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第4期(总第142期)天水行政学院学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三重思考刘小文1,刘秀芳2(1.贵州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550025;2.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院,贵州 贵阳550025)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命题是新时代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考察二者相结合可从三个方面思考:何以必需、何以可能和何以实现。何以必需和何以可能是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如何进一步实现二者相结合则是思考的重点。本文认为,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同时,要不断推进二者的深度融合,反
2、对“以马代儒”和“以儒代马”等错误倾向。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互补性;契合性;融通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566(2023)04-0021-0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命题,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基础上提出的“第二个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的重大论断。这不仅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涵和时代要求,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实现了理论上的创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明确指出“第二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得出的一条宝贵经验,是党的理论创新的重大
3、成果。党的二十大报告对这一命题进一步展开论述,深刻阐明了“第二个结合”的重要意义和实践要求,为新时代背景下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价值遵循和方向指引。“第二个结合”的重要论断是新时代党的重大创新理论成果,有必要从“何以必需、何以可能、何以实现”等方面对其作出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一、何以必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互补性“第二个结合”何以必需,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具有独特价值和互补优势。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为基本和核心的内容,可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
4、的智慧结晶,能滋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文化根性。(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可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特征,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性的指导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专项项目)“人类文明新形态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原创性贡献研究”(23RWZX005)收稿日期2023-02-06作者简介1.刘小文(1979),男,湖南邵阳人,贵州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2.刘秀芳(1984),女,湖南娄底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社会学。-21意义,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现代化转型发展注入新的生机活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结晶,曾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但到了近代,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无论“传统文化中有多少令世人受用无穷的智慧,儒学中的正心诚意、修齐治平的道德修养和治国理政观念如何熠熠生辉,都不可能避免中华民族被瓜分豆剖的命运”1。在近代中国危难时刻,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催生并指导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由此,马克思主义以其真理之伟力为中国实践提供了强大思想指引,也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充沛的时代活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委顿式微到发扬光大,不断焕发现代风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
6、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所言:“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2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仍然要用好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阐释与宣传,使其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滋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文化根性一百多年前,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思想文化能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发展重心由西方向东方的历史
7、性转移成为可能。其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丰厚土壤。20世纪初,恰逢中国开启现代化进程遭遇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与文化难题之时,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与中华民族的文化习惯、思维范式相遇相生。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要扎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其传播方式需考虑中华民众的文化习惯,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反之,如果马克思主义脱离了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国文化的土壤,则会变成抽象、空洞的理论,成为没有民众基础的教条。其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滋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渊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其特有的包容品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
8、展提供了文化沃土和丰富的营养。自古以来,中华文明面对外来文化不是抗拒和否定,而是敢于对话交流、互学互鉴,才使外来文化不断中国化成为中西文明交流的主流趋向。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显著的特征: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如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蔡和森等代表群体,都有较高的传统文化素养,他们发扬了中华文明兼容并蓄的开放传统,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革命,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二、何以可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契合性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产生的历史条件与社会环境不同,但二者相结合成为可能的根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
9、和辩证方法等与中华文化中的优秀特质有着高度契合性,这种内在契合性主要体现在社会理想、人民本位、价值内容等方面。(一)理想社会观的契合马克思主义所要实现的社会理想是经过无产阶级长期革命斗争,消灭阶级对立及阶级差别,解放全人类,最终实现每个人都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种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社会理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大同”理想存在高度的一致性。礼记礼运篇有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3先贤笔下所描述的天下大同理想图景,没有争斗,没有混乱,人心安定,关系和谐,代表中国老百姓对未来美好社会的期望
10、和憧憬,这些描述与马克思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认识具有契合性。因此,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后对中国人民而言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很快引起了中国民众的共鸣与响应,尤其是十月革命的成功,更是让近代中国人民看到了实现“大同”社会的可能路径与方法,二者相结合势所必然。(二)人民本位的契合人民本位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的角度上,马克思恩格斯非常明确地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与历史变革过程中的作用,强调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力量。在人的自我价值实现方面,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考察,进一步揭-22示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和真相,并倡导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无产阶级
11、通过革命的方式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最终实现全人类的解放。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具有高度契合性。民本思想在我国历史上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尚书记载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重民思想,孔子主张仁政、爱人;孟子继承了孔子思想体系中的仁爱思想,提出了影响中国几千年的“民贵君轻”说;荀子则把君和民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舟和水的关系,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贾谊在总结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基础上,阐述了人民的重要性,完善了民本思想的理论体系;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将传统民本思想进一步提升,形成了初步的民主思想。虽然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出发点不尽相同,但不可否认
12、的是,二者在强调民众的作用方面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三)价值内容的契合在价值内容上,二者在诸多领域都能找到共通的思想因子,彼此可谓同气相求、同声相应。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观相契合。对此,我们可从二者一些鲜明观点中印证这一点。例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提到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观点,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亦有相近的阐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人富而仁义附焉”“先富之后教之”。二者虽话语表述不尽相同,但本质相通。二是马克思主义以集体为本位的奉献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社会群体为核心的利他精神相契合。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
13、人的,或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4这一论断鲜明地指出无产阶级政党的初心使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是激励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事业甘于奉献、不懈奋斗的前行动力。中国人自古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等作为基本行为准则,并崇尚“轻利重义”“舍身取义”的精神境界。三是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与中国革命理论相契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强调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而中华传统文化中不乏“天命不可违”的质疑声音,强调统治正当合理性,若因积弊日久,革命就有必要发生。周易革卦记载:“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14、革之时大矣哉!”5这是较早关于革命的思想主张,其后陈胜吴广、李自成、洪秀全等所发起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提出了反剥削、反压迫变革要求,其斗争对象直指封建统治,彰显了农民阶级的革命伟力。马克思主义把严格、高度的科学性同革命性结合起来,提出暴力革命、统一战线、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整套阶级斗争学说,呼吁全世界被压迫的无产阶级团结起来进行斗争,即帮助被压迫阶级去进行他们已在实际进行的经济斗争,消灭一切阶级统治、一切奴役和一切剥削,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革命精神契合于五四运动前后救亡图存的社会现实,所以最先被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学习和运用。三、何以实现: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
15、代融通“第二个结合”何以必需和何以可能是开展这一主题研究的前提和基础,而重点在于“何以实现”以推动二者的现代融通,这就要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中的一元化指导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创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不断涵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且要推进二者的深度结合,并坚决反对结合过程中的错误思想倾向。(一)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当然文化领域也不例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发展,也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这是新时代推动二者现代融通的必然要求与实践选择,要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发
16、力。其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不能只是作为珍贵的古董供奉起来给人瞻仰,不能像保护历史文物那样原封不动,而应适应时代的需要催发它向现代转型,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所以,必须跳出就文化谈文化的狭隘视野,始终不渝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不断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7。-23其二,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方法来解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正创新问题,不仅要传承好
17、利用好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还要合理借鉴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世界和平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兴盛得益于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因此,有必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去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从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不断扩大其影响力和传播力。一方面,要坚持“洋为中用”,把超越国度、具有时代价值的优秀文化“引进来”,积极吸收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转化发展中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另一方面,要具备全球化视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推出去”,向世界推介更多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二)以中华
18、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党的百年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8要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才能使其根深叶茂。一是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活智慧、发展哲学和治国方略,可为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丰厚滋养和内容支撑。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正是因为结合了中国具体实际,并充分吸收优秀传统文化养分,马克思主义才得以在中国扎根发展,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
19、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在新征程中,同样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来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使之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质和时代内涵,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二是要善于借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或表达方式,助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有丰富厚重的文化积淀,而且有着生动鲜活的哲学语言,其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彰显着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精神。如我国的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歇后语等表现形式,具有鲜明的中国元素表现形式。要善于借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凝结中国民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表达方
20、式,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三)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第二个结合”不是主体间的简单“拼接”与“组合”,而应是二者的深度互动、双向结合以借鉴彼此理论精华,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魂”与传统文化的“道”融合贯通的过程。一方面,要坚持深化理论研究和抓好人才队伍相统一,着力推动二者的“有机”结合。所谓有机结合即二者的结合密不可分、彼此协调、互为促进,而不是互相抵触,互不相让。要实现这一结合,应着重做好以下两点:一是大兴学习研究之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涵盖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多个方面,这就要求在全社会倡导学习研究之风
21、,特别是理论研究工作者不仅要带头学习和研究,还要下大气力、下苦功夫去勤学苦钻,弄懂吃透二者相结合的重点和难点,不断拓展理论研究阐释的深度和广度。二是努力打造高水平复合型人才队伍。二者“有机”结合的工作,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大研究群体,这就要求必须搭建一支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队伍,即这支队伍既要具备较高的马克思主义专业素养和理论功底,又要具有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底蕴,从而为推进二者“有机”结合提供人才保障。另一方面,要坚持实践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着力推动二者的“有效”结合。所谓“有效”结合,简单说来就是二者的结合要基于中国社会实践,并有的放矢地解决时代问题,而不是闭门造车、坐
22、而论道。实现这一结合,必须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并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形成经验总结。同时,要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8作为研究这一结合的理论工作者,要以强烈的问题意识为导向,聚焦“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8所面临的难题,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拓展二者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四)坚决反对“以马代儒”和“以儒代马”的错误倾向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4的有效融通,还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错误思想。近年来,在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
23、系问题上出现了“以马代儒”或“以儒代马”的两种错误倾向。持“以马代儒”观点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纯粹而彻底的理论,不需要和儒家文化相结合,否则就会让马克思主义异化变质,进而削弱和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观点表面上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但其实质是窒息和扼杀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历史和实践一再证明,马克思主义如果脱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不可能在中国的土地上长期存在并不断得到发展。同时这种观点实际上也全盘否定了中国历史文化,无视中国长期积淀下来的深厚文化成果,意图诋毁和抛弃中华民族血液里流淌的核心文化基因,是历史虚无主义的现实表现。而持“以儒代马”观点者走的是另一个极端,主张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
24、儒家思想”来消解乃至取代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圭臬、为圣人言,却把马克思主义当作西方外来思想来对待。这一观点看似尊崇与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实质是幻想借复兴中华文化之名去取代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典型文化复古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的表现。这两种错误倾向割裂了“第二个结合”的内在联系,没有明辨二者在本质内涵上的关联会通和历史发展中的深相契合,必须坚决反对与批驳。参考文献:1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十五讲: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62.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509.3 朱勇.中国古代社会基于人文精神的道德法律共同治理J.中国社会科学,2017,(12):160-177.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5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02-203.6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40.7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3.8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N .人民日报,2022-10-26(0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