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药用植物的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
[适用对象] 环境科学专业
[实验学时] 9学时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让学生能达到以下学习目的:
1. 从种群的层次掌握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2. 学会先拆分问题,然后统领全盘,以达到全面掌握的思考方法;
3. 提高动手能力。
二、实验原理
1.物种内个体之间的竞争普遍地存在,可分为分摊竞争和争夺竞争两类(有关分摊竞争和争夺竞争的概念参照曹凑贵主编的《生态学概论》第118页);
2.物种间的相互关系根据性质可分为三种类型:正相互作用、负相互作用和中性作用。
三、仪器设备
干燥箱、天平。
四、相关知识点
1.本课程知识点: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最后衡值法则,-2/3自疏法则,种间相互关系:正相互作用、负相互作用和中性作用。
2.多课程知识点:栽培学原理,边际效应,实验方案设计,数理统计。
五、实验步骤
(一)种内竞争
实验分9组,每组2盆。分2次播种。1~3组每盆播50粒油菜种子,4~6组每盆播200粒油菜种子,7~9组每盆播200粒车钱草种子。
(二)种间竞争
另用三个花盆,每盆播油菜籽和车钱草种子各100粒(混合均匀)。两个内容操作同时进行。
1、实验需提供2批药苗,龄期包括5,10周。每种苗龄应有几个重复,另加2盆,以防实验失败后重做。
2、在秧盆内装复合肥(离盆上缘2厘米)。第一次每盆均匀播种相同量的种子(分50粒、100粒、200粒三种)。
3、5周~10周后重复播种第二次,标记秧盆。
4、在阴凉的花房内把盆栽秧苗分组紧排在长凳上,每周随机交换秧盆位置,以防边际效应。可用拉丁方技术排列秧盆。
5、在两个时期收集数据,间隔7天为宜。
①拔出10棵苗株,必要时可用吸水纸吸干,测根系长度、茎高(茎基——植株最高点),称鲜重。求平均株高和株重。再把这些植株的地上部分装入纸袋。
②每只纸袋用铅笔注明:秧苗编号……秧龄……存活株数……(密度)
③放在60-700C干燥箱内烘干。
7天后。
④烘箱中取出纸袋。
⑤纸袋、苗株一道称重。
⑥空纸袋称重。
⑦计算每批秧苗的每苗平均干重:
(袋和苗株总重-袋重)/植株数
六、实验报告要求
记载简洁,数据完整;表达流畅;字体工整。
七、思考题
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有何异同点?
八、实验成绩评定办法
实验按以下内容及标准评分:
原理
掌握
实验
思路
实验
方案
实验
布局
实验记载
实验数据
实验
效果
实验
结果
报告表达
报告书写
15
16
15
12
6
5
10
15
4
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