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较小数大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p39页例7,练习六第6-121题。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景,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比较和交流,自主探索并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2、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发展数感。 3、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自主探索并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自主探索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复习:比较每组两个数的大小:999 1000900 8998399 8400简单的小数大小比较,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较复杂的小
2、数大小的比较。(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1、出示例72、全班交流(1)第一层次:结合生活经验,给出直观解释学生交流:将0.5元和0.48元化成几角和几角几分,然后进行比较。教师引导:通过将新知转化成以前学过的旧知,然后巧妙地解决问题,是一种很好的思考方法。利用这一方法,你能说一说为什么小明带的钱不够买一块三角板或一把直尺吗?学生尝试用这一方法解决新问题,并交流。(2)第二层次:借助直观图形,初步构建模型。质疑:并不是所有小数都可以通过这一方法来比较大小的,如果没有了具体的单位“元”,又该如何比较这些小数的大小呢?交流:引导学生交流其他方法,并阐明思考过程。教师则努力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并力图使每一
3、个学生弄明白这些方法。引导:有时,如果我们能将这些抽象的小数用直观的图形表示出来,比较它们的大小将变得既有趣、又简单。教师呈现如下三个图形各10个(每一小组都有),并介绍,大正方形每个表示1,长方形和小正方形分别表示0.1和0.01。1 0.1 0.01你能用这些图形表示出0.5和0.48,并借助图形比较它们的大小吗?学生操作,并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这一方法,比较0.5和0.65、0.5和1.25之间的大小。(3)第三层次:摆脱直观束缚,逐步抽象概括出示0.32、1.16、0.9和0.88四个小数。提问:你能从中任意选择两个小数,比一比它们的大小吗?小精灵儿童网站明确要求:你
4、可以用图形先摆这些小数,然后比较;也可以不动手,通过在头脑中想图形,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当然也可以不摆、不想,直接比较它们的大小。学生尝试,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了解情况。交流。教师有意识地选择后两种情况进行交流,以帮助学生从具体的直观支撑中摆脱出来,从而达到抽象思考的层面。3、完成“试一试“学生独立尝试,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比较。交流时,注意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同时引导学生比较各种方法,以完成对方法的优化。三、巩固应用1、练一练(1)学生独立尝试(2)交流比较的方法后,教师还可引导学生体会:同样的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大小也不同,以进一步强化小数大
5、小比较的一般方法。2、完成练习六中的第6-11题。(1)第6题除了让学生比较涂色部分,还可以引导学生用小数表示各图中的空白部分,并比较它们的大小,也可以比较每一个图中涂色与空白部分的大小。(2)第7题第一组还可以引导学生继续看图思考:还有哪些小数也比0.1小,以发展学生的数感。第二组,还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中间的参照数0.3进行比较,以丰富学生的比较策略;第三组,还可以引导学生从计数单位的角度进行思考。最后借助数轴上的点,帮助学生体会:直线上的点位置愈靠右,这个数就愈大,反之则愈小,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3)第9题可以引导学生课前收集自己的身高、体重、视力等方面的数据,并通过比较,强化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爱护眼睛的良好习惯。(4)第11-12题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展开思考:用这三个数字和小数点一共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小数,最大和最小的数各是哪一个数,如何有序地寻找答案?从而在开放的问题情境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