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 进 位 笔 算 乘 法腾飞路小学教师:张桂梅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41页例1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合作交流,学生能够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体会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末位要和因数得十位对齐的道理。2通过自主探究,学生掌握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体会数形结合思想。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数感及分析、推理能力,并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单。教学过程:一、 导入1. 教师提问:第四单元在研究什么?(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师随
2、学生回答板书。2. 教师再次提问: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口算乘法)3. 出示口算,学生练习。(以一道题为例说一说怎么想的)14 2 = 12 4 =14 10 = 12 10 =28 140 = 48 120 =4.笔算:14 2指名说算法,用到了哪句乘法口诀?二、 探究新知1. 出示例1.(1)学生读题并理解题意。(2)学生分析题意并独立列式:14 12.教师质疑,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呢?(明确是求12个14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3)估一估王老师大约买了多少本书?(150本左右)教师提出问题:王老师到底买多少本书? (需要算出准确值)2. 利用点子图,探究计算方法。1 师出示点子图,先
3、出示一行一个、两个师生一边数教师一边呈现,再出示11行。生再数,明确是12个14.师提出要求:请你们尝试计算独立,并用圈一圈、画一画的方式把你的计算方法试着在点子图上表示出来。2 学生动手操作并尝试计算。3 交流展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预设1443 1462 146146 12521241410142汇报时数与形相结合,在点子图中找到计算的道理,明确如何划分点子图、算式表征了哪种计算方法,沟通图形表征、算式表征与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教师提出问题:这些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吗?都是采用了“先分后合”的解题思路:“分开以后,数变小了,就简单了”;“分了以后就能够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来解答了”学生在
4、汇报算法时也许会有笔算,让学生根据点子图说清楚每一步的计算方法.4 详细研究竖式的计算方法.沟通算理和算法的关系教师提出问题:竖式计算中用到的四句口诀二四得八/一四得四/一二得二一一得一计算的是哪部分?为什么第二层的积要错位写?你能在点子图上找到竖式计算的过程并说明道理吗? 学生思考,在点子图上寻觅竖式计算的步骤。学生将计算过程分成算式:248 10220 10440 1010100 引导学生在点子图中找到每个算式对应的位置。 接着将点子图抽象成矩形,并用数形结合表示计算的过程和道理。 然后说明第二层积为什么要错位书写的道理。整十数与整十数相加,在竖式计算中出现第二层及错位现象 最后将所有的积相加,就是1412的计算结果。在引导学生通过点子图理解算理沟通算理与算法关系时完成竖式计算的每一步。3、将得数与估算结果作对比,是否在估算范围内?4、师提出问题:得数是否准确?生进行验算。5、总结算法。学生说计算过程三、课堂练习1、完成练习题第一题。2、判断对错。指出错误并改正3、教材第46页“做一做”。四、课堂总结:今天大家有什么收获?有没有提醒同学应该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