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钢铁板材项目节能分析评价评估报告书.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2783772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82 大小:1.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铁板材项目节能分析评价评估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钢铁板材项目节能分析评价评估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冷轧高强度钢改造工程项目 节 能 评 估 报 告 书 沈阳国际工程咨询中心 某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2月 目 录 前 言 1 1、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1 2、评估过程 1 第一章 评估依据 2 1.1评估范围和内容 2 1.2评估依据 2 第二章 项目概况 6 2.1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6 2.2项目建设方案 6 2.3项目用能情况 19 2.4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及消费情况 19 第三章 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 21 3.1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节能评估 21 3.2建筑与围护结构热工设计节能评估 22 3.3主要用能工艺和工序节能评估 22 3.4主要耗能设备节能评估 35 3.5本章小结 44 第四章 节能措施评估 46 4.1主要节能措施 46 4.2节能措施效果评估 47 4.3节能建议 49 4.4本章小结 49 第五章 项目能源利用情况核算 50 5.1评估前项目能量源利用情况 50 5.2能评后项目能源利用情况 66 5.3能评前后能源利用及能源平衡对比 67 5.4本章小结 75 第六章 能源消费及能效水平评估 76 6.1项目能源消费对所在地能源消费的影响 76 6.2对节能减排影响评估 76 6.3能效水平评估 77 6.4本章小结 77 第七章 结论 78 附件: 1、总平面布置图 2、工艺平面布置图 某板材股份有限公司冷轧高强钢改造工程节能评估报告 前 言 1、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某板材股份有限公司冷轧高强钢改造工程是一个工业新建项目。为确保项目符合国家、地方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及有关节能降耗减排规定,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应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2010年第6号令)和某市《贯彻执行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第6号令)》的实施细则》,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节能标准以及行业规范,对该项目进行节能评估。投资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有利于促进科学合理利用能源,从源头上杜绝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我市节能减排的目标。 2、评估过程 受某板材股份有限公司的委托,沈阳国际工程咨询中心承担冷轧高强钢改造工程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的编制工作,项目组为保障建设单位的正常进行,围绕节能目标,对该项目进行了考察分析,且在同类项目调研及相关材料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节能报告。 78 第一章 评估依据 1.1评估范围和内容 (1)评估对象和内容 本报告的评估对象为某板材股份有限公司冷轧高强钢改造工程,本工程位于某市桥北工业园区内,细河的南侧、现有水泵厂西侧和北侧,为狭长地带。项目建设性质为新建,占地面积约为52.6万m2。 总建筑面积248379平方米,静态总投资约577970万元,建设周期为30个月。根据国家、地方以及行业有关节能法律法规等,对该项目进行节能评估,包括能源供应情况评估、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项目能源消费和能效水平评估、节能措施评估等工作。 项目建设方案的先进性、合理性,能源利用的先进性、合理性,工艺设备流程的先进性、合理性,车间和设备布置的合理性,新增设备耗能情况,配套工程的建设情况,技术措施及效果分析等。 1.2评估依据 1.2.1相关法律法规、规划和产业政策 1.2.1.1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新法自2008年4月1日起施)。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⑸《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⑹《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6号)。 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原国家经贸委令第7号)。 ⑻《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部长令第76号)。 1.2.1.2产业政策和准入条件等 ⑴《国务院关于发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发【2005】40号)。 ⑵《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⑶《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 》(计交能【1996】905号)。 ⑷《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国家发改委2005第65号)。 ⑸《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 1.2.2工业类相关标准和规范 1.2.2.1管理及设计方面的标准和规范 ⑴《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 GB/T 15587-1995。 ⑵《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 50185-1993。 ⑶《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 1.2.2.2合理用能方面的标准 ⑴《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3485-1998。 ⑵《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GB/T3486-1993。 ⑶《节电措施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GB/T13471-1992。 1.2.2.3建筑类相关标准和规范 ⑴《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 》GB50365-2005 ⑵《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3-2006。 ⑶《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建科【2005】199号)。 ⑷《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CJ134-2001。 ⑸《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T 50033-2001。 ⑹《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⑺《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⑻《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 ⑼《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 1.2.2.4其它有关国家、行业标准和规范 ⑴《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国家发改委2005.04.21。 ⑵《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2589-1990。 ⑶《产品单位产量能源消耗定额编制通则》GB/T17167-1997。 ⑷《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国家发改委2004。 ⑸《评价企业合理用水技术通则》GB/7119-1993。 ⑹《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 ⑺《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50040-1996。 ⑻《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T50054-1995。 ⑼《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T50052-1995。 ⑽《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1994。 ⑾《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1993。 ⑿《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 ⒀《城市热力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02。 ⒁《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1997。 ⒂《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⒃《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⒄《室内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⒅《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50029-2003。 ⒆《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1994。 1.2.2.5工程项目有关文件 ⑴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编制的羡慕可行性研究报告。 ⑵《节能评估咨询委托合同》。 ⑶ 厂区平面布置图及其它相关资料。 第二章 项目概况 2.1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建设单位名称:某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单 位 性 质:有限责任公司 公 司 简 介:某板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或“某板材”)系1997年3月27日经辽宁省人民政府辽政〖1997〗57号文批准,由某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某集团”)以其拥有的炼钢厂、初轧厂及热连轧厂有关经营钢铁板材业务的资产及负债进行重组,采用募集设立方式发行境内上市外资股(B股)400000000股,于1997年6月27日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成立时注册资本人民币10.16亿元。 某板材股份有限公司不仅仅包括某集团钢铁产业生产链中炼钢、热轧部分,通过上市融资等方式扩建了生产线,拥有烧结、焦化、炼铁、炼钢、冷轧、热轧、镀锌、彩涂等一整套现代化钢铁生产工艺流程及相关配套设施,钢铁生产工艺流程的完整,拥有与之配套的能源动力系统、销售物流系统,某板材将有条件以完整的产业链参与市场竞争。2005年,某板材生产钢602万吨,热轧板435万吨。至2008年,公司的铁、钢、材的生产规模均将达到千万吨级,公司未来业务增长速度和增长潜力前景广阔。 2.2项目建设方案 (1)建设地点、交通条件 本工程位于某市桥北工业园区内,细河的南侧、现有水泵厂西侧和北侧,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备完善。 (2)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条件 建设地点建设条件成熟,市政基础设施完备。 供水:本工程所需的生产水、生活水均由某市桥北工业园给水管网提供,生产废水经处理后回用。浓盐水的最终去向需进行深入研究后确定,煤气冷凝水定期统一送焦化厂废水站处理,经化粪池初步处理的生活污水排入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雨水通过雨水管网排入细河。 电力供应:根据可研,给全厂供电电源为66kV变电所位于主厂房东南方向约100米处。66 kV受电,降压后以35/10kV向各开闭站供电。设有大功率才有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 热力供应:可由市桥北工业园区蒸汽管网供应。 燃气供应:本工程所需燃气介质包括混合煤气、焦炉煤气、氢气、氮气,气源由北台厂区供应。 (3)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总建筑面积共248379平方米,主要有冷轧主厂房(包括酸洗电气室、酸再生站、轧机电气室等贴邻小房)、煤气净化加压站、保护气体站、循环水处理站、废水处理站、脱盐水站、制冷站、空压站、减温减压站、公辅开关站、SVC,66kV变电站、检验室、废钢堆场、办公楼、食堂浴室、小车停车场、汽车衡等。 (4)总平面布置 本工程主厂房(包括酸洗电气室、酸再生站、轧机电气室等贴邻小房)布置在细河的南侧、现有水泵房的西北侧,基本平行于细河布置。废钢堆场布置在原料库的西侧,成品库的南侧,靠近铁路。汽车衡、检验室、循环水处理站、公辅开关站、脱盐水站、空压站、废水处理站、 66kV变电站由西至东依次排开布置在本工程主厂房的南侧。办公楼、小车停车场、食堂浴室、减温减压站、制冷站由北至南布置在主厂房轧后库的东侧。煤气净化加压站、保护气体站由西至东布置在本工程原料库端头的南侧,与原料库之间有一条道路相隔。全厂设大门3处。 (5)建构筑物结构 本工程建构筑物根据实际需要主要采用以下结构形式: 1)连退跨刚架系统 连退跨刚架系统采用实腹H焊接工字形双肢格构式下柱、实腹式焊接工字形上柱、实腹式焊接工字形屋面梁。柱间支撑上、下柱分设,采用K形或交叉形支撑。材质为Q235-B/Q345-B。厂房柱柱脚采用插入式柱脚,受力明确并便于施工。 2)其它跨刚架系统 其它跨刚架系统采用钢管砼双肢格构式下柱、实腹式焊接工字形上柱、实腹式焊接工字形屋面梁。柱间支撑上、下柱分设,采用K形或交叉形支撑。材质为Q235-B/Q345-B。厂房柱柱脚采用插入式柱脚,受力明确并便于施工。 3)吊车梁系统 吊车梁采用焊接实腹式工字形梁,吊车梁支座采用突缘支座。利用通长安全走道作为水平制动结构,边柱吊车梁系统辅助桁架作为纵墙架柱的垂直承重构件。为了保证吊车梁稳定,在吊车梁下翼缘及辅助桁架下弦之间设置下弦水平支撑,柱间1/3处设垂直支撑。轨道采用焊接长轨,压轨器固定。吊车梁上翼缘与制动板采用高强螺栓,其它部分采用焊接连接。材质为Q235-C/Q345-C。 4)屋盖系统 屋盖系统采用剖分“H”型钢后焊接组成的蜂窝式檩条或高频焊接“H”型钢檩条,可节省材料、美观大方,材质选用Q235-B钢;屋面檩条基本跨度为15m。屋面板采用0.8厚角弛Ⅲ-675型压型钢板,檩条基本间距4.0m,最高可达4.5m。 为了将屋盖系统各构件连接成一个稳定的空间体系,提高屋面系统结构在水平面内的整体稳定、有效承担和传递水平力、减小杆件的计算长度、保证结构安装时的稳定等,厂房的每一个温度区段内均应设置独立完整的支撑体系。 5)墙架系统 墙架系统采用焊接H型钢或轧制H型钢立柱,C型冷弯薄壁型钢檩条。纵墙墙架柱采用吊挂式,基本柱距为6.0m,上端用弹簧板与屋盖结构的天沟底部相连,传递横向水平力;中间用牛腿支撑在吊车梁辅助桁架上;下端与地坪相连,但可上下移动,仅传递横向水平力。山墙墙架柱采用自立式,基本柱距为6.0m,顶端与屋面梁铰接,中部与抗风桁架相连,抗风桁架作为山墙柱中部的水平支点。 6)钢筋砼排架结构 预制钢筋砼柱,预应力钢筋砼屋面板及钢筋砼屋面梁(跨度大于或等于18米时采用钢屋架体系)。 7)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 8)混合结构 砖墙承重,现浇钢筋砼梁板及钢筋砼构造柱。柱基础为钢筋砼独立基础,墙基础为钢筋砼基础梁或条形基础。拟采用天然地基基础。 (6)给排水 给排水设施主要包括:净循环水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系统、废酸再生站(含脱硅)、消防水加压系统、给排水管网等5个部分。 生产水用水总量为900m3/h(本工程、预留四冷轧用量)、接点压力为0.3MPa、接管管径为DN500。 生活水用水总量最大为100m3/h,接点压力为0.3MPa、接管管径为DN250。 本工程排水按照分流制排放。 生产废水经处理后循环利用。浓盐水的最终去向由中冶南方与某深入研究后确定。煤气冷凝水定期统一送焦化厂废水站处理。 经化粪池初步处理的生活污水排入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 雨水通过雨水管网排入细河。 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酸废水、含碱、含乳化液/油及平整液废水。为保护环境,减少污染,需建废水处理站对上述废水进行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排放。 (7)供暖、通风、空调及除尘 主厂房、公辅设施及生活福利设施均采用热水采暖,主厂房和公辅设施采用130/80℃的高温水,生活福利设施采用95/70℃的低温水;高大空间的主厂房和公辅设施采用“暖风机+散热器”相结合的采暖方式,生活福利设施采用散热器采暖。 经常开启的主厂房大门设置热风幕。 主厂房各生产机组中的含酸碱废气、含尘气体的排放及净化;各工艺机组地下油库、液压站及相关站房的通风;各电气室、操作室、仪表室、计算机室的通风和空调。主厂房及相应公辅设置的采暖。 废气净化一般考虑采用循环喷水洗涤装置(适量补水)或干法过滤装置净化。净化设备就近布置在主厂房外侧或者主厂房内,净化系统烟囱高于主厂房屋面3~5m。地下油库、液压站通风采用带空气过滤器的机械送风+机械排风方式。 全厂要求设置空调的地方较多(主要是电气室、仪表室、计算机室、操作室等),根据具体情况,空调系统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原则:生产机组电气室空调房间以及与电气室布置在一起的仪表室、过程计算机室、操作室等原则上采用中央空调,冷媒采用集中制冷站供给的冷冻水(7℃/12℃),热媒采用采暖低温水,末端装置采用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柜式空气处理机组或风机盘管,对房间空气进行热、湿处理,经处理后的空气通过风管送至空调区域,回风方式采用回风管或回风百叶窗回风。经常有人工作的站房,如办公室、操作室考虑一定量的新风比。除此之外均采用分散式空调系统(分体壁挂空调器或风冷柜式空调机)。 设有火灾报警区域的所有通风、空调系统均与火灾报警系统联锁,一旦发生火警讯号,通风机、空调机自动停止运行。 所有通风、空调系统的风管穿过不同防火分区处设防火阀。 电缆夹层、地下电缆室、水管通廊均设置有机械通风装置。 (8)电力 车间供电电压:35kV,10kV。 全厂事故电源电压:10kV。 主轧机传动部分供配电整流变压器35kV。 其他生产机组和公辅设施供配电整流变压器、动力变压器和大容量电动机供电电压为10kV。 马达控制中心和动力控制中心供电电压为380V。 35/10kV开关柜控制操作电源电压为DC220V。 根据负荷大小、负荷性质,考虑深入负荷中心、分区供电的原则,本设计考虑在本工程厂主厂区内共设置7座开关站:分别为轧机35kV开关站、酸洗机组10kV开关站、1#连退机组10kV开关站、2#连退机组10kV开关站、3#连退机组10kV开关站、重卷包装机组10kV开关站、公辅设施10kV开关站。 (9)电气 低压供配电设施将按各机组工艺线的负荷中心集中设置的原则进行设计。机组一般采用高压电源为两路、低压电源为一路供电方式。 主厂房照明和吊车、各电气室照明、水处理以及其他辅助设施等均由两路低压电源供电,低压侧设联络开关,当一路电源故障时,可手动或自动切换由另一路电源对重要负荷进行供电,以保证供电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对于退火炉的入出口密封辊、炉内辊、炉子废气风机等重要设备,除正常电源系统供电以外,还将设置柴油发电机作为事故电源供电。 对于电气、仪表和计算机的重要控制设备(如PLC、操作站、重要仪表),将采用UPS不间断电源供电。 车间内零星负荷一般采用动力配电箱配电。 整个工程全部采用交流电机传动。 (10)电讯 根据本工程的建设规模和各生产机组的工艺要求,相应地配置电话系统、有线对讲系统、工业电视系统、无线对讲系统、电讯电缆网络、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1燃气 本工程所需燃气介质包括:混合煤气、焦炉煤气、氢气、氮气,气源由北台厂区供应。 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引入各种类燃气后通过加工处理得到符合使用标准气体,经由燃气输送管道送至用气点。 (11)消防 根据生产、运输短捷及厂区消防要求,在新建的主厂房及公辅区周围均有环形消防通道,道路宽度最宽为25.0m、最窄为9.0m,沥青混凝土面层。主厂房车间大门宽度(大于3.5m)及高度(大于5.0m)满足消防车出入要求。 本工程区域室外道路净空要求均大于5.5m,道路转弯半径大于6.0m,满足消防车通行要求。 根据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在主厂房外设消火栓,消防用水强度:20L/s,设计采用低压消防水管道,消防给水管与主厂房室外工业净化水合用管道。在主厂房内设室内消火栓,消防用水强度:30L/s,设计采用低压消防水管道。道沿道路布置成环状,沿道路设室外消火栓,消火栓间距:~120m,水干管为DN200。 同时根据项目建设内容,配备特种消防器材对燃气系统等关键系统进行消防。 (12)项目主要工艺流程 按照生产计划安排,由热轧卷库内的吊车把钢卷吊运至酸洗-轧机联合机组入口段的步进梁上,经过开卷机、焊机、入口活套、拉伸矫直机矫直破鳞后,进入盐酸酸洗槽以除掉带钢表面的氧化铁皮。经过酸洗、漂洗、烘干后的带钢通过1#出口活套送到切边剪。根据下工序生产要求,带钢可以在此处切边或不切边。通过切边剪后的带钢送入2#出口活套内,供冷连轧机轧制。 串列式五机架冷连轧机入口端的一套张力辊装置把带钢从2#出口活套内拉出,连续不断地送入冷连轧机,轧制到所要求的成品厚度。经冷连轧机轧制后的带钢送至卷取机上卷取,当卷重或带钢长度达到规定值时,由轧机出口段的飞剪进行分卷。卷取机还设有套筒供给装置,在生产薄规格带钢时,要先在卷取机上装上套筒后再卷取。卷取好的钢卷由卸卷小车卸下并送至出口步进梁上。钢卷在步进运输过程中,经称重、打捆后送至轧后库存放。连轧机出口还设有离线带钢表面检查站,必要时对带钢上下两个表面进行检查。有缺陷的带钢头部在检查站上由一台液压剪切掉,无缺陷的带头由开卷机卷取好,再送回到出口步进梁上运出。 需要进入1#、2#、3#连续退火机组处理的钢卷,由轧后库内的吊车分别吊运到三条机组入口段的步进梁上,再由步进梁把钢卷运送至各机组开卷机前的上卷小车上,由上卷小车把钢卷装入到每条机组的1#、2#开卷机的卷筒上。钢卷在各自机组的开卷机上展开,经入口剪剪切掉不符要求的带钢头尾部分,由焊机把前后两卷带钢焊接起来,经过碱洗、漂洗、烘干后进入入口活套。在1#连退机组开卷机处还设有钢卷套筒回收装置,当带有套筒的钢卷开卷完毕,由该装置把套筒从开卷机上取下,放入回收筐中,送回到轧机出口处再循环使用。 连续退火机组炉子段入口的张力辊装置把带钢从入口活套内拉出,送入到加热炉内进行加热、均热、缓冷、快冷(3#CAL采用高氢和水淬方式冷却,水淬仅生产超高强钢时才投入使用)、酸洗(用于3#CAL,配合水淬快冷使用)、过时效、最终冷却等工艺处理。从炉子段出来的带钢通过出口活套送至六辊平整机进行平整。然后带钢经过出口检查活套,经挖边、切边及去毛刺处理后(需要时),再通过检查台进行检查。检查后的带钢经过静电涂油后送至卷取机进行卷取,当卷重或带钢长度达到规定值时,由机组出口段的飞剪进行分卷,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进行取样剪切。卷取好的钢卷由卸卷小车运到出口步进梁上,钢卷在步进运输过程中完成称重、打捆、打印等工序。然后需要重卷检查及分切的钢卷由吊车吊运至精整前库存放等待处理,其它钢卷直接从连退出口运输到各自的半自动包装机组进行包装。 本工程共设置有3条重卷检查机组,1条重卷纵切机组,3条半自动包装机组。3条重卷检查机组中,1#重卷检查机组配置了拉矫机,用于高档家电板的拉伸矫直、检查、分卷及切边处理,2#、3#重卷检查机组分别用于汽车板检查、分卷及切边处理。1条重卷纵切机组用于超高强钢的分条。 经过重卷检查及纵切的钢卷,通过运输小车分别送到3条半自动包装机组进行包装,包装好的钢卷通过车间吊车送到成品库存储等待发货。 (13)生产纲领 本工程年生产规模为220万吨,全部为冷轧产品,产品定位于高档汽车板、高档家电板、高强钢板以及超高强钢板。 具体产量和产品如下: 产品 规格mm 品种 产量 备注 t % 1#连退冷轧产品 软钢 厚度0.3~2.3 宽度800~1600 CQ-1 67500 7.5 涂油产品 CQ-2 67500 7.5 DQ-AL 225000 25 DDQ 226800 25.2 EDDQ 90000 10 SEDDQ 90000 10 小计 766800 85.2 高 强 钢 厚度0.5~2.3 宽度800~1600 340BH 63000 7 440CQ 13500 1.5 440DQ 13500 1.5 440DDQ 18000 2 590CQ 4500 0.5 590DP 7200 0.8 590TRIP 7200 0.8 780DP 3150 0.35 780TRIP 3150 0.35 小计 133200 14.8 合计 900000 100 2#连退冷轧产品 软钢 厚度0.5~2.5 宽度1000~2120 CQ 100000 10 涂油产品 DQ 100000 10 DDQ 200000 20 EDDQ 200000 20 SEDDQ 80000 8 小计 680000 68 高强钢 厚度0.5~2.5 宽度1000~2120 340BH 108000 10.8 440CQ 40000 4 440DQ 40000 4 440DDQ 80000 8 590CQ 16000 1.6 590DP 16000 1.6 590TRIP 20000 2 小计 320000 32 合计 1000000 100 3#连退冷轧产品 软钢 厚度0.5~2.3 宽度800~1370 CQ 9000 3 涂油产品 DQ 42000 14 DDQ 9000 3 小计 60000 20 高强钢及超高强钢 厚度0.5~2.3 宽度800~1370 340BH 27000 9 440CQ 24000 8 440DQ 30000 10 440DDQ 30000 10 590CQ 30000 10 590DP 30000 10 590TRIP 15000 5 780DP 15000 5 780TRIP 15000 5 厚度0.8~1.8 宽度800~1370 980DP/TRIP 15000 5 1180Ms/CP 6000 2 1380Ms/CP 1500 0.5 1500Ms/CP 1500 0.5 小计 240000 80 合计  300000 100 总计 2200000 100   (13)项目进度计划 工程建设期共30个月。 (14)项目投资 工程静态总投资为577970万元。 2.3项目用能情况 本工程能源消耗种类主要为电力、热力、燃气、氮气、氢气、水、蒸汽等。 购入能源种类 电力 热力 燃气 氮气 实物量 38517.09万KWh 1.432*105GJ 2.385亿Nm3 0.795亿Nm3 当量值(tce) 47337.5 4891.9 60426.64 31800 购入能源种类 氢气 水 脱盐水 蒸汽 实物量 0.02385亿Nm3 8229108 m3 700000 m3 357520吨 当量值(tce) 877.24 705.23 339.99 33833.4 2.4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及消费情况 (1)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 工程建设地点位于成熟工业园区内,周边的市政基础设施完善,通信、电力、有线网络、给水、排水等基础设施较为齐全,可以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 (2)能源消费情况 2010年某市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为1411万吨标准煤。煤气消费量4738万立方米,全社会用电量为138.7亿千瓦时。 2010年某市供水总量32686.2万立方米。 根据能源相关专项规划,结合“十五”、“十一五”经济发展及能源消耗水平,预测“十二五”某市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15%,至2015年某市能源消费总量为2838万吨标准煤。 根据各能源“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速度,预测2013年能源消费如下: 2013年煤气消费量7206万立方米,全社会用电量211亿千瓦时,供水量5.0亿立方米。 第三章 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 3.1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节能评估 3.1.1项目选址 本工程位于某市桥北工业园区内,细河的南侧、现有水泵厂西侧和北侧,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备完善。 3.1.2总图 本工程总图布置在满足生产工艺、安全规范等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利用现有场地,同时便于企业今后的发展。 本工程主厂房(包括酸洗电气室、酸再生站、轧机电气室等贴邻小房)布置在细河的南侧、现有水泵房的西北侧,基本平行于细河布置。废钢堆场布置在原料库的西侧,成品库的南侧,靠近铁路。汽车衡、检验室、循环水处理站、公辅开关站、脱盐水站、空压站、废水处理站、 66kV变电站由西至东依次排开布置在本工程主厂房的南侧。办公楼、小车停车场、食堂浴室、减温减压站、制冷站由北至南布置在主厂房轧后库的东侧。煤气净化加压站、保护气体站由西至东布置在本工程原料库端头的南侧,与原料库之间有一条道路相隔。全厂设大门3处。1号门及门卫室布置在办公楼的东北侧。2号门及门卫室布置在主厂房3号连退出口电气室的西北侧、重卷纵切机组的东北侧。辅助门卫室布置在厂区的西北角。3号门及门卫室布置在煤气净化加压站的西南侧。 详见厂区总平面图。 3.2建筑与围护结构热工设计节能评估 本工程主厂房外立面采用80厚岩棉夹芯彩板,其他公辅设施等为外立面为物装饰砖混立面。 根据目前项目进度,设计文件无法提供进一步详细资料。建议建构筑物根据实际工艺需要设计,应满足对应设计规范和节能要求。 3.3主要用能工艺和工序节能评估 3.3.1主要生产工艺及评估 1)酸洗:酸洗工艺主要为除去不锈钢表面厚氧化皮。 由热轧卷库内的吊车把钢卷吊运至酸洗-轧机联合机组入口段的步进梁上,经过开卷机、焊机、入口活套、拉伸矫直机矫直破鳞后,进入盐酸酸洗槽以除掉带钢表面的氧化铁皮。经过酸洗、漂洗、烘干后的带钢通过1#出口活套送到切边剪。根据下工序生产要求,带钢可以在此处切边或不切边。通过切边剪后的带钢送入2#出口活套内,供冷连轧机轧制。 酸洗液通过回收处理后可以进行循环利用。 2)退火:退火工艺主要将需要加工的板材加热到高于或低于临界点,保持一定时间,随后缓慢冷却,降低需加工金属硬度和脆性,增加可塑性。 本工程采用美钢联法立式退火炉工艺,炉内气氛为氮-氢混合气体。主要经过如下工艺:预热、辐射管加热段及均热、缓冷、快速冷却、过时效、终冷及水淬,最后进行刚早。燃料采用混合煤气。 (1)预热 预热段采用HNx保护气体循环喷吹预热带钢到(约150℃),保护气体由循环风机抽出通过热交换器与加热和均热段排出的燃烧废气进行热交换。预热段的设置可以充分利用烟气余热达到节能目的(节省燃气消耗的7%至8%)。 预热段保护气体循环系统由风箱、循环风机、热交换器和循环管道组成。 (2)加热和均热 在该段带钢被加热到退火温度,并保持此温度必要的时间以达到带钢的再结晶。 加热段及均热段通过燃气W型辐射管来加热。烧嘴为环保型低NOx抽鼓式烧嘴,可将助燃空气预热到400℃。烧嘴采用电子点火并带火焰监测。炉温分区控制,每个炉温控制区配有一台助燃风机,助燃空气量由助燃风机VVVF马达直接调节。 为实现加热段炉辊热凸度调整,在顶辊室、底辊室与加热段炉膛之间采用隔热板,将顶辊室内进口端几根炉辊实现“辊室化”,并在该几根炉辊的两端采用N2气喷吹冷却,以维持沿炉辊长度上温度的均匀性。 燃烧废气经辐射管内换热器将助燃空气预热至400℃~450℃,回收大量废气热量。烟道上还设置预热段保护气体换热器,通过废气将HNx加热至约450℃用来预热带钢至约150℃,进一步回收大量废气热量。 为充分回收废气余热,在废气排放系统还设有一套利用废气余热生产过热水的回收系统,通过水/烟气热交换器进一步回收烟气热量,生产的过热水供本机组清洗段或热风干燥使用,同时将废气温度降至最低150℃。 (3)缓冷 从均热段出来的带钢经缓冷段缓冷至规定的温度。 该段带钢的冷却采用保护气体喷吹冷却方式,即炉内的保护气体抽出经热交换器冷却后由循环风机送至炉内的喷箱,喷向带钢的表面以冷却带钢。此外,为保持低产量时带钢在该段出口温度,缓冷段安装有电加热元件用来低产时加热带钢防止过冷。 (4)快冷 快冷段将缓冷后的带钢温度快速冷却到过时效温度或者低于过时效温度。 冷却设备由风箱、循环风机、水/保护气体热交换器、循环管道组成。为了提高冷却速度,该段具有提高氢气含量的功能。 在出口通道内设有电加热装置,出口通道采用电辐射直管加热,用于机组启动和防止炉辊热凸度。电加热器采用可控硅连续控制。 (5)过时效 为了去除钢晶粒中的碳,使其移动到晶粒的边界上,实现过时效,带钢保持在过时效温度并维持规定时间。过时效段采用电阻带加热器供热,用于炉子启动和低产量生产时维持带钢的过时效温度。 (6)终冷 该段将带钢从过时效温度冷却到允许进入水淬槽的温度。采用保护气体循环喷射冷却将带钢快速冷却到规定温度,终冷段冷却设备与缓冷段相似,出口密封系统为两个双密封辊装置以防止水淬槽产生的蒸汽进入炉内。 (7)水淬冷却和干燥 终冷之后,带钢在水淬槽中冷却到平整机所要求的温度。带钢最终通过一个热风干燥器,热风由一个高温风机和一个热水/空气热交换器提供。 3)重卷:重卷步骤主要将处理后带钢进行切边、分卷、表面质量检查。 带钢开卷后使钢带带头进入开头夹送辊,带头平稳进入矫直机矫平带头,完成带卷开头。带材切头时,导板台抬起,费带落入废材车。之后进入立导辊、圆盘稳定辊,经切边后钢带经涂油后进入卷取机卷筒。 4)包装:将经过处理后的钢卷进行包装。 主要生产工艺通过合理的设计减少了占地面积,并且通过后手酸洗液、加热后尾气的回收处理和循环再利用达到了节能的目的,同时也有效降低了整个工艺有害物质排放。 3.3.2生产辅助系统及评估 1)检修 磨辊间是保证轧钢机械设备正常运转、提高轧钢设备利用率的重要而又必不可少的辅助生产设施,磨辊间的生产能力及加工质量将直接关系到轧钢车间成品的产量与质量,承担冷轧各产线轧辊修磨、毛化、轴承装配工作。磨辊间的生产任务分别如下: 承担五机架连轧机、连退平整机的工作辊、中间辊旧辊的重磨及辊的磨削任务;承担五机架连轧机、连退平整机的支承辊旧辊的重磨及新辊的磨削任务;承担五机架连轧机、连退平整机部分需毛化的工作辊的毛化工作;承担上述各类轧辊轴承及轴承座的拆卸、清洗、检查、调整及组装等任务;利用计算机管理控制系统实现对磨辊间内主要加工机床(轧辊磨床及毛化机床)的远程集中操控及自动装、卸料工作; 利用计算机管理控制系统对磨辊间的生产计划进行组织与管理,以确保轧钢车间的生产需要。 2)起重 为便于钢卷在厂房内和各生产工艺流程中的移动、提供工作效率,在主厂房内一共设置吊车34台。 3)检验化验 本工程检化验设施承担的任务包括: (1)成品出厂检验:冷轧产品拉伸性能、硬度、弯曲性能、杯突、表面粗糙度、涂油量、晶粒度及渗碳带等; (2)各机组工艺控制检验:连退机组硬度、表面粗糙度等; (3)各机组工艺操作介质化验:酸洗液HCl、FeCl2、Cl-;清洗液NaOH;漂洗液电导率、HCl、FeCl2、Cl-;乳化液电导率、酸值、浓度、悬浮物、Cl-等。 (4)公辅设施: 水处理站:pH、悬浮物、CODCr、含油量、浊度、BOD、Fe2+、Fe3+、Zn2 +等。 生产辅助系统在保证个设备正常运转的同时,通过检修提高易耗件的使用次数和寿命,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合理设置间接降低了企业的额外资源消耗。 3.3.3主要公共辅助系统及评价 (一)给排水系统 给排水系统主要包括:净循环水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系统、废酸再生站(含脱硅)、消防水加压系统、给排水管网等5个部分。 1)净循环冷却水用于各机组及公辅设施的设备间接冷却,设计水量为16000m3/h。净循环水处理设施包括供水、冷却、过滤、水质稳定、事故供水及生产、消防供水等。 2)废水处理系统 (1)含油/乳化液废水处理系统 各机组排出的含油及乳化液废水,用泵送至两个平行布置的调节池。调节后的废水用泵送气浮池处理后进纸带过滤机过滤,去除粗渣后进入到超滤系统进行油水分离。超滤出水进稀碱废水调节池。超滤系统设有清洗装置,定期对超滤装置清洗,以保证超滤装置的处理量能满足设计要求。 调节池及超滤系统排出的废油进入油回收系统,调节池排出的油泥外运处理。 本系统设计处理能力为21m3/h。 本系统设备及建/构筑物包括:含乳化液/油废水调节池、含油废水提升泵、纸带过滤机、超滤装置、超滤出水调节池、清洗装置。 (2)含酸废水处理系统 酸洗机组排放的含酸废水、循环水站排出的过滤器反洗排水均进入含酸废水调节池。调节池的出水用泵提升至第一级中和池,然后一级中和池出水自流到第二级中和池。中和池中投加碱药剂并加以曝气处理,使废水中的Fe2+转化为更易沉淀的Fe(OH)3。二级中和池出水进入絮凝反应池,再自流进入澄清池,絮凝池中投加高分子助凝剂,使絮体进一步增大,提高沉淀效果。沉淀池出水排入最终中和池。废水在最终中和池经投加药剂调节PH值,自流至中间水池;沉淀池的污泥通过污泥泵定时输送至高密度污泥池和污泥浓缩池,输送至高密度污泥池的污泥与按废水PH值投加的石灰液混合后自流至含酸废水一级中和池。 本系统设计处理能力为35m3/h。 本系统主要设备及建/构筑物包括:含酸废水调节池、废水提升泵、一级中和池、二级中和池、絮凝池、澄清池、过滤器、污泥浓缩池、板框压滤机等。 (3)平整液废水处理系统 连退机组平整机排出的平整液废水进入到平整液废水调节池,调节池的出水用泵提升至中和/絮凝反应池,反应后的废水进入气浮池,气浮池出水进入中间水池,再经泵提升送至浓碱废水调节池。 本系统设计处理能力为15m3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