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1. 谈话导入,复习表内除法的含义 师 :孩子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除法。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和除法打交道,除法就在我们的身边。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有关知识,你们准备好了吗!? 生 :准备好了!2. 出示主题图 师 :孩子们,请看大屏幕,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 :有6个草莓,要求每2个摆一盘。(边回答,边板书。) 师 : 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 :能摆几盘?(请同学回答,根据回答补全板书:有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 )盘。) 师 :是呢!能摆几盘呢?请同学们边说边用圈的方式在我们的学习题卡“复习导入”这里表示出来。圈好了的同学就坐端。 师 :好了吗?
2、 生 :好了! 师 : 你们圈了几下?也就是说能摆几盘?全部摆完了吗(边问边板书: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3盘,正好摆完。) 师 :能否根据我们摆的过程列一道算式呢? 生 : 6 2 = 3 (盘) 师 :根据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生 : 表示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3盘,正好摆完。3. 摆一摆,解决新问题。 师 :如果我再增加一个草莓,按照同样的方法每2个摆一盘,又能摆几盘呢?请孩子们看到我们的学习题卡“思考1”,也用圈的方式,圈一圈,看一看能圈几下。(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用摆的方式,摆一摆草莓卡片。)师 :在摆的过程,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生 :多了一个。师 :(质疑多了一个的说法
3、,用大屏幕展示分草莓的过程,得出的确多了一个。追问:多了的这一个能不能摆在前面3个盘子里。最后得出,每2个摆一盘,没有办法再摆了,只能剩下了。)师 :摆了几盘(边问边板书: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了3盘,余下一个。)师 :请同学们把摆刚才摆草莓的过程也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写在我们的学习题卡“思考1”列式这里,写好了,就同桌交换看一看,讨论讨论这样列式正确吗?)师 :针对“7 2 = 3 (盘) ”的情况。 这样列式正确吗?把剩下的1 表示出来了吗? 提醒我们在列式的时候,有剩下的,我们都应该把它表示出来。那到底该如何表示呢? 情景 (一) 请一位同学上讲台列式,列对了就即时表扬,并追问:(
4、1)为什么用除法。(2)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生 :(引导回答)这里的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了3盘,每盘摆的数量是同样多,所以是平均分,因此用除法。 省略号表示剩余的意思。情景 (二) (如果没有人能列对) 师 :用什么符号可以表示“余下”呢?(引出用“”表示余下,“”读作“余”。)生 :(引导得出) 7 2 = 3 (盘)1(个)师 :谁能完整的说一说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生 :表示“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3摆,余下1个。”师 :一道算式都有它的各部分名称。7叫做什么? 2呢?3呢? 那么这个“1”又叫做什么数呢?生 :( 通过引导“1”是余下的)得出 “1”叫做 “余数”。师
5、:(追问)什么是余数呢?(从“1是怎样得出来的引导)生 :平均分后剩下的数叫做余数。即时巩固出示大屏幕,说一说余数是谁。(请同学回答) 师 :这道算式又该怎样读呢?(请同学回答) 生 : 7除以2等于3盘余1个。 (齐读两遍)即时巩固孩子们,你们能读出这些算式吗?(请同学回答)二、 比一比、总结归纳师 :孩子们,今天我们分了几次草莓?这2次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什么不同的地方呢?(同桌之间,互相讨论讨论)生 :相同的地方:都是分草莓,每2个摆一盘,都摆了3盘。 不同的地方:第一次分了6个,没有余下的。第2次分了7个,余下了1个.师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变式训练:师 :如果把这7个草莓,每3个摆一盘,又能摆几盘呢?(学习题卡“思考2”用圈的方式做一做,并列出相应的算式)生 :圈了2下,余下了1个。列式: 7 3 = 2盘.1个。 师 :(大屏幕展示,评讲)4.总结归纳:今天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5.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3盘。正好摆完。 6 2 = 3 盘 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3盘,余下一个。 7 2 = 3 盘 .1 个 “”表示剩余 读作:余 余数:平均分后剩下的数 读作:7除以2等于3盘余1个6.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