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谈诸葛亮的儒道修齐与王霸治国思想及其当下价值.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19370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8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诸葛亮的儒道修齐与王霸治国思想及其当下价值.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诸葛亮的儒道修齐与王霸治国思想及其当下价值.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SLCLUANSHENGANBUHANSHOUXIEYUANXUEBAO010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2023年第2 期浅谈诸葛亮的儒道修齐与王霸治国思想及其当下价值闫春新,赵建华【摘要】诸葛亮在修身齐家尤其是道德修身上的外儒内道思想,在治国上的王霸并用思想(儒法兼容、德威并举)对后世影响深远。特别是在2 1 世纪的今天,学习诸葛亮的修身、齐家与治国思想,对于我们以优秀文化修身治国,坚持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关键词】诸葛亮;儒道修齐;德法并用【中图分类号】G122;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139(2023)2

2、-0010-4诸葛亮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身上彰显的传统美德及其治国理念思想,激励着后人,是新时代我们坚持文化自信重要的思想资源。笔者通过对其家书、奏言的解读,深入发掘与阐发其修齐治平的思想特色及其当下价值。一、诚子书诚外生书中的儒道修齐思想(一)修身养德“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绝情欲,弃凝滞”,诸葛亮认为清净养性、抛开杂念以达到修身、寡欲的状态,节俭是生活中的美德。修身养德是做人的基础,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将其放首位,也是为了告诫其子。儒家倡导“为仁由已”,见贤思齐。想要做到“仁”京就得修身,想要修身就得养心,孟子尽心下:“养心莫善于寡欲”,在隆中时,孔【三国】诸葛亮:诸

3、葛亮集,北京:中华书局,1 9 7 4 年,第2 8 页。【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 9 8 0 年,第2 7 7 9 页【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经学观念视野下的汉唐春秋学研究”(项目编号:1 6 BZX055)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闫春新,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尼山学者、孔子研究院兼职教授,山东济南2 50 0 1 4;赵建华,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曲阜市尼山镇昌平中学教师,山东曲阜273100。SICIIUANSHENBHAUEYUANXUEBAO011诸葛亮与三国文化研究专题明安贫乐道地生活,人称“卧龙”。连郭

4、沫若都称赞:“诸葛武侯隐居隆中时,躬耕自食,足与陶渊明先后媲美”。从后来诸葛亮为官也可看出,刘备人成都后,对于给与的赏赐,诸葛亮或存官府,或分发部下。他曾愿切地向刘禅说:“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后来确实做到了如其所言。治蜀期间,他不仅要求其他官员廉洁奉公,自身在与李严书中载:“吾受赐八十万斛,今蓄财无余,妾无副服”,以至后世清人张澍读此感慨诸葛亮妻妾的俭德,可作为后人的榜样来学习。这些都体现了他廉洁寡欲、节俭治家的精神。(二)静而好学“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淡泊、宁静是“静”的体现,属道家思想。老子讲“至虚极

5、,守静笃”,让人做到虚静、清净无为。把“静”作为修身与学习的准则,以达“天下正”。保持“静”就可以认识心灵;认识心灵就能够理性指挥自己。百姓做到平和、恬静便能拥有微观万物、冷静处世的心态,若国君做到清净无为,便会约束自已,从而国家就会减少浪费奢靡,百姓生活安宁,统治自然稳定。诸葛亮意在以“静”为宗旨合理地“有为”。诸葛亮通过淡泊来达到修身,宁静好学方可致远。心不妄动,心静才能学,切记放纵懒散,急躁冒险。因此,孔明在未出山之前,才能博览群书,研习儒家、法家、道家等经典之书。由刘备在白帝城托孤遗嘱也可看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以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可见诸葛亮知识渊博。读书的积累使

6、得诸葛亮擅长思考,在军事上,他能够改进武器、革新运输工具,机动灵活地制作出八阵图法,成就斐然。(三)志存高远“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侧然有所感”。诸葛亮意在希望子侄立志高远,以先贤为师,以达到圣人的远大志向。论语子罕有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在古代,“立志”是家训的一项重要内容,诸葛亮也很重视。早在隆中时,诸葛亮胸怀大志,自比管乐,隆中靠近荆州,方便了解天下事,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载:“身长八尺,每自比於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管仲是古代的著名的政治、军事家,助齐桓公成就春秋霸业;乐毅是战国的名将,勇善战。

7、在当时政治黑暗、军阀混战、生灵涂炭的时代,百姓颠沛流离,深受灾难。诸葛亮也是其中一份子,所以他自比管、乐,很显然,这表明他渴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诸葛亮在隆中那几年,对他的一生都产生了重大激励作用。在昼耕夜读期间,他向社会名流请教,与崔州平、徐庶交善,广结师友,各言已志,展现了他济世救民、心系天下的抱负。(四)自强容人“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立志以后,要实现其远大抱负,需要能屈能伸,广问博识以自强;同时,又要丢弃琐碎,去除吝杂念,从而达到自身的心胸开阔、豁达,如此方能立己达人。易经有言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用一

8、个宽广的胸怀来容纳万物,在诸葛亮看来,【晋】陈寿编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 9 6 4 年,第9 2 7 页。【三国】诸葛亮:诸葛亮集,北京:中华书局,1 9 7 4 年,第2 8 页。【三国】诸葛亮:诸葛亮集,北京:中华书局,1 9 7 4 年,第1 0 6 页。【晋】陈寿编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 9 6 4 年,第9 1 1 页。SICHUANSHENGGANBUHAN SHOU XUE YUANXUEBAO012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2023年第2 期不仅为君子人格所必备,而且也为人世所必然。综上,修身养德、立志高远乃

9、是儒家的精神,而在诸葛亮看来,需要通过淡泊、宁静这些道家的基本理念,才能更好实现其理论价值。二、儒法并重的王霸治国思想诸葛亮被世人称为史上最具改革精神的四大贤相之一,指向其以法治国的思想,更为重要的是,孔子在论语为政中强调:“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诸葛亮更是以身正令行、道德教化作为其治国理念的核心并贯其始终。显然,诸葛亮在治国尤其是处理内政方面,采取的是儒法并重、德治与法治兼用。(一)德威并举首先是其身正令行、德治教化的王道理念,通过以身作则的德化及其各级教令的推行,以实现民众咸有美德,移风易俗。他认为,社会得有好的风气,人伦充满正能量,必须要使每个社会成员“非法不言,非道不

10、行”,教导百姓违背先王之法(人世各自言行规范与各自社会规则)、先王之道(每个社会成员的人伦之道之自觉及其油然而至的个人之“德”之外显)的言行坚决不说不做。化人先正已。对诸葛亮来说,政府各级德化教令的推行,也必须要以身作则,以已之“先正其身”为前提与基础。此之谓“先正其身,然后乃行其令也”诸葛亮虽崇尚修身以德治的王道理想,并在现实的政治运行中勉力推行,但在其复杂现实的具体政治操作中,他也意识到法治与兵威的作用。当时南中诸郡,竞相叛乱,诸葛亮七擒七纵,对叛乱者的包容跟诚心,是在兵锋所指的基础上,最终使对方心服口服。诸葛亮之治蜀,主之以德更不偏废法、刑。因为一味地偏好德治,是根本治理不好国家的。尤其

11、是在当时那个拔乱反正的动荡年代,更需刑罚的惩戒,文治离不开武功!诸葛亮德威并举,还表现在废黜廖立与李严的以德服人上。廖立本人桀骜自大,妄自尊贵,喜欢褒贬议论别人,诸葛亮说他犹如“羊之乱群,犹能为害”。最后廖立被废为平民,贬到汶山郡。对同为辅佐大臣的李严(平),其“横造无端,危耻不办,迷罔上下,论狱弃科,导人为奸”,诸葛亮出具证据,铁证面前,后主废李严为平民,迁至梓潼郡。然而两人都在闻诸葛亮死讯后,廖立垂泣,李严激愤至发病死。(二)坚持定法,严格执法在法治上,诸葛亮在着眼于公允制法定律的基础上侧重于公平而严厉的执法:赏罚必信。关于定法,蜀地建立之初,史书记载:“亮刑法峻急,刻剥百姓,自君子小人咸

12、怀怨叹”,但法正却上言说:“昔高祖人关,约法三章,秦民知德,今君假借威力,跨据一州,初有其国,未垂惠抚;且客主之义,宜相降下,愿缓刑弛禁,以慰其望。”诸葛亮提出了截然相反的言论,他说:“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以无道,政苛民怨,匹夫大呼,天下土崩,高祖因之,可以弘济。刘璋暗弱,自焉已来有累世之恩,文法羁糜,互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他又陈述当时的蜀地人专权肆意妄为,政治弊端重重,必须用严法,来进行约束。于是才有后来诸【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 9 8 0 年,第2 4 6 1 页。【三国】诸葛亮:诸葛亮集,北京:中华书局,1 9 7 4 年,第7 2 页。【晋】

13、陈寿编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 9 6 4 年,第9 9 8 页,第1 0 0 0 页。【晋】陈寿编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 9 6 4 年,第9 1 7 页。SICHUANSHENGGANRUHANSHOUXUE YUANKUEBAO013诸葛亮与三国文化研究专题葛亮与法正、刘巴、李严等人共同负责制定的蜀科。关于执法,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对后主刘禅叮嘱道:“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表明了他公正无私、不党不偏却又严格执法的法治原则。马逻就是其中一个典型案

14、例。诸葛亮对他的才华很是赏识,尤其是他献出“攻心策略”,诸葛亮北伐攻向祁山时,不顾多人劝说,任命其为参军,当时蜀军与魏军对战街亭,结果失利。最终马逻因为他的死板教条、纸上谈兵而被处死。可是从“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来看,诸葛亮与其交谈甚好,情谊匪浅,何况当时又是用人之时,然而诸葛亮流涕说道:“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是以杨干乱法,魏绛戮其仆。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邪!”由此可见,诸葛亮为了严明法纪,坚持严格执法,不分亲疏贵贱,无所偏私。更为重要的是,在具体执法过程中,诸葛亮强调一定要赏罚必信。同时又会合理正确的进行赏罚,如:“赏于无功者离,罚加无

15、罪者怨,喜怒不当者灭。”第一次北伐,街亭战败后,多人受处罚,而稗将军王平因其带领千人,鸣鼓作战,被诸葛亮“加拜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诸葛亮在处罚马谬等人的同时,又给有功者奖赏,体现了赏罚必信。(三)人才原则上的德才兼备而又以德为主诸葛亮在看待人才方面曾比喻道:治国跟治身同道,治身在于养神,养神在求生,而治国在举贤,拿养神对身体的重要性来表述贤人对国家政治的重要性。而其贤人的标准,则是在人才原则上的德才兼备而又以德为主。首先是德才兼备。永昌郡吕凯,“威恩内著,为郡中所信”“执忠绝域”,诸葛亮上表提携。杨洪“忠清款亮,忧公如家,事继母至孝”。姜维忠心勤事,又是军事良才。邓芝“赏罚明断,善恤卒伍”

16、,能言善辩,诸葛亮“乃遣芝好於权”。其次在德才的基础上,诸葛亮更强调人的德行;若德才不得兼备,对国家高层次的人才要求则是取德而舍才。这尤其表现在对杜微方面,诸葛亮敬杜微:“君但当以德辅时耳,不责君军事”,其挽留杜微的诚心,足见其更注重德行。(四)选官策略上的循名责实“循名责实”是汉魏名法之治的核心举措,其源于韩非子定法:“术者,因任而受官,循名而责实。”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循名责实是对各级官吏严加考察,明辨是非。诸葛亮在出师表陈述先帝深知其为人谨慎,才会对他临危重任,因此他深知官员认真负责、办事谨慎的重要性。在官僚系统里,诸葛亮制定了“八务

17、、七戒、六恐、五惧”都有分条写明,用来教育(下转第2 1 页)【晋】陈寿编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 9 6 4 年,第9 1 9 页。【晋】陈寿编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 9 6 4 年,第9 8 3页。【晋】陈寿编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 9 6 4 年,第9 8 4 页。【三国】诸葛亮:诸葛亮集,北京:中华书局,1 9 7 4 年,第9 8 页。【晋】陈寿编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 9 6 4 年,第1 0 50 页。【晋】陈寿编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 9 6 4 年,第1 0

18、4 8 页。【晋】陈寿编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 9 6 4 年,第1 0 1 4 页。【晋】陈寿编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 9 6 4 年,第1 0 7 3页。【晋】陈寿编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 9 6 4 年,第1 0 7 2 页。【清】王先慎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 0 0 3年,第39 7 页。【晋】陈寿编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 9 6 4 年,第9 34 页。SICHUANSHENGGANBUHANSHOUI XUE YUANXUEBAO021刘金兰)(责任编辑诸葛亮与三国

19、文化研究专题(四)加强与海外主流新媒体平台的交流和合作要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也要加强与外部资源的合作。三国演义电视剧在泰国由泰国TVB频道负责播出,且多次重播,取得巨大且良好反响。因此,新形势下的国际传播也要注重借助外部力量,加强与境外媒体机构的沟通与合作,深化合作纽带,拓宽合作范围,通过外部官方平台宣传推广中华文化,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传播范围,更易于被外国受众接受。良好的合作与交流可以进一步加深两国友谊,形成更好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消除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阻碍。结语以三国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泰国的传播影响甚大,在新媒体背景下,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都需改进,通过赋予传统文化当代价值

20、与国际价值、发展新型传播主体与受众、创新传统文化传播形式以及加强与海外主流新媒体平台的交流和合作,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D张腾之:“传统文化+新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转型,西部广播电视2 0 1 8 年第6 期。(上接第1 3页)训厉其他官员大臣。“八务”大体含义是当时官员的本职工作细项,“七戒”“六恐”“五惧”,指约束官员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同时通过考方式,继续录用贤能之士,废贪婪的人,达到上下清明的目的。三国时魏人贾羽称赞诸葛亮善于治理国家。诸葛亮是贤能将相,他治理国家兼儒法之长。德主刑辅,礼法并用。惩恶劝善,同时又执法严峻,不难理解,诸葛亮在治国方面参考了荀子的观点。荀子

21、是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家,同时吸收了法家观点,主张礼法并用,又加以德服人。礼表面上是温情而又柔和的,本质上它却是强制的,它是按照古代的等级、宗族制度根据特定群体的利益所制定的一系列道德行为规范,人们必须严格地遵守。然而,“德”在治国方面就体现在“王道”,国君欲实行“王道”,国家就必须强大,拥有过硬的实力又辅之仁义,天下自然心悦诚服。三、诸葛亮修齐治平的当下价值诸葛亮诚子书诫外生书中的修身、齐家、立志思想不仅勉励诸葛亮的一生与事业,而且在当今社会仍具有教育价值,特别是对当今年轻的一代。面对2 1 世纪的各种诱惑,很多青年人缺乏沉稳之心,而诸葛亮的修身思想可激励青年人在逆境中自强不息、淡泊名利、勤俭齐家,保持踏实、平和的心态,为实现远大的理想而努力奋斗。他思想的精神内涵不因时代而褪色,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道路上,我们更应从中吸收营养、智慧,立志前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其儒法并重的政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也仍有现实意义。诸葛亮在总结前汉经验教训基础上,因时制宜地立法,为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立法为民、科学立法、巩固法治根基提供借鉴,指引着我们在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道路上继续前进。(责任编辑刘金兰)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