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4 充要条件
【教学目标】
1. 正确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概念.
2. 会判断给定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和总结能力
【教学重点】
1、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理解.
2、符号“”,“”,“”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
如何判断p是q的什么条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内容
问题
引入
问:1、条件 :我是宁远人, 能否推出结论 :我是湖南人,反之是否成立?
2、 条件 :x<2, 能否推出结论 :x<1,反之是否成立呢?
3、 条件 : , 能否推出结论 :,反之是否成立呢?
解决:问题1中p能推出q,但q不能推出p.
问题2中p不能推出q,但q能推出p
问题3中p能推出q,同时q也能推出p
新
课
新
课
概念形成
设条件和结论.
1、 若.记作是的充分条件。 如问题1中是的充分条件
2、 若.记作是的必要条件。 如问题2中是的必要条件
3、 若,且,即,记作是的充要条件。 如问题3中是的充要条件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
例1 指出下列各组条件和结论中,条件 p与结论q的关系.
(1)p:, q:; (2):, :
一般性结论:
例2 指出下列各组结论中与的关系.
(1):, :; (2):,:;
(3):,:. (4):矩形, :平行四边形
分析:(1)大小, (2)少多, (3)是两个等价条件, (4)小大
练习1 用符号,,或填空
(1) a是实数 a是有理数 (2)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3) (4)
课堂练习--------教材练习1.4
灵活运用结论:
变式训练
若A是B的必要不充分条件,C是B的充要条件,D是C的充分不必要条件,那么D是A的 条件,
理论升华
1.正确把握条件和结论:
p是q的充分条件,是把p看作条件,把q看作结论;
p是q的必要条件,是把q看作条件,把p看作结论.
小
结
1、若.记作是的充分条件。
2、若.记作是的必要条件。
3、若,记作是的充要条件。
布置作业
书面作业:完成导学案第15至16页相关练习
课本作业:教材第16页习题1.4的第1, 2大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