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角下大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54794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角下大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角下大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角下大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2;2.长治学院,山西 长治 046011)【当代大学生研究】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角下大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研究安宏玉1,高芳芳2摘要:创新是全球化与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核心要求,是个体成功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关键素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培育大学生创新素养带来许多重要启示。把握大学生创新创造的思想政治方向、激发大学生创新创造的内在动力、“优选式全程重复”知识原生产过程、有效合作发挥集体智慧,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素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关键词:创新素养,实践,马克思主义,大学生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

2、-7637(2023)02-0038-03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创新是第一动力”,必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局势,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显得愈发重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发展的战略选择。培育创新型人才既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和水平的关键所在,又是国家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大学生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创新是全球化与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核心要求,是个体成功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核心素养。黄四林等提出创新与创造力是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强调的核心素养1。美国北方中央教育实验室公布了

3、数字时代背景下,包括创新思维在内的 4 大类基本素养2。在国际上有巨大影响力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于 2021 年将创造性思维纳入其测评体系,以创造性解决问题作为测评指标3。一、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培育大学生创新素养的理论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培育创新意识、开展创造性活动以及实践创造性思维等方面具有指导意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就是实践,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反映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创造性活动。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指出,在多种事物间、同一事物各部分间具有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联系。辩证否定观引导个体以批判的态度认识现实、分析现实进而改造现实。创新往往始于对现实的质疑。只有保持对现实的审视

4、和批评,才基金项目:本文系 2021 年度山西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专项)“增强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研究”(项目编号:2021zsszsx1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收稿日期:2023-05-08作者简介:1.安宏玉(1985),女,山西太原人,山西青年职业学院教师,讲师,主要研究心理健康教育;2.高芳芳(1990),女,山西吕梁人,长治学院教师,讲师,主要研究创新学习与发展和心理健康教育。第 36 卷第 2 期山 西 青 年 职 业 学 院 学 报Vol.36No.22023 年 6 月Journal of Shanxi Youth Vocational Colle

5、geJun.,202338能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5。辩证发展观强调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矛盾是推动创新与变革的内在动力,要在事物的发展中不断修正并提出新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就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的。著名教育家阮镜清认为,实践是心理机能的本源。他带领团队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探讨学习与个体发展的关系,提出了学习双机制理论,包括个体知识经验获得和个体心理机能形成两个部分6。学习机能或心理机能分为联结性的低级机能与运算性的高级机能两个类型,与之相对应,知识经验分为联结性知识和运算性知识。其中,掌握运算性知识要回到该知识生产的本源性系统,采用发现学习法,重历创造该知识的探究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原始创新能力的培养

6、;采用建构主义教学法,带领学生在新的实践问题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新的实践过程,有利于学生组合创新能力的培养7,8。莫雷教授进一步提出了本源性教学理论,强调要让活动回归“实践”,让问题回归“实际”,情境回归“真实”。创新必须经由主体在活动中不断构建客体而产生7,9。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活动理论主张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活动中,不同主体和参与者以活动客体目标为导向开展互动,有效推动创新学习活动的开展10。学生合作解决新问题的过程极具实践性和开放性,是在实践中面对新的问题解决方案,不断尝试、检验和修正的高度社会化的创新合作过程10。综上,实践活动是对创造性思维的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不断参与

7、实践活动。然而,我国关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还处于探索阶段,对学生创新素养的主动性激发不够,对学生的评价还是以知识记忆为主,创新能力尚不是教育的一个明确的目标11。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对培育大学生创新素养的启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础上,强调创新是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鼓励青年在创新实践中增长才干。“我们要用欣赏和赞许的眼光看待青年的创新创造,积极支持他们在人生中出彩。”12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青年大学生深切寄语,在很多特殊时刻给青年群体回信,为培育青年大学生创新素养带来了许多重要启示。1.志存高远,在为国家和人民

8、奋斗中开拓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当代青年“要勇于创新,深刻把握时代潮流和国家需要,敢为人先,敢于突破”13。在给杨兴等同学的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做贡献。”14创新创造只有同国家的需要、人民的利益相结合才有意义。新时代大学生要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胸怀理想、志存高远,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2.问题意识,在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中推动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 80 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要在学习与实践中提高 问题导向 意识,善于运用创新思维”15,并指出“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源泉,”

9、“要有敏锐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深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15当前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时期,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主流,将问题作为推动创新的机遇,将创新作为问题解决的手段,发挥新媒体、新技术的优势,推动各项事业取得创造性成果。3.加强调研,在把握时代发展特征中锐意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应“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12,鼓励青年在实践中进行创新创造。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实践的形式、内容和方法呈现出新的特点。当代青年要有探索真知、求真务实的态度,要立足实际,把握时代潮流,用好调查

10、研究得来的材料,清楚了解客观事实,抓住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更好完成时代赋予的重任。4.文化自信,扎根中华传统文化推陈创新大学生创新创造要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营养和智慧,传承优秀文化基因,以时代精神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活力,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升级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165.知行合一,在不断学习奋斗中砥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学习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实现“中国梦”这一理想目标的思想动力和理论支撑就是学习实践观。2014 年五四青年节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勤学、修德、明辨、笃实”1

11、2的殷切期望。冬奥会开幕前夕,习近平总书记鼓励武大靖和他的队友,“人生能有几回搏,拼搏是值得的。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12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实践的重要作用,强调青年要在实践中增长见识,练就本领,并多次以亲身经历指出实践是个人成长和进步的基石14。39(下转第 45 页)参考文献1 黄四林,左璜,莫雷,等.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的国际分析 J.中国教育学刊,2016(6):8-14.2 盛群力,褚献华,BURKHARDT G.21 世纪能力:数字时代的基本素养 J.开放教育研究,2004(5):7-10.3 耿超,赵茜,范彦.PISA2021 创造性思维测试的分析与思考 J.中国考试

12、,2020(5):36-41.4 冯婷.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 J.高教探索,2016(4):122-125.5 张晓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创新精神 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4):66-68.6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团队.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学习心理理论体系的构建华南师范大学阮镜清心理学团队的贡献 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181-190.7 左璜,高瑞翔.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学习双机制理论对现代教育教学的启示莫雷教授学习心理学创新研究探索 40 年 J.教育导刊,2022(2):25-31.8 莫雷,等.学习过程与机制研究:我国学习双机制理论与实

13、验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9 高瑞翔,王珂瑜,张彦,等.基于学科素养培养的职业情境实践教育理论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新视角 J.教育进展,2021,11(4):982-989.三、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培育大学生创新素养的具体路径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培育大学生创新素养要同时关注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做的问题,遵循个体心理机能发生和发展的科学规律,从系统视角探索具体可行的培育路径。1.把握大学生创新创造的思想政治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指引关系到“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创造力并不总是积极和正面的。近年来,研究者开始重视创造力可能产生的消极结果,一种研究方向是考察创

14、造力本身是否以及如何对个体和社会产生消极影响。另一种研究方向是关注创造力在恶意目的驱使下的产生机制,如创造性的犯罪和恐怖活动等17。因此,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创新助力祖国富强、民族复兴,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2.激发大学生创新创造的内生动力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潜能。活动理论将活动的形成与发展看作一个由内部矛盾驱动的拓展学习过程。矛盾会引起个体对当前实践经验的质疑,进而去探索新的解决途径18。培育大学生创新素养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运用活动系统分析方法分析活动系统中的矛盾,特别是主体内在的矛盾及主体和客体、工具等要素间的矛盾,挖掘大学生创新创造的内在

15、需求,激发其内生动力,引导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蕴含的观点和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进而提升创造思维和能力,充分发挥自身潜能,为在社会主义实践中进行创造性活动奠定基础5。3.“优选式全程重复”知识原生产过程学习双机制理论认为,人类的知识经验以两种系统形式存在:一个是本源性系统(原生产过程系统);另一个是学科系统(再生产过程系统)。个体的学习过程是知识的再生产过程,是将外部的、以知识形态客体化存在的人类社会机能转化为个体机能的过程。学科系统中的学习活动培养的是一般的学习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发现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等活动培养的是创新能力8。因此,大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要回到知识生产

16、的本源系统,重历前人创造知识的探究活动,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的现实意义,“优选式全程重复”人类知识生产过程。学习双机制理论非常重视“情境”的关键作用,认为只有回归真实的实践情境,才能满足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8。因此,引导大学生创新创造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客观实际出发,尊重实践,重视实证,在求实中创新5。4.有效合作发挥集体智慧创造力通常被认为是社会协作的结果。青年是创新团队的核心力量,如北斗卫星团队平均年龄 36 岁,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 35 岁,等等。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需要人们通过合作沟通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即在面对未知或不确定学习情境时开展集体或小组合作创新性学

17、习活动10。要引导大学生善用信息和技术的优势,在使用技术的过程中拓展认知功能,参与认知操作,建立认知连接。创新主体的素质和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学习和实践活动积累与锻炼而来的。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敏锐度较高,要有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精神,勇于在创新创造中增强自身综合能力12。(.lnk)40(上接第 40 页)10 ENGESTR魻M Y.Learning by expanding:An activity-theoretical approach to developmental research C.2014.11 李振兴,高春娣.协同理论下院级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协

18、同模式研究 J.思想教育研究,2018(11):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20-124.12 曹洪滔,石云格.习近平给青年系列回信的核心要义、理论创新与实践特质 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2,37(12):119-126.13 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 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EB/OL.(2021-04-19)2023-02-19.https:/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 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EB/OL .(2013-03-03)2023-01-14 .https:/ 推动文艺创新,习近平

19、提出这些要求 EB/OL.(2013-03-03)2023-02-14.http:/ 贡喆,刘昌.恶意创造力:概念、测量方法、影响因素以及研究展望J.心理科学,2016,39(1):63-68.18 吴刚,洪建中.一种新的学习隐喻:拓展性学习的研究基于“文化历史”活动理论视角 J.远程教育杂志,2012,30(3):23-30.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Innovative Literac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t PracticeAN Hong-yu1,GAO Fang-fang2(1.Shanxi Yout

20、h Vocational College,Taiyuan030032,China;2.Changzhi College,Changzhi,046011,China)Innovation is a central requirement for talent in a globalized and information society,and a critical literacy forindividuals to successfully address future social challenges.The latest achievements in Marxism to Chine

21、se conditions bringnumerous crucial insights into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literacy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In order to advance the cause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it is necessary to grasp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dire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innovation and creation,to sti

22、mulate the inner mo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innovation and creation;to repeat optimalwhole process of knowledge production,and to effectively cooperate and give play to the collective wisdom,so as to improvethe innovation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innovative literacy;practice;Marxism;college st

23、udents(责任编辑:赵蕾)参考文献1 贾磊磊.熔古铸今: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之路 J.文化软实力,2017(1):26.2 钱逊.解读论语 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3 杨伯峻.孟子译注 M.北京:中华书局,2019:177.4 中国大百科全书:16 卷 M.2 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497.5 司马哲.荀子 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9:4.6 李金坤.荀子 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497.7 方勇.墨子 M.北京:中华书局,2014:127.8 孙中原.墨子解读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69.9 梁奇.墨子译注 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10 老聃,庄周.国学典藏书系:老子 庄子 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4.11 董兴杰.为己之学的不二法门先秦儒家自省意识研究 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1):53.12 老子.道德经 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7:100.(责任编辑:赵蕾)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