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批评学生如何避免学生的反感.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910299 上传时间:2024-12-23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批评学生如何避免学生的反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批评学生如何避免学生的反感 教师批评教育学生总是脱离不了三个环境,即人际环境、时间环境和语言环境。每一环境,都会使学生产生相应的心理效应。这种心理效应又可分为正效应心理和负效应心理。正效应心理能使学生接受教师的批评,而负效应心理则使学生不能接受教师的批评。凡是批评教育学生,教师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使其修正错误,积极向前,即能使学生产生正效应心理。只要避开产生负效应心理的环境,就能达到转变学生思想的目的。那么,何种情况下易使学生产生负效应心理呢?从人际环境看,如下的人际环境易使学生产生负效应心理: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在全校同学面前批评。在陌生人面前批评。在异性同学面前批评。在众多老师

2、面前批评。在学校领导或上级领导面前批评。在其好朋友面前批评。在家长亲人面前批评。在行人过往的地方批评。从时间环境看,如下的时机批评教育学生易使学产生负效应心理:学生盛怒时。学生焦虑时。学生抑郁时。学生悲痛时。学生冤枉时。 师生情感有隔阂时。学生思想出现反复时。学生对教师有成见,发生误解时。情况没调查清楚时。从语言环境看,凡是学生听了在心理上难以接受不能心服口服的语言,都易使学生产生负效应心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不中肯、大声训斥的语言。讽刺挖苦的语言。揭短、羞臊人的语言。言过其辞不切实际的语言。报复反击的语言。有失教师身份的语言。出口不逊谩骂的语言。絮絮叨叨无休止的语言。褒彼贬此的语言。有位教育家说:“伤害了一个孩子的自尊心,这不是一个罪过,也是一个错误。”以上例举的具体环境批评教育学生,都会不同程度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对教师产生逆反心理,恶化师生关系,削弱或抵销了教育效果。所以,教师一定要避开这些具体环境批评教育学生。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深入观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最适合其心理需要的批评教育方法,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