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万以上数的近似数教学内容:P 15 例6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求三位数和四位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和掌握“四舍五入”法求出万以上数的近似数。教学重点与难点:帮助学生建立近似数的概念,会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比较数的大小,并说说比较方法 45094510 450045000 6000961009 98999100000 二、实物演示,建立近似数的概念 1、拿出2支铅笔,带领学生数一数,是2支;拿出2支铅笔,让学生数一数是4支,拿出10支铅笔让学生数一数,这里的2、4、10都是一个准确数。(板书)。师生一起检查另2扎铅笔(10支与11支)是20支吗
2、,再数一数是多少支呢?板20是准确数,21支凭10支的经验感觉的一个相近的数,我们说21是20的近似数。 2、接着拿出一把铅笔约80支,如果想不要数而能马上知道大概是多少,怎么办?引导学生现在要凭借10支铅笔的堆头大小经验把这把铅笔分一分,估一估是多少支铅笔。(80支),然后带领学生实际数一数,是78支。板书说明:78支是准确数,80是78的一个近似数(和78相近的数)。在反过来问:如果估出这把铅笔是20支就不对了,进一步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近似数的含义,一定和原来的数比较接近的数。 3、结合实例说明:在实际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用准确数表示,只用一个与准确数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里80就
3、是78的近似数。 三、新授 1、出示例6 同学们浇树。浇了206棵松树,浇了284棵杨树。求这两个数的近似数。 2、启发学生联系复习题思考 206的近似数是多少?(206超过200一点点,接近200,206的近似数就是200. 板:206 200 约等号 读作:206约等于200 引导学生分析两个数有什么不同:十位上的0不满5,把十位、个位上的数舍去,改写成0 3、继续引导学生分析:216、226、236、246的近似数可能是多少呢? 启发学生进行比较分析:这四个数的十位上的数都不满5,我们可以把十位、个位的数舍去,改写成0。 4、试着思考284的近似数是多少?说说怎样想的? 284 300
4、读作284约等于300。想:十位上的数是8满5,把十位、个位上的数改写成0,向百位进1. 5、小练习 (1)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694 728 367 832 (2)6250大约是几千?4926大约是几千? 6、出示例7 把下面各数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1)84380 (2)726310 (1)84380 根据题目要求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想:千位上的数不满5,把万位后面的尾数都舍去,改写成0. (2)726310 想:要省略的万位后面的尾数 ,千位上的数比5大,把尾数改写成0,向前一位进1. 四、巩固练习 1、 把下面各数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 63599 7093
5、27 637000人 2、总结求近似数的方法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要根据要求省略这个数的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后面的尾数。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不满5,就直接把尾数舍去,改写成0;如果尾数的最高位满5,把尾数改写成0后,还要向它的 前一位进1.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五、布置作业 1、整理知识点: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P 17 做一做 3、练习三 4、5教学反思:1、学生学习运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并不困难,但因为聋生缺少语言,思维发展缓慢,真正在头脑中建立近似数的概念却非常困难。因此教学中充分估计学生的学习能力而把握本堂课的的重点与难点。2、 巧妙地导入新课设计,从学生熟悉的简单的数数开始,数2支铅笔、4支、10支铅笔到估算2扎铅笔和用10支铅笔的堆头大小经验估一估80支铅笔,使学生经历反复认识与反复纠正思维的过程中明白相近数就是一个近似数的概念,同时初步理解生活中有时不用一个准确数来表示一个数时就出现了近似数的知识。 3 、 训练学生写出思维过程,进一步发展聋生的思维能力。 4、 教无定法。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而设计教学过程,才是最有效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