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五年级科学知识点
一 我们身体的变化
1. 说说自己的身体在这一年里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个儿长高了,体重增加了.....
2. 男生女生的生长情况有什么不同?
答:女同学在4-5年级发育速度较快,男女生的身高体重方面出现较大差异。
二 林中的树
1.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时,会发现一个个小格子,这些小格子就是细胞。
2. 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使用显微镜时,要将标本放到载物台上,然后调节反光镜和准焦螺旋,看清标本。
3. 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4. 树叶的细胞中有许多绿色的颗粒,这些绿色的颗粒叫做叶绿体。
5. 什么是光合作用?
答:在阳光的照射下,绿叶中的叶绿体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造成植物需要的营养
物质,并且释放出氧气。人们把叶的这种作用称为光合作用。
6. 大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养料,这些养料是依靠太阳的光照、水和空气中的二氧
化碳制成的,植物制造养料的器官是叶。
7. 认识显微镜各个部分。
目镜、物镜、反光镜、准焦螺旋、载物台
8.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除了为自己制造了营养物质,还为动物和人的生存提供了哪些物质?
答:(1)提供氧气,吸收了二氧化碳(2)美化环境 (3)提供植物性食物
(4)提供木材资源 (5)提供肉类食物
9. 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做“柳树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得出了什么结论?
答:目的:研究植物所需要的主要养料是不是来自土壤。
结论:不完全是来自土壤,是自己利用光合作用制造的。
10. 海尔蒙特实验证明了植物所需的养料是自己制造的。(√ )
11.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植物的根上进行的。( × )
12. 植物的叶具有细胞结构,而植物的根则没有。( × )
13. 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食物。( √ )
14. 树木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是从土里来的。(× )
15. 下列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的是(B)
A. 氧气和水 B.二氧化碳和水 C.氧气和二氧化碳
三 树木中的纹路
1. 树木由于木质的疏密不同和颜色的深浅不同形成了清晰的圈层纹路,即年轮。
2. 年复一年,年轮不断增多,小树也渐渐长得高大粗壮了。
3. 怎样得知一颗大树大约生长了多少年?
答:数年轮,一圈的年轮代表一年,有多少年轮就生长多少年。
4. 同一个年轮的宽窄不同,不同年轮的宽窄、颜色不一致可能与什么有关?
答:与太阳照射多少、降雨量等气候条件有关。
5.年轮宽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这样?
答:同一年轮向南宽,向北窄。一般来说,朝南的一面接受光照更充分,生长速
.度快,所以宽;朝北的正好相反。
6. 说一说树木中纹路的特点。
答:颜色有深有浅,有一圈圈的年轮、宽窄不同。
7. 你能从树的年轮中得到哪些信息?
答:树的年龄,以及南北方向。
8.各种木头都有纹路,而且它们的纹路都是相同的。( × )
9.不同年轮的宽窄、颜色都一样。( × )
10.每过一年,所有的树木就多了一个年轮。(× )
四 蘑菇
1. 蘑菇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它属于真菌,真菌生物还有木耳、银耳、灵芝
等。
2. 自然界的生物除了动物、植物和真菌外,还有细菌和病毒。
3. 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用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才能观
察到。
4. 细菌对人有哪些益处和害处?
答:益处:提高土壤肥力;发酵工业,生产食品、化学品和医药品;用作微生物
农药;用于细菌冶金和石油脱蜡。
害处:引起人和动植物病害;引起工农业产品的霉腐。
5. 病毒对人有哪些益处和害处?
答:益处:用于害虫和病原菌的防治。
害处:引起人和动物的病害,如流感、水稻矮缩病等;引起动物的肿瘤。
6. 蘑菇的身体由菌盖、菌褶、菌柄、菌丝四个部分组成。
7. 怎样防治有害细菌侵入人体?
答:1)吃东西洗手,注意个人卫生;2)接触有毒物品时,做好消毒隔离措施;
3)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
8.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生物,用肉眼就能看见。( × )
9.细菌总使人生病,因此细菌对人类没有益处。( × )
10.病毒对人类只有害处,没有益处。(× )
11.病毒只能在细胞里生存。( √ )
12.病毒是寄生在生物体内的一些微小生物。( √ )
13.病毒只有在侵入细胞以后才表现出生命现象。(√ )
14.人的肠道内也充满了细菌,这些细菌有的可以使人生病,有的可以帮助消化
食物,合成维生素等,保持肠道健康。( √ )
15. 病毒在死后的细胞内也能生活。(× )
16. 银耳属于真菌一类。(√ )
17下列属于药用真菌的是(B)
A.香菇 B.灵芝 C.银耳
17下列蘑菇中,不能食用的是(A)
A. 细褐鳞蘑菇 B.平菇 C.草菇
18.狂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C)
A. 吃狗肉 B.和狗玩耍 C.被狗咬伤
19.病毒生存在(B)
A. 肌肉里 B.细胞里 C.骨骼里
20.下列蘑菇中有毒的是(B)
A.草菇 B.细环柄菇 C.平菇
21.为了观察植物的细胞应借助的工具是(B)
A.放大镜 B.显微镜 C.电子显微镜
五 林中的鸟
1. 鸟的身体表面都有羽毛,它们都是用卵进行繁殖。
2. 我们本地区常见的鸟有啄木鸟、麻雀、猫头鹰、斑鸠等。
3.各种鸟的外形特点
鸟的名称
翅的特点
爪的特点(脚趾)
喙的特点
其他发现
啄木鸟
宽而圆(适于空中停留,短程快速飞翔)
脚趾2个向前,2个向后
强直尖锐,像凿子一样
尾羽坚硬,有弹性
猫头鹰
宽而大
3前1后
锋利而弯曲
眼睛大而圆,全身羽毛呈波状,柔软
麻雀
短而圆
3前1后
短而强健,呈圆锥形
尾巴短,不耐远飞
喜鹊
短
3前1后
尖
尾巴长
乌鸦
长而宽
2前2后
长而粗壮
翼尖呈“手指”状
鸽子
长而窄(适于长途滑翔)
3前1后
坚硬,细而短
颈转动灵活,伸缩自如
鹰
长而宽(适于在空中翱翔)
3前1后
呈钩状
颈转动灵活,伸缩自如
4鸟的翅、喙和爪,对于它们在林中的生活(如在林中歇息、摄食)有什么帮助?
答:鸟的翅、喙和爪等外形特点都是与树林的环境和自己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
如啄木鸟的翅、喙和爪对它的摄食有帮助。
5. 如果我们破坏了鸟的生活环境,就会对鸟的生存产生不良影响。为了鸟的生存,
我们应该怎样做?
答:不要破坏小鸟的家;不要伤害小鸟;爱鸟、护鸟,做鸟类的朋友。
6. 所有的鸟都能在空中飞,但不能在水中游。( × )
7. 鸟都是用蛋繁殖后代的。(√ )
8. 鸟是人类的朋友。( √ )
9. 燕子的翅窄而尖,适于快速飞行。(√ )
10. 麻雀很多,又偷吃粮食,我们应该尽量捕杀它们。(× )
11. 农民喷洒的农药只会杀死害虫,不会对鸟类产生什么影响。(× )
12. 扬子鳄是很危险的动物,为了防止对人类的伤害,应该捕杀它们。(× )
13. 企鹅能潜水,但它也是鸟。(√ )
14. 燕子的翅膀短而圆。( ×)
15. 鸟翅大小与形状不同,适于飞行的方式也不同。( √)
16. 下列不属于鸟类的是( C)
A. 企鹅 B.孔雀 C.蝙蝠
17.啄木鸟的翅膀(C )
A.长而宽 B.长而窄 C.宽而圆
18.下列做法正确的是(C )
A.捅鸟窝 B.捕杀麻雀 C.爱鸟、护鸟,做鸟类的朋友
19.长而窄的翅膀适于(B)
A.在空中翱翔 B.长途滑翔 C.快速飞行
20.燕子有一对窄而尖的翅膀,因而它适于(A)
A.快速飞行 B.空中停留 C.空中翱翔
六 谁吃谁
1. 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形成像链环一样的关系,称为食物链。食物链互相交错,就形成了食物网。
2. 在食物链中,植物能制造自己需要的营养物质,叫做生产者。
3. 动物不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利用生产者制造的营养物质,
叫做消费者。
4. 狼、蚕、水稻、迎春花、狗、蝉中属于生产者的是水稻、迎春花,属于消费者
的是狼、蚕、狗、蝉。
5. 生活中有人违犯国家法规捕食或贩卖青蛙,这样做有什么危害?我们应该怎样保护青蛙?
答:危害:青蛙减少后会使害虫增多,庄稼减产,收入减少。
保护青蛙措施:1.严禁捕捉或贩卖青蛙 2.宣传保护青蛙的益处。
6. 人与动物之间的食物关系非常复杂。(√ )
7. 动物都是肉食性的。( × )
8. 有的植物也能以动物为食物。( √ )
9. 人类大量捕杀野生动物会破坏生态平衡。(√ )
10. 食肉动物都是消费者。(√ )
11. 下列对食物链的描述错误的是( C)
A. 食物链一般从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B. 食物链中的一种生物遭到毁灭,其他生物也要受到影响。
C. 只有四种以上的生物因食关系联系在一起,才能叫食物链
10. 草、狼、兔,它们之间的食物联系是(B)
A. 草→狼→兔 B.草→兔→狼 C.草←兔←狼
11. 下面生物间的食物链表示正确的是(B)
A. 猪→草 B.草→兔 C.兔←狼
12.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句话中的动物之间的食物联系是( B)
A. 大鱼→小鱼→虾米 B. 大鱼←小鱼←虾米 C.大鱼→小鱼←虾米
13. 下列各组中全是生产者的是(C)
A.牛、猪、狗 B.蘑菇、牵牛花、荷花 C.凤仙花、月季、浮萍
七 茅草与锯子
1. 锯子是春秋时期鲁班发明的。
2. 李时珍,湖北蕲春人,写出了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
3. 容易划破和刺伤我们的植物有什么特点?
答:叶细长,呈带状,边缘有锯齿,柔韧。
4. 容易粘在衣服上的植物有什么特点?
答:有带钩的毛刺,可以钩住衣服。
5. 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受到生物的启示制成的。
答:茅草与锯子;鸟与飞机;鱼鳍与船桨;鸡蛋与薄壳屋顶;蝙蝠与雷达;青蛙
与电子蛙眼等。
6. 《本草纲目》的作者是(C)
A. 鲁班 B.袁隆平 C.李时珍
八 鱼
1. 鱼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尾三部分,腮孔以前是头部,腮到肛门之间是躯干部,肛门以后是尾部。
2. 凡是身体表面有鳞片,头部有腮,靠鳍运动,终生生活在水里,用卵繁殖的动物都是鱼。
3. 鱼在水中靠鳍运动。
4. 鱼在水中运动的时候,嘴和鳃盖在不停地张合,这是在干什么?
答:鱼的嘴和腮盖不停地张合时,水从鱼嘴进入,再从鳃盖后缘流出,这是鱼在
靠腮进行呼吸。
5. 鱼有哪些共同特点?
答:(1)鱼身体中间宽大,两端逐渐变小;(2)身体分为头、躯干、尾三部分;
(3)身体表面有鳞片,鳞片上有粘液;(4)生活在水中,长有鳍,靠鳍运
动,靠腮呼吸。
6. 章鱼属于鱼类吗?为什么?
答:不属于。因为它是软体动物,没有腮,没有鳍,没有骨头。
7. 鲫鱼的鳍有胸鳍、背鳍、腹鳍、臀鳍、尾鳍
8.凡是鱼都只能生活在水中。( √ )
9.小明看到家里鱼缸中的金鱼总是不停地大口吞水,便问妈妈这是什么原因,妈
妈的回答是鱼在(C)
A. 滤取食物 B.平衡身体 C.进行呼吸
10.下列属于鱼类的动物是(B)
A. 鲸 B.鲨鱼 C.海豚
11.在研究鱼鳍的作用时,将鲫鱼的胸鳍和腹鳍绑住会发生的现象时鲫鱼(C)
A. 不能转向 B.不能上浮 C.失去平衡而侧翻
12. 下列动物中属于鱼的是(C)
A. 鲸 B.鳄 C.小泥鳅
13. 鱼是用什么来呼吸的(B)
A.肺 B.腮
九 蛙
1. 蛙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四肢三部分。前肢短小,趾间无蹼,后肢粗壮,趾间有蹼,蛙的颜色和它生存的环境相似。
2. 蛙的一生经历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四个阶段。小时候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长大后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属于两栖动物。(蛙和蟾蜍的相同点)
3. 两栖动物的特点是身体表面皮肤裸露,小时候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长大后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用卵繁殖后代。
4. 蛙的一生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生活环境怎样?
答:经历了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卵和蝌蚪期主要为水生,幼蛙和
蛙既可生活在水中也可生活在陆地上。
5. 蛙怎样游泳?(在水中运动时蹼足的作用)
答:前肢拨水,后肢蹬水靠蹼足产生强大的推力。
6. 蛙怎样捕食虫子?
答:蛙只能捕捉活动的目标,因此它要先确定活动的虫子的位置,再用舌头上
的粘液把虫子粘住,最后把虫子卷入口中。
7. 我们小同学应该怎样保护青蛙?
答:遵守国家法规,不要捕食青蛙,要和青蛙做好朋友。
8. 两栖动物小的时候像鱼一样在水中用腮呼吸,长大后可以在陆地上用肺呼吸。(√ )
9. 青蛙是有益动物,蟾蜍是有害动物。( × )
10.下列不属于两栖动物的是(C)
A. 娃娃鱼 B.蟾蜍 C.海豹
11.下列生长阶段与蛙无关的是( B)
A. 蝌蚪 B.若虫 C.幼蛙
12. 大鲵,又称娃娃鱼,是一种珍稀的(B)
A. 爬行动物 B.两栖动物 C.鱼类
13.两栖动物:青蛙、蟾蜍、龟、鳖、大鲵
十 龟和鳖
1.龟和鳖相似和不同点:
龟
鳖
身体可分为
头、颈、躯干、四肢和尾
头、颈、躯干、四肢和尾
身体表面特点
龟甲似圆形盒子
鳖甲呈卵形,比龟甲柔软
运动特点
爬行
爬行
繁殖特点
卵生
卵生
什么类型的动物
爬行动物
爬行动物
2.触碰龟和鳖的身体时,它们会受到惊吓,迅速将头和四肢缩入体内,壳坚硬.
3.龟和鳖的特点:它们的四肢粗短强壮,适合陆地爬行,上面有水蹼,适合在水中游
泳,趾尖有利爪,主要用于挖掘便于冬眠.
4. 爬行动物主要特点:身体一般紧贴地面爬行,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
5. 龟和鳖属于爬行动物;蛙属于两栖动物。
6. 凡是通过爬行运动的动物都是爬行动物。( × )
7. 下列属于爬行动物的是(C)
A. 蜈蚣 B.螃蟹 C.鳄鱼
6. 下列不属于爬行动物的是(A.)
A. 猫 B.蛇 C.壁虎
7. 龟一般把卵产在(C)
A. 水里 B 草丛中 C.陆地上潮湿的泥土或沙土里
8. 龟卵孵化的时间大约是(A)
A. 三到四个月 B.三到四个星期 C.三到四天
9. 下列各组动物归类正确的一组是(B)
A. 鲸、草鱼 B.乌龟、鳄鱼 C.大鲵、小壁虎
10.爬行动物:龟、鳖、蜥蜴、蛇
十一 池塘中的植物
1. 水生植物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与它能在水中生长有什么关系?若改变其生
活环境会怎样?
答:特点:生活在水中。水生植物和水是依存关系。水生植物的生长形态是与它
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人为改变它的生存环境,它会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2.浮水植物:植物的叶漂浮在水面进行光合作用,如鸭舌草、凤眼莲、睡莲
3.挺水植物:植物的叶在水面上方一定高度进行光合作用,如香蒲、芦苇
4.沉水植物:植物的叶在水下进行光合作用,如菹(zu)草
5.水中植物(如菱)的特点:根---细长,茎---软有空隙,叶---呈心形,花---四个花瓣,果实---呈菱形,种子---椭圆形
6.凤眼莲(水葫芦)特点:生命力强,繁殖迅速,影响生态环境。
7.当池塘里有凤眼莲(水葫芦)生长时,我们应该: 1)人工打捞 2)放养以水
葫芦为食饵的水生动物3)清挖塘泥 4)喷洒药物......
8. 下列植物是水生植物的是(A)
A.睡莲 B.樟树 C.松树
9.水里的动物和植物呼吸的是溶解在水里的空气。(√ )
十二 池塘生物的相互联系
1. 写出池塘里的几条食物链:
水草→草鱼→乌龟/青蛙 水草→田螺→草鱼→青蛙→乌龟
2. 食物链的特点:一般从植物开始,到凶猛的动物终止。
3. 每种生物都是大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4. 池塘群落:池塘中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各种生物组成了池塘群
落,并使其保持着生态平衡。
5.懂得森林群落、草原群落、沙漠群落等意思。
6.池塘中的生物之间,除了食物联系之外,还有其他的依存关系吗啊?
答:有。水生植物给水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地和繁殖的场所、呼吸所需的氧气;而
动物给植物提供了呼吸所需的二氧化碳,动物的排泄物或死后腐烂的尸体还
给植物提供了所需的肥料。
7.池塘群落中,若植物或动物灭绝了,将会出现什么现象?
答:1)若植物灭绝了,动物将因缺少食物而死;2)若动物灭绝了,植物将会
疯长,结果也会影响植物自身的生存。
8.一种生物灭绝了不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 )
十三 做个小生态瓶
1. 做小生态瓶需准备的材料:容器、沙、水、水生动物、水生植物
2. 做生态瓶步骤: 1)准备合适的容器
2)装沙(将沙洗净,放进瓶内)
3)加水(最好加没有污染的河水或池塘水)
4)栽种适量的水生植物。
5)放置动物,盖紧瓶盖
3.做好的生态瓶应放在便于观察、光照充足但又不被阳光直射的地方。
4.为了使生态瓶内懂得生物能正常生长,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答:1)按一定比例放置植物;2)瓶内的水不能太满;3)要注意保持生态瓶温
度;4)生态瓶要放在便于观察、光照充足但又不被阳光直射的地方。
5. 为什么生态瓶内要装沙?
答:1)沙可以固定水生植物的根;2)为微生物提供附着场所;3)沙可以调节
水质,便于观察;4)用沙不影响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
6. 为什么水要用无污染的河水或池塘水?
答:因为这样才能保证水生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7如果加自来水,要放置24小时后才能加入生态瓶内。你知道为什么吗?
答:1)自来水缺少水生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养分;2)自来水含有含氯的消毒剂,
对植物生长不利;3)自来水放置24小时后氯逐渐挥发。
8. 在小生态瓶内有小鱼、小虾、小螺等动物,还有一些绿色植物,你知道它们各自有什么作用吗?
答:1)绿色植物给小鱼、小虾、小螺提供栖息和繁殖场所、提供氧气;2)而小鱼、小虾、小螺给绿色植物提供了二氧化碳,排泄物和死后尸体又提供了肥料。
十四 水泥和沥青
1. 不可逆变化过程是单向性,变过去就不能变回来,而可逆变化过程则是可以变
过去也可变回来。
2. 水泥加水干燥后,变成了坚硬的块状,不能再变回原来那种粉状的水泥,这是
一种不可逆变化过程。
3. 沥青加热后会由固态逐渐变成液态,冷却后,又变回原来的状态,这是一种可
逆变化过程。
4. 往水泥中加水,拌和后会有什么变化?
答:先变稀后变硬。
5. 干燥后的水泥石什么样的?能变回原来的粉末状吗?
答:凝固坚硬。不能变回粉末状。
6. 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
答:可逆变化:沥青铺路、水结冰、盐溶解
不可逆变化:烧煤、铁生锈、水泥变干、食物腐败、炒菜、木材燃烧
7. 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的是物理变化,在变化中生成了新的物质的是化学变化。
8. 举例说明:形态发生变化--温度计中的水银、咬碎糖果、碗打破、沥青加热等
生成了新的物质---食物腐烂、铁生锈、木材燃烧、食物的消化、把
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等
9. 取一块木炭做如下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1)观察木炭的颜色和状态 (2)将木炭放入水中 (3)点燃木炭 (4)把木炭砸碎
上述变化中,只改变了物体形态的变化是(4);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是(3)
10. 将黄金等贵重金属做成首饰,只是改变了它们的形状。(√ )
11. 木头经过加工,做成各种家具,就能产生新物质。(× )
12. 将大个的面包切成小块会有新物质产生。(× )
13. 下列做法中,能够产生新的物质的是(C)
A. 将大块的木头劈成烧柴 B.将木头加工成各种家具 C.用木柴烧火做饭
14. 下列做法中,没有产生新物质的是(A)
A. 打碎玻璃 B.点燃酒精灯 C.将鸡蛋放在醋中
15. 下列现象中,没有产生新物质的是(A)
A. 水沸腾 B.食物腐烂 C.铜器表面生一层铜绿
16. 下列哪一种变化属于不可逆变化(D)
A. 沥青加热 B.水烧开 C.盐溶解 D.水泥干燥
17. 下列哪一种变化生成了新的物质(D)
A.劈柴 B.撕纸 C.轮胎磨损 D.食物腐败
18.下列方法中可以改变物体形态的有(2)(7),能产生新物质的有(5)(8)
(1)用锤子砸 (2)加热使其熔化 (3)用力使其弯曲(4)用刀刻 (5)燃烧
(6)折断(7)高温加热(8)混合发酵(9)磨成粉末状(10)捏成一定的形状
十五 盘山公路
1. 抬起木板的一端形成的斜面,就是一个简单的机械。沿木板推拉重物,斜面有
省力的作用,斜面省力的大小与斜面长度大小有关,斜面越长越省力。
2. 利用斜面向上搬运物体比直接垂直向上提起物体要省力。
3.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广泛应用了斜面省力的作用,可以降低劳动程度,
提高劳动效率。
4. 为什么山上的公路要修成弯曲的'S"型?
答:这样相当于一个斜面,减小坡度,用力就小,省力。
5. 同样高的两座山,爬比较陡的那座山感觉费力,为什么?
答:坡度大,用力就大,费力。
6. 生活生产中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都有什么作用?
答:简单的斜面:斧头、引桥、盘山公路 作用:省力
变形的斜面:螺丝钉 作用:省力
7. 任何斜面都有省力的作用。( × )
8. 为了省力,应当尽量增大斜面的坡度。(× )
9. 螺丝钉的螺纹是变了形的斜面。( √ )
10. 引桥、盘山公路都应用了斜面原理。(√ )
11. 使用斜面既省力,又省距离。(× )
12. 斜面是简单机械的一种。(√ )
13. 螺丝钉是利用斜面的原理省力气的。(√ )
14. 要把一大桶油用人工的方法从地面运到汽车上,最简单的方法是( A)
A. 斜面 B.杠杆 C.滑轮
15下列利用了斜面原理的是(B )
A. 向下拉绳将旗子升到杆顶 B.汽车绕盘山公路开上山顶 C.轻转方向盘控制汽车转弯
16下列工具中,没有利用斜面原理的是(C)
A. 斧子 B.螺丝 C.锤子
17下列不属于斜面的是(C)
A. 盘山公路 B.大桥的引桥 C.长板凳
18. 下面哪一种不是利用斜面(D)
A.斧头 B.螺丝钉 C.大桥引桥 D.撬棍
十六 桥
1. 我们见过的桥有:斜拉桥、拱桥、石拱桥、立交桥、简支梁桥
2. 不同形状的桥承受力是一样的吗?
答:不一样。平面形---较小,L形---较大,拱形---较大,折叠形---最大。
3. 桥面在拱上方有什么好处?
答:更加牢固,承压力大。
4. 桥面在拱下方有什么好处?
答:横跨面大,拉力大,节省材料。
5. 请你写出设计一座桥的步骤。
答:1)用硬纸板做一个桥面;2)把纸搓成纸管并弯折成拱,再用胶布将其与桥
面连起来;3)用小木棍在拱的上方搭一些三角形的框架;4)最后用线做钢
索,把桥面托住。
6. 圆顶形具有拱形承受压力大的优点,又没有了拱形受压力时向外推的力,所以
承受的压力大。( √ )
7. 瓦楞纸的抗弯曲能力强只与纸的厚度有关。(× )
8. 拱形与其他形状相比,相当于增加了材料的厚度。(× )
9. 要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也可以改换材料。( √ )
10. 许多桥梁建成拱形,主要是为了(C)
A. 更加美观 B.节省材料 C.更加牢固
十七 车的运动
1. 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描述物体的运动?选择一个正在运动的物体试着进行描述。
答:从位置、方向、快慢这三个方面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一辆正在运动的车在我的右边,正向我开来,大约距我有500米,速度较快。
2. 甲小车行驶50米用时10秒,乙小车行驶300米用时1分钟,则( C)
A. 甲小车更快 B.乙小车更快 C.甲、乙一样快
3. 一辆车陷在泥里,轮子飞快地在地面上转动,车也不能移动。下面哪种解决方法是不可行的( C)
A. 在车轮下铺一些破布、碎石子 B.把车轮前面的烂泥挖掉
C.车上的乘客都下车,使车尽量轻一点
4. 下雪天,路面很滑,下面哪种方法不能用来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C)
A. 汽车轮上安装防滑链 B.把泥土、炉渣撒在路面上 C.把雪压平
十八 自行车
1. 齿轮有两种连接方式:咬合和链条连接
2. 齿轮大小与转速的关系:齿轮的齿数不同,所起的作用不同,转动的速度也不
一样。齿轮越大,转速越慢;齿轮越小,转速越快。齿轮相同,转速相同,两
个齿轮的转向正好相反。
3. 自行车上的齿轮不是相互咬合的,而是用链条连接起来的。
4. 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齿轮,例如自行车、钟表、手动挡汽车。
5. 说说自行车有几个齿轮,有什么作用?
答:两个齿轮,有传递动力、改变转速的作用。
6. 自行车上有哪些简单的机械?举例说明自行车各个部位分别利用了什么原理?
答:有车把、齿轮、刹车把手、脚踏板等。自行车的车把利用了轮轴的原理,可
以改变行驶方向;刹车把手是利用了杠杆的原理,省力;踏脚板利用了轮轴
的原理,省力。
7. 当作为动力的齿轮较大时,要使车子的运动速度加快,应该怎样改变和它齿合的齿轮?运用所学知识解释。
答:将齿合的齿轮轮变小、齿变少。当主动轮一定时,从动轮越小,能使车子速
度更快,因为齿轮能改变转速。
8. 通过观察研究自行车,你认为自行车的哪些地方还可以改进?
答:齿轮、刹车把可以改进,会更省力、更快。
9. 请把下列物品和应用的简单机械原理用线连起来。
汽车方向盘 斜面 螺丝刀
斧子 省力杠杆 盘山公路
螺丝钉 费力杠杆 火钳
开瓶器 轮轴 扳手
10. 齿轮和定滑轮一样只能改变运动方向。(× )
11. 不论什么样的齿轮在一起都能齿合得很好。( × )
12. 齿轮既能改变运动的速度和方向又能传递动力。( √ )
13. 古罗马时代人们就利用齿轮制作里程表,现在的很多里程表还是延用了这样的结构。(√ )
14. 当两个齿轮在一起齿合转动时,它们的运动方向是相反的。( √ )
15. 自行车是一部简单机械。(√ )
16. 变速自行车是通过什么使运动快慢发生变化的( A)
A. 大小不同的齿轮 B.大小不同的链条 C.大小相同的齿轮
17要使两个齿轮齿合转动得非常吻合,就需要(B)
A. 齿轮的厚薄不一样
B.两个齿轮很圆、齿轮的厚薄一样、齿比较均匀、齿轮的轴插在圆心上等
C.齿轮的轴不在圆心上
十九 常见的农作物
1. 常见的农作物有:水稻、棉花、小麦、油菜、大白菜、玉米、芝麻、花生等。
2. 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的农作物,发芽期适宜的温度为28℃,生长适宜的温度为25℃~30℃。江汉平原一般在4月10日前后播种水稻,因为该地区在此后雨水充足,地温上升到25℃以上,适宜水稻生长。
3. 冬小麦是一种耐寒、适宜低温季节生长的农作物。冬小麦种子发芽要求空气充足,水分适宜,温度为15℃~20℃。江汉平原一般在10月下旬播种冬小麦,这时地温在18℃左右,秋高气爽,适合冬小麦的播种。
4. 棉花是喜温好光的农作物,适宜生长在通气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土壤里,生长发育最适宜的地温是25℃~30℃。
5. 玉米也是喜温好光的农作物,多在春天播种,播种时要求水分含量足,通气条件好,温度不低于8℃.
6. 花生是一种喜温、耐旱、喜光的农作物,发芽期适宜地温25℃~35℃,开花期适宜地温25℃~28℃.
7. 萝卜是半耐寒性蔬菜,整个生长期适宜地温为15℃~20℃,发芽期适宜地温为20℃左右。
8. 红薯一般生长在旱地,莲藕产自湖区,华北盛产小麦,江南盛产水稻。
9. 不同地区的农作物种类不一样。
10. 在同一地区不同农作物的播种期不一样与什么有关?
答:与气温、降雨量、生长条件等有关。
11. 水稻秧苗生长适宜的温度为(C)
A.15℃~20℃ B.20℃~25℃ C.25℃~30℃
12. 冬小麦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是空气充足,水分适宜,温度为( A )
A.15℃~20℃ B.20℃~25℃ C.25℃~30℃
13. 玉米的生长习性是(A)
A. 喜温好光 B.喜温喜湿 C.耐寒耐旱
14萝卜是半耐寒性蔬菜,整个生长期适宜地温为( A)
A.15℃~20℃ B.25℃~28℃ C.25℃~35℃
15. 江汉平原一般在什么时候播种冬小麦(C)
A.4月上旬 B.6月中旬 C.10月下旬
16. 下列哪种农作物不是我们本地的农作物(B)
A.白菜 B.橡胶树 C.油菜 D.玉米
二十 农作物与土壤
1. 农作物大多生长在土壤里,不同的土壤适合不同的农作物生长。
2. 人们根据土壤中含沙和黏土的多少把土壤分成三类。沙和黏土含量大致相同
的是壤土,含黏土多的是黏质土,含沙多的是沙质土。
3. 最适宜种植花生、薯类的土壤是沙质土;适宜多种作物生长的土壤是壤土;适
宜种植水稻的土壤是黏土。
4. 无土栽培的好处是方便。
5. 豆苗适合在哪种土壤里生长?请你设计一个对比实验来证明沙质土、壤土哪一个更适合豆苗生长。
答:豆苗适合在壤土土壤里生长。1)把豆苗分别种在沙质土、壤土中;2)把两
个花盆放在条件相同的地方,按时浇同样多的水,记录豆苗的生长情况。
6. 简述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
答:土壤对植物有保温、保湿的作用。
7. 土壤就像母亲那样,孕育着万千生命。( √ )
8. 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不同。(√ )
9. 土壤适宜多种作物生长。(√ )
10. 土壤的划分标准不同,土壤的名称就不相同。(√ )
11. 土壤按含沙量的多少可以划分为三类:沙质土、黏土、壤土。( √ )
12. 土壤的颗粒大小不同,透气性和保水性也不同。( √ )
13. 长期使用化肥对土壤有危害。(√ )
二十一 农作物与化肥
1. 合理施用化肥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常见的化肥一般分为氮肥(如尿素等)、
磷肥(如过磷酸钙等)、钾肥(如氯化钾等)三大类。
2. 氮肥能促进农作物叶色加深,叶面积增大,有利于产量增加,品质改善。
3. 磷肥能促进农作物根系和地上部分加快生长,促进花芽分化,提早成熟,提高
果实品质。
4. 钾肥可以增强农作物的抗病能力,还能提高农作物对氮的吸收、利用。
5. 但是长期施用化肥,易使土壤板结,所以人们提倡多施经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
6. 在研究化肥对玉米苗生长的影响实验,在一个盆里施用适量尿素,另一个盆里
不施用尿素,这是在做对比实验。
7.钾肥可以增强农作物的抗病能力。(√ )
8.为了使某省西部地区的农作物增强抗寒、抗旱的能力,最好施用(A)
A. 磷肥 B.钾肥 C.氮肥
9.某果园苹果树枝叶生长不茂盛,叶色淡黄,可施加(C)
A. 磷肥 B.钾肥 C.氮肥
10.为了防止水稻倒伏需要施加(C)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二十二 大棚蔬菜
1. 在农田里,人们常常搭建大棚种植蔬菜。
2. 进行大棚种植时,应控制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
3. 例举五种大棚蔬菜:西红柿、黄瓜、茄子、芹菜、辣椒,这些蔬菜大多生长在春、夏季节。
4. 大棚里为什么能生长反季节的蔬菜呢?这可能与大棚里的哪些条件有关?
答:因为大棚里的温度较高,湿度较大,适于喜温的农作物生长。这可能与气温
温度和阳光有关。
5. 大棚为蔬菜提供了怎样的生长环境?
答:大棚内温度比外头温度高,湿度比外界湿度大。
6. 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比较,大棚蔬菜有哪些好处和不足?
答:好处:四季都有蔬菜吃
不足:口味淡,维生素含量低
二十三 防治病虫害
1. 防治病虫害能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
2. 说说病虫害对农作物的生长有哪些影响?
答:病虫吃农作物的叶子,造成农作物生病、死亡、减产。
3. 人们采用哪些办法防治病虫害?
答:喷洒农药、深耕、晒种、生物治虫等,其中生物治虫是利用了自然的力量来
防治病虫害的。
4. 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有哪些好处和弊端?
答:好处:使用农药方便,省时省力,效果较好。
弊端:1)长期大量使用,会使农药残留在植物体内,引起动物和人类中毒;
2)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3)对土壤、水源产生污染。
5. 在使用化学农药时应注意什么?
答:若采用化学农药,要选择高效、低毒、低残毒农药(如敌百虫、杀虫安等),
禁止使用有毒成分能在人、畜身体内累积德农药。
6. 为了饮食安全,在食用蔬菜、水果等食物前应做怎样的处理?
答:清洗水果、削皮;浸泡蔬菜等。
7. 现代农业中你知道的生物防治农作物害虫的方法有:
答:1)赶鸭子下田捕食水稻害虫;2)利用和保护青蛙捕食水稻螟虫;3)瓢虫
捕食蚜虫;
8. 我们到农村玩,看到农民伯伯耕地,耕地有哪些好处?
答:1)防止土地板结;2)防治病虫害。
9.人类在田地里施用化肥、农药,也会对生物界造成不良影响。(√)
10.使用农药治虫比生物治虫的效果好,所以应该大力提倡农药治虫。(×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