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科学课中的创新思维培养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思维又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没有创造性的思维就不会有创造性的行动。为此,在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在科学课中有很多可以研究的地方。一、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引导思维发散,培养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广阔性指善于从多方面多角度,不依常规地去思考问题,它反映思维的宽度广度。发散性思维即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主要成份,它指对同一个问题探求不同的解答方法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方法的发散。要求学生思考解答某个问题的种种方法。教会学生联想,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性指善于迅速地引起联系建立联想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2、迅速地及时地调整原有的思维过程。联想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指从一个问题想到另一个问题的心理活动,教会学生各种联想是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的重要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由一事物或概念想到其相近的事物或概念。学生学会了联想,丰富了想象能力,思维变灵活了、敏捷了。他们开动脑筋,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课堂上常常出现这样的情景:学生不让教师告诉答案,总是说“让我自己想一想,看我想的对不对”。突破常规想象,培养思维的独创性。思维独创性是创造思维的根本特征,它指敢于超越传统习惯的束缚,摆脱原有知识范围的羁绊和思维过程的禁锢,善于把头脑中已有信息重新组合,从而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产生新成果。“突破常规
3、”:指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提出大胆设想,发表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探寻具有创新意义的简捷妙法。二、创新思维的发展与训练1.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儿童提问表明儿童在对事物进探索、思考在寻找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正是思维的表现形式,也是儿童创新思维的开端。质疑问题难本身就蕴含创新思维的火花,也是创新的起点。2.在语言描述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语言是思维的外壳,通过语言可以促进思维发展。在语言描述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联想能力。在科学课堂上,学生可以从观察物品的形状、颜色、大小,联想物品的用途是什么。可以从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联想人物的心理
4、活动。在语言描述训练中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每一堂课都离不开学生的观察活动,学生进行观察之后,一般都要进行一些描述。那么在描述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对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时重点训练学生的说的能力,在一个学生进行语言描述时,让其他学生进行仔细倾听,听一听他的描述与自己的观察一样吗?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或自己有什么不同的描述方法,你想进行哪方面的补充?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听”的能力。在语言描述训练中丰富学生想象力。儿童时期是想象力最活跃的时期,儿童的想象力是儿童探索活动和创新活动的基础。一切创新的活动都是从创新性的想象开始的。所以,在语言描述训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但这个想象要根
5、据事实来展开,不是凭空捏造。在语言描述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在口语描述训练中,教师要求不模仿,不重复别人的句子。从课的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对同一问题要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要求学生在对事物特征或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时,尽量不重复别人的语言,从不同的观察点来进行描述,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3.在动手操作中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儿童的思维源于儿童的动作。正如人们常说“心灵手巧”,其实手巧也会使心更灵。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儿童的智慧在儿童的手指尖上,手是儿童思维的镜子。因为手的动作是和思维活动直接联系的,信息从手传导到大脑,又由大脑反馈到手,二者之间是双向联系,这种联系越多越能促进两方面发展。
6、因此,积极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对于思维发展是极为有力的。科学课要求学生动手的活动也是很多的,这正好给学生创造了动手的好机会。如修树皮、印一张完整的叶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锐意开拓,冲破传统思维和教学模式的篱笆,用新异的方式处理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三、创设有利于创新思维的新型师生关系现代的学生观是把学生看作是有独立人格的人,尊重爱护他们,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这样学生才能敢想敢说,敢于发表独到见解,敢于标新立异,得到创新后愉快情感的体验。倡导教师要有民主的教学作风创设情感交融的课堂气氛。教师要给学生参与表达创新的机会,不要把个人意见强加给学生,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
7、,唤起学生创新的兴趣,要给每个学生评价的权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坚持“无错原则”。注重课堂师生的交往。教师要多鼓励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广泛交流,放下教师的架子,与学生共同参与观察探究活动,在交往中提倡相互尊重、信任、理解、支持、合作、帮助,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要多运用鼓励性评价。在科学课上,对事物的观察过程中,有的可能连教师自己都没有想到,或是也从未看到过。从这种角度来说,教师也是一个初学者,与学生是完全一样的。再说,在科学世界中,无所不有,没有一个人敢说什么都懂,什么都会。所以,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指导者、合作者,是学生的朋友。科学课是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目的的,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科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地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