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试论明清时期陶瓷玉壶春瓶的造型演变.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11451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明清时期陶瓷玉壶春瓶的造型演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试论明清时期陶瓷玉壶春瓶的造型演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试论明清时期陶瓷玉壶春瓶的造型演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 2 6试论明清时期陶瓷玉壶春瓶的造型演变摘要:玉壶春瓶作为中国瓷器艺术的杰作,无论是形制设计、装饰内容还是釉质颜色都极富美感,使人感觉既有雍容华贵之感又有内敛精华之意,可谓是瓷器艺术中的精品。本文将通过文献与图像研究对明清时期陶瓷玉壶春瓶的名称释义与形制来源进行分析,从而阐明明清时期此类器物的造型设计发展。关键词:明清时期;陶瓷;玉壶春瓶;造型演变中图分类号:J 5 2 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0 9 8 9 2(2 0 2 3)0 8 0 2 6(0 3)T h e S h a p e E v o l u t i o n o f C e r a mi c J a d e

2、 P o t s a n d S p r i n g B o t t l e s d u r i n g t h e Mi n g a n d Q i n g D y n a s t i e s0 前言在人类社会生活中,陶瓷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一方面,丰富了器皿的种类增加了定居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使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创作出无数具有审美与实用价值的生活用品,流传至今。玉壶春瓶便是人类所创作的经典陶瓷器物,不仅是简单的日常生活用品,更蕴含了不同时期的造物制度与审美思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载体。这里主要对明清时期陶瓷玉壶春瓶造型设计的发展进行了研究。这两个时期有

3、后者继承前者的关系,但仔细研究可以发现,不同时期的陶瓷玉壶春瓶仍然以自己的特色体现了各个时代的造物标准和规范。1 明清时期陶瓷玉壶春瓶的名称释义与形制来源1.1 陶瓷玉壶春瓶的名称释义关于玉壶春概念的来源,目前学术界也有着许多说法。其中比较受认可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对玉壶春瓶中的“玉壶”二字进行串想,从而认为玉壶春瓶也许是使用玉材所制的壶,或者如玉般质感的瓷质壶。后者观点尚有据可依,前者论断却无从说起。因为不管是乾隆帝的“白玉金边素瓷胎”还是形容景德镇白瓷的“白如玉”以及宋代李清照的“玉枕纱橱”,其中的“玉”都是瓷的形容词,且宋代还有以瓷代玉的实物佐证,即由湖北省博物馆所藏的青白瓷瓷枕

4、。因此认定玉壶春瓶是使用玉材所制壶的可能性极小,判断其质感如玉反而更令人信服。(2)对玉壶春瓶中的“春”字进行研究,认为“玉壶春”中的“春”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古人好在春天饮酒,而“春”又有“酒”之意。此外,还尝试从“玉壶先春”等诗歌中挖掘出“玉壶”与“春”的微妙关联,论证陶瓷玉壶春瓶是饮酒器或贮酒器。此种论点某种意义上说是合理的,但是,仅仅通过诗词与古人的生活习惯认定玉壶春瓶为酒器难免欠妥,这不仅是因为缺少出土文物的直接认定,而且还会存在以偏概全的情况。合理在于其命名,即以“春”喻“酒”,因为此类命名方式在历史中确实有实例。如“唐宋八大家”之一苏东坡就曾总结唐代周和花(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

5、3 3 3 4 0 3)A b s t r a c t:A s a m a s t e r p i e c e o f C h i n e s e p o r c e l a i n a r t,t h e j a d e p o t s p r i n g b o t t l e i s v e r y b e a u t i f u l i n t e r m s o f s h a p e d e s i g n,d e c o r a t i o n c o n t e n t a n d g l a z e c o l o r,w h i c h m a k e s p e o p

6、l e f e e l b o t h e l e g a n t a n d e l e g a n t,a n d a l s o m e a n s t o c o n t a i n e s s e n c e.I t c a n b e s a i d t o b e a m a s t e r p i e c e o f p o r c e l a i n a r t.T h i s a r t i c l e w i l l a n a l y z e t h e n a m e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 a n d f o r m o r i g

7、i n o f c e r a m i c j a d e p o t s a n d s p r i n g b o t t l e s d u r i n g t h e Mi n g a n d Qi n g d y n a s t i e s t h r o u g h l i t e r a t u r e a n d i m a g e r e s e a r c h,i n o r d e r t o e l u c i d a t e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s h a p e d e s i g n f o r s u c h a r

8、t i f a c t s d u r i n g t h e Mi n g a n d Qi n g d y n a s t i e s.K e y w o r d s:T h e Mi n g a n d Qi n g d y n a s t i e s;C e r a m i c s;J a d e P o t S p r i n g B o t t l e;E v o l u t i o n o f s t y l i n gZ h o u H e h u a(J i n g d e z h e n C e r a m i c I n s t i t u t e,J i n g d e

9、 z h e n,3 3 3 4 0 3)第 3 8 卷 第 1 5 6 期 2 0 2 3 年 0 8 月陶 瓷 研 究C e r a m i c S t u d i e sV o l.3 8 N o.1 5 6A u g u s t.2 0 2 3收稿日期:2 0 2 3-0 4-2 0 修订日期:2 0 2 3-0 7-2 2作者信息:周和花(1 9 9 8 -),女,汉族,江西上饶人,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学硕士,研究方向:陶瓷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0 2 7以“春”为酒取名的实例,如竹叶春、庆云春等。以偏概全则是因在锦绣万花谷一书中有:“可是近来疏酒盏,酒瓶今已作花瓶。”这首诗表明了玉壶春

10、瓶不仅仅是作为酒具。虽然据考证玉壶春瓶最初是作为酒具使用的,但后来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也有相当一部分的玉壶春瓶从最初日常生活实用之酒器流变成具有欣赏功能的陈设瓷,但作为陈设瓷也并不是其命名之初衷。除此之外,学术界还有将玉壶春瓶认定为照明的灯具和盛水以计时的器皿。但此类观点,无实地实物考证。因此根据以上资料可知,玉壶春瓶起初为瓷质酒具,其命名极大可能来自于“玉壶春酒。”1.2 陶瓷玉壶春瓶的形制来源物质世界处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陶瓷玉壶春瓶既是物质,自然也是在发展之中,在运动之中。目前,尽管学术界普遍认定玉壶春瓶的创烧是宋代,但是它的形成与确立一定是奠定了基础,并非腾空而起。因此,严谨地看,宋代应

11、当是陶瓷玉壶春瓶体系真正意义上的确立阶段,而宋代之前则是玉壶春瓶体系确立之前的发展与酝酿。且通过研究出土的陶瓷文物不难发现,这种类似玉壶春瓶般撇口、细颈、乖腹、圈足形制的器皿是经过了历史的发展、时间的沉淀而渐渐定型的。其中唐代寺院的净瓶是玉壶春瓶形制的来源这一说法受到了许多学者的认可。但就这一论点而言,可以用来论证的实例并不多。要明确两者的之间的本质关系,首先要了解净瓶是什么。净瓶的使用者为僧侣,使用功能为储水或净手。其中瓷制净瓶基本造型为喇叭形口、直径、长圆形腹部,其中颈中部突出、壶肩一侧的流为上细下粗,壶口与注口均有盖、圈足。其中 1 9 7 8 出土于河南省洛阳市龙门香山寺唐代白釉净瓶形

12、制从整体上看与现如今所见到的大多数玉壶春瓶极为相似,基本形制为小口部,长颈部,圆腹部。这些出土文物和研究成果表明了在玉壶春瓶体系真正形成之前,此种造型的器物早已出现,而唐及唐之前的造物便是玉壶春瓶形制真正形成的准备阶段。2 明清时期陶瓷玉壶春瓶的造型演变 2.1 明代陶瓷玉壶春瓶的质朴稳重明朝是景德镇官窑灿烂辉煌的时期,正如二西委谭所说的“天下窑器所聚”,极为繁荣。据江西大志所述“御器厂成立于洪武三十五年”,说明江西景德镇早在洪武末年就已设立御窑厂。根据当时的规定,御窑厂烧制出的所有款式的宫廷用瓷,都是不允许民窑仿制的。这种集精工巧匠的生产方式,不仅促进了技术的创新,也使得瓷业分工更细致化、陶

13、瓷产品专业化,其中也包括陶瓷玉壶春瓶的生产与发展。中国瓷业发展至明代,已经有许多产品不再供百姓的日常生活之用,甚至还有许多贵族富绅将其视为陈设用的欣赏品。瓷器的创造作为社会实践活动,自然会受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重影响,因此其造型也会因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需求而有所调整,明代玉壶春瓶也是如此。如果玉壶春瓶定型于宋代,发展于元代,那么明代就是玉壶春瓶得到调整并接近完善的阶段。现今我们所见到的大多数玉壶春瓶造型几乎都能在明代的玉壶春瓶中找到影子。通过对文献的阅读与分析,可将明代玉壶春瓶造型分为以下五大类(见表 1)。表 1 明代玉壶春瓶造型五大类通过以上表格可以发现,明代的玉壶春瓶大体上继承了元代

14、的特点,但为了方便实用,又会不断地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革新。尽管造型的整体变化是细微的,但是较之宋元时期依旧有所进步。按照年代区分,其制作风格可分为早中晚期。早期以永乐、宣德为代表,此时玉壶春瓶受元代影响较大,瓷器胎体设计较高,腹部偏大,有厚重古拙的艺术风格。例如洪武时期的釉里红玉壶春瓶,此件器物外轮廓的曲线转折较明显,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器表虽然经过极力修整但仍可见接坯痕器物分三截接坯成型的,属于比较质朴的风格,让人有憨笨的感觉。中期以成化为代表,此时因中原传统汉文明的回归,玉壶春瓶的设计在庄重之中带有细腻之感,造型趋于圆润,优美流畅。后期则缺少了明代前中期的挺拔之感,造型上的矮胖造成了视觉上的笨

15、重。2.2 清代陶瓷玉壶春瓶的俊美灵秀清代的陶瓷业较明代更加发达。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为清代帝王本身都喜爱瓷器,在顺治时期恢复御窑场;康熙十七年时派遣内务府官驻御窑场督造;雍正时期下谕解除贱民,四民平等,制瓷工匠一跃成为“艺术家”的身份,使制瓷业更加兴旺发达起来;其二为在历代的御窑督造官员当中以清代时期的成就显著,如臧应选,郎廷极,年希尧,唐英所督造的“臧窑”“郎窑”“年窑”“唐窑”作品各具特色,特别是唐英“唐窑”所出瓷器更以集历代大成,空前丰富而为当时称道,历史与考古/H i s t o r y a n d A r c h a e o l o g y0 2 8令人赞叹至今。但是此时玉壶春瓶的

16、造型并未有明显的变化,大多是仿前朝的,工艺上则较前代更为成熟。根据对资料的研究,可将清代的玉壶春瓶造型大致分为六大类(见表 2)。通过比较明清时期玉壶春瓶,明代玉壶春瓶造型的设计直接影响清代玉壶春瓶的发展,清代玉壶春瓶的造型几乎完全继承了明代的造型。例如清康熙仿烧的明洪武釉里红玉壶春瓶,造型与装饰与前文提及的明洪武时期釉里红玉壶春瓶相差无几。因此笔者在此对两个器物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比较分析,希望通过对比研究的方式理清明清陶瓷玉壶春瓶造型与装饰的变化与发展。与此同时,还通过手绘的方式重现两件器物(见表 3),以此方式可直观总结出两者的区别,具体见表 3。3 总结陶瓷玉壶春瓶创烧以来,经历了宋元明清

17、四个时期的发展和变化。无论是在造型上,还是功能上都有着明显的变化。造型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功能的变化而变化,功能的变化则又和生活方式有极大的关系。通过以上表格和前文分析可知,明清时期陶瓷玉壶春瓶的造型变化可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造型上,不同时代的玉壶春瓶造型风格各有不同。笼统地看,明代玉壶春瓶的瓶颈较粗、下腹处较肥且偏壮;清代玉壶春瓶口部较明代的撇出大,另外还有颈短腹肥的特点。但无论如何,其局部变化都较小,瓶体的整体造型设计都是风格一致的。第二,功能上,宋元时期,玉壶春瓶主要用于盛酒,是实用性的器物,发展至明清时期,玉壶春瓶逐渐有了审美功能,经常被用于插花、陈设等。这种功能的变化使得玉壶春瓶的器形

18、逐渐成为纯粹的审美对象。第三,玉壶春瓶自身体系得到发展的同时,也会影响陶瓷其他品种的发展,被借鉴或融合。这些器物以玉壶春瓶的造型为基本形制,再设计,巧妙地加上其他的附件或装饰品,最后为这些器物重新赐名,使其成为新的器物。这也说明玉壶春瓶的设计在不断变得精益求精。参考文献 1 张秀杰.玉壶春瓶赏析 J .收藏界,2 0 1 9(0 5):1 7.2 陈梦露,吴欲波.“玉壶春”瓶名称释义 J .中国陶瓷工业,2 0 1 8,2 5(0 6):4 6-4 9.3 王健华.从明洪武釉里红玉壶春瓶谈起 J .收藏家,2 0 2 1(1 0):1 1 8-1 1 9.4 江伟.探究玉壶春瓶 J .东方收藏,2 0 2 0(1 9):1 0 3-1 0 4.5 刘佳佳.宋元明清时期陶瓷玉壶春瓶造型演变研究 D .景德镇陶瓷学院,2 0 1 3.表 3 明清釉里红玉壶春瓶之比较表 2 清代玉壶春瓶六大造型历史与考古/H i s t o r y a n d A r c h a e o l o g y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