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课时一、新课导入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里指出:“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让我们再次品读鲁迅的自传,看看他选择的是什么方向。二、合作学习(一)走进人物1鲁迅为什么要选择学医?又为什么弃医从文?从中可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点拨】选择医学,是确知新的医学对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想通过医学,改变中国人“东亚病夫”的状况,达到强国的目的。后来认识到体质弱并不是导致国弱受人欺凌的原因,麻木、愚昧才是病根,因此想通过提倡新文艺,对国民进行思想启蒙,达到富国强民、改变落后面貌的目
2、的。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以国家兴亡为己任,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的人。2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了解了鲁迅的人生经历,对他的性格和精神又有哪些新的认识?【点拨】(1)坚定的信念与意志:虽然家道衰落,但鲁迅却不肯做幕友和商人。实质是不愿做封建统治者的帮凶,也不愿做唯利是图的商人。他所选择和追求的人生,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生存之路,而是找一条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前途相结合的道路。(2)坚强不屈、奋斗到底。在旧中国的右冲左奔,正是鲁迅先生不屈从反动势力,奋斗到底的精神体现。(二)走进语言1品味亮点词语(1)“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
3、食者。”【点拨】“变故”指的是意外发生的事故或灾难,在这里确切地写出了“我”家由“并不很愁生计”忽而变成“几乎什么也没有了”的遭遇。一个“寄”字,就把家境的困难程度点化出来:寄人篱下,必受冷遇,“乞食者”的滋味是何等难忍!(2)“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底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三年多,死去了。”【点拨】表现了作者自尊自爱的美好品格。2品味精彩句子(1)“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点拨】这句话表明作者回国后由于政局混乱和社会黑暗,几乎到了谋生艰难的地步。从“第二年就走
4、出”“第三年又走出”“到底被拒绝了”这些语句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失望、伤感、愤慨交集的情绪。(2)“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点拨】被政府通缉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但鲁迅先生却用轻描淡写的语气表达出来,充分体现了他蔑视反动政府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三)走进写法1言简意赅,内容丰富。【点拨】作者仅用千字左右,便将自己近50年生平,包括家庭、求学、工作与创作的情况尽收笔下,语言高度概括。例如,作者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本是很复杂的,需要很多的笔墨,然而作者只用一段文字就把复杂的思想变化过程叙述清楚了。由此不难看出,本文的容量很大,这也反映出作者具有非凡的驾驭语言的功力。
5、2线索分明,层次清晰。【点拨】本文从整体上看,用的是顺叙写法,即以时间为序自述生平,重点叙述了个人经历中的主要内容,线索非常清楚。3衔接紧密,过渡自然。【点拨】本文共分四段,内容各有侧重,段与段之间衔接紧密,过渡自然。从内容上看,第1自然段写在故乡时的少年生活;第2自然段写青年时代离乡在外求学的情况;第3自然段写回国之后的工作情况;第4自然段写在文学创作上的成果,衔接紧密。从结构上看,首段结句写要离乡“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次段写“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段末写“我便回到中国来”;第三段首句是“我一回国”,段末是“一直住在上海”;尾段写自己的创作和著述情况。段与段之间自然勾连,过渡巧
6、妙。(四)走进主题这篇自传是鲁迅先生以时间为序,概要地记述了自己50年的经历,其中包括儿时家庭、求学、工作、创作等方面的情况,直接和间接地表露出其为国为民、积极正直的人生态度和思想品格。三、拓展延伸1关于鲁迅少年时家中的“变故”鲁迅13周岁那年除夕,祖母去世了。祖父回家后的第二年秋天,正值浙江考举人,主考官是鲁迅祖父在科举中一道考上的同年。周家的一位亲戚即道墟章家等,因为儿子要参加考试,就在考试前请鲁迅祖父去打通关节。一开始,鲁迅祖父觉得不好办,后来纠缠不过,知道这年外放主考的学台,与自己是同科出身,就写了一封信。而这个亲戚拿到了这封信回到道墟,又附了1000元的钱庄期票,马上派人送到苏州的浙江学台那里去。那时规定,学台到了省里,不能收拆私信。信送到时,学台正与苏州知府谈话,就把信放在一边了。可送信人不明底细,吵着要回条,学台只好按规定让知府拆信,知府拆开一看,拿着信就走,回去后就向光绪帝奏了周福清打通关节的事,光绪批下来要将周福清逮捕法办。于是鲁迅祖父就不得不离家躲到了别处。但根据当时清政府的法律,捉不到本人,就要把家里其余的男人都捉去,甚至“满门抄斩”的。于是鲁迅父亲也离家避难,其他男人也避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