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苯中毒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一、
苯的危害
①短期接触
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痹作用,引起急性中毒。重者会消灭头痛、恶心、呕吐、神志模糊、知觉丧失、昏迷、抽搐等,严峻者会由于中枢系统麻痹而死亡。少量苯也能使人产生睡意、头昏、心率加快、头痛、抖动、意识混乱、神志不清等现象。摄入含苯过多的食物会导致呕吐、胃痛、头昏、失眠、抽搐、心率加快等病症,甚至死亡。吸入20230ppm 的苯蒸气 5-10 分钟会有致命危急。
②长期接触
长期接触苯会对血液造成极大损害,引起慢性中毒。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苯可以损害骨髓,使红血球、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削减,并使染色体畸变,从而导致白血病,甚至消灭再生障碍性贫血。苯可以导致大量出血,从而抑制免疫系统的功用,使疾病有机可乘。有争论报告指出,苯在体内的埋伏期可长达 12-15 年。妇女吸入过量苯后, 会导致月经不调达数月,卵巢会缩小对胎儿发育和对男性生殖力的影响尚未明白。孕期动物吸入苯后,会导致幼体的重量缺乏、骨骼延迟发育、骨髓损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国际癌症争论中心(IARC) 已经确认为致癌物。
苯是一种无色、有芳香味的碳氢化合物,透亮、易挥发、易燃、易爆。苯的中毒原理为由呼吸道侵入人体。吸入高浓度的苯蒸气以及
大量苯液污染皮肤或误服均可引起急性中毒。口服致死量约为10 毫
升。其毒性作用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另外对造血、呼吸系统也有损害。
二、急性苯中毒临床表现 1.轻度中毒者可有头痛、头晕、流泪、咽干、咳嗽、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步态不稳;皮肤、指甲及粘膜紫组、急性结膜炎、耳鸣、畏光、心悸以及面色苍白等病症。 2.中度和重度中毒者,除上述病症加重、嗜睡、反响迟钝、神志恍惚等外,还可能快速昏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全身皮肤、粘膜紫绀、呼吸增快、抽搐、肌肉震颤,有的患者还可消灭躁动、欣快、谵妄及四周神经损害,甚至呼吸困难、休克。
三、 职业危害的防治措施
依据本公司生产部门职业危害的实际状况,可实行以下几个方面的防治措施:
1、 加强组织治理,认真贯彻执行我国公布的有关防治职业病的
规定和政策,结合劳动过程中生产性有害因素,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建全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大职业危害宣传力度。
2、 进展工艺改革和技术革,加强设备修理、杜绝跑、冒、滴、漏等现象。承受距离防护原则,机械防护原则以防止工人直接接触危害源的时机,承受密闭、通风净化等措施来降低生产性有害因素的危害。
3、合理的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定期对生产环境的职业危害因素进展
监测,觉察问题准时解决,培育职工良好的工作卫生习惯。
4、 定期对职工进展职业性体检,了解职工的安康状况,做到“早觉察早治疗”。做好员工的卫生保健工作并建立职业卫生防护档案。5、 使职工明确职业危害应急救援程序及措施。 四、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公司成立职业危害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职业危害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由四个组组成:即现场抢救组、技术组、事故调查组、善后处理组等组成,由指挥领导小组组长依据事故类型和现场状况确定。
五、 职业危害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职责:
㈠、领导小组职责:
1、 负责本公司的职业危害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修订工作,并依据救援预案快速组织开展救援工作
2、 组织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定期组织预案的实施和演练。
3、检查催促做好职业危害事故的预防措施,现场把握应急设施、设备以及其它物资和技术贮存。
4、公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向上级部门和向相关单位通报事故状况及向有关单位进展应急恳求。
5、负责应急救援行动中一切所需物资和人员的调度工作,并对救援行动中发生的异议实行紧急处理。
6、 组织事故分析、调查、总结应急救援阅历教训,并将事故缘由、
责任及处理意见公布于众。
7、 做好稳定生产秩序和危害人员的处理及安抚工作。
8、催促、审核相关部门制定职业危害应急救援预案并有效实施,《预案》各相关部门报安全生产治理处。
㈡、各组工作职责
①、 现场抢救小组:主要负责现场抢险指挥,准时抢救伤受伤者工作。
②、 技术组:主要负责事故抢救,现场监测,事故调查方面的技术询问和指导,供给技术支援。
③、 事故调查组:主要负责实际协调上级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④、善后处理组:主要负责事故死亡人员及受伤人员的善后处工作。六、 职业危害事故报警、通迅联络
公司救援信号主要通过报警、指挥领导小组通过 向有关单位及个人公布救援命令。
公司报警 :
安全生产治理办公室日间: 公司夜间值班 :
外部通迅联络
①、 丰润区防疫站监视科:
②、 丰润区安监局:
③、 丰润区人民医院:
1、 急救 :120
七:事故报告及应急措施
㈠、事故报告
⑴、 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必需以最快捷的方法报告给事故救援领导指挥小组和生产部,并实行应急措施。
⑵、 事故救援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马上按《预案》规定启动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织救援人员赶赴现场进展救援行动,同时按事故级别及规定时间向所在地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报告内容:事故发生单位、时间、地点、危害状况、受危害人数、可能发生缘由、已实行措施和进展趋势。
⑶、 相关部门接到通报后,马上组织人员进展救援。
㈡、应急措施
事故发生后必需把握先救人、后救物、以自救为主,外援为辅的原则, 力求保护事故现场。
⑴ 发生职业病事故危害时,必需停顿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 把握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把事故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⑵ 疏通应急通道,撤离作业人员、组织泄险、保护事故现场、保存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
⑶、对患病或者可能患病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准时组织救治, 进展安康检查和医学观看。
⑷、 协作卫生行政部门进展调查,依据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照实提
供事故发生状况、有关材料和样品,并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实行其
它措施八、 事故应急救援终止 确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完毕,落实防止此类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后,由指挥领导小组公布救援终止命令, 并向上级部门及相关单位通报事故危急已解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