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青岛市交通运输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探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22535 上传时间:2024-02-2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9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市交通运输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探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青岛市交通运输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探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青岛市交通运输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探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创新策划DOL:10.3963/j.issn.1006-8864.2023.05.005青岛市交通运输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探析孙志超方豪星关键词:交通运输;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旅游出行;新发展模式;发展路径随着经济社会迈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已经进入大众旅游和旅游产业爆发式增长的新时期。旅游业已经发展成为支撑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支柱产业,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区域开发、提升人民幸福感和获得感具有重大意义。2 0 1 7 年2 月,交通运输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健全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运行机制”,“增强旅游交通产品的供给能力”,“改善旅游交

2、通的服务功能”等多项目标要求。青岛市作为旅游资源和产业相对发达的城市,在政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了“突破发展旅游等五大幸福产业,打造国际化旅游目的地,实现国际化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目标。不同层面的目标要求,为青岛市交通运输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一、交通运输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理论1.交通运输与旅游业的关系交通运输是实现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先决条件,旅游产业是保持交通运输系统持续改善的重要助推,二者的发展关系密不可分。(1)交通运输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需求层面分析,交通运输是旅行者实现从居住地到旅游目的地的必经过程和基本载体,贯穿于旅游活动的各个阶段,出行成本的高低和出行方式的便捷性将

3、直接影响游客的旅游选择;从供给层面看,交通运输是旅游行业的关键,旅游产业的市场影响力、吸引力、发展潜力及旅游要素的集聚水平乃至收益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交通系统和旅游产业的衔接。只有在旅游目的地的交通便捷性达到一定程度后,旅游资源才能实现价值腾飞,出现持续扩张和发展的动力;从收益层面看,交通收入既是旅游收入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旅游产业实现价值外溢的重要出口。(2)旅游对交通运输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旅游客流在综合交通客流中的占比极高,尤其对航空、铁路和私人汽车的发展具有极大刺激作用,能够保证航空、铁路等海量基础设施投资收益的稳定和前景。对于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完善的旅游产业为交通运输业提

4、供和输送了大量稳定且高附加值的客源,能够有效带动区域交通网络的建设和完善。同时,旅游行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很容易提高交通运输行业的知名度,形成带动行业发展的良性循环。2.交通运输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新时代背景下,交通运输建设是手段,旅游产业发展是目的,基于交通运输由被动向主导,变基础为产品的思路提出3 方面融合模式。(1)规划建设过程融合。旅游交通是旅游产业廊道,旅游交通不应该仅仅是风景好的公路、铁路等,而是有风景,有趣味,有文化,可观赏,可体验,可品尝,可学习,可训练,可培养,可以产生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2023年第5 期总第3 8 1 期交通企业管理丨1 5创新策划川的旅游产业廊道。旅游

5、交通产品只有跟周边旅游资源融合开发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2)游憩体验方式融合。综合考虑旅游观光、文化体验游客群体,户外运动从业者,文化交流、商贸、赛事活动,冰雪运动爱好者,研学游群体以及本地人群的日常休闲游憩需求,通过交通将相似资源串联,在交通移动的过程中结合游憩体验。(3)运营管理系统融合。统筹考虑交通运输和旅游行业目前相对独立的运营管理体系,加强旅游交通需求管理,共同构建有效的旅游客运市场秩序;共同推进旅游交通安全监管,强化旅游交通秩序管理,推进游客安全服务体系的标准化,明确安全责任主体;开展旅游交通信息化融合建设,以适应和满足游客的信息化融合需求。交通运输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核心是催生新模式

6、、新业态和新产业,带动行业发展提质增效升级,二者本身存在天然重合的范畴。从旅游行业的角度,必须淡化和打破交通和旅游的既存界限,让交通运输真正成为旅游体验的内容;从交通行业的角度,融合发展是要求交通由被动发展变主动推动,由基础设施变旅游产品。二、青岛市旅游出行特性近年来,青岛市始终致力于将旅游产业在打造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全市旅游产业长期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旅游收入在全市生产总值中的占比逐年提高。2 0 1 9 年青岛市接待的国内外游客总数高达1.0 9 亿人次,旅游消费收入总额接近2 0 0 0 亿元,占城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 5%,旅游业对青岛市城市发展贡献越来越突出。1.旅游资

7、源分布特征从旅游资源规模层面看,青岛市拥有极为丰富的高质量旅游资源。截至2 0 2 2 年底,青岛全市统计在册的A级景区1 0 1 余处,其中5 A级景区1 处、4A级景区25处、3 A级景区6 2 处。但从空间分布特征看,青岛市旅游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具有明显的聚集特征,核心景区大多集中在沿海一线区域,内陆地区旅游资源乏。其中,以市南区、市北区和崂山区最为密集,其次是西海岸西新区、即墨区,其他市县区如城阳区、李沧区、莱西、平度的景区(点)分布比较稀疏。具体分布特点如图1 所示。16丨交通企业管理2 0 2 3 年第5 期总第3 8 1 期图1 青岛市旅游资源分布热点图2.客源地分布特征根据行

8、业调查,青岛市旅游人口中7 1%来自山东省内,2 9%来自山东省外。省外游客规模近年来有增加趋势,来源地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地区,并且由东向西呈现阶梯状递减特点,其中,江苏省、河北省是最主要的省外客流来源。不难看出,青岛市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受空间尺度的影响较大,外省来青岛市旅游的人数随着与青岛空间距离的增加而下降。3.旅游活动区域分布受旅游资源的影响,来青岛的旅游人口主要集中于西部老城区、香港路CBD、崂山区等东岸城区沿海一线。过于集中的游客分布与市区居民日常生产生活区域叠加,导致旅游旺季东岸城区沿海一线面临巨大的交通压力。受当地接待资源和景区特点的影响,游客整体以短期旅游为主。来青岛游客中停留2

9、 天的人数占比最高,约为2 8%,其次为停留1 天的占2 5%,停留7天及以上的占比最小,约占6%。由此可见,青岛旅游留不住人的现象非常突出,全域旅游、深度旅游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间。4.面临的主要问题阻碍青岛市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主要矛盾创新策划包括3 个方面。(3)从适应新时期自驾游快速发展的趋势入手,(1)“快”“慢 网络有待进一步优化。主城区与加快自驾车营地服务体系和旅游停车服务体系建设。周边县市连接不紧密,旅游核心区与旅游边缘区域的3.构建空间多元的旅游发展新格局旅游交通网络建设差距巨大;通勤交通与旅游交通针对不同区域特点,设定不同的服务引导策略,传叠加,导致旅游旺季慢游网络基本处于

10、瘫痪边缘状统著名景点集中的东海岸考虑控制自驾游,大力发展态;集散体系缺乏,热门景区停车位供给严重不足,旅游公共交通系统。大巴车、私家车停车矛盾较为突出。(1)西海岸发展旅游公共交通的同时,适当发展(2)交通设施的精细化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客自驾游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环胶州湾滨海旅游公路运枢纽内的旅游信息服务系统、标识引导系统等设施和水上旅游线路。以海上旅游开发为基础,发展海上的可用性差、利用率低,与重要旅游景点的衔接欠人性观光、演艺、婚庆/会议、餐饮、垂钓等类型的海上旅游化考虑,旅游信息化服务缺乏统筹,房车露营地、综合项目,突出海上旅游特色,形成完整的滨海旅游交通性交通服务区发展相对滞后。廊道。

11、(3)旅游特色产品有待进一步挖掘。各类观光产(2)沿大沽河流域打造胶州湾通往青岛北部旅游品的自身竞争力不强且相互间同质化现象严重,游客大走廊,打通青岛传统旅游优势资源和北部地区旅游体验感不强,资源整合能力较差,缺乏铁路、公路沿线资源之间的空间关联,鼓励发展自驾游和乡村生态旅和海洋资源统筹开发利用的实践。同时,对于旅游交游,有效吸引和容纳滨海一线的游客溢出,缓解沿海一通廊道的概念设计和综合开发不足,缺乏具有广泛影线的旅游交通压力,带动北部内陆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响力或典型示范效应的交通风景道、历史人文线等交4.构建丰富多彩的交旅融合产业品牌通与旅游融合产品,对产业的带动聚集效应弱。(1)强化青岛海

12、港城市旅游特色品牌和滨海旅游三、青岛市交通运输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特色,均衡海岸线旅游发展。围绕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内涵特征和发展(2)整合平度、莱西、胶州等核心景区周边农村旅趋势,针对青岛市旅游与交通融合现状提出以下发展游资源,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提高乡村旅游的便捷路径建议。度和体验感。1.完善内外畅通的旅游交通网络(3)借助崂山景区影响力,从空间和时间上同时(1)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增加延长景区旅游价值,打造崂山乡村旅游和滨海道路一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航线、列车、班线等,对客运枢纽的线串联,形成崂山景区新的发展点。旅游服务功能做精细化设计。(4)依托大沽河湿地打造青岛的旅

13、游公路品牌,(2)推进建设中心城区、枢纽到特色景区的支线串联青岛北部地区旅游资源,发展“公路+水上+自行公路体系建设。车+徒步+低空”的交通旅游体验方式,建设自驾车营(3)推进农村旅游公路建设,围绕当地旅游特色地、公路驿站、慢行驿站等服务设施,形成与滨海一线打造农村公路慢行系统,优化主城居住地与各景区的差异化发展的青岛旅游产业新品牌。旅游专线配置,加快构建高效、便捷、多层次的快进慢四、结语游交通网络。完善交通运输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理论体系,梳2.构建运游一体的公共交通服务系统理交通运输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内涵、特征及发展模(1)以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和邮轮母港建设为契机,式,分析青岛市现状旅游出行特征和旅游交通发展存构建“客运枢纽+旅游集散中心”一体和“城乡公共交在的问题,提出青岛市交通运输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通+旅游客运”一体的交通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路径,对于未来制定更加精细的规划和建设方案具有(2)从适应个人旅行需求的角度,加强公共交通一定的参考价值。(作者单位:1.青岛市交通规划与对外枢纽的旅游服务衔接,建立网络化的旅游公共设计院有限公司;2.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交通集散体系。山东分院)2023年第5 期总第3 8 1 期交通企业管理丨1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