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课题: 端午的鸭蛋科目语文教学对象初二学生课时1课时提供者柴春艳单位临汾吉县东城九年制学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积累“莫名其妙、肃然起敬、曾经沧海、与有荣焉、囊萤映雪”等词语。2.了解端午文化,感受民俗中包含的生活期望和美好追求。过程与方法:1. 诵读精彩语句,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2. 细读课文,在读中感受品味语言,感受情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和热爱。2.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引导他们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二、教学内容分析端午的鸭蛋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一单元都是以民俗文化为主题,而民俗是
2、人类文明积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注名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名俗还能够感受到自身生活中蕴含的无限乐趣。三、学情分析这个班的学生我从初一跟上来的,对他们有一定的了解。八年级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积累与技巧,所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存在的问题不是很大,但作为90后,00后的他们对民风民俗的了解不多,对作品的阅读就必需关注语言背后的深刻含义,而不是停留在表面。这个对学生来说是个挑战。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基本理念:以生为本,注重过程与方法,最终达到情感价值观的升华。教学与活动策略:以读为主,在读中品、读中悟。初读,整体感知。细读,仔细品味。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通
3、过品读平淡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解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六、教学过程教师行为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l 以PPT向学生出示食物图片,让他们猜猜这些食品与哪些传统节日有关。l 让学生谈谈自己家乡的一些传统节日的风味小吃。1 学生看图片回答传统节日。2 小谈家乡传统节日有哪些风味小吃?v 激发学生兴趣,在游戏之中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进行回顾。v 同时为课文学习创设环境。(二)出示问题,启发思考出示问题:l 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l 那些风俗是特有的?1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2 自主思考所出示问题。v 培养学生搜索整合信息的能力。v 要求完整准确地描述作者的
4、家乡习俗,并能通过自己的知识对这一习俗进行补充阐述,完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在这些特有的风俗中,作者对小小的鸭蛋即高邮鸭蛋最感兴趣。l 高邮的鸭蛋有什么特点?为何引用袁枚的腌蛋、否定北京的鸭蛋,表达了作者对家乡鸭蛋怎样的情感?l 紧接着作者讲了端午鸭蛋的哪几件趣事?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 精读课文,感悟乡情童趣。2 形式:小组合作探究。v 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对这作者家乡的鸭蛋有进一步的了解。v 学生感悟作者内心所饱含的乡情童趣。v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三)小组探究,协作交流组织、引导、点拨1 就“精读课文,感悟乡情童趣”中的两个问题。2 小组汇
5、报展示、交流v 肯定学生的合作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v 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四)升华主题,拓展训练出示吉县苹果图片1 就家乡的特产苹果,说一段话,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2 展示交流。v 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v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五)总结提高,品味感悟 小结:小小的鸭蛋带回了作者儿时的乐趣,小小的鸭蛋包含了作者作为高邮人的自豪感,其实,生活就是这样只要我们善于品味,哪怕是一滴水、一粒沙、一片叶也能咂摸出生活的味道!1 品味,感悟。2 写一篇小作文,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课后作业形式完成)。v 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6、之情。v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七、教学评价设计学生自我评价表评价内容评价等级评价目的优(5)良(4)中(3)我能认真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能否认真专注遇到我会回答的问题都主动举手了。能否主动参与我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活动,能与他人合作?能否善于合作善于思考,并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不同的看法。能否独立思考我会质疑.是否有怀疑精神我能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课文内容是否富有想象我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快乐。是否兴趣浓厚最欣赏哪个同学的表现呢?为什么?我还有与这节课的内容相关的问题问老师。得分八、板书设计端午的鸭蛋 汪曾祺 文章思路:端午的风俗 家乡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 语言特点:平淡有味 方言表现地方特色 淡淡的幽默 作者的情感:对童年生活的怀想,对家乡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