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王士性与竹添进一郎山水游记比较论.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35967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5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士性与竹添进一郎山水游记比较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王士性与竹添进一郎山水游记比较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王士性与竹添进一郎山水游记比较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台州学院学报Journal of Taizhou University2023年8月第45卷第4期Aug.2023Vol.45,No.4王士性与竹添进一郎的蜀道之行相隔近300年,但都可以说是山水文学创作的成功实践,可论之处甚多,值得人们从时代风向、人文地理学等视角加以探索。王士性(15471598年),字恒叔,号太初,又号元白道人,浙江临海人。明神宗万历五年(1577年)进士,历任礼科给事中、四川参议、云南澜沧兵备副使、山东参政等,官终南京鸿胪寺卿。王士性人文地理学考察不言倦怠,亦多深湛之思,有五岳游草 广志绎 广游志 等作品。王士性的作品是台州文化与文学发展的高境,从地域书写起步而又超越宋

2、元,最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典范之一。竹添进一郎(18421917年),字光鸿、渐卿,号井井,晚年号独抱楼,日本肥后(今熊本县)人。明治九年(清光绪二年,1876年),竹添进一郎随森公使在北京、天津等地与总理衙门等交涉朝鲜问题,其后请长假去川陕地区旅行。竹添进一郎在栈云峡雨日记 中自叙:“余从森公使航清国,驻北京公馆者数月。每闻客自蜀中来,谈其山水风土,神飞魂驰,不能自禁。遂请于公使,与津田(静一)君亮以九年(明治九年,1876年)五月二日治装启行,即清历光绪二年四月九日也。”1 20津田静一(18521909年),字君亮,号梅溪,别号图南,通称龟太郎,日本熊本人。另请北京人侯志信做随从和向导。

3、竹添一行三人从北京出发,经涿州、正定、邯郸、新乡等地至洛阳,然后自函谷关入陕西,又从秦蜀栈道进入四川,后顺流下长江,过三峡,于1876年8月21日抵上海。入蜀主体路线与王士性当年的行踪基本一致,但出川后的行程略有不同。竹添寻奇探胜之后,有 栈云峡雨日记 二卷与 栈云峡雨诗草 一卷,展现旅途见闻。冯岁平认为:“从体例上看,竹添所用的是行纪,与宋元以降明清流行的类似体裁,几乎没有什么差别,无非是将日记与游记结合在一起。这种体例运用起来灵活多变,可以是数千字长篇大论,可以是寥寥数语简要记述,还可以说是专题性的探讨,国内的代表作是徐霞客的 游记。但竹添通过行纪,却将异域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形象如实地反映

4、出来,而且极富深度与广度,颇具真知灼见。这与本人的爱好兴趣有关,更与其看法思想有关。因此是否可以这样认为,竹添之作从形式上看无外乎是行纪,但由其内容来说,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并发展了行纪一体。”2其言信然。王士性与竹添进一郎山水游记比较论何方形(台州学院 人文学院,浙江 临海 317000)摘要:王士性与竹添进一郎在志乐山水、探胜觅奇、感受世界等方面有心意相通之处,蜀道之行尤具典范意义,各成规模。山水诗文创作也具相似性:反映当下,言随意遣,简洁明达,在各自时代的文学领域均有所开拓与超越。竹添进一郎的旅游叙事无意间成了王士性山水文学在历史上的回响之一。但山水依然,世变非一,他们之间也展示出时代风向

5、等诸多差异,出行机缘、目的、方式均各有所别,值得从人文地理学等诸多视角探索。关键词:王士性;竹添进一郎;山水游记;人文地理学DOI:10.13853/ki.issn.1672-3708.2023.04.011收稿日期:2023-06-02基金项目:“浙江文化研究工程”之“三台宋文”研究项目(22WH04-1Z)作者简介:何方形(1963),男,浙江临海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第4期一、内容异同首先,与一般文人身处困惑之中才会投入自然山水以摆脱困境不同,王士性与竹添进一郎有着千里寻山的天然雅兴,志乐山水,寻访名岳,感受世界,然后叙述行程的艰险与所遇山川地理的神奇,符合荆浩 笔法记 的

6、判断:“写云林山水,须明物象之源。”3两人的旅游叙事过程固有详略,但笔触所到,都源于对自然较为纯粹的审美直观,有心意相通之处。强力书写的秦山蜀道之行尤具典范意义,地理跨度极大,在身体远游的同时也有着精神远游的意味,一样以开放与包容精神录载西征历程,各成规模,独具史学与美学价值。明代,文学观念发生较大变异,人们进一步走出书斋,行旅不仅是个人远足,而且是文人雅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士性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以探索者的身份叩问人生,大展才情,其 复陈思俞 自称:“仆幼慕栈道、巴江之胜,志怀入蜀。”4 508他的作品多是真山实水的考察而一洗尘嚣之所得,打破俗套,可谓有源之水,属于文学的开拓与超越。竹添 栈

7、云峡雨日记 也是与神州大地亲近的结果,如写陕西宁强县五丁关:“逾五丁关,古五丁辟山处。岩峦陡峻,乱石嵯峨,路广不过数武,秋潦一下,波流激湍,纵横回转,行旅病于经涉。”1 49再如连云栈之北栈险境经历,体会深细,移易他处而不得:“盖栈中之险,有岭有关,皆以十数,而碥之为最。碥之险,有燕子,有火烧,有小鬼,有青石,亦以十数,而阎王为之最。自中丞辟之,险变为夷,石栈如砥,置佛像焉,更名观音碥。”1 45其次,王士性与竹添在作品中描绘山水,生活气息浓厚。既记载街市的繁盛,具现实感,如 栈云峡雨日记 记西安“府城规模宏壮,街市填咽”1 39,资阳县城“客店大者可容千人,店中或有设剧场者”1 60;也实写

8、农村及偏远地带的僻陋,使作品与社会现实有了全方位沟通,不再是简易、平面的地理记载,如 栈云峡雨日记:“丐人载路,见客则遮前尾后,啾啾乞哀,如秋蝉咽树。”1 23远乡僻壤的生活艰辛状况约略显现。王士性与竹添的考察都是在中国地志较为充分与成熟的背景下进行,在记载文化现象的同时,特别留意资源、土产、风俗等,自然意象与人文意象并存。既展现广阔的历史背景,融合世代相续的历史元素,也揭示事实的特异性,体现实学精神,并不把创作局限于纯精神领域的艺术构造,从而获得审美纵深,进而对人文地理学体系的建构富有意义。如 栈云峡雨日记:“过采穴,抵虎渡口,江水注洞庭处也。盖黄牛至夷陵,江广且十余里,洞庭在其南,方八百里

9、,茫无津涯。大抵湖水增寸未必觉其涨,而在江则减四五尺。于是昔人就采穴、虎渡、杨林市、宋穴、调弦诸口凿地,导江注于湖。既复出于江,以故水势缓慢,不至为巨害。今则独存虎渡一口。若江流一涨,陡高数丈,田园室庐所在淹没,而民为鱼鳖。然则凿地疏决,岂非南服治水之急务乎?”1 74由于地理环境制约,国人多沿江聚居,水患治理显得迫切与重要。竹添也注意到这一历史存在,叙事严密,笔致亦颇类王士性著作。文化现象的宏观方面,如 广志绎 卷三载:“宛、洛、淮、汝、睢、陈、汴、卫自古为戎马之场,胜国以来,杀戮殆尽。郡邑无二百年耆旧之家,除缙绅巨室外,民间俱不立祠堂,不置宗谱。争嗣续者,止以殓葬时作佛超度所烧瘗纸姓名为质

10、。庶民服制外,同宗不相敦睦,惟以同户当差者为亲。同姓为婚,多不避忌。同宗子姓有力者,蓄之为奴。此皆国初徙民实中州时,各带其五方土俗而来故也。”4 264竹添 栈云峡雨日记 则记:“自入川省,每县有德政坊,每闾有节孝坊。坊皆华表,两柱刻兽,上题联句。又揭匾额,镂金施彩,最为壮丽。所费率数百千金,颂德政者多近世人。盖数十年来风俗浇漓,循吏不易得,遇有治功稍优者,民俱推奉,必为建坊。若节孝坊,则其子若孙请诸官,官以闻于朝,合格辄赐旌表。抑亦见古今世道之变也。”1 63又如:“宜昌即夷陵,古以为重镇,三国时为吴西陵。街衢殷富。城南引江水,成一大浜,帆樯猬集,盖上游一都会也。欧阳文忠尝谪于此,遗迹不可复

11、识。然追思低回,不能自释。文章之于人也大矣。”1 73各自寻找历史依据。细节方面则如 栈云峡雨日记:“书肆则所在布列,卧龙桥前后最多。青编缥帙纷纶乎庋阁间,文学之盛可知也。”1 20两人也录载碑记与摩崖石刻等,再现历史情境与文化风貌。风俗、土产、资源方面,广志绎 卷四从实际生活经历写到煤炭情况,颇有见地:“朗陵近有煤山,然土嫩未成,余曾凿烧之,无焰,想百余年后用物耳。”4 263栈云峡雨日记 也提及煤炭等资源:“盖蜀地方数千里,多产金银、茶叶、煤炭、蚕丝之类,然随地气盛衰,所出亦不能无。”1 57揭示物产何方形:王士性与竹添进一郎山水游记比较论69台州学院学报第45卷兴衰因果,表现出一定才识,

12、作品的现实感有所加强,也可窥见山水纪游作品的发展脉络,俞樾 栈云峡雨日记 序 归纳允当:“山水则究其脉络,风俗则言其得失,政治则考其本末,物产则察其盈虚。此虽生长于斯者,犹难言之。而井井航海远来,乃能于饮风衣日之际,纸劳墨瘁之时,历历指陈,如示诸掌,岂易言哉?”1 17竹添一些实景记叙,给人以真切的生活感受,如:“宿宜沟驿。梦寐中闻风泉喧豗声,谛之则驴马龁刍也。始知 卧闻瘦马龁残刍 句之妙。北地客店,卧房与马间(校本作 闲,误)相连,止隔一墙,或有别构者,亦相距不过数武。故马嘶驴鸣常起于枕上。”1 28再次,历史事件的叙写过程中有些议论或感叹,融进对社会生活的感受。栈云峡雨日记 关于诸葛亮的一

13、段可谓宏论:“嗟!沔人之于侯,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必祷,坟曰爷坟,庙曰爷庙,历代相沿,以致崇敬,其所传必不诬也。盖侯之英灵,洋溢乎千岁,体魄所藏,冈峦环围,松柏葱蔚。望之者谁不肃然起敬?则举定军一山,皆曰侯墓可也。若必求尺壤寸土以实之,凿矣。”1 47综上,王士性与竹添进一郎寻奇探胜,山水游记创作有相似性所在,反映当下,简洁明达,所抒之情尽脱袭人之态,不同流俗,在传统话题展开与题材拓展方面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王士性与竹添的作品也体现出不同的审美趋向,纪实与志异相杂糅,异彩绽放,情感内容各具复杂与深厚。记录本身就是态度。相对而言,王士性的表达更显得规模化与系统化,与中华文化追求和谐的整体意识有关;

14、而竹添作品所载的一些新鲜事物则为王士性所未及或所略,走出读者的期待视野,具有关键意义。如记顺德府(今河北省邢台市):“府中天主堂且二十余宇。盖二京十八省,皆建教场,法郎西国人来驻,教诱妖教,其用心可谓毒矣。”1 26二、艺术比较王士性与竹添进一郎的语言叙述有相同甚至神似之处,不作拟古之调,而是有着鲜明的实地特征与真切的纪事品格,真实强烈。首先,结合自然景物与个性体验赞咏山水,凸显自然美被发现时的新异感受,既有繁复细描,又多简洁传神,言随意遣。繁复细描如 栈云峡雨日记 详尽描写石壁连天的夔峡,气势逼人,画面多有动态,且赋江景以灵动之性,自成格调:“入峡则两岸绝壁陡立,有石破天惊之势。其近水处,层

15、层擘裂,如剖莲囊。诸山皆以石为体,其色有粉壁者,有赤甲者,随色各得名。又有叠成数十级如可拾而上者,曰孟良梯;如象鼻下向欲饮于江者,曰石鼻子;头戴圆石,欲坠不坠者,曰擂鼓台;岩腹有洞,如并悬日月者,曰男女孔。其他成形取势各不同,非笔墨所能悉也。”1 68交代巫山十二峰自然格局时具有绘画性,如长轴巨卷,又如电影镜头的组接,富有想象与灵气,山水形象得以立体呈现,甚至达到自然之景、人文之景与生活场景的全面交融:“北岸则巫山十二峰,前后蔽亏,其得见者特六七峰而已。最东一峰,肤白如雪,细皴刻画。顶插双玉笋,晶乎玲珑,与云光相掩映。最西一峰,其形亦相肖。诸峰皆娟秀明媚,有鸾骞凤翥之态。与他山之瑰奇郁嵂各自为

16、雄者,刚柔相制,主宾相得,以成绝大奇观。宜乎古来骚人韵士,载之图画,飏之讽咏,推为名山第一也。”1 69简洁传神如 栈云峡雨日记 记重庆:“府依山为城,高而长,如大带拖天际。”1 63运笔轻盈,简洁明达。又:“发龙泉。山坡联属,但不高峻耳。逾山泉铺,大雾起于巨壑,倏忽四塞,数步之外,不辨人马。”1 60个性独特,意味与李白诗歌神似。描写枝江县江流的一段可与丘迟 与陈伯之书 的经典描写媲美,季节感明显:“过枝江县,抵杨溪口。水中出洲大小无数,嫩草敷茵,绿树点其间,江乡风致,清丽可人。”1 74注重详略取舍,自然随性。同样写鸡头关,王士性比较简略,入蜀记上:“又三十里而上七盘。盘尽,为鸡头关,一石

17、如鸡冠起逼汉,下俯江水。出白石盆,两崖突兀,为出栈最奇处,郑子真耕焉,称郑谷也。下坡陁则宿襃城。”4 94竹添进一郎则较为详赡,并涉及关塞变迁与地方信仰话题。王士性重点内容则独立成记,如 嵩游记 华游记 等。竹添进一郎则自叙:“其记之也,北则详于雍、豫,西南则详于梁、蜀。若夫武昌以下,我邦人士足迹或有及 焉 者,其 山 川 风 俗 皆 能 述 之,不 复 须 烦 言也。”1 81对引经据典有所经营安排,阐释与考证有机结合,历史底蕴及褒贬观念自现,有时颇具哲学意味,但并不出于夸示学力。王士性 游雁荡记:“余尝怪谢康乐凿山开道,遍寻宇内名山川,其守永嘉也,乃游上斤竹涧;沈存中则谓 祥符中土人伐木造

18、玉清宫始见之,其前未闻有雁荡。今航海与行70第4期台、温传道,诸山巅咸历历可睹,而当时辄云未见,难以解矣。”4 85先出探本之论,再叙客观场景,后以“难以解矣”作结。栈云峡雨日记 则叙:“九霞蔡氏曰:北走秦凤,有铁山、剑阁之塞。东下荆襄,有瞿塘、滟滪之险。南通六诏,有泸水、大峨之固。西拒土番,有石门、崆峒之障。山林襟束,自为藩篱,故蜀不苦外寇。然奸雄内作,悬车束马,势不相及,有难猝定者矣。要之成都堂奥也,灌口门户也,威茂松黎藩篱也。故剑门不足恃,而虑在松藩。松藩以孤城介蕃域,而寄喉龙州。设为羌戎所截,剡叠溪以南可建瓴而下。黎州不足恃,而虑在维州。维州在保县外不百里,维州不守则由灵关可抵雅州,由

19、草坡可抵汶川,由泄里坝可抵灌县,由清溪口可抵崇庆。讵独门庭之祸哉?至若乌蒙乌撒,蛮獠杂处,抚绥失策,易生兵衅。于叙泸有唇齿之依,可勿慎乎?余自秦陇经剑阁,以入于蜀,审其山川形势,深服蔡氏有获乎全蜀守御之要也。”1 56-57全文以他人论起,以自己行迹证之,纵横古今,有理有据。其次,各种手法综合运用。如比喻。王士性 桂海志续:“过已,则又黝然深黑,目力不能穷,高或十寻,阔或百尺。束炬照之,旁列万形。命黄冠一一指之:为象则卷鼻而卧,为狮则抱球而弄,为骆驼则长颈而鞍背,为湘山佛则合掌立,为布袋和尚则侧坐开口而胡卢。半为石乳,万古滴沥自成,巧于雕刻,如水精状;半乃真石,想其初亦乳结也。谁为为此,真造物

20、之奇哉。其他如床如几,如晒网,如弈棋,如鱼如鸟,如佛手足,顾此失彼,不得尽瞩,亦不得而尽名之。”4 121栈云峡雨日记 则如:“舟疾如箭,山逆舟而来,愈来愈妙,有秀润者,有刻削者,有卓拔诡异者,有静深萧远者。盖兄行巫峡,而奴视瞿塘,恨不得一一名状之。”1 72给写实为主而显得雍容舒缓的笔调平添浪漫色彩,给人以急切跌宕之美。又如:“大石攒列遍地,有昂头而仰天如巨鼋者,有隆肩而曲喙如橐驼者,有如蜂房者,有如燕垒者,伛偻而跪拜者,偾起而暴怒者,面平如砥者,顶纤如笋者,钟卧者,鼓悬者,凿成七窍者,皱裂成披麻皴者,殊形诡状,备极奇观。道左又有屹然矗立如数朵莲花相附着成一大片者,高广各可三十尺,最为绝特。

21、”1 50在景物描写中渗透自我感受与激情,声势夺人。且多用散句,偶用成语,增强行文节奏感。如 栈云峡雨日记:“其下则褒水纡曲,汇为潭者,漾青蓄碧,深不可测。入峡则两岸绝壁陡立,有石破天惊之势。”1 45亦有活用成语者,如王士性 岱游记:“舆者至此,前人与后人顶 踵 相 摩,应 劭 所 谓 尽 重 累 人 者,三 天 门也。”4 27竹添 南十里铺题壁 自称:“性僻喜远游,风尘任仆仆。”1 85有时颇具幽默,以俗为雅,传递独特感受,多传神之语,如 栈云峡雨日记:“夜半起点火,蝇声如沸。诗人错作鸡鸣,亦非无谓。”1 26这是指 诗经 齐风 鸡鸣 而言。最后,散体记事,诗歌抒怀,打破文体之间泾渭分明

22、的界限,也不着意文辞修饰。散文与诗歌共同追求意境,诗文配合,相辅相成,构成内在的完整性。王士性诗文记录山水,展现真我,文体有机合一而又寻求变化;但由于种种原因,诗文名声一直不彰,与其所取得的成就并不谐和。竹添汉诗素养不凡,驾驭汉文的能力非常人所及。栈云峡雨诗草 妙品迭出,措意遥深,显示出深厚的诗学功底,与 栈云峡雨日记 彼此呼应。夔州(二首)之二是成功范例:“鱼腹浦前风欲生,永安宫上雨初晴。滩声高涨黄龙峡,月色将秋白帝城。二十年来为客日,八千里外忆家情。孤篷只趁东归水,屡向舟人问去程。”1 109以意象为组织中心,不是有意造奇,而是写景与客思融合,思虑深广,物我相融,于平和中见丰旨。作品前三联

23、皆对,别有风致,功力可见。栈云峡雨诗草 中物象传情,表达随想,注重写意与造境,一气流转的作品不少。二人熟谙艺术规律,成就都比较高,但又注意诗文创作具体手法的差异,在诗歌中少有散文化的章法。王士性 函谷关 并不简单袭用史书观点,而是因地怀古,因时感怀,融会史实,以诗写史,思接千载,有着巨大的时空跨度,借古鉴今:“驱车洛城西,行行入函谷。雄图控百二,攒峰拥如簇。左挟洪河流,右枕秦山腹。一线界分陕,建瓴落高屋。羸兵怒临关,六国竞窜伏。乘关吐霸气,海内尽驰服。奈何三户兴,不求二世戮。汉家亟徙都,更重关内族。楼船耻外臣,为移北邙麓。指点访遗踪,历历犹在目。古来都会地,兴废代反覆。念此亦常事,所乏关尹卜。

24、紫气杳然收,人龙去不复。”4 141诗歌利用五言古体善写细密景致的特长,又注意结构章法,即使选用入声,仍气韵流畅。王士性精熟史事,不只关注山水形貌,更以诗的形式纵论历史演变。竹添七古同题作品 函谷关 亦因地及史,可见其情志意绪,感悟阐发之际,从新的高度审视历史人物与事件,有一定的批判力度。情感深沉而讽喻有力,但总体上还是属于婉而善讽的范畴,结韵尤佳:“峰峰叠如夏云起,中通一线不方轨。重关已扼百何方形:王士性与竹添进一郎山水游记比较论71台州学院学报第45卷二雄,形胜更控黄河水。忆昔秦人擅富强,祖龙威暴乃虎狼。负嵎眈眈牙磨剑,六国如醉六王狂。珠履金印争延宾,凭轼结靷来往频。宁知扶危自有道,堪笑鸡

25、鸣狗盗人。”1 90行旅过程自然触及史事,作者往往以诗文咏叹之,时代感受深刻过人。竹添的创作声名播迁,无意间成了王士性山水文学在历史上的回响之一。王士性与竹添都以记眼前景而抒胸中臆为主旨,不是巨细靡遗的杂录,亦不汲汲于字句之精,固然受不同时代思潮影响,但还是取得了超出于时代的成就并有所开拓,显示写作技法进化的痕迹。三、出行目的及行程之辨别首先,出行目的不同。由此二人的关注点自然不尽相同,这又源于人生取舍。山水依然,世变非一,人们可以由此体验不同的时代脉搏。王士性借公出之机考察山川风物,行进旅程与仕途自然合一,叙行述志,在追寻自然、释放自我与社会责任感之间有所把握。换言之,表面的任意南北,其实是

26、一路寻求,有着自幼而成的舆地情结。竹添自称巴蜀之行纯发逸兴幽思,依一时闪念而成行,有追趋时尚之姿,这份自由精神流露的浪漫与激情,给人以入蜀出川两悠悠之感。但表面上的故作恣意游赏,实际上夹杂着复杂因素。“竹添井井1876年的中国内地之行,不能看作是一般的考察文化和了解社会,而是秉持政府旨意,服务其对华扩张国策的举动。就此而言,栈云峡雨日记并诗草 就不是单纯的寄情山水之旅和闲情抒怀之作了”5,真乃知人知世之论。就当时的客观情势可知,竹添并非纯然满足于好奇心及客观性叙述,其个人行为背后实则隐藏着当时日本的国际战略;而其考察与调查结果,包括洞悉世情民隐,最终成为日本政府对华战略核心情报的组成部分。其次

27、,出行机缘各异。王士性是奉公行事,改任吏科给事中期间奉旨典试四川,先后经过河北、河南、山西,游历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等古国旧地;继而进入陕西,取道华阴,登上西岳;后出宝鸡,渡渭河,一路入川,过程中常伴有投牒大夫等必备环节,也增强现实感。竹添大半路程几乎与王士性相同,顺长江而下后,行程线路有所变化王士性至江陵登陆,竹添继续东去,但他全程都属于“自由行”。再次,出行方式略有差别。与竹添入川之行相比,王士性游踪更为广远;而与王士性时代相比,中国近代交通日益畅达。所以,竹添的整体行程较为顺利,栈云峡雨日记 总结,“是行为日百十有一日,为程九千余里。大抵车取二,轿取三,舟则略与二者相抵”1 81

28、,明显反映出时代差异。固然可就相关命题进行如此分解,但历史实际远比人们的认识丰富与多样,只有还原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不断探究,才能接近并抵达历史真相,避免盲点。上述视角具有诸多局限,姑且言之,万望方家指教!论者有言:“我们将东亚汉文学中相同或类似的题材、相同源头的作品加以比较,似比将莎士比亚与汤显祖相比较更有意义与价值。”6此论甚是。参考文献:1 竹添进一郎.栈云峡雨日记 M.张明杰,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07.2 冯岁平.竹添井井及其 栈云峡雨日记 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67.3 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修订本 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607.4 王

29、士性.王士性集 M .朱汝略,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5 惠科,周勇.近代日本外交官和汉学家的重庆认知:以竹添井井栈云峡雨日记并诗草 为中心 J.东疆学刊,2019,36(1):56.6 卞东波.域外汉籍与宋代文学研究 M.北京:中华书局,2017:273-274.A Comparison Between Wang Shixing and Takezoe ShinichirosLandscape Travel NotesHe Fangxing(School of Humanities,Taizhou University,Linhai 317000,China)Abstract:

30、Wang Shixing and Takezoe Shinichiro have similarities in their aspirations to enjoymountains and rivers,explore wonders,and experience the world.Their trips to Shu Road are particu72第4期larly exemplary,with each having its own scale.Their creation of landscape poetry is also similar,which reflects th

31、e present,speaks freely,being concise and clear,and has developed and surpassedthe literature field of their respective times.Takezoe Shinichiros travel narrative unintentionally becameone of the powerful echoes of Wang Shixings literary style in history.However,while the landscape remains the same,

32、the world is not the same,and they also show many differences,such as the trend ofthe times,and their travel opportunities,purposes and ways are different,which are worth exploringfrom many perspectives such as human geography.Keywords:Wang Shixing;Takezoe Shinichiro;landscape travel notes;human geo

33、graphy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Moral EducationResources in Dachen Island Reclamation SpiritCui Yongjiang(School of Marxism,Taizhou University,Linhai 317000,China)Abstract:Dachen Island reclamation spirit contains rich moral education resources.The developmentof moral education

34、resources in Dachen Island reclamation spirit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s of combiningorientation with subject,theory with practice,model with the times,and inheritance with innovation.Focusing on the goal of moral education,on the basis of in-depth excavation and refinement of themoral education r

35、esource elements contained in Dachen Island reclamation spirit,such as mission,patriotism,dedication,struggle and innovation,optimism and courage,and harmony,this paper discusses thepath of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resources in Dachen Island reclamation spiritfrom five dimensio

36、ns: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in schools,inheritance of local culture,and promotion of urban spirit.Keywords:Dachen Island reclamation spirit;moral education resources;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path(上接第56页)何方形:王士性与竹添进一郎山水游记比较论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