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探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36893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探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探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探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收稿日期:2022-09-02作者简介:林艺松(1969),男,福建漳浦人,漳州城市职业学院教务处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校教育管理。摘要: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是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现状、问题、内容、规律的科学认识和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新时代劳动教育应以习近平劳动教育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通过加强国家统筹力度、开展家庭启蒙教育、发挥学校主导作用、提供社会外部支持、释放个体自我潜能,不断提升劳动教育质量,助力学生成长为可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关键词:习近平;劳动教育;生成逻辑;科学内涵;实践路径中图分类号:G40-0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

2、0425(2023)02-0083-0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原理之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劳动教育可以提高个体劳动能力、培育个体劳动品德,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立足新时代的深刻变化,多次就新时代劳动教育发表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逐步形成主题鲜明、逻辑清晰、立意高远的新时代劳动教育理论体系。习近平劳动教育重要论述是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现状、问题、内容、规律的科学认识和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成为新时代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深入梳理和分

3、析习近平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科学内涵及实践路径,可以更好地指导学校劳动教育改革,提升学生劳动技能和劳动品质,助力学生成长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1.1立论根据: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不仅是习近平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理论来源,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以劳动为出发点和主线,指出劳动满足了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最终促进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强调“生产劳动要和教育相结合”,这样不仅可以促进生产力发展,而且是推动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唯一方法”1。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劳动教育是帮助“无产阶级及其儿童”保持阶级属

4、性的重要法宝,因此强调政府和社会要“让儿童及早接受劳动教育”,以引导“无产阶级及其儿童”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更好地“改造社会,推动社会进步”2。列宁强调如果不将青少年教育与生产劳动有机结合,就难以培养更多合格的无产阶级劳动者。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脉络清晰、论述深刻、立意精准,是习近平劳动教育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根基。1.2价值延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劳动教育观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便十分重视劳动教育。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根据地教育应和劳动相结合,主张“知识分子劳动化,劳动人民知识化”,从而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培养了一大批坚定的奋斗者。3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邓小平强调在新的

5、历史条件下必须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确定了劳动教育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4进入 21世纪,江泽民提倡“教育与生产劳动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探究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探究林 艺 松(漳州城市职业学院,漳州 363000)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angsu 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第23卷 第 2 期2 0 2 3 年 6 月DOI:10.19315/j.issn.2096-0425.2023.02.016Vol.23,No.2Jun.2 0 2 3相结合”,并将劳动教育确立为必修课程。2006年,

6、胡锦涛针对“不劳而获”思潮,强调广大青少年应树立包含“以辛勤劳动为荣”在内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并要求劳动教育与时俱进。5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根据劳动教育实际需求提出的重要论述,是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创新,成为习近平劳动教育重要论述形成的思想基础。1.3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观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热爱和尊重劳动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劳动教育思想,成为孕育习近平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思想土壤。战国至西汉时注重农业生产的农家学派强调应劝导广大百姓“勤农桑”,才可以保证衣食无忧。明末清初的理学家张履祥认为劳动是个人养成良好品德的关键因素,应将教育和劳动相结合。

7、近代,陶行知认为中国传统教育是片面的,必须倡导“教学做合一”以培养手脑并用的人才,并强调劳动教育应注重过程而非结果。习近平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经常引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历史典故,2013 年,习近平在讲话中引用谚语“一勤天下无难事”,强调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可以实现美好梦想;2015 年,习近平在讲话中引用“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使人认识到美好生活要依靠劳动创造。6应该说,习近平十分注重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从而为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形成提供历史滋养。1.4实践养成:习近平自身丰富的劳动实践经验观念是实践的产物。习近平知青时期在陕北农村的劳动实践,在正定、厦门、福建、上海等地任职时期的

8、务实劳动经历,都成为他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直接经验来源和实践逻辑起点。习近平在陕北农村度过 7 年的知青岁月,这一阶段他和当地老百姓共同劳动,在“白加黑”“五加二”的艰苦劳动实践中帮助当地老百姓改善生活,也深刻认识到劳动的重要作用。77 年的知青岁月铸就了他良好的劳动品格,并形成深厚的劳动情怀。在宁德工作期间,习近平提倡领导干部参加生产劳动,亲自带领当地干部前往宁德县南漈水利工地参加清沟排障修整水渠劳动。习近平在浙江、上海任职期间重视实干精神,使自身的劳动思想得以不断完善。之江新语 一书对劳动问题进行了集中论述,提出“劳动创造财富、创造幸福”的观点,并指出要充分尊重包括农民工群体在内的每一位劳动

9、者。8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立足新时代的深刻变化,对新时代劳动教育提出新的要求,逐步形成主题鲜明、逻辑清晰、立意高远的新时代劳动教育理论体系。2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2.1立德树人:劳动教育的行动指南习近平强调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提出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成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行动指南。强调劳动教育是为国家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针对劳动教育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习近平明确指出劳动教育必须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以隐性、显性的育人方式促使学生提高劳动品质,成长为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劳动教育

10、必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针对劳动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原则问题,习近平要求新时代劳动教育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掌握劳动技能,增强劳动情怀,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远大志向。强调劳动教育必须坚持“三全育人”。针对劳动教育怎样培养人这一核心问题,习近平要求新时代劳动教育必须坚持协同育人原则,对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进行整合,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劳动教育教学全过程,在协同育人中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2.2劳动素养:劳动教育的本质要求劳动素养是指经过生活或教育活动形成的与劳动有关的人的素养,包括劳动意识、态度、习惯等具体指向,

11、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是习近平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本质要求。树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劳动意识。劳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个体只有具备良好的劳动意识才可以开展更高质量的劳动8484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实践,通过劳动满足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反过来也可以不断强化劳动意识。但是,劳动意识的形成并非自发的,而是需要通过劳动教育和实践才可以形成的,这就需要在劳动教育中弘扬劳动精神,帮助学生养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意识。培养“热爱劳动、辛勤劳动”的劳动态度。劳动态度是个体对劳动表现出来的一般特征,是在劳动实践中形成的对待劳动的心理倾向。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热爱劳动、辛勤劳

12、动”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石,要教育广大青少年“从小热爱劳动、长大辛勤劳动”,让中华民族热爱劳动、辛勤劳动的优秀品德得以代代相传。养成“自觉自愿、身体力行”的劳动习惯。劳动习惯是学生在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中养成的稳定的、自发的行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目标。习近平强调学校应“组织好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在工作岗位“踏实劳动、勤勉劳动”,以“干出不平凡的业绩”。2.3“五育”并举: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习近平要求新时代要广泛开展劳动教育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强调劳动教育在“五育”融合中具有引领地位,具有树德、增智、强

13、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以劳树德。习近平十分重视立德树人,明确指出劳动教育必须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以隐性、显性的育人方式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品德,在劳动实践中塑造健康人格。以劳增智。劳动更是实践,是探索,是对真理的汲汲追求,在劳动中收获的知识是在书本和教室里寻不到的。习近平劳动教育重要论述十分重视以劳增智,坚持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教育理念,深入挖掘劳动教育的智育价值,教育引导学生成长为“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劳动者。以劳强体。体力和脑力的协同发展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习近平强调劳动教育应坚持体脑结合的教育理念,激励学生努力实践,在劳动实践中“出力流汗、

14、磨炼意志、提高身体素质”,为成长为“新时代的奋斗者”奠定坚实的基础。以劳育美。习近平强调劳动教育应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劳动创造美”,切实将美学教育融入劳动教育中,不断提高学生发现美、感知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实践路径3.1国家层面:加强劳动教育统筹力度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健康发展需要国家的有力支持。习近平十分重视劳动教育,多次为劳动教育把脉开方,要求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发挥自身的统筹性、监督性作用,更好地支持学校劳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国家已相继颁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 纲

15、要),为学校劳动教育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专业指导,从而为劳动教育发展引路助力。在顶层设计之下,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不断加强劳动教育统筹力度。坚持理论指导。伟大事业需要科学理论,科学理论引领伟大事业。意见 指出新时代劳动教育必须以习近平劳动教育重要论述为指导,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深刻领会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党的劳动教育方针,系统有效地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9 强化政策引导。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落实 意见 纲要,加强责任意识,明确工作重心,给予政策支持,多措并举推进劳动教育,推动新时代劳动教育落实落

16、地落好。加强监督落实。劳动教育关键在于抓落实,教育主管部门以及高校应对劳动教育的落实力度加强监督,对学校劳动教育中出现的不合理问题给予科学指导和及时处理。此外,还应及时将督查结果向社会公布,并将之纳入被督查机构和人员的奖惩机制,从而使劳动教育真正落实到位。3.2家庭层面:开展学生劳动启蒙教育习近平历来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要求家长为孩子上好“人生第一课”,充分发挥家庭劳动教育的启蒙性、基础性作用。强化家长责任意识。习近平强调家长是“孩子的林艺松: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探究第 2期8585第一任老师”,应在家庭中教育引导孩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中华人民共和国

17、家庭教育促进法 指出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体,这就要求广大家长应正确认识劳动启蒙教育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自身责任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参与到家庭劳动中,引导孩子在劳动过程中加深对劳动的认识和理解。加强家校协同育人。目前,许多家长由于没有掌握科学的劳动教育方法,难以激发孩子的劳动热情。有鉴于此,学校应主动出击,通过线上会议、线上讲座、家访等方式向家长传授劳动教育方法,并就如何加强劳动教育进行深入沟通,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习近平要求家长应“重言传、重身教”,在家庭劳动启蒙教育中和孩子们一起感受劳动之美,“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3.3学校层面:发挥劳动教育主导作用意见

18、指出:“学校在劳动教育中具有主导作用”,这就要求学校应真正肩负起自身在劳动教育发展中的主体责任,帮助学生学习劳动技能、发展劳动思维。1)健全学校劳动教育管理体系。高校应成立学生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总体统筹协调相关工作,各学院、各机构、各社团协同共进,构建劳动教育工作齐抓共管新格局。2)健全学校劳动教育资源保障机制。为学校劳动教育提供充足经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严格落实 意见 纲要 相关要求,通过多种形式筹措资金,以更好地支持学校开展劳动教育。为学校劳动教育提供丰富师资。学校应秉承专兼职相结合的原则,从优秀毕业生、在职教师中选拔聘任专职劳动课教师,从一线劳动工作者、劳动模范中选拔聘任兼职

19、劳动课教师,组织专兼职教师开展业务培训,更好地发挥劳动教育的立德育人功能。为学校劳动教育提供多元课程。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提高学校劳动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校应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以全面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同时,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需求为导向,在学科课程教学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实现必修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同向发力,不断提高学校劳动教育质量。3)不断完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制度。科学合理的劳动素养评价制度有利于激发学生劳动热情,还可以不断提高学校劳动教育质量。一方面,鼓励教师、家长、企业、社区和学生等劳动教育主体参与到教育评价中来,不断提升学校劳动素养评价的客观性;另一方面,采用过程性评价、

20、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实现对学生劳动素养发展的动态化、多元化、纵深化评价。3.4社会层面:提供劳动教育外部支持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既有赖于学校劳动教育自身的努力,也有赖于社会系统的外部支持。因此,社会应认真落实习近平劳动教育重要论述,努力为学校劳动教育提供支持,从而更好地为学校劳动教育保驾护航。构建“大劳动教育”体系。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单位都应在 意见 精神的指导下,高度重视、关心和支持学校劳动教育,构建“大劳动教育”体系,学校、家庭与社会三大场域协同推进劳动教育。营造崇尚劳动的良好氛围。社会氛围对学生劳动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社会舆论及各大媒体要

21、勇于承担时代重任,努力营造崇尚劳动的良好氛围。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方面应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抖音、微博等传播载体宣传劳动光荣思想,积极创造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舆论环境,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另一方面应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加深学生对劳动价值的情感认同。丰富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平台。习近平十分重视实践育人,提倡学校劳动教育应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这就要求社会各方应主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生产性、服务性劳动,在亲身体验中建立起对新时代劳动的价值认同。3.5个体层面:

22、释放自我劳动教育潜能学生只有发自内心地认同和热爱劳动,积极主动参与到劳动教育过程中,才可以使学校劳动教育获得预期的效果。纲要 也明确要求学校劳动教育应重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这就要求学生必须以习近8686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平劳动教育重要论述为行动指南,主动释放自我劳动教育潜能,不断提升自身劳动品质。更新劳动理念。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就要求学生必须主动转变观念,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积极参加劳动,在劳动活动中增强情感认同,从而逐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养成劳动习惯。意见 要求通过学校劳动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这就要求学生在思想上要重视劳动,在劳动过程中

23、领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将劳动转化为一种行动自觉。提高劳动技能。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必须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才可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一方面,大学生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为今后进行创造性劳动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学生还应认真学习各种劳动技能,参加各种创新创业活动,不断提高自身劳动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在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4结语综上所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现状、问题、内容、规律的科学认识和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成为新时代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大批“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劳动者,这就要求新

24、时代劳动教育应构建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以提升学生劳动技能和劳动品质,助力学生成长为可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参考文献: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8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69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84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25胡锦涛.胡锦涛文选: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946习近平.在

25、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4-29(01).7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11-12.8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25.9习近平.致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贺信J.智慧中国,2020(12):1.(责任编辑:胡梅)An Exploration of XI Jinping s Exposition of Labor EducationLIN Yisong(Teaching Affairs Office,Zhangzhou City Vocational

26、College,Zhangzhou 363000,China)Abstract:XI Jinping s major exposition of labor education is a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and a theoreticalsummary of its current situation,problems,contents and laws in the new era,enriching and developing Marxisttheory of labor.With XI Jinping s exposition as the funda

27、mental guideline,we should constantly improve thequality of labor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by strengthening national overall planning,encouraging family role inelementary education,giving full play to the leading role of school,providing social support and unlockingpotential of individuals,so as to assist students to grow into a new generation who can undertake the great missionof the rejuvenation of Chinese nation.Key words:XI Jinping;labor education;formative logic;scientific connotation;practice path林艺松: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探究第 2期878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