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文科班3、2工业区位测试
班级 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读下面炼铝厂、制糖厂、电子装配厂和啤酒厂四种工业区位模式图,判断哪一组说法是正确?( D )
A.①炼铝厂②制糖厂③电子装配厂④啤酒厂 B.①啤酒厂②电子装配厂③制糖厂④炼铝厂
C.①制糖厂②电子装配厂③制糖厂④啤酒厂 D.①啤酒厂②炼铝厂③制糖厂④电子装配厂
(07广东4~6)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2~4题。
2.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 C )
A.市场指向型 B.劳动力指向型 C.原料指向型 D.动力指向型
3.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D )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B.产品科技含量高、运量小
C.以航空运输为主 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
4.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 ( D )
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 D.中、西部地区
5. (09年上海文综第17题)德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韦伯,创立了工业区位理论。该理论假定只考虑运输因素,则工厂应建于运费最低的区位。下面左图中M1表示原料地,M2表示燃料地,C表示消费地,P表示生产地,则P最可能是 ( B )
A.炼铝厂 B.制糖厂 C.纺织厂 D.家具厂
07江苏19~20)上面右图为“五种类型产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6题。
6.食品工业、软件产业、服装加工业与图中所示类型相符的依次是 ( A )
A.④、②、③ B.④、⑤、② C.③、②、① D.①、③、⑤
7.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吸引的外资中,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原因主要是出于( B )
A.解决就业 B.个人偏好 C.改善环境 D.利用科技优势
8.有些工厂的区位不合理,但仍然留在那里,称之为工业惯性,其形成的原因不是(D )
A.搬迁费用太高 B.政府的影响 C.考虑当地经济 D.没有合适区位
(江苏省南京市2009届高三地理期末考试)下为“每冶炼一吨钢所需原料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1800年的钢铁工业 ( C )
A.主要靠近市场 B.主要靠近廉价劳动力丰富地区
C.主要靠近原料地 D.主要靠近煤炭产地
10.到1985年钢铁工业多布局在市场,而不在铁矿产地,主要是因为市场所在地( B )
A.铁矿运量低于钢铁运量 B.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
C.劳动力丰富、工资低 D.靠近海洋、地价低廉
(07全国卷Ⅱ芯片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某跨国公司的芯片生产厂以往均设在发达国家。但2007年3月,该跨国公司决定在中国大连投资25亿美元建芯片生产厂。回答11~12题。
11、.通常,计算机芯片生产厂的区位选择属于( D )
A.原料指向型 B.市场指向型 C.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D.技术指向型
12.该公司在中国投资兴建芯片生产厂,主要因为中国拥有 ( B )
A.丰富的原料 B.庞大的市场 C.廉价的劳动力 D.先进的技术
(宁夏08年学业测试)产业转移是区域参与国际经济分工的必然结果,据此完成13~14题。
13.在产业转移中,受廉价劳动力驱动的是 ( A )
A.美国“硅谷”的企业在东南亚建电器组装厂 B.中国上海的纺织企业在新疆建棉纺厂C.德国鲁尔区的钢铁企业在荷兰沿海建炼钢厂 D.日本的汽车企业在瑞士建齿轮厂
14.产业转移有助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 B )
A.产业结构相一致 B.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合作
C.善环境质量 D.缓解就业压力
15、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以重工业为主的是 ( A )
A 辽中南工业区 B 京津唐工业区 C 沪宁杭工业区 D 珠三角工业区
16. (07天津39)环渤海地区被确定为我国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重点发展区域,是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0分)
(1)甲、乙、丙三区域工业发展共同的区位优势,除了良好的农业基础、发达的海陆交通、优惠的政策,还有哪些?请再列举两方面。(每点2分,共4分)
(2)甲、乙两区域建立化学工业不同的主导区位因素各是什么?(甲区域4分,乙区域2分)
答案 (1)科技水平高; 经济基础雄厚。
(2)甲区域:原料和燃料;乙区域:市场。
51. (07全国卷Ⅱ36)某城市将建印染厂、水厂、污水处理厂、科技园区和生态公园。下图中的A、B、C、D、E五处可供选址,该地盛行东风。据此并读下图,回答问题。
在A、B、C、D、E五处中:(每小题选址2分,理由4分,共30分)
(1)印染厂宜选址于 ① ,理由是 ② ;
(2)水厂宜选址于 ③ ,理由是 ④ ;
(3)污水处理厂宜选址于 ⑤ ,理由是 ⑥ ;
(4)科技园区宜选址于 ⑦ ,理由是 ⑧ ;
(5)生态公园宜选址于 ⑨ ,理由是 ⑩ 。
答案 ①B ②在居住区的河流下游和盛行风向的下风向 ③E ④在城区河流的上游 ⑤A ⑥在城区污染源的下游 ⑦D ⑧靠近高等院校 ⑨C ⑩在污染型企业与居住区之间
附加题:做错不扣分,作对可加分,但总分不得超过100分
(天津市各区2009届高三地理试题)下图是“某公司工业投资地域变化图”,a、d两国均为发达国家,b、c两国均为发展中国家。判断分析完成1~2题.
1.在阶段Ⅰ,影响跨国公司投资设厂的主导因素是( C )
A.市场 B.劳动力 C.科技水平 D.原材料
2.在阶段Ⅱ,影响跨国公司投资设厂的主导因素是( B )
A.市场 B.劳动力 C.科技水平 D.原材料
图9
(2008年佛山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下图为美国铜矿资源开发布局指向示意图(图9),读图回答 3~5题。
3.美国铜矿熔炼厂和精炼厂分别属于( A )
A.原料指向型工业和市场指向型工业 B.动力指向型工业和技术指向型工业
C.动力指向型工业和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D.原料指向型工业和技术指向型工业
4.大量铜材加工厂布局在精炼厂附近,最有利于 ( B )
A.加强各加工厂间联系,竞争发展 B.加强与精炼的协作,降低成本
C.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劳动力成本 D.减少市场交易费用,改善环境质量
5.从西部铜矿熔炼到精炼厂(盐湖城作为西部最重要的有色金属消费地区),粗铜产品运输方式宜选择( C )
A.海洋运输 B.内河运输 C.铁路运输 D.航空运输
9.如下图,某城市规划建设一个化工厂,下面四种布局较合理的方案是 ( D )
10.美国把许多电子工业装配企业迁到东南亚和墨西哥等地,主要是为了 ( A )
①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②充分利用当地便宜的土地和住房 ③扩大市场,增加销售 ④传播新技术、工艺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非选择题:
读图,回答问题:
1、(1)美国的“硅谷”所在城市是 圣弗朗西斯科 (旧金山) 。
(2)美国的“硅谷”是北美工业区域中的 高科技或新兴 工业区,该工业部门的从业人员中 科学家和工程师 占较大的比例。
(3) 斯坦福大学 在“硅谷”崛起的早期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到目前“硅谷”仍是美国以至世界 电子工业 的中心。
(4)刺激“硅谷”迅速崛起的主要因素除气候宜人、军事订货外,其他的三个因素是: ①地理位置优越、 ②有高等院校 、③便捷的交通。
2、右图为某国简图,该国为欧洲经济经济实力最强国家,图中阴影部分为其主要工业区同时也是世界上传统工业的代表。根据题意回答以下问题:
( 1 )该国为___德____国,工业区名称为 ____鲁尔区_____。
(2)其传统工业区的区位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工业区曾出现衰落,试列出其衰落原因: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区位优势:丰富的煤炭资源
离铁矿区近(法国东北部)
充沛的水源 天然河与运河连成一体;
使捷的水陆交通(铁路,莱茵河水运 能直通海洋
广阔的市场
②衰落的原因:生产结构单一(煤炭,钢铁工业是全区工业基础,限于传统工业)
煤炭能源地位的下降
世界性钢铁过剩(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落伍)
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