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疏通字词,掌握“重荷、深邃、锁闭、沉郁”等词的读音、词义、并会正确运用。
2、 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了解音乐世人贝多芬。
能力目标
3、 欣赏课文的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学习作者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个性特征,通过
语言描写展示人物精神世界的写作方法。
情感目标
4、 引导学生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培养学生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学习抓住人物外貌特征层层深入地展示人物性格的写法。
2、理解贝多芬独特的精神世界。
3、揣摩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
课堂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渲染氛围
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渲染气氛。
二、预习自测题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重荷 ( ) 深邃( ) 门槛 ( ) 踌躇( )
磐石 ( )
(2) 解释词语
重荷:沉重的负担。荷,负担。
深邃:深奥
锁闭:封锁、闭塞。
不见天日:看不见光明。
踌躇:犹豫。
沉郁:低沉郁闷。
三、小组合作探究
探究1 走近贝多芬----阅读引导,把握人物
1、朗读课文,找出描写贝多芬相貌的段落。
2、小组合作讨论
(1)女佣眼中贝多芬的形象(请找出语句。)
(2)“客人”眼中贝多芬的形象(学生精读6—9段,从文中画出描写贝多芬穿着和外貌特征的语句。)
课堂活动 借鉴本文的写作手法,描写自己熟悉的一个同学的外貌。
探究2 走进贝多芬----研读课文,品味语言
(3)贝多芬的内心世界(小组展示)
第一小组 “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是什么意思?
第二小组 贝多芬为什么说“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第三小组 “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第四小组 “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这里的“永恒”指的是什么?
第五小组 “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书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并且加以引申开的。”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第六小组 “听我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课堂活动 感悟贝多芬
请你用“在我心中,贝多芬是一个 的人”的句式,概括出你心中的贝多芬的形象特点。
四、迁移拓展
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饱经苦难最终取得成功的事例,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他们的事迹。
五、课后训练题
1、完成课后训练案的题目
2、推荐阅读罗曼·罗兰的《名人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