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第1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38,39页上的例4,例5,完成例题下面的“做一做”及练习八中第14题。教学目标:1.会选择比较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2.使学生初步了解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数学思想方法; 3.通过对统一题目不同解法的优劣判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鉴别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教学难点:在混合运算中,对合理运算方法的判断与选择。教学过程:一、 复习判断下面哪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哪些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可以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先把分数化成小数,或者先把小数小数化成分数,然后进行计算。 二、新
2、授 1.教学例4 计算: 先让学生看清题中各数的特点,判别所有的分数是否都能化成有限小数,明确这道题既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再加减,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再加减。接着,用两种方法分别对这道例题进行计算。然后,引导学生对这两种算法进行比较。 比较思考一下,哪种计算方法简便些?为什么? 小结:凡题目中所有的分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则化成小数计算比较简便。 2.教学例5 计算: 此例题中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通过引导,让学生明确,可以把题中的小数化成分数再计算,得到精确的结果。 3.做一做 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想一想,选用哪种方法计算,再试算,以培养学生正确选择简便计算的能力。三、 巩固练习八中第
3、14题。四、 小结分数和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如果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可以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进行计算;如果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则可把小数化成分数再进行计算。五、 作业教学后记:(1)少部分学生对分数化小数的规律不是很理解。(2)在练习巩固过程中学生不能很准确找到计算的方法,教学过程中应强调做分数、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时,应先判断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然后再进行计算。凡题目中所有的分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则化成小数计算比较简便;题中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则化成分数计算。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第2课时)教学内容:巩固练习,完成练习八中第59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
4、算方法; 2.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根据数据特点迅速、灵活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教学难点:能根据题中数的特点,选择比较合理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 知识梳理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二、基本练习 1.第5题 口算: 要求学生说出计算方法,是将小数化成分数计算,还是将分数化成小数计算简便。 2.第6题 计算: 先指名学生上黑板完成,然后教师纠正点评,再次巩固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三、综合练习 1.第7题 很快地计算出下题的结果 要求学生按箭头所示很快地逐步计算出结果,并把结果填在相应的框里。通过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5、和敏捷性。 2.应用 第8,9题 在学生认真审题,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请学生列式计算。 四、小结 针对学生练习情况进行小结。五、 作业教学后记:学生对于口算不熟练,主要原因是对常见的小数、分数的表示不熟悉,针对这个情况,要求学生记忆一下内容: 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第3课时)教学内容:混合练习,完成练习八中第10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能够根据数据特点快速、灵活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3.在形式多样的练习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难点:能根据题中数的特点,选择比较合理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 一、计算 注意观察学生是否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二、文字题 1.从一个数里减去,再加上,得。这个数是多少?(列出方程,并求方程的解) 解:设这个数是。 2.甲数是,比乙数多,求甲、乙两数的和。 三、应用 1.张小红做语文作业用了小时,做数学作业比做语文作业少用小时。她做这两种作业一共用了多少小时? 2.红旗化肥厂第一天生产化肥吨,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生产吨。两天共生产化肥多少吨? 3.一个运输队今年第二季度运货万吨,比第一季度少万吨。两个季度一共运货多少万吨? 教学后记:1.方程,此类方程不会解。 2.不能灵活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