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结合作品论述鲁迅小说的现代特征.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012987 上传时间:2024-12-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合作品论述鲁迅小说的现代特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结合作品论述鲁迅小说的现代特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结合作品论述鲁迅小说的现代特征? 为什么鲁迅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 为什么说鲁迅是现代小说之父、奠基人? 为什么说鲁迅是,反封建思想革命的镜子? “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呐喊》、《彷徨》作为现代文学史的经典之作,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从题材、思想、创作方法和表现技巧、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都体现出与传统小说迥然不同的现代化特征。 20世纪初,是中国文学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期,文学的现代变革,首先表现为文学题材和主要表现对象的变化。《呐喊》、《彷徨》开创和发展了现代小说两大题材:农民、知识分子。 是小说主角由帝王将相、妖怪神仙、佳子才人、妓女嫖客等变为普通人,即“病态生活的不幸人们”。对普通人及其日常生活的关注,标志着中国文学现代化迈出了重要一步。鲁迅在《呐喊》、《彷徨》中队这两类题材所采用的平等、真诚的态度和呈现出的理性批判精神,以及对普通人生存状态的飙血,都与当时世界范围内文学现代化的潮流高度一致。 《呐喊》、《彷徨》所表现出的思想意蕴也具有现代性。鲁迅从反封建思想革命的角度出发,以改造国民性为目的,对处于社会底层的民众的辛苦、愚昧、麻木的生存状态做了真实的描写,深刻揭示封建社会中农民所遭受的精神奴役和创伤,“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同时,通过启蒙者与民众间相互不理解,相互隔膜的状态描写,批判了启蒙者的个人英雄主义思想和个人奋斗方式,揭示出他们的性格缺陷。无论是连基本的生存欲求都得不到满足的阿Q式的农民,还是在原地绕圈的吕纬甫式的知识分子。他们都面临着深刻的生存困境。鲁迅以现代意识烛照这种生存困境,表明了反封建思想革命的艰巨性,在疗救国民痼疾的同时,赋予启蒙者反抗绝望的勇气。 在创作方法和表现技巧上,鲁迅继承了传统现实主义的优点,同时自觉借鉴西方批判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创作方法的长处,加以转化整合,形成了现代小说的现代形式。主要表现在: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大圆圆结局和单一视角手法,而代之以多视角;重视日常生活的横断面描写,弱化情节,注重社会思想环境的展现;借鉴、采用象征主义和心理分析等方法,进一步丰富发展了现实主义;借鉴西方小说形式,开创了现代小说的多种体式,如散文体,手记体、日记体、对话体、寓言体等。 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首先鲁迅注重采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办法,对生活中的原型进行充分的艺术集中和概括,使人物形象具有广泛的典型性。例如,阿Q这个人物形象具有很大的包容性。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都能在阿Q身上看到自己的英姿,从而使阿Q形象能在读者心中产生非常广泛的影响。 其次,鲁迅强调写出人物的灵魂,因此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常常是以“画眼睛”的方式,或采用直接揭示人物心灵的秘密手法。前者如《祝福》中前后几次对祥林嫂眼神的描画,非常传神地写出了人物的精神状态。后者如《兄弟》、《肥皂》、《白光》等对人物潜意识的描摹,带有心理剖析色彩。 再次,鲁迅在写人物时,还注重以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有时即使“并不描写人物的摸样,却能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像目睹了说话的人”。 最后,鲁迅还特别注重将人物摆在一定的环境中来加以表现。大到时代背景,小到人物具体生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氛围,从而使作品对人物性格形成原因和对人物性格社会意义、时代意义的揭示都得到了强化。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