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化学说课稿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 元 素说课时间:2012年6月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 元 素各位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2元素的第一课时元素的概念。下面我从以下四个环节来陈述。一、 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分子、原子的初步知识, 认识了原子的构成,只有学习元素才能进一步深入学习化学知识,才能对众多繁杂的物质进行分类和系统的学习,学生的主要问题是对元素的定义死记硬背而不能认识其含义,学习这一课题是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二、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学内容是第四单元第2课题元素的第一课
2、时,主要介绍元素的概念及其特征,是在介绍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原子构成的基础上,又从宏观方面介绍物质组成的基本成分元素的角度了解物质,为以后学习物质的组成及化学用语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整体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元素知识的探究学习,联系生活和地壳中的元素的含量,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与人相处,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物质所含元素含量的了解,培养学生更加关心社会,更加关心大自然的良好习惯。3、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元素的概念。难点是
3、:元素的概念及形成。三、教法和学法分析元素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在实际应用中,容易跟原子概念混淆,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拟定了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1、教法:导入法,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练习法等多种方法并结合多媒体教学展示,解决知识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整个教学思路是沿着:知识回顾引入新课讲授新课学生活动问题讨论补充总结练习提高的思路,完成教学内容的。自己尽最大的努力利用化学学科的特点和教学设备做好这节课。在教学中,采用举例对比的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2、学法:通过学生的学习,学生掌握的方法,练习法,和对比法。四、教学过程设计【引入】投影,一种保健品的说明书,上面所列
4、举的都是指?(前面所写出的这些符号都指的什么?)让学生感觉到化学和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学习过电解水的实验,水在通电情况下生成什么物质呢?这个实验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从而提出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教学环节教学程序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活动一:讨论: 1、CO2、H2O、O2这些物质的分子里都有什么原子?2、从元素符号可以看出:这些物质各由哪些元素组成,都含什么元素?可见:元素是同类原子的统称。活动二: 展示氧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的微观结构图?提出问题:这两种分子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含有八个质子的氧原子)以以前学过的化学知识,引入新的课题,以电解水的实验解释任何物质都是
5、元素组成,分子中含有原子,物质中含有元素,提出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即元素,很自然的引出元素的定义 。探求新知活动三:讨论1、从原子的构成可知,同一类原子里什么数必然相同?2、既然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那么元素的种类有原子的什么数决定?3、氧元素、氢元素、碳元素的质子数相同吗?4、含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就是同一种元素吗?(不是)【先由学生讨论给出结果再总结】讨论后得出结果:元素(原子)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与中子数电子数无关。不同种元素质子数必然不同。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如:612C、613C、614C(代表一类,因此不能讲个数。而原子既
6、可说种类也可以说个数。相互交流的方式以让学生清楚理解元素的定义,元素的种类由谁来决定。探求新知活动四:阅读教材已知的3000多万种物质都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深化所有的物质都是元素组成。看书上第73页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图,讲解元素的在自然界的存在和分布。总结:空气中:氮氧地壳中:氧硅铝铁钙生物细胞中:氧碳氢氮钙海洋中:氧氢氯钠镁宇宙中:氢氦碳氮氧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空气中的主要元素,展示并总结地壳中、生物细胞中、海洋中、宇宙中的主要元素组成,让学生明白元素和物质的关系。通过现有资料分析得出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 探求新知活动五:提出问题:元素周期表中已知的一百多种元素可以分为哪几类元素
7、呢?学生讨论回答: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教师补充还有稀有气体元素。元素可以分类为:1、 金属元素:“钅”及汞2、 非金属元素:“氵”液态非金属“石”固态非金属;“气”气态非金属3、 稀有气体元素:氦氖氩等通过师生共同讨论的方式:共同讨论得出元素的分类。使学生对元素的类别有所系统的认识。探求新知活动六: 提出问题:元素和原子什么区别和联系? 元素 原 子概念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相同点种类都由质子数决定。同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同。不同点1、描述物质宏观组成,组成单质或化合物。2、只说种类,不说个数。1、描述微观构成,构成分子
8、或直接构成物质。2、既说种类,又说个数。关系总体和个体的关系,原子是元素的个体。通过新旧知识的衔接和添加, 区分原子与元素的区别和联系,区分宏观概念元素与微观概念原子之间内在的联系。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探求新知活动七: 物质与元素、分子、原子、间的关系:练习:H2O,CO2,Fe的构成和组成。通过分析元素、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元素组成物质、原子和分子构成物质,具有相同核电核数的原子即元素。对物质宏观元素组成,微观分子、原子构成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理解。评价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受?还有什么问题?通过老师与学生共同小结,巩固本节学习过的新知识。 巩固提高1、课堂训练:(课件展示) 2、课后作业:(见教材课后习题1、2、题)3、 课后阅读:(查找有关今天所学有关元素的资料)巩固和提高学生对化学问题的整理能力、描述能力、比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及时了解教学效果,作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调整。五、板书设计: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 元 素一、 元素的概念: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即元素二、元素的分布:总结:空气中:氮氧 地壳中:氧硅铝铁钙生物细胞中:氧碳氢氮钙 海洋中:氧氢氯钠镁宇宙中:氢氦碳氮氧三、元素的分类 四、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的区别和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