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案设计小学科学声音的产生一、 教案背景1、 面向学生:小学2、 学科:科学3、 课时:两课时4、 学生课前准备:(1)纸盒子 (2)橡皮筋 (3)气球5、 教师课前准备:(1)音叉 (2)鼓 (3)豆粒 (4)锣 (5)水槽 (6)关于声音的视频资料二、 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和体验,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震动产生的”。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生时和不发声时物体的状态,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3、 组织学生设计实验,亲历探究过程,让他们体验探究的乐趣,从而激发探究自然规律的兴趣。三、 教材分析声音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正因为如此,人类才不断探索声音的奥妙。
2、教材设计了三个环节1、 各种各样的声音。2、 我们制造声音。3、 探究声音产生的奥秘。对于大自然和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声音,我通过百度搜索,让学生们听听小鸟的叫声,雷声,小提琴的声音以及车船的声音等,提示学生从生活经验入手,感受大自然的声音和身边的声音,感受声音的多样性,使学生认识到声音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对于第二个环节,我让学生们利用身边准备的器材,制造各种各样的声音,让学生产生疑问:声音是怎么产生的?你是用什么方法使物体发出声音的?看看制造声音的过程中有什么新的发现?为学生创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对于第三个环节的处理,我让学生按照“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归纳总结”来探究声音产生的秘密。为此我们按照
3、课前准备的实验材料设计了5个小实验。(1) 用力拨动纸盒子上的橡皮筋。(2)敲鼓。并在鼓上放少许豆粒。(3)击打音叉,并把音叉放入水槽中。(4)敲锣。(5)在桌子的一边按住钢尺的一部分,另一只手向下按住钢尺另一端,松开。让学生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并让学生反思:如何让声音停止?并用钢尺和橡皮筋作不一样的对比试验,让学生明白:声音的产生必须要有物体的振动,而不仅仅是动。四、 教学方法本课的主题在于探究声音的产生,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像教数学那样有条理的思考计算,而是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听声音产生疑问: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制造声音,再设法让声音停止,得出科学的结论。所以设计实验,成功地完成
4、实验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五、 教学过程(一) 倾听声音,提出问题1、 谈话:自然界中有很多美妙的声音,你听【百度搜索】 小鸟的叫声;【百度搜索】 雷声隆隆;【百度搜索】 “泰利”海边浪涛拍岸.(意图:让学生感知声音世界的奇妙,激发兴趣)2、 活动一:使物体发出声音。(1) 我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已放在桌上,你能让他们发出声音吗?先别动手,小组内商量商量,准备怎么做?(2) 根据他们的观察、发现(如:敲鼓发生,压鼓不发生),教师提供空间让学生大胆的说出产生的问题。二、活动:制造声音1、橡皮筋、纸盒子:把橡皮筋紧绷在纸盒子上,用手拨动橡皮筋。2、鼓、鼓
5、槌、绿豆:将绿豆撒在鼓面上,将左手的食指按在鼓面上,用右手拿鼓槌敲击鼓面。3、左手拿音叉,右手用小锤敲击音叉的下端,然后迅速放入水槽中的水中。4、用鼓槌敲打锣面。5、在桌子的一边按住钢尺的一部分,另一只手向下按住钢尺另一端,松开。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回答,老师总结:拨动、敲击、碰撞、震动等6、组织学生完成下表:物品名称发声办法现象猜想声音产生的原因橡皮筋,纸盒子拨动鼓、豆子,鼓槌敲打、震动音叉、水槽敲击锣,鼓槌敲打钢尺弯曲、弹开三、活动:观察发声的物体为什么我们用拨、敲、弹等方法使物体发出声音,而弯曲钢尺、慢慢拉伸皮筋却没有声音?这是为什么呢?1、 教师引导下的观察活动:(1) 使
6、尺子发出声音,观察弯曲钢尺没有发出声音,而松开,钢尺的一头弹起来,就会发出声音。(2) 使橡皮筋发出声音,观察交流发生的橡皮筋与不发生的橡皮筋有什么不同。2、 学生自主活动:观察其它物体在发声前后的变化,做好观察记录。3、 归纳得出这些发声物体的共同点。第二课时四、活动:观察震动的物体1、物体发出声音,一定是振动了吗?我们怎么样才能看得更清楚一些呢?2、学生设计实验,汇报交流。教师演示鼓上放豆粒的实验。3、如果老师让你们不利用其它东西,能发出声音来吗?4、生活中有哪些发声的物体,说一说。5、现在请你说一说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你会怎么说?五、探究声音产生的秘密实验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1、
7、正方证明声音的产生敲打水槽,水面起波纹;说话时用手摸喉咙,喉咙振动;吹纸条时,嘴唇有点麻等。2、 反方证明声音的产生提问:现在老师用手指拨动纸盒子上的橡皮筋,发出声音,你能让其发出的声音立即停止吗?学生实验,汇报总结:用手快速按住橡皮筋,不让其振动,声音也停止了。由此可见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没有了振动,也就没有了声音。六、认识所有物体声音产生的原因提问:以上我们研究的都是固体发出声音的情况,那么气体(例如空气),液体(例如水)是否也能发声,它们的声音是如何产生的?1、 教师让学生把气球吹起来,然后放掉气球,看有什么现象发生。2、 倒掉水槽里的水,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它们的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8、?大家讨论,汇报,教师总结:撒掉气球,气球里的空气往外撒出,气体振动,导致气球发出噗噗的声音来,这正是气体的发声原因。水流的哗哗声,也正是因为倒水的时候,由振动而发出的。七、布置作业课外找十种大自然中比较特殊的声音(如风声、雨声、蟋蟀声等),仔细观察,想想这些声音是由于什么东西振动产生的。如果实在难以解释,请查百度。【板书设计】 声音的产生 振动 产生声音物体 振动停止 声音消失八、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引导学生倾听各种各样的声音,提出疑问:声音是怎么产生的?让学生自己制造声音,寻找声音的根源。然后设计小实验,探究声音产生的秘密。很多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拨动、敲击等办法让物体发出声音,让物体停止声音时,学生也知道停止拨动,停止敲击。但是学生在理解物体为什么会发出声音的时候,往往回答是:我拨动橡皮筋了,我敲鼓了等。强调了动作,强调了外力的施加。难以想到是由于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了“振动”,正是由于自身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所以实验的过程中,要及时引导学生的思路。我特别让学生反复做音叉受到敲击后迅速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音叉的振动。拨动橡皮筋后,橡皮筋的振动等。让学生深切领会这一教学重点和难点,才能顺利完成这一课的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