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章节(课题)名称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 学时1总课时10三维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过程方法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3.通过对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知道空气污染的危害,学会一些简单的防治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2.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3.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学生特征分析自然现象和小学的
2、常识已使学生知道了人类、动物离开空气无法生存,他们也知道空气有体积、有质量,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但从化学知识角度来看,仅仅知道这些知识是不够的而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学习空气的组成。项目内容教学重点用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教学难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区分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札记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猜谜语: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到,无孔不入变化多,我们生活离不了。(打一种我们身边的物质)同学们知道它是什么吗?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实例来说明无色无味,不易察觉的空气确实存在吗?空气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同时也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今天我们就共同
3、来学习和研究与我们生命息息相关的空气。二、实验导学探究原理 空气如此重要,它的成分有哪些?是怎样发现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回到二百多年前,一起看看科学家们当年是如何工作的,或许会给我们今天的研究带来一些启发。(多媒体展示)人类认识空气的历程,重点展示拉瓦锡的照片以及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装置的图片,并讲述拉瓦锡发现空气组成的故事。板书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现在我们能否仿照这个著名实验的原理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呢?【课前提供的信息】点燃点燃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可溶于水。硫+氧气二氧化硫(无色气体)二氧化硫气体易溶于水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 +水(课前提供实验
4、装置教材图2-3)【过渡】课前同学们已经根据提供的内容设计了实验方案,下面请各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提供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药品;连接装置并实验,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演示实验】2-1【提问】你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分析原因吗?请把看到的现象及你的分析与同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分析:1、实验成功,描述现象;2、实验失败,寻找原因。【小结】由于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导致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因而水倒流。分析讨论1、根据拉瓦锡的研究结果,氧气约占15,而我们在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三、归纳总结
5、形成概念在上述探究活动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空气的主要成分:、由与红磷反应的气体(氧气)和与红磷不反应的气体(氮气)组成。【播放课件】空气的成分测定【分析讨论得出结论】(比较)氮气、二氧化碳、红磷、空气、河水、矿泉水等物质,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小结】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这样的物质叫混合物而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它属于纯净物。四、收集资料分组讨论【课前布置任务】收集有关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的资料、图片。(过渡)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你能结合所收集的资料、图片说说各成分的用途吗?【小结】归纳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并指出物质的用途是由其性质决定的。(巩固练习)1.下列物质是我们日
6、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物质,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蒸馏水B.海水C.可口可乐D.清洁的空气2.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二氧化碳B.液态氧C.冰水混合物D汽水【讨论】P29讨论题组织学生讨论介绍物质的物理性质五、合作交流、得出结论(过渡)洁净的空气对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非常重要。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空气的污染日益严重。【展示】有关空气被污染的图片、照片、资料等组织学生讨论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污染的来源及应采取的措施。【出示】P30讨论题【小结】空气污染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六总结交流巩固提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作业】阅读P31-32资料收集我们所在地区的空气质量日报并用照片、漫画、
7、短文等方式记录身边发生的污染空气的现象。猜出谜底:空气讨论发言:说出能够证明空气确实存在的实验或实例。学生互相评价。学生观看并思考问题:拉瓦锡在实验过程中是如何发现气体减少了1/5的?分析教师课前提供的信息。学生分组讨论后交流,共同讨论方案的可行性,比较后得出最佳方案:.选用红磷燃烧,因为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固体。.将集气瓶装水后的剩余部分分为五等分,做好记号。观察现象并及时记录。【分析讨论】1.描述实验现象;2.小结并交流成功的经验3.寻找并分析失败的原因分组讨论、交流结果:1、水面上升不满15的原因有:装置漏气红磷不足没等装置冷却就打开止水夹等; 2、随着燃烧的进行当氧气含量低到一定程度时,
8、红磷不能继续燃烧因此瓶中还有少量残余的氧气。阅读教材的有关内容,归纳空气的组成成分。形成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化学符号。观看课件比较各物质的异同,归纳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结合图片、资料讨论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思考后口答讨论教材中的问题。根据讨论描述氮气的物理性质。观看图片并思考问题。讨论。总结收获交流体会。课后完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松心情,暗示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引导学生探究,激发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通过有关空气发现史料的学习,初步认识科学家的实验模式,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去亲自体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通过讨论初步学习如何设计方案,同时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知道实验是学习
9、化学的基础。通过实验探究过程,体验实验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让学生在观察与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中培养科学观察、规范表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对实验现象作进一步的分析、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引导学生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规范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处理信息的能力,并在汇报中训练口语表达能力。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形成一个认识物质物理性质的顺序,今后既便于全面学习其他物质的物理性质又便于物质间的对照。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化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也将应用于生活。让学生了解污染的危害有助于培养他们关注环
10、境、热爱自然的情感。让学生在交流中加深认识得到提高。个性化教学为学有余力学生所做的调整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是本课题的重点,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能理解其测定的原理和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启发学生进行创新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所做调整由于大气压强在物理上还没有接触,一部分学生对实验的原理不能真正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给给予这部分学生需要的帮助,为他们的学习清除障碍。板书设计课 题 1 空 气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1.拉瓦锡与空气成分的发现 1.氧气;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2.氮气实验原理 3.稀有气体实验现象 4.物理性质实验结论 三.空气的保护3
11、.空气成分 1.污染物质4.混合物与纯净物 2.保护空气的措施教学反思章节(课题)名称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 氧气学时2总课时12三维目标知识技能1.知道氧气的物理性质。2.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碳,硫、铁等物质在氧气里的燃烧中所表现出来的化学性质)。认识硫、碳、铁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3.能说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定义并会判断。4.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5.知道氧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用途。过程方法1. 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合作与交流的能力;2.通过对实验现象及结论的分析,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学生
12、进行“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辨证规律教育。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进取精神学生特征分析经过课题1的学习,学生对氧气的存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心理上和知识背景上都具备了学习本课题的条件。但学生对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它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缺乏系统的了解。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1.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即化学性质比较活泼)2.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本课题包括氧气的性质和化学反应两部分。以氧气的性质为核心,通过氧气所能发生的一些具体的化学反应,介绍了化学反应的基本概
13、念和原理。在认识“物质”为主的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意突出实验环节以丰富学生在认知过程中所需要的感性材料,提高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动手能力。教学难点1.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区别2.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札记设置问题、导入新课:氧气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但是健康的人在正常情况下却不需要吸入纯氧,为什么?(讲解)因为人吸入氧气后在人体内进行的是缓慢氧化,能不断地放出热量,供给体内各个器官的需要,保持体温恒定在36.5。如果长时间吸入纯氧,体内氧化速度过快,放热过多,正常生理机制发生紊乱,使体温升高会出现病态。所以
14、健康的人不要长时间吸入纯氧。看来我们还得多了解氧气的知识。(板书)课题2氧气引导探究物理性质:【过渡】我们先来看看氧气具有哪些物理性质。【设疑】氧气能否溶解在水中?【追问】容易溶解吗?在室温下,1L 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 氧气【指导阅读】P34第一自然段【总结】一、物理性质1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2标准状况下,密度1.429g/L,比空气(1.293 g/L)略大、3.溶解性:不易溶于水 30mLO2/1LH2O(室温)氧气O2气体液体固体无色淡蓝色雪花状淡蓝色-183-2184三态变化101kPa时,工业生产的氧气,一般加压贮存在钢瓶中(天蓝色,黑字)实验探究化学性质:【展示】一瓶无
15、色气体,如何来证明它是氧气?【演示】实验2-2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讨论】为什么在空气中只能看到火星儿,而在氧气中却能燃烧?【补做实验】木炭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实验2-3】 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硫,加热,直到发生燃烧,观察硫在空气里燃烧时发生的现象。然后把盛有燃着的硫的燃烧匙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再观察硫在氧气里燃烧时发生的现象。比较硫在空气里和在氧气里燃烧有什么不同?【强调】在演示过程中随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前、中、后的现象【设问】铁丝在空气中能燃烧吗?在氧气中呢?【实验2-4】把光亮的细铁丝盘成螺旋状,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是,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集
16、气瓶底部要先放一些水或细沙)【思考】实验前为什么在瓶底放一些水或铺一层细沙?【引导分析比较、得出结论】对比木炭、硫、铁丝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说明了什么?【引导讨论】教材P35“讨论” 比较三个反应的共同点【讲解】化合反应:我们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讨论】蜡烛与氧气的反应是化合反应吗?(讲解)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氧元素)发生的反应氧化反应【注意】1氧化反应是指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氧指的是氧化剂,而不是专指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只是氧化反应中的一种。氧气是初中阶段最常见的氧化剂。2.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是较剧烈的氧化反应,但并不是所
17、有的氧化反应都像燃烧那样剧烈并发光、放热。有些氧化反应进行的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举出生活中的缓慢氧化的例子【讨论】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区别。【小结】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举例说明。【提问】在什么情况下氧化反应也一定是化合反应呢?【小结】有氧气参加反应,生成物只有一种物质的反应。【练习反馈】判断下列反应哪些为化合反应?哪些是氧化反应?(1)硫 + 氧气 二氧化硫(2)锌 + 盐酸 氯化锌氢气(3)石蜡 + 氧气 二氧化碳水(4)镁 + 氧气 氧化镁联系运用、总结归纳:【讨论】你知道气割为什么要让可燃气体在氧气中燃烧,而不
18、是在空气中燃烧?【小结】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有何收获?思考倾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知道的氧气的物理性质。联想水中的生物通过喝水获取氧气,从而得出结论:氧气能溶解在水中。思考,回答:不容易,地球上大部分被水体覆盖,若氧气容易溶解在水中,则空气中将不存在氧气。阅读课文有关内容,将氧气的物理性质补充完整。归纳总结观察,思考。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讨论分析结论观察实验现象:反应前、反应过程中、反应后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写出文字表达式观察实验现象:反应前、反应过程中、反应后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写出文字表达式讨论讨论后分析归纳发言: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比较,思考,回答都是化学反应
19、;都是点燃条件;都是与氧气反应;都反应剧烈;都放出热量;都是两种物质变成一种物质理解(多变一)、记忆。判断理解记忆认识缓慢氧化是一种不易察觉的氧化反应,通常无发光现象,但会发热举例讨论讨论。练习思考,回答:在氧气中燃烧剧烈,充分,放热多,有利于产生比较高的温度小结交流,知识脉络化。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对新知识产生熟悉感、亲切感,激发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并用学到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确物质的物理性质通常研究哪几个方面便于今后学习其他物质让学生尝试探究的乐趣让学生学会如何全面细致有序地观察实验,准确描述实验现象。使学生在分析比较中获取知识,从而学会从具体到一般的解
20、决问题的办法加深对化合反应概念的认识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关注、探究化学变化。能用对比的方法学习。与引课形成对照体现化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用途反映性质。个性化教学为学有余力学生所做的调整本课题的重点是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化合反应的概念,必须通过实验获得知识,同时教师必须有计划安排一个由浅入深的顺序,让学生接触一种认识物质的模式。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所做调整对于氧气的化学性质必须通过观察实验来完成。对于需要帮助的同学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思维性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板书设计课题2 氧气的性质氧气化学性质化合反应区别联系物理性质氧气的检验定义碳+氧气 二
21、氧化碳点燃硫+氧气 二氧化硫点燃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点燃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点燃氧化反应教学反思章节(课题)名称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 3 制取氧气(第一课时)学时2总课时13三维目标知识技能1掌握实验室制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2能说出工业上制氧气的方法和原理。3了解催化剂、催化作用的概念。4建立分解反应的概念并能应用。过程方法1、通过探究氧气的制法,初步学习实验探究过程。2、通过对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异同点的比较,让学生初步学会比较学习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催化剂的探究和阅读有关材料,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学生特征分析
22、学生经过课题2的学习和活动,对氧气的性质及用途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对氧气产生了浓厚的探究欲望,加之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储备,学生早已渴望制取一瓶纯净的氧气。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气体制备,没有头绪,需要教师加以引导。本课题是气体制备的起始课,是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综合利用,能为今后“物质的制备”奠定基础。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及其操作方法。教学难点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札记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展示图片: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医疗、金属切割、燃烧等图片。提问:这些图片说明了什么?【提出问题】1、你知道自然界是如何获得氧
23、气的吗?学生回答完补充光合作用的原理 :二氧化碳 + 水 葡萄糖 + 氧气2、工业上需要大量氧气,你认为用什么原料制取即经济又可行?简单介绍工业制氧气具体过程。引导学生理解这种利用沸点不同来分离混合物的方法。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3、(展示一瓶氧气)设问:你想不想知道这瓶氧气是如何在实验室制得的?【讨论】如果要通过化学方法在实验室制出氧气,反应物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发生反应的条件应该是怎样的?生成物应具备什么要求?【讲述】结合讨论结果,告诉学生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方法。实验探究,引导观察【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实验2-5】、【实验2-6】取少许二氧化锰于试管中并加热,检
24、验是否有氧气生成。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相应结论。.从二氧化锰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归纳出催化剂的概念及催化作用,带领学生分析催化剂的涵义:(1)改变的涵义。举出需要减慢反应速率的实例。(2)质量、化学性质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物理性质可能发生改变)多媒体展示:催化剂的作用录像;写出过氧化氢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设问】实验室是怎样用高锰酸钾、氯酸钾来制取氧气的呢?【展示实物】高锰酸钾、氯酸钾二氧化锰让学生观察其色态。介绍高锰酸钾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俗称PP粉,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演示实验】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放入小试管中加热,用带火星木条检验。【分析讨论】二氧化锰是此反应
25、的催化剂,板书反应文字表达式。【演示实验】将适量的高锰酸钾放入试管中加热,用带火星木条检验。讲述:高锰酸钾加热后会产生氧气,同时还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鼓励学生写出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总结:以上是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方法分析对比,发现规律【提问】写出铁、磷、硫在空气中或氧气中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他们属于什么反应类型。【提问】以上实验室制氧气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后总结指出:它们属于分解反应。板书分解反应的定义。【知识对比学习】引导学生将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对比归纳与反思本节课你了解了什么?学会了什么?知识应用,总结提高多媒体展示课堂作业并及时点评。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相
26、关习题。观看、思考回答:说明氧气有着广泛的用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思考、讨论、回答。 自然界氧气的获得:主要是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回答:空气学生理解、思考。回答:物理变化。思考、讨论并得出结论:反应物含氧元素且廉价易得;反应条件简单容易达到;生成物无污染等。学生得知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观察教师的操作方法及实验现象,并作详实的实验记录。学生交流得出相应实验结论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缓慢加入二氧化锰后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加快二氧化锰可重复使用二氧化锰自身不能产生氧气。交流讨论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知道什么是催化剂。知道催化剂能改变(加快、减
27、慢)化学反应速率,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观看,了解催化剂的作用。正确写出过氧化氢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观察并描述几种物质的色态。观察实验,根据事实确定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并分析生成物。书写此反应文字表达式,并记忆。观察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和老师提供信息写出反应表达式。整理、归纳。按要求书写,并回答它们属于化合反应。讨论、回答。理解概念讨论得出:共同点(属于化学反应中的基本反应类型)不同点(化合反应:多变一分解反应:一变多)通过交流反思,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整理。积极思考,认真完成。课下完成。图片引课,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体会氧气的重要性。课本虽未提及,却是事实存在最重要的制氧气方式
28、,有助于培养学生开阔的思维,灵活学知识的能力。通过对工业制氧气过程的介绍让学生知道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明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便于学生思路清晰,系统掌握。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引出催化剂,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通过观看多媒体展示图片,了解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实验让生知道这两种实验室制氧气方法的药品及原理。归纳、总结整理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力。通过与化合反应对比认识分解反应,同时感悟用分类的方法、对比的方法学习化学。通过交流、反思巩固所学知识。练习反馈,加深理解,查漏补缺。个性化教学为学有余力学生所做的调整本课题的重点是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
29、理和方法,并指导学生动手制取氧气,制备气体时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适当放手合作探究。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所做调整对于需要帮助的学生教师要讲清操作顺序及操作中注意的问题,使学生明确每一步该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时模仿的形式进行。板书设计课题3 制取氧气一、氧气的制法 1、自然界:光合作用2、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二氧化锰、实验室制法 过氧化氢 水+氧气 二氧化锰加热 (2)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加热 (3)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质量、化学性质反应前后不变所起作用:催化作用 二、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一变多)A B+C+教学反思章节(
30、课题)名称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 3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学时2总课时14三维目标知识技能1.知道实验室制氧气的两套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初步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2.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并试验氧气的性质。过程方法1.学习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反应的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和验满方法;2.通过实验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及其操作方法。教学难点熟练规范地制取气体并验证性质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
31、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札记复习提问引入新课实验室制取氧气一般用的是什么药品?其反应原理的文字表达式怎样书写?【设问】实验室用什么样的装置制取氧气?活动探究制取装置1.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演示】在小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滴入几滴过氧化氢溶液,要得到并收集氧气需增加什么仪器?可以用哪些容器替代试管作反应的容器?【展示】锥形瓶、广口瓶、烧瓶【讨论】若要持续添加过氧化氢溶液,应增加什么仪器?若要控制反应的速率应该用什么仪器,长颈漏斗还是分液漏斗?【展示】三套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1) (2) (3)引导学生比较三套装置的优缺点【设问】:如果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用上面的
32、装置可以吗?若不行你将进行怎样的改动?2.【展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3.氧气的收集方法。【提问】收集气体可以采用什么装置?引导学生结合氧气的物理性质分析收集方法【探究】发生装置的选择跟哪些因素有关,(引导):(1)让学生观察药品也就是反应物的状态(2)实验室制氧气需要的反应条件(3)归纳【探究】实验室收集气体装置的选择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探索操作步骤【设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如何操作?(指导阅读)课本第40页。【小结】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查(茶)装(庄)定点收离(利)熄(息)【投影展示】讨论题1、如何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2、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3、为什么试管口要略
33、向下倾斜?4、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为什么?5、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用课件展示错误操作导致的后果【展示】1.试管口向上倾斜导致试管炸裂的动画 2.试管局部受热导致试管炸裂的动画3. 水倒流导致试管炸裂的动画。 实验探究制取氧气【提问】你们想试试如何制取氧气吗?下面我们将亲自体验制取并收集氧气,再用收集到的氧气试验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前指导【课件展示】实验内容: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收集2瓶氧气2.木炭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注意事项:1、操作顺序(1)检验气密性(2)装药和棉花(3)倾斜固定试管(4)集气瓶盛水做准备
34、(5)先预热后加热(6)连续气泡收集(7)先拿导管后熄灯2、燃烧实验(1)木炭用坩埚钳夹住,由上往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2)燃烧铁丝的集气瓶中预先留少量的水3、实验完毕后整理仪器和桌面 巡视发现学生操作中的错误及时纠正。【讨论】(1)为什么木炭要由上往下缓慢伸入集气瓶?(2)为什么要在燃烧铁丝的集气瓶中放少量的水?燃烧木炭时为什么不放水?燃烧硫要放水吗?为什么?归纳总结交流提高【设问】学完本课,你知道了什么?【布置作业】课后习题3.4.5。回答药品板书文字表达式讨论回答:需增加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可以用锥形瓶、广口瓶、烧瓶替代试管。回答:若要持续添加过氧化氢溶液,应增加长颈漏斗或者分液漏斗;若要
35、控制反应的速率应该用分液漏斗。讨论分析装置的优缺点答:不可以分析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学生思考回答:(1)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的性质可用排法收集。(2)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分析总结出一般气体的发生装置选择的规律: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发生装置。分析总结出气体的收集装置选择的规律:根据气体的性质(密度、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学生带着问题阅读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一名学生复述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在试管中放入药品和一团棉花,并固定在铁架台上3.将集气瓶盛满水,盖好玻璃片4.点燃酒精灯,先均匀加热,再对准药品加热5.有气泡连续产生时收
36、集氧气6.把导管拿出水面,熄灭酒精灯讨论回答问题【学生分组实验】根据板书内容的提示,进行实验操作。讨论回答小结:知道哪部分是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掌握连接仪器,制取及收集气体的方法。通过复习巩固旧知识自然引入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装置的对比加深对发生装置的认识,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师生共同进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用谐音记忆法归纳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能够让学生尽快地熟悉实验步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通过计算机模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的正确操作,加深错误
37、操作造成的可能效果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讨论,学生知道了这样做的原因,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印象更深刻了。通过归纳总结拓展了学生的思路,使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为以后的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板书设计课题3 制取氧气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 水+氧气实验原理 二氧化锰加热 实验室制取氧气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加热 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密度、在水中溶解性。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操作步骤 : 查 装 定 点 收 离 熄 验满方法: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看是否复燃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8、实验装置教学反思章节(课题)名称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学时2总课时16三维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空气的组成,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污染有大致的印象。2、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3、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4、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5、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反应原理。过程方法1、学会如何防治空气污染。2、通过有关图示,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会进行制取氧气的实际操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复习空气的组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2、通过正确规范的实验装置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和安全操作的教育。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2、实验室制取氧气和收集气体
39、的操作方法。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严密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过程设计师生活动教学札记一、谜语引入,激发求知欲: 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咀嚼无滋味,没它活不久.(空气)二、阅读感知,交流汇报.请快速阅读课本,找出应该重点掌握哪些知识. 三,启思诱想,讲练结合.在这一单元中,重点是氧气的有关知识。知识结构一(一)、空气1、空气的组成:大自然中的氧气主要存在于空气中,谁首先研究了空气的组成,空气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各成分约占空气体积的多少,请同学们完成练习:例(1)、200多年前,法国化学家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得出了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并较早地把天平用于研究工作,使化学研究走向了定量化。例(2)、空气的成分和组成空气成分O2N2CO2稀有气体其它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注意:空气成分是指体积分数而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