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206T76-2024紫甘薯栽培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728158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0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206T76-2024紫甘薯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DB4206T76-2024紫甘薯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DB4206T76-2024紫甘薯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DB4206T76-2024紫甘薯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DB4206T76-2024紫甘薯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20 CCS B 23 4206 襄阳市地方标准 DB 4206/T 762024 紫甘薯栽培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cultivation of purple sweet potato 2024-01-30 发布 2024-02-29 实施 襄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4206/T 762024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产地环境.1 产地要求.1 5 栽培技术要点.2 品种选择.2 育苗.2 大田定植.3 大田管理.3 病虫害防治.3 6 收获.4 收获时期.4 收获方式.

2、4 7 贮藏.4 附录A (资料性)紫甘薯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5 DB 4206/T 76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襄阳市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文件由襄阳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襄阳市农业科学院、湖北文理学院、襄阳市阳光普照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宿秀丽、张杰、朱杰、李玉奇、温海霞、王文建、李瑞琪、谭顺林、方治国、王四清、马园。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襄阳市农业农村局,联系电话:0710-30

3、18309;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如有修改意见和建议请反馈至襄阳市农业科学院,联系电话:0710-3085001,邮箱:。DB 4206/T 762024 1 紫甘薯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襄阳市紫甘薯的生产环境条件、品种选择、栽培技术要点、采收、生产档案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于襄阳市海拔800 m以下低山及平原地区紫甘薯种植。其他生态条件相似地区也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4455 农业用

4、聚乙烯吹塑棚膜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7413甘薯种苗产地检疫规程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884 生物有机肥 NY/T 1224 农用塑料薄膜安全使用控制技术规范 NY/T 2642 甘薯等级规格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紫甘薯 purple sweet potato 薯肉颜色为紫色的甘薯。注:由于富含花青素等一类对人体营养的保健物质而紫甘薯丰产状在近年被认定为特用

5、品种 高剪苗 high cutting seedling 剪苗时要从地面上3 cm5 cm处下剪。注: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薯苗带菌 4 产地环境 产地要求 DB 4206/T 762024 2 宜选用肥力中等以上、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养分充足、通气性强、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壤土。不应连作或与薯类作物轮作。产地环境应符合GB 15618、NY/T 5010的规定。5 栽培技术要点 品种选择 根据襄阳市作物布局及茬口衔接,选用适宜当地气候条件、栽培条件,符合市场需求和种植目标的优质、高产、抗病、抗逆、中短蔓品种。并通过国家相关单位审(认)定或登记,如新引1号、绵紫薯9号、徐紫薯8号等。育苗 5.2.1

6、 排种时间 移栽种植前80 d左右育苗,春薯在1月下旬育苗,夏薯在3月中旬育苗。可采用一次性育苗,也可以分次繁殖育苗。5.2.2 种薯处理 薯块育苗时,宜选用大小适中(单薯重以200 g300 g为宜)、整齐均匀,无病虫、无伤口、无冻害的薯块作种,将种薯用70%甲基托布津700倍或25%多菌灵粉剂500倍液浸10 min即可排种。药剂使用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5.2.3 苗床选择 选择肥力较高、向阳避风、地势高燥的大棚育苗苗床,苗床规格以方便操作为原则。5.2.4 苗床消毒 苗床消毒根据消毒方法不同,在排种前7 d30 d进行。a)烟熏剂消毒 30%速克灵熏烟剂 30 g

7、50 g,45%百菌清烟熏剂 200 g250 g,均匀放置后,分别点燃,随即密闭烟熏 2 h3 h 每隔 7 d10 d 烟熏 1 次,连续 3 次以上。b)硫磺熏烟法 密闭大棚数日后择晴天进行,每立方米空间用硫磺 4 g,锯末 8 g,于晚上 7 时,每隔 2 m 距离堆放锯末,摊平后撒一层硫磺粉,倒入少量酒精,逐个点燃,24 h 后放风排烟。c)暴晒消毒法 若盛夏季节种植,可采取太阳暴晒消毒。5.2.5 排种 二月上旬翻晒整畦,棚内气温高于15,薯块排种下地,根据品种不同,每平方米排种量应为15 kg25 kg,排种时头部朝上。生产上以平排播种方式为主,出苗数较多,苗床面积利用率高。按薯

8、块大小不同分类排薯,大薯密排,小薯稀排。种薯排好后及时覆盖2 cm 表土,覆土厚度需一致,确保出苗整齐,便于苗床管理,水分以床土表层湿润为宜,苗床搭小拱棚,盖0.8 mm 农用棚膜进行催芽。水质量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棚膜质量和安全使用技术应符合GB/T 4455、NY/T 1224 的规定。5.2.6 苗期管理 种薯排放前,苗床温度应提高到3033,排种后使苗床温度上升到3537,保持3 d4 d,然后降至3235范围内。从薯苗出齐到采苗前5 d7 d,温度应保持在2535之间,采苗前5 d7 d把床温逐渐降低到接近露地温度炼苗。DB 4206/T 762024 3 5.2.7 剪苗

9、一般采用人工剪苗。选择无病虫害、无损伤的带尖壮苗,苗长20 cm30 cm、5片7片已展开的绿叶,苗基部带有3个4个须根。尽量用茎尖苗扦插,通过高剪苗,可以避免种薯携带的病菌进入大田生产。也可早春大田地膜繁苗,提高繁殖系数,减少用苗成本。种苗应符合 GB 7413的规定。大田定植 5.3.1 整地 紫甘薯种植忌避低洼地块。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早清运秸秆或秸秆粉碎还田,及时深耕晒垡杀虫灭菌,深耕25 cm30 cm;种前细耙两遍,整平地面,做到上虚下实,按设计的垄宽人工起垄或机械起垄,垄体不宜过大,垄宽60 cm80 cm,垄高25 cm30 cm,厢沟、围沟、中沟三沟配套。平原地区宜采用地膜覆盖,

10、保墒、防草;在坡度较大的丘陵地区及低山地区不建议地膜覆盖,影响后期接纳雨水,造成缺水干旱。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 15618的规定。5.3.2 施肥 根据甘薯需肥规律,重施有机肥,增施钾肥和磷肥,控制氮肥,增补中微量元素,实现增效、增收,可持续利用。根据土壤肥力和 NY/T 496 规定的施肥量和施肥方法,撒施发酵腐熟好的农家肥1500 kg/667 m22000 kg/667 m2或生物有机肥 200 kg/667 m2,加三元复合(N:P2O5:K2O=16:14:15)50 kg/667 m260 kg/667 m2用做底肥。结薯期追施钾肥 15 kg/667 m220 kg/667 m2

11、。肥料使用符合NY/T 496 的规定,生物有机肥符合 NY 884 的规定。5.3.3 定植及密度 扦插甘薯宜根据土地的位置、地下水和种植季节的降雨情况而定,足水扦插不应采取栽后沟灌或大雨后扦插。采用斜插法,薯苗长26 cm30 cm,扦插时苗入土10 cm左右,地上16 cm20 cm,薯苗斜插为45度左右。单行种植,行距50 cm60 cm,株距20 cm30 cm,每穴1株,春植3500株/667 m24500株/667 m2,夏植3300株/667 m24000株/667 m2。大田管理 5.4.1 中耕、除草 在栽插后15 d,进行第1次中耕,中耕深度5 cm10 cm,以后根据需

12、要不定期进行中耕松土。在中耕的同时,可以人工清除田间杂草或选用化学除草方式。化学除草在红薯移栽成活后10 d15 d,杂草3叶4叶期,用12.5%吡氟氯禾灵50 ml60 ml兑水15 kg均匀喷雾防治禾本科杂草;用80%唑嘧磺草胺2 g3 g兑水15 kg 均匀喷雾防治阔叶杂草,封垄后不再进行除草。5.4.2 植株调整 对于甘薯茎叶出现旺长的地块,可喷施生长抑制剂。一般用50%矮壮素500倍1000倍或15%多效唑1500倍3000倍进行控旺。根据封行后继续旺长的植株可进行1次2次叶面喷施,在甘薯的主茎长至35厘米左右,基部叶腋已发生分枝时和封垄期各喷1次(间隔7 d以上)。病虫害防治 5.

13、5.1 防治原则 DB 4206/T 762024 4 甘薯病虫害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使用科学合理的化学防治。遵循生态、环保的策略,严格控制化学药剂的品种、浓度和次数。主要病虫害防治药剂使用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具体防治方法见附录A。5.5.2 农业防治 不应从疫区调运薯苗和薯种,实行水旱轮作,选用抗病品种,避免重茬,平衡施肥,及时中耕,清除田间和周边杂草,及早铲除病株,清理病源残体。5.5.3 物理防治 包括采用性诱剂、杀虫灯等。5.5.4 生物防治 保护田间赤眼蜂、茧峰、金小蜂和隐翅虫等天敌昆虫,增强对鳞翅目

14、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成虫羽化期采用性诱杀麦蛾等害虫,每667m2布置诱芯1个2个;也可选用登记的生物农药在关键防治期进行防治。5.5.5 化学防治 视田间病虫草害发生种类及危害程度选用高效低毒农药防治。化学药剂使用应符合NY/T 1276的规定。6 收获 收获时期 一般收获期应在7月下旬11月初,扦插至收获90 d以上,120 d以内,3月下旬扦插的甘薯收获期应在7月中下旬(以此类推),收获时选择晴天,在霜降前收获完毕。收获方式 甘薯收获一般采用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机械采收应使用与起垄方式相匹配的收获机械,采用人工进行分拣、装包。收获运输时要做到轻刨、轻运、轻入窖。防霜冻、防雨淋、防过

15、夜、防碰伤、防病害。收获的甘薯按照NY/T 2642的规定分等定级。7 贮藏 薯块入窖时应不带病、不碰伤、不受冻、不受淹。入窖前可采用加温设备高温消毒或多菌灵喷洒消毒处理,防止黑斑病及软腐病为害。贮藏温度应保持在1113,最低不能低于9,最高不应超过15,相对湿度应在80%90%。DB 4206/T 762024 5 A A 附录A (资料性)紫甘薯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紫甘薯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见表A.1。表A.1 紫甘薯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病虫害名称 防治时期 防治措施 甘薯瘟病 各生育期 1、严禁从病区调运种子、种苗,建立无病留种田,繁育无病种苗;2、有轮作条件的实行水旱轮作,此外也可

16、与高粱、甘蔗、大豆等轮作;3、配方施肥,增施磷、钾肥,不用病藤、病薯作牲畜饲料或堆沤土杂肥;4、发病初期,喷洒或淋施高锰酸钾 600 倍液,或 20%喹菌酮 1000 倍液,或 30%氧氯化铜 600 倍液800 倍液,或 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800 倍液。黑斑病 苗期、成长期及贮藏期 1、主要危害薯苗和薯块。薯苗受害,一般在幼苗茎基部有椭圆形稍凹陷的黑褐色病斑。建立无病留种田,轮作换茬;2、栽插前药剂浸苗,严防病苗下田,发病初期应喷施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7 d 喷 1 次,连续喷施 2 次3 次,离苗床 6 cm 处剪苗;3、收

17、获时严把入窖关,严禁有病斑、伤口、受冻害的薯块入窖,为防止病害扩展蔓延,种薯贮藏时分别用 50%多菌灵 500 倍液或 70%甲基托布津 500 倍液700 倍液浸种。软腐病 贮藏期 1、适期收获,适时入窖,避免霜害。在储存前要清理干净,并用药剂进行消毒处理;甘薯入窖之后一个月内,在天气好的时候要打开窖口通风换气,随着气温的下降,要密封窖口,防止甘薯受冻。2、储存时要把病块,伤块捡出来,把完整,没有病虫害的甘薯块晾干水汽之后储存;3、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25 g/L 咯菌腈悬浮种衣剂 3 种药剂对甘薯软腐病病菌抑制效果好。地下害虫 薯块形成期、膨大期 1、前茬收获

18、后,及时深耕晒垡,利用冬季低温冻死虫卵;2、播种时每 667 m2用白僵菌 1 kg2 kg 与 10 kg 细土混匀后穴施或条施防治地下害虫;3、每 50667 m2安装 1 台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成虫;4、每 667 m2设置 1 个性诱剂诱捕器,设置高度离地面 1 m 左右。麦蛾 7 月10 月 1、及时清理田间残株落叶,清除田间及地边杂草,消灭越冬虫源。2、初见幼虫卷叶为害时,及时捏杀新卷叶中的幼虫或摘除新卷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3、在甘薯麦蛾幼虫发生初期施药,药剂可选用 48%乐斯本乳油 1500 倍液或 20%丁硫克百威乳油 1000 倍液喷雾防治,喷药时间以下午 4h5h 进行为宜;卷叶虫 6 月9 月 1、主要危害甘薯的叶片,在炎热的夏天容易引发该虫害严重时,红薯叶片大量卷曲,植株生长不良造成甘薯块根膨大受阻,降低甘薯产量;2、在田间管理时,如果发现有卷叶要及时摘除,并带出大田进行烧毁,防止虫害蔓延;3、收获之后要清理田间作物残留和杂草,并喷施 45%氯氟氰聚酯水剂 500 倍液进行杀虫。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