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第2 2 9 期2023年第7 期经营管理(1.中共阜阳市东区委党校,安徽阜阳2 36 0 0 0;2.宁波诺丁汉大学商学院,浙江宁波3150 0 0)摘要:基于阜阳制造业发展现状,调研搜集了大量数据,以苏州为标杆,系统分析了阜阳的短板弱项和差距,以及苏阜结对合作帮扶为阜阳制造业强市提供的战略机遇和有利条件。提出阜阳要抓住机遇,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承接环境;创新合作机制,加快市场对接;明确承接重点,提升产业层次;提升创新水平,吸引人才落地等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以期为阜阳实现跨越式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关键词:制造业;苏阜合作;创新;高质量发展中图分类号:F4270引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
2、出,要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1。制造业是立市之本、强市之基。阜阳是中原地区新兴的制造业基地,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打造三地一区一城(指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特色产业承接聚集地、科技成果转化聚集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加快建设全省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和谐善治幸福城)等一系列国家和省政策叠加机遇2 。2 0 2 1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明确江苏省苏州市结对帮扶阜阳市,苏阜结对对于推进阜阳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
3、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正处于发展改革关键期的阜阳制造业,理应抓住此重大战略机遇,贯彻以产兴城、产城融合理念,全力推动阜阳高质量发展,打造制造业强市。1阜阳制造业发展情况1.1?市场主体不断扩大从登记年份看,截至2 0 2 2 年9 月底,阜阳制造业正常营业的涉税市场主体有1512 1户,2 0 19 2 0 2 1年注册登记户数分别为11357 户、12 8 0 6 户、139 18 户,年均增长11.2 8%;2 0 2 2 年19 月新增12 0 3户,同比增长11.0 2%,市场主体规模增长势头较强。从行业规模看,2 0 2 2 年前三季度,全市制造业增加值6 9 7.0 5亿元、同
4、比增长6.1%,占GDP比重由2 0 2 1年的27.1%增加到2 8.4%。目前,全市已形成19 个产值3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其中,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绿色食品、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绿色建筑建材、生命健康、纺织服装等六大产业总产值突破2 50 0 亿元,约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9 3%,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收稿日期:2 0 2 3-0 3-0 8作者简介:武晓燕(19 7 9),女,安徽阜阳人,本科,现任中共阜阳市颖东区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任祺(2 0 0 0 一),女,安徽阜阳人,宁波诺丁汉大学商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工商管理。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Modern Industr
5、ial Economy and Informationization苏阜合作视野下打造制造业强市研究武晓燕1,任祺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 0 9 5-0 7 48(2 0 2 3)0 7-0 2 53-0 5业成为全市首个超6 0 0 亿元产业。从区域分布看,制造业登记户数排名前三的是太和、颖上、阜南,合计占比接近五成。界首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太和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已颇具规模,产业聚集效应明显。1.2经营效益稳健提升税收贡献持续加大。2 0 2 1年制造业入库税款76.7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6%,占全市总人库税款的2 8.6 7%,2 0 19 2 0 2 1年分别入库税款7
6、1.33亿元、68.74亿元、7 6.7 4亿元,从数据看,除2 0 2 0 年受疫情影响数据小幅下滑外,税收贡献整体向上态势比较明显。税收优惠效应显著。在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税费、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等税收优惠政策的叠加支持下,阜阳制造业的资金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企业规模持续扩大,盈利能力也得到了持续提升。2 0 2 1年盈利户数达到438 9 户,较2 0 2 0 年提升了2.1个百分点。1.3创新引领作用凸显创新能力持续提高。2 0 2 1年阜阳制造业研发投人强度达到1%,累计登记科技成果16 8 8 项、居全省第5位,吸纳技术合同2 18 0 项、成交额增长18 7.9%,输出技术合同9
7、 7 2 项、成交额增长16 9%,创新潜力、创新综合能力分别跃升至全省第4和第6 位。新增阜南、颖上两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实现农业科技园区县域全覆盖。黑马阜阳城市产业创新中心、国电投中央研究院阜阳分院、南京农业大学阜阳研究院、江南大学(阜阳)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创新平台相继落地。阜阳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在不断增强,创新驱动能力后劲十足。创新带动量质齐升。全市共建成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 7 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9 家、省级标准化示范企业10 家、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50家,建成省级智能工厂4个,省级数字化车间30个,市级智能工厂5个,市级数字
8、化车间2 0 个。受益Total 229No.7,2023D0I:10.16525/ki.14-1362/n.2023.07.086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第13卷于创新驱动,全市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从2 0 12 年的11.3%提升至2 0 2 1年的33.7%,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从2 0 12 年的8.6%提升至2 0 2 1年的40%。1.4产业体系更加完善高端制造发展提速。按照制造业倍增行动计划,阜阳市重点打造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绿色食品、新材料、绿色建筑建材、纺织服装、生命健康、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及光电显示等八大制造业,促进项目聚集、产业聚合,进一
9、步延链补链强链,立足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带动力的产业发展新支柱。绿色制造初具规模。绿色工厂、产品、园区、供应链“四位一体”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加快构建,截止到2 0 2 2 年9 月底,全市获评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2 0 项、绿色工厂11家、绿色园区2 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6 家、绿色设计示范企业3家,省级绿色工厂17 家,形成了一批示范典型。1.5新投资项目加速发力制造业投资表现抢眼。2 0 2 2 年阜阳市新开工制造业项目显著增加,1一8 月份全市新开工制造业项目282个,同比增加12 5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7 7.4%,增速高于全省117.8
10、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位,新开工制造业项目完成投资总量占全部制造业投资的49.2%,对全部制造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高达127.1%。新项目呈“攀高逐新”态势。2 0 2 2 年新投资项目中17 个是高技术产业项目,总投资343.4亿元,其中有两个超百亿元项目:巨东再生金属绿色智能制造基地项目、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零部件项目,将进一步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延链补链强链,为阜阳实现制造强市目标提供更多“硬支撑”。2阜阳制造业“追赶跨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2.1综合实力仍需提升产业规模偏小。与苏州相比,从绝对数值上看,2021年苏州市制造业增加值达到9 6 0 0 亿元,是阜阳市的十几倍;从制造业增加值占比来
11、看,2 0 2 1年阜阳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2 7%,达到27.1%(低于全省1.3个百分点),苏州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达42.5%,几乎是阜阳的两倍,制造业发展相对薄弱、基础不牢、企业质量不高等问题制约着阜阳市制造业扩总量、优存量、引增量、提质量。“领头羊”带动作用偏弱。2 0 2 1年,苏州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130 8.1亿元,年产值规模超百亿元的企业数量38 家,百强企业实现产值140 35.2 亿元;阜阳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只有3111亿元,产值百亿元以上的只有2 家;阜阳制造业目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带动,反映出我市制造业仍然存在龙头企业不强、聚
12、合带动力不大等问题。2.2产业结构仍需优化行业结构不够合理。苏州市生物医药产业人选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纳米新材料集群人选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累计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9 个;阜阳市制造业“头重脚轻”的现象比较明显,企业多以纺织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围绕重点发展的八大制造业的上下游企业数量较少,高端制造业暂未形成产业集聚。经查询阜阳市税务局发票开具数据,2 0 2 1年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以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等高附加值行业仅占3.7%。创新集聚效果不佳。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产值占比低。2021年,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52.5%、5
13、4%;阜阳市高新技术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分别为33.7%、40%。2 0 2 1年苏州市人选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9 家,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 9 家、省级8 9 0 家;阜阳市建成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 7家。可以看出,阜阳制造业集聚的高新技术企业不多,规模不大,市场竞争力较小,抗风险能力不高。2.3科创水平仍待提高研发强度尤显不足。研究证明,研发强度(研发投人与营业收入的比值)达到5%以上,企业的创新能力能够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其竞争力和创新水平能够保证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研发强度在2%时才能维持企业保证基本的前
14、进动力。阜阳制造业近年来的研发强度有了较大提升,在2 0 2 1年首次达到1%,但距科技研发强市仍有巨大差异,苏州2 0 2 1年研发投入7 7 6.5亿元,研发强度达到3.9%。企业研发活力不强。2 0 2 1年,阜阳市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只有50 3家;而2 0 2 1年底苏州就有1116 5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2 16 8 6.5亿元,相差巨大。专利保障水平偏低。2 0 2 1年,苏州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8 59 57 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6 6.9 0 件;阜阳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8 0 3件,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7.1件,科研的质量和保障有待进一步提升。2.4要素保障
15、仍显不足基础要素保障仍需添力。从土地供应看,一方面土地指标不足,新招项目存在等地现象,另一方面又存在老企业土地利用不足、土地闲置问题;从厂房储备看,孵化园区厂房保障、储备不足,导致项目建设周期长、投产慢;从基础设施看,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建设不能同步或滞后,水、电、路、气的基础保障和园区内公共交通发展滞后2 。辅助要素保障仍需破局。从资2023年第7 期武晓燕,等:苏阜合作视野下打造制造业强市研究255金投入看,由于政府财力有限,项目保障资金不充足,兑现不及时,影响土地征迁、基础设施建设;从融资环境看,制造业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为缓解生存压力,一些小微企业通过民
16、间借贷、内部集资等高风险方式缓解资金紧张问题。创新要素保障仍需深化。从人才引进看,在阜落户的部分高科技企业急需的高端人才引不来、留不住,严重制约企业长期发展,吸引高端人才的政策力度不足、优惠不大2 ;从成果转化看,科技转移转化率较低,保障企业开发新技术研发新产品的措施不够,暂无法有效地激发和带动全社会创新活力和资金投入。2.5人才缺口仍然较大高端人才引不进。阜阳制造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涉及要素很多,涵盖理念、资金、管理、技术、流程等,但最重要的是具备先进智能制造理念,拥有工业4.0战略眼光的管理层团队,而阜阳作为新三线城市,在发展空间、薪资待遇以及社会资源上与长三角一二线城市仍存在较大差距,对
17、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劳务人才留不住。据统计,阜阳户籍人口10 7 0.8 万人,是人力资源大市,但常住人口只有7 0 0 万左右,三四百万人口外出务工,本地企业用工难、年龄结构老化的问题十分突出。技术人才缺口大。阜阳市政府近年来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先后出台加强技工大市建设实施细则企业首席技师管理制度和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认定办法等制度,大力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但在产教对接、人才需求上仍有较大缺口。3苏阜结对为阜阳制造业强市提供了战略机遇3.1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产业配套苏州是全国不少重要产业链的发展基地,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强,是长三角乃至国内很多产业循环的发起点和连接点。苏州拥有16
18、 万家工业企业,覆盖35个工业大类,17 1个工业中类和50 5个工业小类,是我国工业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同时苏州制造业技术能力强,智能化改造的进度比较快,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产业链高阶化重要的创新者。而阜阳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市,制造业基础较为薄弱,产业配套存在弱链、缺链的问题。苏阜结对帮扶对于快速完善阜阳制造业的产业配套、打造完备的供给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提供了良好契机,目前已开工建设的苏阜产业园已锚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开展合作,推动产业链优势互补,加强协同配套。3.2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产业层级从发展理念上看,借助发展水平高、转型升级早的优势,苏州制造业
19、已经走上了从“1到10 0”向“0 到1转型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苏州已成为中国制造业的核心节点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行者。从行业结构上看,苏州是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策源地,是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前行者。2 0 2 1年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比重都达到了50%以上,苏州制造业已走上了以创新高峰筑起产业高地、从“世界工厂”向“创新高地”转型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而阜阳制造业层次不高,缺少大型、龙头企业带动,规模较小,辐射能力较弱,仍然以基础性、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缺乏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企业。苏州制造业既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前行者,也是引领者,其发展经验将会为
20、阜阳制造业提质增效提供借鉴和参照,其资本和技术也将为阜阳制造业升级转型提供支撑和助力。3.3有助于进一步打造产业集群苏州制造业以满足国内外需求和转型升级为原动力,以产业集群化和细分领域“专精特新”化为突破口,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智能制造以及产业链集群化和高端化,2 0 2 1年苏州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2 万亿元,高居全国第二位,其中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四大产业集群已经走在全国前列。阜阳制造业产业集群正在“蓄势待发”,阜阳市通过开展一体化、产业链、基金群招商,相继引进了三峡能源、金风科技、东方电气等一批新能源领域的领军企业,着力打造风电、光电、火电、热能、储能、氢能、
21、生物质能“七位一体”新能源产业集群。但在发展过程中,资源短缺、环境容量约束、缺乏根植性等一系列制约因素,对产业集群的持续性和高质量提出了考验。借助苏州产业集群的发展经验和要素扶持,阜阳制造业将迎来“借梯登高”的历史机遇。3.4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苏州制造业已实现创新集群式发展。苏州积极兴建科技创新载体,引育高端创新人才,提供高品质创新服务,着力集聚创新要素,助力制造业创新发展。截至2 0 2 1年底,苏州共建设了119 3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 4家省级院士工作站和7 8 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苏州制造业已经实现了由以产业配套为主的生产集群到以合作互动为主的创新集群的转变。而阜阳制造
22、业创新主体体量较小,创新基础薄弱,且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程度较低,2 0 2 1年技术合同登记总额仅16 0 0 余万元,不仅低于长三角发达城市,在全省也处于靠后位置。各类创新中心和平台建设仍处在起步阶段。阜阳要充分借助苏州的高技术要素的辐射效应,尽快提升创新能力,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第13卷3.5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人才交流在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 0 2 1年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排名中,苏州位居全国第五位,其中人才净流入指标连续多年处在靠前位置,通过持续打造人才开发体系和产学研融合共同体,苏州已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用才制度。截止到2 0 2 1年底,苏州共有高层次
23、人才32 万人,高技能人才8 2.4万人,人选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创业类人才总量连续九年位居全国第一,人才基础极为雄厚。而阜阳在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领域,缺乏重大创新载体、大科学装置,以及一流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更缺乏熟悉国际化大生产和管理经验的人才,以及通识市场、技术、经济甚至政策的融合性人才。搭建人力资源供需和高技能人才共享平台,是苏阜两地签署的结对合作帮扶框架协议中七大重点任务之一。通过建立两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互动联通机制、支持苏州高校、科研院所先进成果在阜阳转移转化、开展技工院校合作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密切人才交流合作,一方面能充分发挥阜阳的人力资源优势,另一方面也能尽快补足阜阳人才短
24、板。4推进阜阳制造业强市的几点建议阜阳制造业要实现提质增效,必须把新型工业化摆在首要位置,把制造业提质升级作为重中之重,大力优化提升产业层级,以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带动制造业扩规升级、提质增效、做大做强。4.1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承接环境一是要提升服务理念,借鉴苏州发展模式,实现从营商环境优化到产业生态构建的政府职能转变,通过营建可以不断产生系统整合报酬的产业生态,真正打造“搬不走、压不垮、拆不散”的阜阳制造业。二是要持续优化产业承接环境,设立制造业发展基金,优化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加大产业基础研究能力和产业链提升工作支持力度,加强地方专项资金使用方向的引导,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相结合,加大强链补链和协
25、同创新的金融资源倾斜,积极推进科技信贷、创业投资、科技保险等工作,引导全社会资本要素向先进制造业体系汇聚3。4.2创新合作机制,加快市场对接一是积极打造一体化的合作平台和支撑载体,充分发挥苏阜区域合作机制作用,探索“飞地园区”“园中园”等多种产业合作模式,打造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以及合作发展创新试验区4。二是积极搭建产业转移供需信息对接和项目落地服务平台,提升产业转移方和承接方匹配效率,提升阜阳公共服务效能,缩短产业转移项目建设和投产周期。三是探索建立跨区域产业转移的成本分担和政策共享机制,积极推动苏阜两地之间产业政策共享,将既有资源传导至新合作园区,形成市场化、可持续的分工模式。4.3明确承接
26、重点,提升产业层次一是要围绕阜阳市重点打造的十大特色产业中的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绿色食品、新材料、绿色建筑建材、纺织服装、生命健康、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及光电显示等八大制造业,促进项目聚集、产业聚合,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带动力的产业发展新支柱,打造特色产业承接聚集地,实现从产值规模的扩张到专精特新的发展。二是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骨干企业为牵引,带动上下游配套产业,实现补链强链延链。依托中心城区和界首、太和等重点县市,培育一批特色优势突出、产业链协同高效、服务体系健全的先进制造业基地2 。加大“亩均税收”
27、考核评价力度,整合土地资源,坚决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加快“腾笼换鸟”,让有潜力、能带动的项目尽快落地达产。同步落实园区和项目的配套设施建设,硬件和软件同向发力,解除企业的后顾之忧。4.4抓住战略机遇,提升创新水平一是加快创新主体培育,要充分借助苏州的经济辐射作用,全面深化产学研合作,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提高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全力支持龙头企业做优做强,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持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加快构建制造业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格局,定期举办相关政策业务培训,引导企业用好用活科技创新政策,尽快提升阜阳制造业的创新主体水平,培育一批阜阳制造精品。二是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过创新性制
28、度设计,以市场化的激励机制鼓励本地研发团队的技术转化,同时结合阜阳的产业特色和发展需求,引进“大院大所”助力阜阳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形成完整的产业服务链条,构建以创新资源为核心的产业集群。4.5提高职教水平,吸引人才落地一是提升产教融合水平,加强苏阜两地的职业教育院校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群一岗位群一产业链”有效对接,培养符合先进制造业需要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扎实服务阜阳本土制造业5。二是加大人才吸引力度,推动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形成“人才紧跟产业走,产业依靠人才兴”的发展格局。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加大人才吸引力度,用薪引人,用心留人;完善创新创业的分配激励机制,用配套
29、引人,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用生态引人,以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提升优秀人才根植阜阳、造富阜阳、造福阜阳的意愿3。2023年第7 期武晓燕,等:苏阜合作视野下打造制造业强市研究257参考文献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先锋,2 0 2 2(10):12-38.2张颖.阜阳市基于产业发展的招商引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 0 2 2(4):8 3-8 5.3盛管球,房海峰,王葳“双循环 视角下江苏苏州制造业发展研究Research on Building a Strong Manufactur
30、ing City in the Perspective of Suzhou-Fuyang(1.Party School of Yingdong District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Fuyang Anhui 236000,China;2.Business School,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Ningbo,Ningbo Zhejiang 315000,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uyangs manufacturing develop
31、ment,the research collected a large amount of data,using Suzhouas a benchmark,and systematically analysed Fuyangs shortcomings,weaknesses and gaps,as well as the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and favourableconditions provided by the Suzhou-Fuzhou twinning cooperation and support for Fuyangs strong manufac
32、turing industry.It is proposed thatFuyang should seize the opportunity to further transform government functions and optimize the undertaking environment;innovate thecooperation mechanism and speed up the market docking;clarify the undertaking focus and enhance the industrial level;enhance theinnova
33、tion level and attract talents to land and other targeted suggestions,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yang to achieve leap-forward andhigh-quality development.Key words:manufacturing industry;Suzhou-Fu cooperation;innovation;high-quality development(上接第2 49 页)十大精神在行业落地见效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才能确保行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
34、间,才能不断提升营销水平和品牌创新力,实现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参考文献1】杨刚.新常态形势下烟草企业卷烟市场营销策略优化分析J.中国产经,2 0 2 1(8):47-48.2李晓军.市场化取向改革背景下的烟草企业营销管理优化初探J.经营管理者,2 0 15(30):56-57.Research on Innovative Marketing Strategy of Tobacco Enterpris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Yunnan China Tobacco Industry Co.,Ltd.,Kunming Yunnan 650200,China)Abstr
35、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conomic normal,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obacco enterprises faces both opportunities andchallenges.As a key resou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obacco enterprises,marketing channels are subject to industry attention.In order to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
36、f tobacco enterprises,this paper discusses innovative marketing strateg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focusing on brand effect,strengthening brand marketing,expanding marketing channels,and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ombination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obacco industry and the current
37、situation of enterprise marketing under the new situation.Key words:new normal,tobacco enterprises;innovative marketing;big data;strategy(上接第2 52 页)Innovation of Economic Managemen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Shanxi Fenmin New Industry Materials Sales Co.,Ltd.,Jiexiu Shanxi 032000,China)Abstract:In
38、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economic managemen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promote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enterprises.While discussing the significance of economic managemen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conomicmanagemen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s analyzed,and
39、the relevant innovation methods are explored.Key words:state-owned enterprises;economic management;innovation methodsJ.中国国情国力,2 0 2 2(5:34-38.4潘彪,黄征学.新发展格局下长三角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基于产业分工合作的视角J.上海商学院学报,2 0 2 1(3):7889.5吴冬燕.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职业技术,2 0 2 1(8):30-36.(编辑:王钢)CooperationWu Xiaoyan,Ren Zhen?3赵敏会,显源.浅论在新常态下,精益营销在县级烟草企业中的应用J.现代商业,2 0 15(6):38-39.4李西平,马伟,邓丽杰.烟草行业营销渠道的变革趋势与对策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10(3):31-35.5刘堃,聂丽,王平,等.大数据时代消费者行为与卷烟精准营销策略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2 0 2 2(1):142-145.(编辑:王钢)New Economic NormalYang XiujieZhang Chun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