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雨和小雨教案教材分析:音乐大雨和小雨旋律流畅、节奏简单,富有儿童特点。歌词模仿了大雨哗啦啦和小雨淅沥沥的声音,音乐形象鲜明,富有童趣。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旋律及节奏,理解歌词内容。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动作、声音、乐器)表现大雨和小雨的不同。3、喜欢参加节奏乐活动,体验节奏乐活动的乐趣。教学重、难点:1、感受歌曲旋律及节奏,理解歌词内容。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动作、声音、乐器)表现大雨和小雨的不同。教学准备:1、事先带领学生观察下大雨和小雨的情境,积累了一些相关经验。2、自制课件大雨和小雨,每人一个铃鼓。教学过程:一、猜声音,引出大雨和小雨的主题。提问:1、听这是什么声音?2、两种声音
2、有什么不一样?二、学生欣赏并表现大雨和小雨。1、教师一边用手指挂图,一边用较慢的速度清唱歌曲,引起学生对歌曲的兴趣。提问:刚才小朋友听到老师唱了大雨和小雨,谁来告诉老师大雨的声音是怎样的呢?小雨的声音又是怎样的呢?2、师生一起用歌声表现大雨和小雨的不同声音,边唱边配上动作。3、教师再次清唱歌曲,学生用动作表现下大雨、小雨的节奏。三、运用身体乐器,表现大雨和小雨的不同。1、刚才老师用什么方法给歌曲伴奏?2、小朋友还有什么方法给歌曲伴奏?3、怎样用身体动作表示下大雨的样子?4、怎样用身体动作表示下小雨的样子?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给歌曲伴奏。如:拍手、拍腿、跺脚等,下大雨时的动作要大声音也要大,下
3、小雨时的动作要小声音也要小。为使用乐器做准备。四、教师出示铃鼓,让学生回忆并模仿其音色。1、小朋友看,这是什么?2、你们知道怎样演奏它,发出的声音像下大雨呢?3、小朋友想得真好,把铃鼓摇起来,这样发出的声音就像下大雨的声音了,“哗啦哗啦”,是吗?学生尝试。4、小雨的声音是“嘀嗒嘀嗒”的,请小朋友想一想我们怎么样演奏这个铃鼓,让它发出的声音像下小雨的声音呢?学生尝试。5、小结:哦,原来我们把铃鼓摇起来,这样发出的声音就像下大雨的声音了,“哗啦哗啦”,用手碰铃鼓,发出的声音就像下小雨的声音了“嘀嗒嘀嗒”,教师示范,学生仔细看仔细听。五、师生一起边唱歌曲边用乐器演奏。师:刚才我们分别用铃鼓演奏了大雨和小雨,大雨怎样来表演的?那小雨呢?师:对,我们在唱到“哗啦哗啦”时,才摇动铃鼓,把下大雨的声音演奏出来,声音大大的,开始和最后是不用演奏的。当我们唱到“嘀嗒嘀嗒”的时候,我们用手轻轻碰铃鼓,就能包下小雨的声音演奏出来了,小雨的声音是小小的。学生完整演奏乐器。六、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大雨和小雨这首歌曲,感受到了大雨和小雨的不同音色,希望下次下雨的时候大家多多观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