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法结合律教案镇平县安字营镇闫庄小学 徐博颖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结合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结合律,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发现、举例论证、归纳总结出加法结合律,并会灵活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一、设疑自探(12分钟)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引出自探提示:1、 本题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2、 要求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该怎样列不同的算式?3、 观察
2、算式,说出特点。4、(69+172)+28 155+(145+207) 69+(172+28) (155+145)+207通过观察上面的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5、你能总结观察到的规律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结合律。 二、解疑合探(15分钟)1、 列综合算式(1)88+104+96(2)88+(104+96) 2、 通过观察这几组算式,发现规律。(88+104)+96=88+(104+96)让学生观察等式,说出等号左边和右边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明确相同点都是三个数相加,和相等。不同点是左边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右边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 通过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一步步概括出加法结合律。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得出结论: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3、提出疑问,是不是所有的三个数相加都会是这样的?让学生举例论证。学生举例后再问:能写完吗?有没有一个式子能把所有的算式都表达出来?从而引导学生用符号或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最后再让学生归纳总结出加法结合律。 这一环节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从具体数据的讨论,上升到规律的发现与归纳最终形成数学模型。从用符号和字母表示规律,让学生体会到符号的简洁性,从而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结合律。符号表示:(+)+=+(+)板书:(a+b)+c=a+(b+c)三、 质疑再探对这节课
4、的知识,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共同探究。问题预设:1、 四个数或者五个数相加能不能用这些运算定律?2、 如果可以凑整的数没有挨着怎么办?3、 有没有乘法结合律呢? 四、巩固拓展 1.学生自编习题。(在课堂上展示、评价) 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52+54+46 77+52+23 25+38+62+75通过分层练习,让学生巩固新知,提高计算能力。 五、 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首先让学生谈对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再加以评价和总结。有助于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进一步促进理解。 板书设计已知:李叔叔第一天骑了88千米, 第二天骑了104千米, 第三天骑了96千米。问题: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88+104+96 88+(104+96)=192+96 =88+200=288(千米) =288(千米)答: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288千米。88+104+96 =88+(104+96)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叫做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a+b)+c=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