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土壤的基本性质:土壤孔性;土壤结构性;土壤耕性;土壤胶体;吸收性能;酸碱性(2) 土壤孔性:土壤孔隙总量及大小孔隙的分布(3) A)耕地土壤孔隙:1、小,主要是团聚体中的毛管孔隙,在湿润时充满水;2、中等大小的孔隙(小室,通道),当湿润时会有一小段时间充水,但随着水的再吸收,空气填充之;3、毛管孔隙;4、大孔隙,团聚体之间,充满空气。B)土壤团聚体中的可见孔隙(北方黑钙土):1、微团聚体;2、可见孔隙(4) 土壤孔隙:土壤中土粒或团聚体之间及团聚体内部形成空隙。(5) 土壤总孔隙度:指单位容积土壤中孔隙容积占整个土体容积的百分数。(6) 土壤容重:单位容积土体(包括孔隙在内的原状土)的
2、干重,g/cm3(7) 相对密度:指单位容积的固体土粒的干重与4时同体积水重之比,一般土壤均为2.65。土壤孔隙比:孔隙容积与土粒容积的比值。(8) 土壤孔隙类型:非活性孔隙:当量孔径1.5 105Pa。特点:最细的孔隙,束缚水,非活性,无效孔,移动慢,难被植物吸收,粘质土中非活性孔隙多,耕性差,粘着力强。毛管孔隙:d在0.020.002mm,土壤水吸力为1.5 104 1.5 105Pa。具有毛管作用,孔隙中水的毛管传导率大,易于被植物利用。通气孔隙:孔隙粗大,d0.02mm孔隙中的水分在重力作用下排出,或为通气的通道,称通气孔隙(空气孔隙)。旱地土壤通气孔隙在810%以上,植物正常生长9)
3、土壤肥力:水、肥,上层土壤质地较轻,具有适当通气孔隙,透水通气,下层质地较粘,可以迅速接纳较大的降水量,防止地面径流。发老苗,发小苗10)上粘下松土(上紧下松):不利于细苗生长,下砂,作物根系伸到该层,水分、养分供应不足,不发老,不发小,上层若有机质少,易板结成大土块。砂夹粘或粘夹砂(夹层型):砂粘层次适当相间,即透水透气又保水保肥,对温度、养分调节有促进作用。11)土壤中的土粒在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相互团聚成大小、形态和性质不同的团聚体,这种团聚体称为土壤结构或结构体。 12)土壤结构类型(1)块状结构:立方体型,纵轴与横轴大体相等,内部紧实,多出现于有机质含量低,耕性不良的粘质土壤中。(
4、2)柱状和棱柱状结构体:在土体中直立,棱角不显的叫做柱状结构,棱角明显的叫棱柱状结构体(3)核状结构:长、宽、高大致相近,边面棱角明显,较块状结构小。(4)片状结构:横轴大于纵轴,呈扁平状,出现于老耕地的犁底层。(5)团粒结构:团粒结构是指近似球形的较疏松的多孔的小团聚体,直径约为0.2510mm。微团聚结构指0.25mm以下的团聚体。13)a.胶体的凝聚作用:胶粒凝聚而沉淀。加入Ca2+、Fe3+ 降低表面电位势,分子吸引力排斥力。低价Na+、NH4+代替后可恢复b.水膜的粘结作用:粘粒表面的负电荷可吸引极性水分子,定向排列形成薄层水膜。相邻的粘粒通过水膜而联结在一起。C、胶结作用形成较大的
5、团聚体;无机胶体:含水氧化铁铝、硅酸、氧化锰等的水合物;粘粒:蒙脱石类、水云母类及高岭石类;有机物质:团粒特点-多孔,稳定的结构。蛋白质,真菌,丝状菌丝,根系分泌物、多糖胶脂肪等。14)团粒结构与土壤肥力; 1) 良好团聚体(团粒)的特性;a 、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大小 ;旱地:0.2510mm;水田:Ca2+、Mg2+H+20) 土壤的耕作管理措施:a、防止压板土壤;b、在宜耕期内耕作:保持土壤适宜的含水量c、改良土壤耕性:质地(土粒比表面)、水分(土粒间的水化膜)、有机质(比表面,疏松多孔)21) 土壤: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末固结层。简单的
6、认为:陆地表面具有肥力特征、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壤肥力:土壤具有供应与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自然肥力:土壤在自然因子即五大成土因素(气候、生物、母质、地形和年龄)的综合作用下发育而来的肥力。人为肥力:土壤在耕、施肥、灌溉及其它技术措施等人为因素影响作用下发育而来的肥力土壤有效肥力:在一定农业技术措施下反映土 壤生产能力的那部分肥力。土壤潜在肥力:受环境条件和科技水平限制暂不能被植物利用的那部分肥力土壤生产力:土壤产出农产品的能力。是由土壤本身的肥力属性和发挥肥力作用的外界条件所决定的凡是能够直接供给植物生长的必需的营养元素的物料,称为肥料;分为有机肥料和化学
7、肥料第二章:1. 三相组成:固相:固体土粒 占总体积50%,矿物质(38%)有机质(12%),矿物质重量计95%,有机质微生物5%以下;液相:25-30%;气相:15-25% 土壤孔隙,水分养分气体运移通道2.岩石:一种和数种矿物的集合体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a.酸性岩:SiO265% 易风化,K丰富,砂粘适中,花岗岩b.中性岩:SiO252-65% 大量粘土矿物,K丰富,正长岩c.基性岩:(碱性)SiO242-52% Ca、Mg、Fe 盐基,辉长岩、玄武岩(2)沉积岩:各种先成的岩石经风化、搬运、沉积重新固积形成(有层次,生物化石)或由生物遗体堆积而成。如水成岩(3)变质岩:高温高压下岩石中
8、的矿物发生重新结晶或结晶定向排列而成。如片麻岩,板岩等3.质地:石英含量多,质地粗,通透性好,保水肥差(花岗岩、石英岩); 粘粒多,通透性差,保水肥力强(黑云母,角闪石、辉石等)。养分:K(正长石、云母)、P(磷灰石)、Ca、Mg、Fe(橄榄石、角闪石等)土壤酸碱性: 花岗岩:酸 ;石灰岩:碱4. 岩石风化破碎疏松的堆积物成土母质(地质堆积,重新沉积)土壤母质:原生基岩经过风化、搬运、堆积等作用在地表形成的一层疏松的堆积物,是形成土壤的基础。沉积和搬运特点依次(从上下):残积物坡积物洪积物冲积物河流及中下游两岸及入海口形成5.风化作用:岩石、矿物在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发生分解和
9、崩解的过程。物理、化学、生物作用三种作用同时进行a.物理风化:物理崩解 、 T、结冰、水流、风b.化学风化: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的过程,H2O, CO2 ,O2c.生物风化:生物作用+分泌+有机产物 物理+化学作用6.土壤质地:据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质量)百分率的组合划分的土壤类型。种类:砂土、壤土、粘土7.土壤呼吸:微生物分解土壤有机质,释放CO2于空气中;矿化作用:复杂有机物通过微生物的分解转化为简单的化合物,同时释放出矿质养料的过程。腐殖质化过程:进入土壤的有机物质在微生物 的作用下转变为比原物质组成更为复杂、结构更为稳定的腐殖质的过程。激发效应:因为新鲜可分解的有机物的一定量加入,促进
10、了土壤原有有机质的分解,从而释放更多的养分。8.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中的作用a.提供作物及微生物需要的养分、源及微量元素等,植物生长所需氮:土壤,肥料b.增强土壤的保肥性能:带电性主要是带负电,吸附阳离子c.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物理性质,腐殖质是种胶体,包被于矿质土粒的 外表,松 软,絮状,多孔d.促进作物生长,极低浓度的腐殖质分子,对植物有刺激作用e.消除土壤污染与农药、重金属络合,减少毒害9.土壤水:是一种稀薄的溶液,存在于土粒的表面和土粒间的孔隙中固相土粒依其表面的分子引力和静电引力从大气和土壤空气中吸附气态水,附着在土粒表面成单分子或多分子层,称土壤吸湿水。特点:受土粒的吸力大,排列紧
11、密,不能自由移动,无效水(当空气相对湿度9498%时,达最大值称最大吸湿量)影响因素:土粒的比表面积和大气相对湿度、吸湿水量、粘粒、有机质等。10.吸湿水达到最大后,土粒还有剩余的引力吸附液态水,在吸湿水的外围形成一层水膜,称为膜状水,植物有效水。凋萎系数:当土壤水分受到的吸引力超过1.5Mpa,作物便无法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而呈现永久凋萎,此时的土壤含水量称凋萎系数。(土壤质地)。最大分子持水量:当膜状水达到最大厚度时的土壤含水量。11.土壤含水量超过最大分子持水量后,水分可以自由移动,靠毛管力保持在土壤孔隙中的水分称为毛管水。特点:()可以自由移动;()溶解养分能力;()植物有效。影响因素:质
12、地,有机质,结构等12.毛管支持水:地下水籍毛管力上升进入并保持在土壤中的水分。影响因素:地下水位,质地粘砂壤,地下水位过深,毛管支持水达不到根系,地下水位过浅,发生渍害,盐多,盐害。毛管持水量:毛管支持水达到最大,包括吸湿水,膜状水,毛管上升水。毛管悬着水:当地下水位较深,不受地下水影响,靠毛管力将降雨或流水保持在土壤土层。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是农田土壤保持的最大水量,是旱地土壤灌溉的上限(质地,腐殖质)。13.土壤重力水:土壤水分含量超过田间持水量,过量水分不能被毛管吸持,而在重力作用下沿大孔隙向下渗漏成为多余的水。当重力水达到饱和,即土壤所有孔隙都充满水分时的含
13、水量称为土壤全蓄水量或饱和持水量。14.土水势:指将单位水量从一个土水系统移到温度和它完全相同的纯水池时所做的功,w表示。 基质势:w;压力势:p;溶质势:s ;重力势:g。wmpsg土壤水吸力:指土壤水因受土壤基质的吸附和毛管作用,表面形成一个凹形弯月面,形成土壤水的负压力。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指土壤水的基质势或土壤水吸力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表征土壤水分能量与含量的关系。15.土壤水分状况与作物生长水分是作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分影响出苗;各生育期对土壤水分的要求不同。物需水临界期:某一生育期土壤缺水,对作物产量影响最为严重。土壤水分含量影响作物对养分的吸收。16.土壤水分调节A、控制地表径流,
14、增强土壤水分入B、减少土壤水分蒸发C、合理灌溉d、提高土壤水分对作物的有效性e、多余水的排出17.土壤通气性:指土壤空气与近地面大气层大气进行交换以及土体内部允许气体扩散和流动的性能土壤导热率:在面积为1cm2、相距1cm的两截面上温度相差1K时,每秒钟所通过该单元土体的热量焦耳数导 温 率:指在标准状况下,在土层垂直方向上每厘米距离内有1K的温度梯度,每秒流入1cm2土壤断面面积的热量,使单位体积(1cm3)土壤所发生的温度变化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是指土壤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在氧化还原电极上所建立的平衡电位。第四章:1.土壤剖面:是一个具体土壤的垂直断面,一个完整的土壤剖面应包括土壤形成过程中所产
15、生的发生学层次,以及母质层次。 2.母质对土壤的作用 (1)土壤的质地主要是由母质的机械组成决定的。 (2)母质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对所形成的土壤的性质有重大的影响。 (3)不同母质所形成的土壤,其养分状况也不相同(4)在一些土壤形成过程中,母质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 3.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1)气候影响岩石矿物风化强度和物质的淋溶过程。 (2)气候影响次生粘土矿物的形成。 (3)气候对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起着重要作用。 (4)气候影响着土壤分布规律,尤其是地带性分布规律。 4.生物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1)、植物能供给土壤有机质、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决定土壤类型,影响土壤分布规律。 (2)、
16、土壤微生物对土壤形成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 (3)、土壤动物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也非常复杂 。残体也是土壤有机质的一种来源 ,某些动物还参与土壤结构的形成 ,有的脊椎动物能够翻动土壤,改变土壤的剖面层次。 5.地形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1)、地形对母质起着重新分配的作用(2)、不同地形影响地表水热条件的重新分配(3)、地形支配着地表径流,影响水分的重新分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地下水的活动情况。 6.盐渍化过程 :是指在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地下水中的盐分通过毛管蒸发而在表土层累积的过程。 7.红壤的基本性质(1)、粘粒多而品质差 (2)、养分贫乏,酸度高(pH5.06.0) (3)、土层厚而耕层浅 砖红壤的基本性质: (1)、土层深厚 (2)、质地粘重 (3)、砖红壤盐基高度不饱和,土壤呈现强酸性 黄壤的性质有(1)、土质粘重,品质较好 (2)、土壤呈酸性,土体湿润 (3)、土层浅薄,但耕层较厚 黄棕壤的基本性质: (1)、有机质的累积变化比较大 (2)、粘化淀积作用明显 (3)、土壤盐基不饱和,土壤呈酸性 (4)、矿物的风化有比较弱的富铝化作用石灰岩土的基本性质(1)、土层浅薄,石砾含量较大,剖面发生层次不 明显。 (2)、土壤呈中性反应,养分丰富(3)、土层干旱 (4)、土壤侵蚀的特殊性 (5)、石灰岩土壤的土宜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