业链理念找准联合体在乡村振兴发展中的困境以及探索构建联合体全产业链发展的具体路径,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深化三产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全产业链构建与乡村振兴关系(一)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全产业链构建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围绕乡

4、村产业、生态、组织、文化、人才等领域实施的全方位振兴,其中乡村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物质根基,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推进至关重要。传统的乡村产业发展模式存在生产经营分散、价值增值环节少、缺少绿色农业质量安全保障、产业组织稳定性差、信息沟通不畅、乡村人才流失等问题,不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乡村产业振兴需要改变原有的乡村产业组织经营的弊端,实现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的创新。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是以健全农业产业链,并为产业链上相关主体获取更多增值价值为目标,促使农业各环节经营主体形成紧密关联、有效合作、协同发展的有机整体。该发展模式通常具备四个主要特征:多主体协同共生、各环节有效控制、全链条

5、资源整合、消费者需求导向。以联合体为载体,构建增值率高且韧性强的全产业链,既是农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也是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依托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实施农业全产业链运营模式,能够突破传统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环节断裂的危机,克服农产品交易市场上供需关系割裂严重、交易成本过高、科技推广不及时等瓶颈,为乡村振兴集聚和整合各类先进生产要素提供平台,调动各类主体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相互协同、融合发展,创新乡村产业经营业态。在乡村绿色生态化发展愈发受到重视的情况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全产业链构建以现代绿色农业发展理念及本地乡村特色产业为基础,凝聚乡村内外各类产业资源,将农业生产、加工

6、、消费环节紧密联合起来,降低农业生产及加工环节的单位产出资源消耗、增加绿色环保投入,加速供需信息的双向流通、拓展农业价值的增值空间,带动乡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借助联合体全产业链的构建与运营,能够提升科技创新成果推广效率、加速工商资本流入乡村、培养现代农业经营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信息、技术、资金、劳动力等各类现代化生产要素,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乡村产业经营、生态维护、组织治理、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等方式的转型优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粮食主产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模式、机制与绩效提升研究(项目编号:18BJY141)。-4 -【农业发展】农业经济 2023/

7、6(二)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全产业链构建创造条件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我国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以快速发展,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截至 2021 年,中国农民合作社及家庭农场分别达到 220 万和 390 万家,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 9 万家,其中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1959家,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奠定了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组织基础。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为了促进乡村振兴及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打造农业全产业链”,而“打造农业全产业链”离不开有效的组织载体,因此,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联合体全产业链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任何组织创新都需要在既定的制度环境中予以

8、实现,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产业、生态、组织、人才等领域的全面振兴提供了政策支持,也就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全产业链构建创造了充分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制度环境。在产业方面,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农村振兴,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支持发展多业态,为联合体组织成员协同创新共建农业全产业链提供了制度支持。在生态方面,乡村振兴要求农村农业提升绿色生态化发展水平,这就为联合体发展绿色农业提供了资金、技术、物资等支持,并借助联合体的一体化运营体系,打通农业全产业链的各个联结环节,实现农产品的质量全程可追溯,加强对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监控。在组织方面,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推行乡村基层组织开

9、展精细化服务、数字化赋能、民主化管理,为联合体成员提升民主意识、培养法治观念、树立契约精神等营造社会氛围,而民主意识、法治观念、契约精神是联合体得以稳固发展的制度基础。在人才方面,乡村振兴促进农民返乡就业创业,支持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为联合体全产业链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三、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全产业链构建中的困境(一)承担“链主”职责的龙头企业凝聚力不足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实质上是通过联合体内部的管理制度代替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调节的方式。全产业链运营通常业务范围跨度大,如果组织管理不到位,就可能出现不同业务环节的经营主体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损害产业链整体利益,这就要有“链主”对全产业链

10、进行管控。然而能够在联合体全产业链构建中承担“链主”职责的主体只能是龙头企业,龙头企业的规模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直接影响着全产业链的运营质量。因此,需要实力强大且具有组织带动能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承担起全产业链运营的“链主”职责,否则无法凝聚全产业链上相关主体协同发展。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各类农业龙头企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但普遍仍存在经营规模小、资本结构不佳、研发投入不足、市场竞争力弱、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缺乏品牌塑造和推广意识等问题,造成龙头企业向其他农业经营主体输送生产要素的能力不够、产业牵引力不强、知名品牌不多,严重制约着联合体全产业链的构建质量。而且部分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及家

11、庭农场等农业生产主体在业务合作方面的信任度较低,导致许多龙头企业即便组建了联合体,也无法紧密凝聚相关力量有效共建农业全产业链。(二)全产业链信息反馈不畅,绿色生态化发展控制力不强绿色生态化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着力点,也是顺应绿色发展理念、消费观念升级、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些因素促使农业全产业链绿色发展成为必然。由于农产品容易产生“柠檬市场”效应,致使农业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不注重绿色化、标准化的质量管理,且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反馈不畅,进而影响全产业链的产品质量控制。不同的产业组织模式对绿色农产品质量控制程度也不同。松散的产业组织模式对内部成员行为的约束力较弱,容易产生机会主义,

12、导致产品质量控制不强;而紧密的产业组织模式通过规范的组织章程、严格的监管体系、有效的合同约束等,对绿色生产行为加以监管,产品质量控制能力较强。在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多数尚处于初步发展时期,组织结构尚不紧密,信息反馈体系也未健全,“链主”企业对全产业链上各类主体实施绿色经营的控制力不强,缺乏以绿色农产品质量控制为导向的全程可追溯信息服务平台,导致优质农产品辨识困难,优质优价体系难以形成,农业全产业链增值受限。联合体全产业链构建与运营中家庭农场及合作社负责农产品生产活动,涉及的农产品生产者众多,生产环节经营分散,直接导致农产品绿色标准化生产监管难度较大,而在加工、流通等环节可能由不同的农资

13、供应、生产服务、物流运输等主体所构成,且这些主体均具有独立经营属性,致使产业链全程实施精细化监管难度较大,制约了联合体全产业链绿色发展质量的提升。(三)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全产业链韧性不足乡村振兴仅仅依靠单一力量不可能顺利实施,需要凝聚相关主体共同参与,并实现优势资源互补、融合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将众多异质性的独立经营主体联合起来,实施一体化经营,在构建农业全产业链方面,具有明显的组织优势。但由于联合体参与主体拥有的信息、资金、技术、土地、人力等要素资源不同,普遍存在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合作关系不稳固的问题,从而导致全产业链的韧性不足。由于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并不具备法人资格,作为经济联盟组织,

14、部分联合体过度依赖龙头企业的运营,内部规范程度不高、组织关系松散、成员实力悬殊较大,导致在全产业链构建与运营过程中,龙头企业往往对利益分配占据主导地位,而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其他成员属于被动从属地位,无-5 -【农业发展】农业经济 2023/6法平等获取产业链上的增值价值,影响其参与的积极性和稳定性。许多联合体内部成员之间并未在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真正融为一体,普遍是依靠简单的契约合同及联合体章程进行相互间的业务合作关系,但由于多数成员契约精神不强,长期信任机制尚未形成,成员间合作关系松散,从而无法真正形成连接紧密的全产业链运营状态,链条衔接稳固性差、韧性不足。四、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产业化联合

15、体全产业链的构建路径(一)发挥龙头企业在联合体全产业链构建中的“链主”功能龙头企业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引领者,也是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全产业链构建的核心主体,承担全产业链的“链主”职责,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及综合实力决定了联合体全产业链构建的质量。龙头企业只有充分发挥在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品牌、管理等多方面的优势,才能承担起联合体全产业链构建的“链主”职责。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应重点支持发展一批经济实力雄厚、产业关联度大、对农业生产主体凝聚力强的龙头企业,对其进行政策倾斜。例如,对领办组建联合体的龙头企业,在土地使用、财政税收、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并简化审批流程、降低费用征收、提高行政服

16、务效率;以政策性担保、低息贷款、财政补贴及设立专项资金等方式,帮助龙头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并鼓励龙头企业利用自身资金优势为参与联合体全产业链构建的合作社及家庭农场等提供产业链融资服务;激励传统民营龙头企业创新升级发展,向股权化方向转型,壮大企业规模与实力,使其更好地承担其联合体全产业链建设的“链主”职责。借助更多的政策激励措施,促使龙头企业应用新理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精深加工、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健全农产品营销网络,将农业上下游经营主体有效组织起来,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充分发挥“链主”功能,带领整个联合体实现农业全产业链的高质量运营。(二)融入大数据技术提升联合体全产业链绿色发展能力随着人们生

17、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更加重视农产品的绿色品质,而质量全程可追溯是确保农产品绿色品质安全的有效方法,是联合体以绿色生态化发展理念构建全产业链的基础,同时也是乡村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的保障。联合体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以大数据信息技术为核心,在联合体内部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便于各类信息在全产业链上有效流通,实现农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及产品质量的全程追踪检测,实施产业链上全环节绿色标准化生产管理,促进绿色农业的发展。以联合体全产业链质量可追溯系统为核心,通过运用数字化建模、信息加密、自动识别等技术,能够集成贯穿全产业链条的信息系统,构造全流程大数据信息链,从而实现对全链条的质量管控。在日常运营中,

18、将现代新兴信息技术充分应用于质量可追溯系统,可进行数据可视化多维分析,能够有效整合联合体全产业链中参与主体的数据信息,真正实现全链封闭的智能化监管模式,提升联合体对全产业链运营的控制能力。除此之外,可利用区块链技术确保产业链上数据信息的不可更改、去中心化及真实可靠性,并使得因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不确定性得到有效控制7。联合体全产业链上的各环节参与主体可以在质量可追溯系统的环境下不断改进产品质量,进而提升联合体全产业链绿色发展能力,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助推乡村生态振兴。(三)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构建高韧性的产业网络体系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重点是增加农户的收益,而自身势力薄弱的农

19、户往往在农业全产业链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但农户又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其利益得不到保障,则直接影响其参与全产业链构建的积极性,只有建立科学的利益联结机制,满足全体成员的合理利益诉求,特别是农户利益,才能维护农业全产业链的稳固运营。联合体全产业链构建的基础是农业各环节经营主体通过经济联系而形成的产业合作关系网络,该合作网络规模越大、节点环节越多、要素融通越密切,则越需要建立完善、合理、稳定的主体间利益联结关系,以确保产业合作关系的可持续性。联合体内部在组织全产业链构建过程中,通过农业生产经营业务捆绑式的合作方式,将农业各业务环节经营主体联合起来,构建起一个日趋复杂的基于业务合作的利益联结关系网络。这

20、个利益关系网络使得全产业链上每一个成员都相互关联、彼此约束,使其难以因为某一次合作行为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行使自愿退出权,从而退出联合体全产业链运营体系。该利益关系网络纵横交错,并伴随联合体业务范围的拓展,不断向外延伸,为资金、信息、人力、物资等各类要素资源在联合体内共享提供了通道,因此,基于业务合作而形成的利益关系网络是否稳固,直接影响着全产业链的韧性。各级政府应引导联合体内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成员之间探索健全“契约合同、股权设置、利润返还”等不同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特别是不断创新联合体全产业链上主体间的利益分配形式,积极完善固定分红、利益兜底、二次返利、收益分享、股份分红等方式,

21、鼓励联合体成员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签订各类业务合作及利益分配的契约合同,形成法律文本,建立诚信促进机制,增强履约率,形成稳定的利益联结关系。同时鼓励联合体将农资供应、技术培训、生产服务、贷款担保与产品销售契约合同相结合,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方式,不断完善联合体成员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从而构建高韧性的产业合作关系网络。-6 -【农业发展】农业经济 2023/6(四)塑造品牌文化,拓展联合体全产业链的价值增值空间优秀的品牌文化能够在联合体内形成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营造出和谐的合作关系和高尚的人文环境,增强联合体成员凝聚力,促进全产业链上各主体协同发展,助力乡村文

22、化振兴。根据国内外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的规律与经验可知,塑造品牌文化,是增加产品附加值、拓展利润空间的必然路径。塑造品牌应以文化为魂、品质为根,立足消费需求,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推动联合体优化发展。由于联合体品牌建设不同于某个企业或某个工业制造品的品牌,联合体品牌由众多独立经营主体共同所有,因此应增强共有品牌意识,在联合体内部树立共同价值观,塑造品牌文化底蕴,实现品牌价值增值,进而拓展联合体全产业链的价值增值空间。联合体品牌的建设与维护需要所有成员的共同支持,如果有任何成员的行为失当,将会损害整个联合体品牌形象,甚至造成联合体共有品牌体系的瓦解。只有联合体内所有成员共同树立品牌意识、参与品牌建设

23、、维护品牌形象,才能为联合体共有品牌的建设奠定基础。构建联合体全产业链时,应高度重视联合体品牌形象塑造和品牌文化建设,避免品牌同质化,注重特色品牌的打造,提升品牌竞争力,从而激发出更多的品牌效应。地方政府应引导联合体积极进行品牌建设,在成员间树立共创共享品牌理念,共同宣传品牌形象及推广组织文化,提升联合体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政府部门可通过举办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等各类活动,支持联合体共有品牌的宣传与推广,并利用其地位的权威性,缩短联合体品牌被市场接受及认可的过程,提高名牌的知名度。除此之外,政府部门应采取政策措施鼓励联合体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帮助联合体整合内部成员的各

24、类品牌资源,打造联合品牌,建立“旗帜品牌”,授权成员共同使用,以品牌文化为纽带,提升联合体各主体的凝聚力、增强联合体全产业链的韧性,以品牌溢价增加产品价值,最大限度地提高全产业链的整体价值和市场竞争力。(五)培育联合体全产业链建设的复合型人才联合体全产业链的构建与运营,需要一批既掌握农业生产方式又熟悉组织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去引领、示范,这就需要借助乡村人才振兴战略,在乡村形成一批具备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及各类高素质专业人才。通过这些引领人才的经营帮助、经验分享、组织带动,产生榜样及标杆效应,吸引更多的相关主体加入联合体全产业链构建之中。与此同时,联合体全产业链的有效运营也将带

25、动乡村产业发展,蓬勃发展的乡村产业在资金、人才方面能产生集聚作用,也会吸引更多农民返乡就业创业,从而形成人才培养与吸引人才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人力资本价值的最大化。地方政府部门应出台更加积极而有效的人才支持政策,既要重视对现有乡村人才培养,又要积极从外部引进各类运营管理人才,促进龙头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协同合作,围绕全产业链建设要求,建立现代农业经营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对相关培养经费予以财政补贴。应通过举办各类种养殖技术、信息技术、经营管理技巧及绿色生产方式等培训活动,以拓展联合体内全体成员的知识技能。对已具一定经营规模、专业水平与管理经验的合作社管理人员、家庭农场主、龙头企业经营管理者及技

26、术骨干等实施农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一批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乡村高级人才,进而提升联合体成员的经营水平与专业技能,为联合体全产业链构建提供人才支撑。参考文献1 王后庆,李茹玥,王艳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治理机制对其组织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6(2):76-86.2 练晓月,常平平.新时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培育的财税政策支持研究 J.农业经济,2021(1):97-99.3 席悦,王承武.基于共生视角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培育策略探究 J.农业经济,2022(2):30-31.4 王志刚,于滨铜.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概念内涵、组织边界与增效机制:安徽

27、案例举证 J.中国农村经济,2019,(2):60-80.5 韦德贞,李冰.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范式结构、组织嬗变及增效机制探析 J.农业经济,2021(9):12-13.6朱齐超,李亚娟,申建波等.我国农业全产业链绿色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 J.中国工程科学,2022,24(1):73-82.7 史艺萌,王军.农业产业链治理优化模式的研究 J.河北农业科学,2021,25(5):13-15.8汤文华.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合联机制绩效实证研究基于冀、皖、赣等地的调查数据 J.江苏农业科学,2021,49(1):7-12.9尚旭东,叶云.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组织创新、组织异化、主体行为扭曲与支持政策取向 J.农村经济,2020(3):1-9.10上官彩霞,郑国清,张伟,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及政策需求 以粮食主产区河南省为例 J.农业经济,2020(4):3-5.作者单位:1.洛阳师范学院 河南 洛阳 4719342.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河南 郑州 450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