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总结、归纳等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过程。2、知道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了解长方体、正方体之间的关系。3、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在总结、归纳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及关系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教学重点: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教学难点:长方体、正方体之间的关系。课前准备:学生准备: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实物、直尺教师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图形和模型,长方体特征报告单,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听+看+说+想+静+小动)1.引入新课。师:同学们,这是我
2、们学过的图形,请你大声的说出它的名字。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叫什么?师:请看大屏幕,请你仔细观察,从中找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形状的物体。谁来说一说?生:墨水盒、茶叶盒、牙膏盒是长方体,魔方是正方体。 过渡:很好,同学们已经能准确判断长方体和正方体。但是它们里面还藏有许多数学秘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板书:特征。)二、自主探究 (一)认识长方体 1.活动一:认识顶点、棱、面。(听+说+做+想+小动)师:这是一个萝卜,老师可以把它切成一个长方体。这样一刀切下去,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出现一个面,也就是长方体的面)再切一刀,又会出现什么?(两个面,一条线,这条线就是长方体的棱。
3、)在这样切一刀,还会出现什么(这就是长方体的顶点),今天,我们从面、棱、顶点这三方面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请你找一找,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分别在哪里?请你们在小组用模型指一指,说一说(学生互相指说)打开打开课本找一找,什么叫顶点和棱。 2.活动二:探索顶点、棱、面的特征。(听+说+做+想+大动)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长方体的顶点、棱、和面在哪里,它们分别有什么特征呢?(.)部分同学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但是黄老师的要求是:请你们在小组里用模型说一说,在课本里找一找,用气泡图画出长方体的点、棱、面有什么样的特征。我们比一比,看哪一组研究的更全面,大家有信心完成任务吗?开始。(教师巡视)(听+说+做+想
4、+大动) 学生参与活动。师:好,我们请一个组的同学来给大家汇报、演示一下。哪个组愿意来试一试?来两个人,一个负责汇报,一个负责演示。下面同学仔细听,看有没有需要补充的。(二)认识正方体(听+说+做+想+大动)师: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出了长方体的特征,那正方体有什么特征呢?我们来做一个学习小尝试,每一个单元组,请尝试用树状图来整理正方体的面、棱、顶点有哪些特征。比一比,看那组动作最快。(三)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听+说+想+做+小动)1.找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师:现在,我们已经指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请你们想一想,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把你们想
5、到的填到上面这个表格中。2.认识棱的别名(听+说+想)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个长方体的三条棱,有一个特殊的名称,请你在课本上快速的找出来它叫什么?出示练习:请你说出这些图形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请你仔细观察这两个长方体,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那为什么它们的长宽高都不一样呢?那么长方体的长宽高跟什么有关系(摆放的位置)。第三个图形呢?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就是(正方体)完全正确,所以我们可以把正方体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因此,正方体就是特殊的长方体。(出示集合图)如果用一个圈来表示长方体,正方体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三、智力闯关师:好,大家了解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你们愿意挑战难题吗?我们来进行
6、智力闯关。(一)第一关,看图说出长方体的长、宽、高。恭喜大家顺利过关!请看第二关。(二)量一量:以小组为单位,测量一个课前准备的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各是多少。能完成任务吗?(三)判断。1、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都是长方形。()2、正方形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3、长方体有6个面,8条棱,12个顶点。 ()4、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是正方体。 ()好,大家有惊无险的闯过了第三关,来看第四关。(四)完成书中63页的第三题。现在到了关键的最后一关,你们有信心闯关成功吗?(五)已知这个正方体的所有棱长的和是48cm,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cm?恭喜大家闯关成功!四、全课小结同学们靠自己的智慧闯关成功
7、,真了不起。你们开心吗?谁来说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大家的收获还真不少,同学们,其实立体图形的世界非常丰富多彩,长方体、正方体只是其中的一员,还有很多图形等着我们去发现、去研究!到那时你们会收获更多的知识和快乐。课后反思: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是学生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一次过渡,也是学生学习其它立体图形的基础。是学生对图形认识的一个转折点,它从平面图形过渡到立体图形,从计算面积到计算体积,而且对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更是一个质的飞跃。特别是对于那些构建空间念能力薄弱的学生来说,本单元的学习是有一定难度的。而对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充分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虽然说长方体在学生的身边随处可见,但是要发
8、现它的特征,还是不怎么容易的。我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这一课时注重做到以下几点:一、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找准知识的起点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已经直观的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等常见的立体图形,同时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遇到一些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并获得了丰富的感性经验。这些都是学生探索长方体、正方体有关知识的重要基础。教学时,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找准教学的起点,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时,我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已经了解了哪些知识。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组织教学。二、重视观察、操作、实验等
9、数学活动,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的认识过程。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是建立在经验和活动基础之上的,这就需要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经历由具体到抽象、有特殊到一般的探索过程,逐步形成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中设计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在探究长方体特征时,我先和学生认识面、棱、顶点,然后把学生分成小组,运用长方体事物,在小组内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发现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学生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很快发现了长方体的很多特征,我想这样发现的特征学生肯定印
10、象深刻。三、注重提升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正方体特征。在教学中,我能注意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在认识长方体特征时,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做一做,说一说等活动归纳总结的,在认识正方体特征时,我完全放手给学生,让学生按照研究长方体特征的方法,自己总结正方体的特征,填入表格当中,这一收一放,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学习方法、一种认知结构,按照一定的方法学习相似的知识,进而提升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四、注重比较,引导学生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中,通过先后概况出的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接着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的比较,通过比较既帮助学生巩固有关的概念,弄清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和空间观念。这样,在学生弄清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征基础上,组织学生比较,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使学生认识到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这样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本节课学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性、积极性,为他们创造了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知识建构过程。但是由于这节课的知识点比较琐碎,处理个别环节时有些浪费时间,在后面的认识长、宽、高这个内容时,有些仓促,整节课有些超时。今后我会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予以注意,使我的数学教学水平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