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课时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教学目标1探索求商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初步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2感受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便利,会比较熟练的使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3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会到探究的快乐。学生已经有了对除法的认识做铺垫和平均分物体的实践经验。因此,在教学时应着重使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使学生能自主探究求商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主动掌握口诀求商的方法教学问题诊断教材上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而是引导学生借助直观情境,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探究结果,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并交流各自的方法,进行算法优化,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比
2、较,最终得到共识:即采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办法最简便。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30 5=( ) 读作( ),其中 30是( ),5是( ),6是( )。 【设计意图:运用知识迁移规律,注意以旧引新,抓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课件出示主题图师:同学们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同学们看到什么都可以回答,老师要给予鼓励。老师引领同学们将问题逐步梳理出来。教师把问题完整的出示出来:12个桃,每只猴子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猴子?【设计意图: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生动的故事比枯燥的数学题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因此,在新课伊始,我为学生展示了一幅美丽
3、的画面,并把它编成了一个小故事:猴妈妈分桃子,学生听到故事时,都特别兴奋,精神都高度集中了起来。】(二)自主探究让同学们运用原先学过的知识对这道题进行解答,什么方法都行。(三)探究方法师:究竟能分给几只小猴呢?各小组来讨论,说一说怎样求商。教师巡视,寻找典型案例。(四)汇报交流生1:我们组是这样想的,有12个桃,分给第一只小猴3个后还剩下9个,分给第二只猴个后还剩下6个,分给第三只小猴后还剩下3个,最后把剩下的3个桃分给第四只小猴,正好分完。(预设1. 可能同学们会用连减的方法解答问题。)生2:我们组是这样想的,1只小猴分3个,两只小猴就分6个,3只小猴就分9个,4只小猴分的正好是12个挑。(
4、预设2. 可能同学们会用连加的方法解答问题。)生3:我们组认为这道题也可以用乘法口诀来计算。因为“三四十二”,所以12个桃可以分给4只小猴。 (预设3. 可能同学们会用乘法口诀来求商。)可能有的同学还会用圈一圈的方法。只要是对的方法,老师都要给予肯定。老师着重讲解第三种做法:老师会引导同学们梳理出用乘法口诀来求商的过程。【设计意图:从具体问题向抽象算理进行了深入探究,并呈现出算法的多样化。】(五)突出算法,巩固算法算除想乘,口诀在心, 除法算式,道道都行。给同学们编了一个小顺口溜,这样会有利于同学们对本节课的理解掌握。【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让学生悟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法最简便,促进学生对算法的掌握理解,这样的教学,既发展了学生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三、巩固练习(一)填一填。计算题,帮同学们巩固本节课的算法。(二)情境图让同学自由发言解决问题【设计意图:利用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求商的方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四、目标检测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生: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了可以用旧知识解决新知识,我发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法最简便。我还知道了乘法和除法之间有着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