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劝说类文言文教学策略.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19273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劝说类文言文教学策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劝说类文言文教学策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劝说类文言文教学策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07阅读专题/FEATURES文言文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文言文对于学生来说较为晦涩难懂,不仅要学会分析其字、词、句在语义、结构上的特点,还要学会欣赏文言文的韵律和写作结构、思想特征等内容。而采取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可以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对比研究的能力,转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观念。笔者采用文献阅读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触龙说赵太后 邹忌讽齐王纳谏 烛之武退秦师进行文本解读和深入分析,对其劝说艺术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得出劝说类文言文群文阅读的研究策略。一、群文阅读与文言文教学(一)群文阅读的相关概念群文阅读是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模式,这种科学、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

2、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还能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群文阅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单篇阅读教学模式的不足,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泛读、略读、细读、跳读等方式对同类型的不同篇目进行阅读技巧的培训,有助于学生快速对多个文本中的异同内容进行横向的比较分析。(二)文言文阅读教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传承中国文化。通过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文言文记载了我国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是了解历史

3、、研究过去的重要载体。从文言文记载的人文和历史事件中,学生可以很好地了解传统文化,进而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文言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其难度和深度与一般的散文、小说、戏剧等教学均有所不同。因此,对文言文的学习,不能仅停留在字词、语法、释义等层面的学习,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其思想内容,传递出现的传统文化,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吸取前人的智慧。二、文言文文本解读(一)触龙说赵太后 文本解读触龙说赵太后一文选自战国策赵策四,是战国策中劝说行为最经典的案例。文章描述了赵国政权交替之际,在外交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触龙说服赵太后同意爱子长安君出质齐国,解除赵国危机的故事。劝说的开始,触龙就面临着“有复言令

4、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的困境,大臣们的“强谏”使赵太后对长安君为质一事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在无人敢言的僵局面前,触龙以“老臣病足,不能疾走”拉近与赵太后的距离,再以“舒祺之不肖也,见其纨娇痴,少不更也”点出自己小儿子的处境,最后以“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说服赵太后同意长安君“质于齐”。这种循序渐进的迂回战术,是本次劝说成功的关键,“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一对话主题是劝说得以开展的重要基础,既能打破前期“强谏”的僵局,又能成功地完成劝说,可以说触龙很好地抓住“爱子”这一中心。文/黄开富劝说类文言文教学策略108实践/PRACTICE(二)邹忌讽齐王纳谏 文本解读邹忌讽齐王

5、纳谏是战国策齐策一中的一篇劝说类散文,该文主要记叙了战国时期齐国的谋臣邹忌劝说君主主动纳谏,广开言路,改良朝政一事。文章以邹忌与城北徐公“比美”展开,面对邹忌的询问“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其妻、妾、客虽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但其中心均是邹忌更“美”。通过“比美”的话题,邹忌得出“爱自己、畏惧自己、有求于自己的人均无法给出真实意见”的结论。同理“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以“比美”引出进谏,三问三答的类比推理劝说艺术,既能顾及齐王的面子,又能达到劝

6、说的目的,齐国由此呈现出“战胜于朝廷”的美政。(三)烛之武退秦师 文本解读烛之武退秦师一文选自 左传僖公三十年,文本记录了烛之武夜会秦穆公,分析秦国与郑国的利益关系,劝说秦国退兵这一历史事件。与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不同的是,前者均是臣下与国君之间的国内事务,烛之武退秦师却是实实在在的外交事件,劝说他国国君退兵这一难度比触龙、邹忌劝说自己的国君更有难度。在文本中,烛之武劝说秦穆公的说辞仅125个字,言辞简洁,但从地理位置、历史事件和未来发展三个角度入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阐明了“秦、晋围郑”对秦国的利害关系。巧妙且准确地抓住了秦穆公的心理,指出“秦、晋围郑”对秦国而言只是“阙秦以利晋”,

7、这一结论使秦穆公不得不重新考虑出兵的后果,最后达成“吾其还也”这一目的,一场三军对峙的风波至此结束。三、群文阅读关照下的劝说类文言文教学策略(一)确定“劝说”议题群文阅读教学中的选文可以根据某一议题组合在一起。可以将作者作为一个议题,也可以将主题作为议题,还可以将体裁作为议题,或者选取某一写作结构作为议题,等等。本文主要就文言文教学中的劝说、劝谏类篇目的教学展开讨论,由于几篇文本都涉及了“劝说”这一言语行为,故将“劝说”作为一个议题展开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构建。(二)组织“劝说”类文言文选篇在组织“劝说”类文言文选篇的时候要注意,并不是文本涉及“劝说”这一议题就可以选进群文阅读教学,还要考虑到学

8、生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阶段等多个因素。选篇的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一般要考虑到教学时长、教学内容、教学效率,因此3篇选文最佳。同时,由于选篇是晦涩难懂的文言文,每篇选文不可过长。初中阶段,学生就已经学习过劝说类文言文 邹忌讽齐王纳谏 触龙说赵太后,对于该类文本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将其纳入选篇能快速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文本的故事性强,且短小有趣,语言理解难度较小,将其加入群文阅读选篇较为合理。同时,本次劝说类文言文群文阅读选择篇目以 烛之武退秦师 为主,其余两篇文本为次。(三)构建群文阅读教学流程1.课时说明本次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为2个课时,合计90分钟。课堂导入5分钟,学生细读文本40分钟,

9、在细读过程中需要完成三篇文本劝说艺术对比分析的相关阅读单,任课教师在此过程中可加入各小组进行讨论和指点。课堂讨论、小组发言、教师总结共计40分钟,布置作业5分钟。2.明确教学目标通过细读文本,在比较中辩证分析三篇课文劝说艺术的异同,掌握阅读劝说类文言文的方法,感受古人的智慧,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劝说他人。3.群文议题教学过程设计首先,问题导入,回顾课文主要内容。课前布置预习任务,请学生回答三篇文本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围绕什么主题展开的。学生根据预习结果进行作答,教师明确触109阅读专题/FEATURES龙说赵太后 邹忌讽齐王纳谏 烛之武退秦师的主要内容劝说国君,促使对方作出正确的选择。其次,比较

10、三篇劝说类文言文的不同。学生通过细读文本,比较三篇课文劝说的对象及其形象特征、劝说者及其形象特征、劝说结果、劝说艺术等内容,完成学习单的填写(见表1、表2)。各个学习小组需要在课堂讨论指出三人的劝说是如何展开,每个步骤对于整个劝说结果的形成有何作用,等。最后,布置作业进行知识迁移。劝说类文言文篇目有很多,请学生在课后运用同样的阅读方法学习文言文,如冯谖客孟尝君 晋灵公不君 李斯谏逐客书等,体会古代策士劝说艺术的不同。群文阅读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早期单篇细读、精度的阅读教学模式的弊端,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革新。本文以劝说类文言文为主要研究对象,立足于群文阅读的教学理念,选取 触龙说赵太后 邹忌讽齐王纳谏 烛之武退秦师等文本,对劝说类文言文的群文阅读展开了教学策略探索。相信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在中学文言文阅读教学中会愈发受到重视,对于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作者单位:四川省遂宁市安居育才中学校)表1 劝说要素对比分析课 文劝说的对象劝说者劝说目的劝说结果劝说艺术触龙说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烛之武退秦师表2 劝说进度及作用课文劝说的对象劝说者劝说进度及作用前期处境劝说进度劝说作用触龙说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烛之武退秦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