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西方文化语境中的中国书写国外研究综述——形象学中的“读者”视角.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32969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6.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文化语境中的中国书写国外研究综述——形象学中的“读者”视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西方文化语境中的中国书写国外研究综述——形象学中的“读者”视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西方文化语境中的中国书写国外研究综述——形象学中的“读者”视角.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5Jan,2023JournalofQinghai NormalUniverSocialSciences)2023年1月Vol.45,No.1青海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第45 卷西方文化语境中的中国书写国外研究综述形象学中的“读者”视角郭英杰(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7 10 0 6 2)摘要:美国诗歌中的中国书写研究不是仅论及美国诗歌和中国书写这么简单。本质上讲,该话题涉及比较文学、形象学以及世界文学的对话。尤其从形象学角度探讨中国在西方文化语境中的形象塑造时,“我”“自我”“他者”“异国形象”与“读者”之间会形成一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在该关系网中,“读者”的角色往往被遮蔽和

2、忽略。从“读者”的角度看,“我”/“自我”建构的“他者”和“异国形象”会被革命性地解构。解构的发生,意味着读者有必要从本土视阈,对西方所主观塑造的中国形象进行批判性认识和解读。从该理念出发,会发现西方文化语境中关于中国形象建构的各种论著以及文献资料里面,有五大类作品极具典型性与代表性,值得关注和讨论。关键词:美国诗歌;中国书写;异国形象;读者;他者中图分类号:110 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0 0 5 10 2(2 0 2 3)0 1-0 0 9 5 0 8引言谈到美国诗歌中的中国书写问题,必然会涉及比较文学(ComparativeLiterature)、形象学(Ima-golog

3、ie/Imagology)以及世界文学(WorldLitera-ture),必然会涉及它们三者之间的对话。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比较文学、形象学和世界文学之间,作为开放、多元的知识体系,在本质上就是交流、对话和融通的,无论是在宏观方面还是微观方面;其次,它们都有共同关注的话题。譬如,美国诗歌是比较文学、形象学和世界文学共同聚焦的研究对象,无论是美国诗歌与中国诗歌之间,还是美国诗歌与英国诗歌、法国诗歌及其他民族诗歌之间,都有可以比较和讨论的内容,都有可以塑造的民族形象、国家形象,且都在世界文学的疆域内探讨一些文本现象或语言现象;再者,美国诗歌中的中国书写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存在于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

4、的系统内,又由于美国诗歌中的中国书写涉及中国形象的塑造,便自然与形象学、世界文学建立起有机联系,形成立体、动态和多元化的对话关系。对国人而言,关注美国诗歌中的中国书写,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考察美国诗人在诗歌创作时,到底塑造了什么样的中国形象?这就把美国诗歌中的中国书写研究与比较文学、形象学以及世界文学的宏观语境联系起来。在此过程中,形象学被放在一个显著的位置上。在当下,形象学已成为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视角,用来解读一国文学中所塑造或描述的异国形象1。法国著名文论家、批评家达尼埃尔亨利巴柔(Daniel一Henri Pageaux)在总体文学与比较文学(Lalitteraturegenerale

5、 etcomparee,19 9 4)一书中认为,异国形象是建构出来的,它是作者之“我”“自我”(I/Self)直接参与,“在文学化,同时也是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异国认识的观念总和”2 。这些复杂的观念“最常见的是通过游记、散文、小说、虚构作品、戏剧,而较少收稿日期:2 0 2 2-11-16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本土视下美国诗歌中的中国书写研究(19 12 一2 0 2 0)(2 1XWW006)作者简介:郭英杰(19 7 8-),男,汉族,新疆乌苏人,文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和跨语言文化。96通过诗歌表现出来”3 。由于“对异国认识的

6、观念总和”情况纷繁复杂,姜智芹在镜像后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认同(2 0 0 8)一书中进一步做出拓展和阐释:形象学“研究一国形象在异国的文学流变,及它是如何被想象、被塑造、被流传的”,同时需要“分析异国形象产生的深层社会文化背景,并找出折射在他者身上的自我形象,以便更好地认识别人,反省自己,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互惠交流 4,基于上述讨论,我们从学理层面思考并反观美国诗歌中的中国书写及其塑造的中国形象,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异国形象不是简单的语言层面的物质外壳。从本源上看,它是一种文化符号、逻辑符号,甚至是心理符号。作为作者/书写者(writer)的“我”“自我”,除了履行书写的任务,还可以带着面具

7、(persona),或者直接变形为另外两种可能性存在:注视者(observer)和言说者(speaker)。在此情境下,异国形象变成“他者”(Other)。“我”/“自我”与“他者”之间,会形成“注视”“传递(信息)”“言说”“否定”“(再)言说”等一系列复杂的互动关系。按照巴柔的解释就是:“我”注视他者,而他者形象也传递了“我”这个注视者、言说者、书写者的某种形象。这个“我”想说他者(最常见到的是出于诸多迫切、复杂的原因),但在言说他者的同时,这个“我”却趋向于否定他者,从而言说了自我 5 巴柔的说法具有启发性。不过,他只看到了“我”“自我”与“他者”的二元关系,却忽略了大众传媒和交际学中的

8、另外一个重要元素与指标:读者(r e a d e r)。“读者”在形象学中是参与形象塑造和建构的,并且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在“读者”看来,塑造异国形象的过程就是“他者化”(Othering)的过程:除了通过作者之“我”注视、言说和书写“他者”,除了反映“我”之意图、看法及思想,读者在“我”注视、言说和书写“他者”的过程中,会对“他者”(比如此处的中国形象)进行各种可能性的干预一一尽管这种干预往往被遮蔽、被忽略。而且,“我”“自我”“他者”“异国形象”与“读者”之间会产生出一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网。这种关系网不是静止不动或单一向度的,而是始终处于互动、对话、交流的状态,无论是在空间上,抑或是在时间上。

9、如图所示:异国形象个读者“他者”(Other)“我”/“自我”(I/Self)图1西方学者较早地从“我”“自我”的立场、观点和视角出发观察、言说并书写中国,把中国和中国人作为他们眼中的“他者”,进而通过想象和创造,描绘出不少关于中国的形象,即把中国形象“他者化”。这些中国形象或虚幻,或扭曲,或异化,或浪漫,有些甚至让人膛目结舌。西方学者或许忽略了一点:被他们观察、言说和书写的中国和中国人,会成为潜在的“读者”“读者”会反过来干预他们的形象建构,即从“他者”变成“观察者”“言说者”和“书写者”,会对他们原初的“我”“自我”进行革命性的解构(decon-struction)。在过去,西方学者因为掌

10、握话语权,他们既是“观察者”“言说者”和“书写者”,又是“读者”。他们自导自演并完全操纵人类话语世界,还把人类话语世界变成“一言堂”。在此情况下,中国和中国人被迫处于失语状态一一即使中国和中国人想发声,也总是被主观选择,最后被边缘化。解构的发生,意味着读者有必要从本土视阈,对西方所主观塑造的中国形象进行批判性认识和解读。鉴于此,作为中国读者的我们,重新梳理西方文化语境中关于中国形象建构的各种论著以及文献资料,会发现五大类作品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第一类,西方带着某种浪漫主义情怀、姿态,当然包括想象,书写中国社会的历史人文和精神面貌,让西方读者看到神秘文化笼罩下的中国。这其中既包括西方人的旅行游记

11、、传奇故事、小说创作,还有97一些论著文章和散文随笔。从历时性考察,“12 5 0 年是西方世界经济体系与世界知识体系的起点,也是西方(塑造)中国形象的起点”6 。从12 5 0 年开始,论及旅行游记对中国的描述,最著名的莫过于TravelsofMarcoPolo(马可波罗游记)了。被称作“第一个游历中国及亚洲各国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MarcoPolo,12 5 413 2 4)出生于13 世纪,是地地道道的“威尼斯商人”。大约在1721年,他跟随父亲和叔叔从地中海东岸的阿克城出发,于12 7 5 年到达元朝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元世祖忽必烈对马可波罗非常信任,赐予

12、他优厚待遇,并让他在元朝任职17年。12 9 8 年,马可波罗经过各种生死考验和长途跋涉,回到故乡意大利。他把自己在东方的奇闻异事讲给西方人听,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一时间,去东方旅行、探险成为流行的时尚,神秘的东方古国成为当时欧洲人向往的天堂。美好的东方文化对以基督教为中心的西方文化构成挑战,罗马教廷产生恐慌。他们拘禁马可波罗,以欺诈罪将其投人监狱。在被囚禁期间,由马可波罗口述,同囚室的鲁恩梯做笔录,他们开始了著名马可波罗游记的创作。马可波罗游记除去引言,共有四卷。引言部分讲述了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和叔叔不远万里到中国旅行的原因和来龙去脉;第一卷记录了他们从小亚细亚到达元朝上都整个历程中的所见所闻;

13、第二卷记述了元朝初期的政治局势、经济发展、宫廷轶事等,并盛赞中国的繁荣昌盛:发达的工商业、热闹的集市、华美廉价的丝绸锦缎、宏伟壮观的都城、便捷通畅的驿道交通、广泛流通的纸币等;第三卷描写了他们途经日本、东南亚、南亚,以及印度洋沿岸各国的概况;第四卷叙述了蒙古诸汗之间的战争和亚洲北部的相关情况。7 马可波罗游记讲述了一个令西方世界震惊的美丽神话,在外国人眼中构建了一个富庶的东方,其精彩内容使读过该书的欧洲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这直接成为西方新航路开辟的一个诱因。此外,马可波罗游记还为西方文学家准备了创作素材,为西方地理家提供了地理学知识。据说,早期欧洲的“世界地图”,就是根据这本游记绘制出来的。

14、马可波罗游记影响了世界各国。2 0 世纪20年代,在欧洲有“西班牙左拉”之称的作家伊巴涅斯(Vicente Blasco Ibanez,18671928),受马可波罗冒险精神的感召,从美洲取道日本和朝鲜,后乘火车从中朝边境进入中国。在中国,他游历了沈阳、北京、上海、香港、广州和澳门,并将游历时的感受写成一本畅销书 La vuelta al mundo de un novelista(一位小说家的世界旅行,19 2 4)。虽然他在中国的旅行仅持续两个月,却用了2 0 0 多页生动鲜活的语言书写了中国这个令他“心驰神往”“朝思暮想”的东方国度。在这部见证历史、充满惊心动魄情节的游记中,“伊巴涅斯以

15、平等、尊重的态度和独特、透彻的理解,为西方世界呈现了既没有海市压楼般的神秘,又不似化石般古老停滞的中国,为后人提供了一条寻求不同文化交融贯通的研究理路 8 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不朽的伟大小说家”的赛珍珠(PearlS.Buck,18 9 2 19 7 3),与伊巴涅斯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她出生四个月后,就随着身为传教士的父母来到中国,在江苏镇江度过童年、少年,婚后定居安徽宿州。赛珍珠在中国生活近四十年,对中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有着特别的情。她视中文为“第一语言”,曾将水浒传译成英文在全球范围内出版。她的“生命之书”大地:三部曲包含第一部TheGood Earth(大地)、第二部Sons(儿子

16、们)、第三部AHouseDivided(分家)9),讲述的是那些在中国大地上“平凡的生命”“相恋、互助和自我救赎”的一系列不平凡的故事,被瑞典皇家学院誉为“对中国农村生活”具有“史诗般描述”的伟大作品。该小说在2 0 世纪上半叶出版,促进了东西文化在新世纪的沟通与交流。在19 3 8 年12 月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瑞典学院主持人这样评价赛珍珠及其作品:“赛珍珠女士,你通过那些具有高超艺术品质的文学著作,使西方世界对于人类伟大而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一中国人民有了更多的理解和认识。你赋予了我们西方人某种中国精神,使我们认识和感受到那些弥足珍贵的思想和情感,而正是这样的思想情感,才把我们大家作为人类

17、在这地球上连接在一起。”10 1美国历史学家詹姆斯C.汤普森,也称赞赛珍珠是自13 世纪的马可波罗以来,最能让西方了解中国的作家。基于中国形象在欧美国家的流变,英国学者雷蒙德道森(RaymondDawson,19 2 3 一)于19 6 7 年发表Chinese Chameleon:An Analysis of EuropeanConception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中国变色龙一一对于欧洲中国文明观的分析)11。该作品认为“中国更恰如其分的象征是变色龙,而不是龙”,他的重要依据是“欧洲人对中国的观念在某些时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与其说反映了98中国社会的

18、变迁,不如说更多地反映了欧洲知识史的进展 12 。道森的说法值得玩味:欧洲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中国及中国人的观念持续地发生变化,其变化除了与中国的社会变迁有关,还与欧洲自我意识统摄下的“西方文明史”有关。二第二类,把中国作为西方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参照,建构一种“他者化”或“理想化”的政治典型。这类作品与早期第一类作品有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著作者努力“立足”中国文化本位,认为中华文明具有“先天性”优势,理应作为西方世界学习的对象;二是作品内容涉及中国文化精髓,包括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重农主义思想、政治制度、教育制度、经济学思想等方面。但是部分作者在论述过程中,其观点带有主观臆断的嫌疑

19、,因此有待商榷和考证。代表性学者包括路易斯A.马弗里克(Lewis A.Maverick)、史景迁(即 Jonathan D.Spence,亦译为乔纳森斯宾塞)等。1946年,马弗里克出版China:A M o d e lf o rEurope(中国:欧洲的一个典范)13 。这本书的主体部分是18 世纪法国重农主义经济学家协会领导人弗朗索瓦奎斯奈(FrancoisQuesnay)权威著作LeDespotismedelaChine(中国专制体制,17 6 7)的英译本。奎斯奈希望通过描述中国古代社会关于农业经济、政治、制度等方面的优势和经验,用以激励法国政府进行政治体制、经济模式的改革 14。马

20、弗里克在该作品中“偷梁换柱”,借奎斯奈之口为自已言说,以此阐明他对当时西方社会农业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立场和原则。除奎斯奈的论文外,马弗里克还简要介绍了17、18 世纪欧洲有关中国的具有影响力的著作,其中15 页内容直接译自中国“四书”之一孟子的政治经济学章节,还有对中国明代科学家、农学家徐光启(15 6 2 16 3 3)经典著作农政全书章节摘录的翻译,包括“农业是富民强国之本”“运用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生产”“做好备荒、救荒”等重要的农学思想。马弗里克带着美好的愿景撰写此书,借助启蒙思想以批判西方僵化的政治体制,号召西方政府能像有哲学思辨的中国古代帝王借鉴和学习。诚然,马弗里克两卷本著作中

21、的有些说法有待商椎。警如,书中提出的“中国古代专制说”,已在中国学者中引起热议 15 1998年,美国耶鲁大学汉学家史景迁完成鸿篇巨制 The Chans Great Continent:China in West-ernMinds(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16)。史景迁是董声国际的中国近现代史专家、汉学家,曾在英国温切斯特大学和剑桥大学接受严格的学术训练,19 6 5 2 0 0 8 年前往美国耶鲁大学历史系任教,2004年当选美国史学界权威组织美国历史协会主席,2 0 17 年获得第十一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18年获第四届世界中国学贡献奖。史景迁对中国历史怀有浓厚兴趣,尤其擅长近现代

22、中国史、中西关系史、中国法制史等领域。他能以独特的学术视角考察悠久的中国历史,善于讲“中国故事”。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是他的代表作,其他作品包括康熙王氏之死太平天国追寻现代中国等。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除去序言和导论,分12 章进行论述:第一章:马可波罗的世界;第二章:天主教时期;第三章:写实之旅;第四章:曲折离奇的小说;第五章:启蒙时代;第六章:女性观点;第七章:中国人在美国;第八章:中国风情在法国;第九章:中国风情在美国;第十章:激进形象;第十一章:神秘权力;第十二章:大师戏笔。从内容考察,该书没有简单地书写中国,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东方文化的思考与判断。史景迁的这部作品是一部“西洋

23、镜”,其立场和观点从序言开始就可见一斑:“一个国家之所以伟大,条件之一就是既能够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又能够持续保有这种吸引力”,“几世纪来,流行风潮的无常,政治情势的改变,也许曾使中国的光彩暂且蒙尘,但是中国的吸引力却从未完全消失过。无论是中国在西方引起的强烈情感还是西方人对有关中国消息的强烈兴趣,都明确道出了这个国家所散发的魅力。17三第三类,站在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立场自说自话,梳理某一历史时期内美国或欧洲国家对中国和中国人的“认识”,其观点带有西方殖民主义的所谓历史“公平”与“正义”,颇有“断代史研究”的性质。这类作品在欧美国家较为普遍,并逐渐成为一种书写范式,甚至影响到欧美高校博士生的论

24、文写作。作品内容多从西方中心主义立场出发,本质上是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代言,其视角不可能做到书写者宣称的客观和公正。代表性学者包括玛丽G.马森(MaryG.Mason)、罗伯特麦克莱安(RobertMcClellan)等。作为从小接受欧美传统教育理念的学者,玛丽G.马森的写作视角从根源上就是纯粹西化的。她因为偶然的事件对中国和中国人产生兴趣,进而展开相关话题的研究。她于19 3 9 年出版Western99Concepts of China and the Chinese,18401876(西方观念中的中国与中国人:18 40 18 7 6)18 聚焦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3 6 年间中国和中国

25、人在西方观念中的变迁。作品指出18 40 年是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西方人对中国和中国人充满各种神秘、虚幻的想象,这成为许多商贾、探险家、地理学家争相拜访的梦幻之地;之后,当西方用高科技和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那昔日美好的想象化为乌有,扑面而来的是萧条、贫困、落后和停滞不前。该著作发表后在欧美读者中引发关注,作者定下的居高临下的调子以及刻画的关于中国和中国人的形象,成为后来西方学者效仿和参照的对象。1971年,麦克莱安出版TheHeathenChinese:A Study of American Attitudes Toward China,1890一19 0 5(异教徒中国佬:美国人对中国的

26、态度研究,18 9 0 19 0 5)19 。该作品延续了玛丽G.马森的写作风格和带着明显偏见的思想立场。麦克莱安的不同之处在于:他采取调查法,同时结合所谓社会学、统计学等相关知识,对18 9 0 一19 0 5 年这微妙的15 年间发生在中国和中国人身上的各种事件,进行所谓的考察和研究,进而呈现美国人对中国的态度。在国内,中国清政府经历了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18 40 18 42)、第二次鸦片战争(18 5 6 18 6 0),国力遭受重创;随后,在中法战争(18 8 3 一18 8 5)中战败并赔款,在甲午中日战争(18 9 4一18 9 5)中战败并签署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帝国主义在

27、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掠夺奇珍异宝,火烧圆明园;紧接着,19 0 1年辛丑条约签订古老中国曾经如诗似画般的美好生活,就这样被欧美列强的“铁蹄”粉碎,取而代之的是无数中国人的痛苦不堪、流离失所和生死未卜。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怎会有富丽堂皇的中国形象?中国本土如此,那些远离社稷、身处异乡的中国人又怎会有光辉的形象?麦克莱安在作品中称中国人为“theheathenChinese”(异教徒中国佬),本身就带有种族主义偏见。他为当时的美国代言,同时通过书写陷人窘境的“异教徒中国佬”反衬美国制度的优越。基于此,麦克莱安不可能客观、公正地刻画中国和中国人的形象。以断代史形式

28、完成的有关中国形象的美国高校博士论文中,有2 篇比较有代表性:一篇作者是约翰博尔特福斯特(John Burt Froster),另一篇作者是斯图尔特格雷顿米勒(StuartCreightonMiller)。福斯特在19 5 2 年的博士论文Chinaandthe Chinese in American Literature,18501950(美国文学中的中国和中国人:18 5 0 19 5 0)2 0)中,选择18 5 0 19 5 0 年这10 0 年间美国作家在文学作品中所呈现的中国及中国人作为研究对象。由于关于中国和中国人的塑造是以小说、戏剧、随笔、回忆录等形式写成,许多细节带有虚构、夸

29、张,甚至夸大的成分,而且作者裹挟西方殖民主义文化优越论,潜意识地把对中国形象的塑造放置在帝国主义的话语体系内,许多观点有失偏颇。米勒于19 6 6 年完成博士论文 The Unwelcome Immigrant:The Ameri-can Image of the Chinese,17851882(不受欢迎的移民:17 8 5 一18 8 2 年间美国人印象中的中国人),三年后交给加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2 1。该论文从题目就可看出作者的写作立场,带着一种种族主义和自命不凡的味道。作品讨论了17 8 5 一18 8 2 年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早期移民在美国的生存状态、社会境况以及精神面貌。由于

30、18 19 世纪晚期正值中国封建社会的没落阶段,国力衰退、内忧外患,期间又与英、法、俄等帝国主义列强签署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造成“人为刀粗,我为鱼肉”的被动局面,许多到美国“寻找梦想的中国人”被当作劳工、苦力处于社会最底层,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也没有任何话语权,过着苟延残喘的生活。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美国所谓的中国形象只能是软弱、怯儒、乏味的代名词。更糟糕的是,该书出版后,在美国各界造成多方面不好的影响。四第四类,西方以欧美文化为中心,带着“白人至上”的论调,把对中国形象的塑造与其他东方国家形象的塑造并置在一起,讨论东方文化与欧美文化的所谓“平行对照关系”。这类作品把中国置于“远东”世界,不是单一

31、地注视中国和中国文化,而是将中国与印度、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并置起来进行“综合考察”。这其中除了所谓文化地理学、文学地理学方面的考量,还涉及传统文化“传承”等方面。在这类作品中,作者往往带着“二元论”思想,把西方与东方相对,或者站在西方的立场看待中国及东方国家。代表性学者包括哈罗德R.伊萨克斯(HaroldR.I-saacs)、亨利A.迈耶(HenryA.Myers)等。1958年,伊萨克斯发表ScratchesonOurMinds:American Images of China and India(心影录一美美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和印度形象,亦译作吾民思想之抓痕:美国对中国和印度的印象),由美

32、国纽约TheJohnDayCompany出版社出版发100行 2 2 。伊萨克斯早年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后来华任职于上海大晚报和大陆报。工作之余,他还主办中国论坛报(ChinaForum),19 43 一19 5 0 年任新闻周刊副主编。伊萨克斯返美后,于19 5 3 一19 6 5 年担任麻省理工学院国际研究中心副研究员,19 6 5 年以后担任该校政治学教授。他撰写过中国革命的悲剧(19 3 8)、亚洲殊无和平(19 47)等著作。心影录是他的代表作。该作品紧密结合作者在中国居住、生活、工作的经历,同时掺杂他的“社会学、统计学和传播学知识”,考察美国人对中国及印度的感

33、受、认识与理解,有些观点比较犀利。其中关于中国形象塑造的部分,已由国内学者于殿利、陆日宇翻译成中文,于19 9 9 年由北京时事出版社出版 2 3 。该书除去导论,分“三部”进行论述:第一部亚洲;第二部中国人;第三部若干思索。其中,第二部是主体,包括十小节内容。伊萨克斯所涉猎的问题包括:“对这个迄今仍很遥远的国度和人民,美国人的脑子里究竟存在着什么看法?有什么概念?有什么印象?如果他们必须对此作出回答的话,那么他们从过去发生的事情中,得出了些什么见解?”等。至于调查结果如何,作者在导论一开篇,就有所暗示:“在以下篇章里,我将报告一项深人细致的调查结果,这项调查是关于美国人对中国,尤其是对中国人

34、的看法和印象的。这次思想调查将会引起一些争论。”由于作者站在美国的立场,从美国人的视角出发,调查的对象对日新月异的中国真实情况不了解,所以该研究成果即便是“全新的,至少以前从未见过”,有些结论和说法还是充满狭隘、偏见和想象。正如伊萨克斯所预料的那样,他的话题会在读者中引起争论:“有些争论会让人感到高兴,有些则会令人不快 2 4。长期关注中国问题的海外学者迈耶主编West-ern Views of China and the Far East(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与远东)2 5 。该丛书以论文集的形式由香港亚洲研究服务出版社出版,分上、下两册,于1982、19 8 4年分别与读者见面。这两册书的书写

35、者拥有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等欧美国家的教育教学背景,谱熟西方文化,试图从历时性角度对西方世界“观察”和“感觉”中的中国、日本、越南、韩国、菲律宾等远东诸国进行“考察”,时间跨度从中国等远东国家与欧美诸国文化接触的“远古时期”(ancienttimes)算起,一直到“现代主义早期”(earlymoderntimes)。客观来讲,该论文集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代表性,但是由于作者从西方的语境出发,从西方优越论的观点和视角写作,有不少对中国及远东的看法,仍有重新进行批判性研究和讨论的必要。1985年,美国学者布莱恩T.布朗尼(BlaineT.Browne)在奥克拉荷马大学完成题为ACommonThr

36、ead:American Images of the Chinese andJapanese(一条共同的主线:19 3 0 19 6 0 年间美国人印象中的中国人与日本人)的博士论文 2 6 。该论文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聚焦19 3 0 19 6 0 年间特殊历史时期的中国和日本;二是把中国人与日本人等量齐观,从美国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视角出发,进行所谓的文化考察和政治考量。历史地看,2 0 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开始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从霸占中国东北三省,到19 45 年裕仁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并正式签订投降协议,中日战争共持续14年。这14年中,日本侵华罪大恶极、馨竹难书,中国和中国人的形象在那段

37、历史时期惨不忍睹。布朗尼在描述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时,说与“正在成型的美国自我形象”相比,中国人与日本人“并无差异”。这对当时自以为是“优等民族”,并号称“日不落帝国”的日本,是当头棒喝。而且,在美国人眼里,日本不过是“文化上落后、智力上缺乏”的代名词 2 7 五第五类,西方人士以传教士、专职使馆翻译、新闻记者或外交官员的身份来到中国,短暂逗留或干脆居住在中国,对中国产生某种直观印象。他们除了围绕中国历史、社会、典籍、文化等著书立说,还结合亲身体会,书写他们心目中、感受下的中国,这些都成为塑造中国形象的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源头。周宁等学者认为,裨治文(E.C.Bridgman)、雅裨理(Davi

38、dAbeel)等人是“最早来华的传教士”,同时他们也是“对中美文化交流产生过深刻影响的美国人 2 8 。18 3 0 年禅治文来华后,出版了美理哥合省国志略,向中国人介绍美国的历史、人文及社会;1932年,他在广州创办中国丛报(ChineseRepos-itory,18 3 2 18 5 1),向美国以及欧洲诸国介绍当时中国的社会发展、教育水平、文学创作等情况。总体来看,中国丛报对西方人了解中国形象,起到窗口的作用。卫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于18 3 3年抵华,在中国生活43 年,18 47 年在美国纽约出版中国总论(TheMiddleKingdom),目的是“为中

39、国人民及其文明洗刷掉如此经常地加予他们的那些奇特的、几乎无可名状的可笑形象”2 9 。翟理思(Giles Herbert Allen)于18 6 7 年来到中国,是英国派驻中国的专职使馆翻译,曾在厦门、汕头、上海、宁101波等地的英国领事馆任职。他在中国生活2 4年,对中国文化非常熟悉并有自已的见解,出版过老子遗教中国文明等著作。不过,最为人所知的是他独立撰写的鸿篇巨制中国文学史(AHistoryofChineseLiterature)。该书于19 0 1年在伦敦出版,被誉为是“英语世界研究中国文学的第一部文学史专著”。19 2 3 年,该书由纽约D.阿普尔顿出版公司再版,是“向美国人全面介绍

40、中国文学的第一部专著”3 0 。从内容方面来看,该书颇有“中国文化百科全书”的气势,共分8 卷计2 8 章。作者从中国远古时期开始讲起,一直贯穿并概述到明清时代,具体论及四书五经、孔孟儒学、老庄哲学、禅宗佛学、四大发明、农业科技、唐诗宋词、戏剧弹词、小说创作等,“第一次以文学史的形式”,向欧美各国“呈现了一个富于东方异国风味的文学长廊”,被公认为是“19 世纪以来向英语世界译介中国文学的不可忽略的重要成果 3 1。该书后来影响到美国意象派诗人埃兹拉庞德(EzraPound)、荒原的作者艾略特(T.S.Eli-ot)、倡导“美国本土精神”的威廉姆斯(WilliamCar-losWilliams)

41、等人,并对塑造2 0 世纪及当代的中国形象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结语综上所述,西方学者不可能摆脱西方中心主义立场,在对中国形象的研究方面更是如此。西方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塑造,对中国形象的塑造,往往都是从西方学者自身的政治环境和所接受西式教育的语境出发的,是与他们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立场分不开的,是与他们长久以来培植的优越感、形成的个性化观念以及以“我”为中心的种族主义态度息息相关的。无论是学术研究、社会调查还是文学作品,西方学者既是中国形象的观察者、言说者,又是中国形象的塑造者、书写者。从形象学中“读者”的视角,会发现西方不少作品不过就是西方学者自导自演的“话剧”而已,他们塑造的中国形象不可避

42、免带着西方中心主义的印记,不可能做到他们所标榜的“公平”与“正义”。正如乐黛云先生批评的那样:“不断变化的西方的中国形象总是理性分析与虚构想象参半,赞美与指责也都不全合乎实际。3 2此外,还需指出一点:与西方书写者呈现的或已出版的旅行游记、小说、社会调查、论著等相比,他们通过诗歌塑造中国和中国人形象的作品还有待深人挖掘,对美国诗歌中中国书写的研究还有待深入。这也使我们从本土视阅批判性地对美国诗歌中的中国形象进行系统研究,显得意义非凡、任重而道远。参考文献:iJManfred Beller&Joep Leerssen.(eds.)Imagology:The Cultural Constructi

43、on and Literary Representation of NationalCharactersM.Amsterdam:Rodopi,2007.2 3 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1:4;12 0.45姜智芹.镜像后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认同 M.北京:中华书局,2 0 0 8:1;1一2.6 王寅生.西方的中国形象(上)M.北京:团结出版社,2 0 15:2.7 意马可波罗,余前帆译注.马可波罗游记 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 0 0 9:1一6.8 张宁宁,王学谦.从幻想走向现实一伊巴涅斯来华游记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J.文艺争鸣,2 0 2 2(2):15

44、 8 一16 2.9 美赛珍珠,王逢振等译.大地:三部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 0 10.10刘海平.赛珍珠与中国(序)A.美赛珍珠,王逢振等译.大地:三部曲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 0 19:1一2.11jRaymond Dawson.Chinese Chameleon:An Analysis of European Conception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M.London:Ox-fordUniversityPress,1967.12英雷蒙道森,常绍民,明毅,译.中国变色龙一对于欧洲中国文明观的分析 M.北京:中华书局,2 0 0 6:12 一13

45、.13JLewis A.Maverick.China:A Model for EuropeM.San Antonio,Texas:Paul Anderson Co.,1946.14JKnight Biggerstaff.Reviews of Books,China:a Model for Europe,by Lewis A.MaverickJJ.Social Doctrines and Econom-ic Theory,1947(93):7.15万昌华.一场偏离了基点的“知识考古”一侯旭东中国古代专制说的知识考古一文驳议 J.史学月刊,2 0 0 9(9):10 3 一113.16JJonat

46、han D.Spence.The Chans Great Continent:China in Western Minds MJ.New York:W.W.Norton&.Company,1998.17美史景迁,阮叔梅译.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 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14:1.18JMary G.Mason.Western Concepts of China and the Chinese,1840-1876M.New York:Russell&Russell,1939.19Robert McClellan.The Heathen Chinese:A Study of Ame

47、rican Attitudes Toward China,1890-1905MJ.Columbus:The102霞)(责任编辑:梁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71.20JJohn Burt Froster.China and the Chinese in American Literature,1850-1950DJ.Ph.D.diss.,University of Illinois,1952.21JStuart Creighton Miller.The Unwelcome Immigrant:The American Image of the Chinese,

48、1785-1882M.Berkeley and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9.22JHarold R.Isaacs.Scratches on Our Minds:American Images of China and India M.New York:The John Day Compa-ny,1958.2 3 黄兴涛,杨念群.“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主编前言 C/美哈罗德伊萨克斯,于殿利,陆日宇译,于殿利校.美国的中国形象.北京:时事出版社,19 9 9:5 一8.2 4工美哈罗德伊萨克斯,于殿利,陆日宇译,于殿利校.美国的中

49、国形象 M.北京:时事出版社,19 9 9:2 一4.25JHenry A.Myers.Western Views of China and the Far EastM.Hong Kong:Asian Research Service,1982.26J27JBlaine T.Browne.A Common Thread:American Images of the Chinese and Japanese,1930-1960D.Ph.D.diss.,The University of Oklahoma,1985:1-2;6-10.2 8 周宁,朱徽,贺昌盛,周云龙.中国一美国卷 M.济南:山东

50、教育出版社,2 0 15:3.2 9 3 0 美卫三畏,陈俱译,陈降校.中国总论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5:1一2;10 一11.3 1 张宏.中国文学在英国 M.广州:花城出版社,19 9 2:8 3 一8 4.3 2 乐黛云.文化交流的双向反应中国文学在海外丛书总序A.张宏.中国文学在英国 M.广州:花城出版社,19 9 2:3.A Brief View of Foreign Studies on Chinese Writing in the Context of Western Culture-The Readers Perspective in ImagologyGUO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