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及反思
木乐镇康莲小学 刘凤玲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66页例4及相关内容。
三维目标:
(一)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能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二)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在教学中渗透辩证思想、函数概念等。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推导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启发谈话: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老师给同学们留了一道思考题。如果我们要测量学校的操场面积,用一平方米的面积单位,一个一个地拼摆,可行吗?(不可行)
今天我们来研究科学地计算方法。(板书课题: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学习新课
1.动手操作,弄清基本关系:
每排个数、排数与总个数的关系。
师:请同学拿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出上面的长方形想:一排摆了多少个小正方形?一共摆了几排?(一排摆几个小正方形、摆了几排、一共摆了多少个小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老师依次在表格中出示出来。)
师:请同学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出上面这个长方形。
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一共有多少个?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每排个数×排数=总个数)
师:前面讲过有多少个面积单位,面积就是多少.所以可以用“面积”代替“总个数”,在表格图“总个数”下面写上“面积”(平方厘米)。
下面就用简便方法计算长方形面积。
2.想象操作,弄清过渡关系:
长与每排个数、宽与排数的关系。(多媒体出示)
师:思考:这个长方形长12厘米,沿着长边,一排可以摆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师:不用动手摆,脑子里想一想。如果长方形长4厘米、5厘米……一排可以摆几个呢?
师:那么,你发现了什么?(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
生:长几厘米,每排就摆几个。
师:那么就是说,长可以代替“每排个数”老师在表格中“每排个数”下面写出“长”(厘米)。
师:再看,长方形的宽是3厘米,沿着宽可以摆这样的几排呢?
师:同学们不用动手摆,怎么知道可以摆3排呢?
师:能不能说出宽与排数的关系?
生:宽是几厘米,就可以摆成这样的几排。
师:那么,也就是说用“宽”可以代替“排数”。(老师在表格中,“排数”下面写上“宽”(厘米)。
师:请同学们很快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说说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3.理解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的关系。
(1)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求出来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师:请仔细观察,再回忆一下,刚才的图片,你发现了什么?
师: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最简单的)谁能概括出来?
学生总结归纳出:
长方形面积=长×宽(老师板书)
回顾一下,对照表格进行验证。
(2)出示例题:
例: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板,它的面积是多少?
师:用我们刚才学到的知识,请同学们自己解这道题。做完后,互相交换检查一下。(订正时,老师板书。)
5×3=15(平方厘米)
答:它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
引导学生看书,质疑。
(三)巩固反馈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指读),现在让我们应用这个方法 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出示“方法”和“应用”)
1、应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应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⑴回到导入题,出示操场画面。
师:现在让大家计算它的面积,还用面积单位一个一个去量吗?
师: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通常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
师:如果它的长是28米,宽是15米,面积是多少?
⑵“量一量,算一算”。
师:长方形是一种很常见、很实用的图形,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如:数学书、练习本等等,你们想知道它们的面积吗?
师:让我们来测量计算它们的面积吧!要求:同桌合作,测量计算身边的长方形面积,一个测量,另一个负责监督记录,然后汇报交流。(师板书)
⑶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已经能够初步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了,教师真为大家感到高兴。
师: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希望大家能细致观察发现,善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要想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长和宽)
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面积)
计算长方形面积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教学板书: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15=5×3
长方形面积=长×宽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在数学新教学价值观中要求:“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注重对新课程理念的落实,不但从观念和方法上进行了改革,还注意对课堂教学的模式进行创新。教师能充分发扬民主,以民主合作化的教学,塑造富有主体性的人,在课堂给学生创设自由,自主的学习活动空间,巧妙地设计了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得到培养。首先,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自由、自主的学习活动空间,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得到充分培养。其次,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都围绕学生的学习。改变了传统的“传递-接受”教学,采用“问题-探究”型的教学,教学过程注重学习方法,注重思维方法,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体现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一教学观。学生在用面积单位直接量时,体验到这样做很麻烦。教师因此提出能不能找到其他比较简便科学的方法,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和探索。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发现长方形面积和长、宽的关系。然后通过验证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在根据公式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学会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并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