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学案).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652504 上传时间:2024-12-1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7.92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一、学习目标 1、记住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时代、地点和种植的粮食作物;列举原始农耕文化的主要表现。 2、认识自然条件对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农耕生活的影响。 二、预习准备 1、位于长江流域的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址是       ,距今约      年,位于今天的     省境内。原始居民从事 ,使用磨制石器(即新石器)等;最早种植    ,家畜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等;住在__________的房子里。 2、位于黄河流域的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址是     ,距今约     年,位于今天的     省境内;原始居民广泛使用 石器(即新石器),种植 、麻和蔬菜,用 纺织麻布,饲养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家畜和家禽;制作彩陶;居民住在的__________房子里。 3、大汶口遗址位于______省,距今_________年,其后期开始出现了贫富分化。 三、学习内容 (一)预习交流 (二)教师导入 (三)河姆渡遗址 1、引导学生回顾导语中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获取食物的主要方式?想一想他们这种获取食物的方式会有哪些不便?原始人要改变这些状况,该怎么做呢? 2、观察教材第7页地图,在地图上找到、圈划,并在右图上填出A、B、C遗址名称。 3、指导学生阅读第一目内容,观察教材第7页《重要原始农耕文化遗址分布图》,第8页《骨耜》《炭化稻谷》,然后回答。 (1)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什么时间的什么地点?生产工具怎样?他们种植什么作物?住什么样的房子?主要饲养何种家畜?手工业制造有哪些? (2)讨论: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 (四)半坡遗址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10页内容,观察教材第7页《重要原始农耕文化遗址分布图》,第9页《炭化粟和装粟的陶罐》《半坡彩陶鱼纹盆》,然后回答。 (1)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什么时间的什么地点?生产工具怎样?他们种植什么作物?住什么样的房子?主要饲养何种家畜和家禽?手工业制造有哪些? (2)比较: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的房屋?而半坡原始居民却建造半地穴式的房屋? (3)想象:我国原始的农耕时代的居民有怎样的分工?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4年,图中B地出土了大量农具、粟粒、白菜种子等;1973年,图中A地出土了成堆的稻谷、稻杆,以及用水牛等动物肩胛骨制成的骨耜。 材料二:观察图片(右上图) A地出土 B地出土 材料三:A地人们在地面先打桩,木桩上架设横梁,再在上面铺设楼板……; B地人们先挖一个地坑,然后在坑口立架搭棚。冬天,人住在里面可以避风御寒。 回答:(1)根据材料一、三可知:A处遗址主要种植 粮食作物;B处遗址主要种植 粮食作物;A处遗址主要建造 房屋;B处遗址主要建造 房屋; (2)材料一、二、三分别说明了A、B两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共同点? (3)A、B两地人们的生产生活与祖国早期人类相比,有哪些不同?这些不同表现了何种原始文化的主要特征? (4)议议:这两处同为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为何有这些不同?对你有何启发? (五)学生自学第三目“大汶口遗址” 1、大汶口遗址位于______省,距今_________年,其后期开始出现了贫富分化。 2、思考:大汶口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多少悬殊的现象? (六)知识梳理(略) 四、达标检测 达标检测第2课。 五、学有所获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