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填土荷载计算.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6545890 上传时间:2024-12-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填土荷载计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填土荷载计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填土的容重(KN/m3) 取单位墙长,所得的假想墙背主动土压力(KN)的表达式为: = (2-2) 沿墙高的土压应力,可通过对求导而得到: = (2-3) 其中: —假想墙背高度(m)。 截取假想墙背土压应力分布图中与墙身高度相应的部分,得到实际墙背土压力分布,如图2-9所示。 = (2-4) = (2-5) 图4.4 实际墙背土压力分布 图2-9 实际墙背土压力分布 经分析得: (2-6) 取等号,作为不考虑加筋作用时墙身厚度的初步设计。 ②墙身稳定性分析 从墙身稳定性出发,对墙身厚度B1进行进一步设计。 a)抗滑稳定性分析 = (2-7) b)抗倾覆稳定性分析 = (2-8) (2-9) = (2-10) c)墙底偏心距分析 (2-11) d)基底偏心距e和基底应力分析 (2-12) (2-13a) (2-13b) 其中: —土压力的垂直分力对墙趾o点的力臂(m); —土压力的水平分力对墙趾o点的力臂(m)(=); —墙身重力G对墙趾o点的力臂(m); —基底抗滑稳定系数; —基底抗滑要求安全系数; —抗倾覆稳定系数; —墙身的容重(KN/m3); —抗倾覆要求安全系数; —各力系对墙趾的稳定力矩之和(KN/m); —各力系对墙趾的倾覆力矩之和(KN/m); —基础的高度(m); —基础底面的最大压应力(KN/m); —基础底面的最小压应力(KN/m); —修正后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kpa); k—地基土容许承载力提高系数。 由式(2-7)得: (2-14a) 由式(2-8)得: (2-14b) 取B11和B12的较大值,作为B1的进一步设计值。再取B1的初步设计值和B1的进一步设计值的较大值作为不考虑拉筋作用时墙身厚度B1的设计值。 最后,根据式(2-11)、(2-12)、(2-13a)和(2-13b),进行对墙底偏心距、基底偏心距和基底应力的验算,若不满足,增大B1值,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其中:—墙背摩擦角; —墙背倾角,当墙背俯斜时为正,仰斜时为负; —库仑土压力系数, = —换算均布土层厚度(m); H—墙背高度(m); —土工格室加筋填土的内摩擦角; —填土的容重(KN/m3) —墙身的容重(KN/m3); 基地抗滑稳定性系数:= 取B11和B12的较大值,作为B1的进一步设计值。再取B1的初步设计值和B1的进一步设计值的较大值作为不考虑拉筋作用时墙身厚度B1的设计值。 2) 考虑拉筋的作用,设计墙身宽度B1 设计中分别从控制墙身变形和保证墙身稳定性出发,设计墙身宽度,并取二者中的较大者。 ①从控制墙身变形出发,进行B1的初步设计 因为共布设了n层拉筋,将墙身分成了n段,所以将墙身离散为n个两端铰 结的简支梁进行分析。 因为拉筋等间距布设,而简支梁n受力最大,变形也最大,所以以简支梁n的变形量不超过墙宽的1.5%来初步确定墙身宽度B1。又因为拉筋共布设n层, 间距均为x,所以 (2-15) 同样,根据叠加原理,梁n的最大挠度f发生在其跨中截面处,且: (2-16) 推出: =(m) (2-17) 可见, (或) ②从墙身稳定出发,进行B1的进一步设计, 三条假定: a.各层拉筋的锚固区长度相等,均为Lm; b.各层拉筋的拉力设计值由其抗拔力决定; c.将锚固区的土工格室加筋体视为均匀等代层,与填土之间的抗拔摩擦系数为f*(由试验确定)。 下面求各层拉筋的极限抗拔力: (2-18) 式中: Si—第i层拉筋的极限抗拔力(KN); —作用在第i层拉筋上的法向应力(kpa)。 所以,各层拉筋的拉力设计值Ti为: (i=1,2,…n) (2-19) 式中: [Kf]—抗拔稳定要求安全系数。 a)抗滑稳定性分析 (2-20) b)抗倾覆稳定性分析 (2-21) c)墙底偏心距分析 (2-22) d)基底偏心距和基底应力分析 其中: e—基底偏心距(m)。 (2-23) (2-24a) (2-24b) 由式(2-20),得: (2-25) 由式(2-21),得: (2-26) 取B11和B12的较大值,作为B1的进一步设计值。 再取B1的初步设计值和B1的进一步设计值的较大者,作为考虑拉筋作用时墙身宽度B1的设计值。 最后,根据式(2-22)、(2-23)、(2-24a)和(2-24b),进行对墙底偏心距,基底偏心距和基底应力的验算,若不满足,增大B1值,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取B11和B12的较大值,作为B1的进一步设计值。 再取B1的初步设计值和B1的进一步设计值的较大者,作为考虑拉筋作用时墙身宽度B1的设计值。 (2)挡土墙整体滑动稳定性分析 设拉筋的长度不超过可能发生的滑动面,如图2-10所示。可以用普通的圆弧法计算。 图2-10 圆弧滑动面条分法验算图示 式中:Ci,Li—第i条块滑动面上的粘聚力(kPa)和弧长(m); Wi—第i条块自重及其荷载重(KN); —第i条块滑动面上土的内摩擦角(); —第i条块滑动弧的法线与竖直线的夹角()。 (3)沉降分析 地基土因墙身自重及其它荷载引起的沉降,尤其是不均匀沉降必须控制在容许范围内。在预计有较大不均匀沉降的地段,可把挡土墙在构造上分为若干段,段间设置沉降缝,尤其是与桩基、桥台及涵洞等的连接部分应加设沉降缝。挡土墙地基的沉降计算方法和其它建筑物计算一样,按土力学中浅基础沉降和填土沉降计算方法(一般采用分层总和法)来进行估算。 3. 路堤式生态挡墙的设计方法 与路肩式加筋挡墙的设计方法基本相同,不再论述。下面只对路堤式加筋挡墙的墙背土压力进行计算。 将挡土墙上填土重力按下式换算成等代土层厚度计算: 式中:—挡土墙上填土换算成等代均布土层厚度(m),当时,取; m—路堤边坡率; H—挡土墙墙身高度(m); —加筋体上路堤高度(m)。 车辆荷载换算的等代均布土层厚度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B—荷载布置长度(m); —荷载布置宽度(m),采用路基宽度; —墙背后填土容重(KN/m3); —布置在面积内的轮载或履带荷载(KN)。 B的取值如下: (1)汽车—10级或汽车—15级作用时,取挡土墙分段长度,但不大于15m; (2)汽车—20级作用时,取重车的扩散长度。当挡土墙分段长度在10m及以下时,扩散长度不超过10m;当挡土墙分段长度在10m以上时,扩散长度不超过15m; (3)汽车—超20级作用时,取重车的扩散长度,但不超过20m; (4)平板挂车或履带车作用时,取挡土墙分段长度和车辆扩散长度两者之较大值,但不超过15m。 车辆的扩散长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 —汽车或平板挂车的前后轴距(履带车为零)(m); a—车轮或履带的着地长度(m)。 将挡土墙上填土重力和车辆荷载均换算为等代均布土层厚度之后,可以计算出挡土墙墙背的土压力,如图2-11所示。 图2-11墙背土压力分布图 式中各符号意义同前。 路堤式生态挡墙设计方法同路肩式生态挡墙。 4. 设计步骤 土工格室生态挡墙的设计步骤如下: (1)测定填料的指标和界面上的摩擦角。 (2)设定墙身高度、加筋间距。 (3)进行墙身宽度的初步设计。 (4)进行墙身宽度的进一步设计,得到墙身宽度B和加筋锚固长度Lm的关系。设定加筋锚固长度Lm,得到墙身宽度设计值。 (5)对墙底偏心距、基底应力和基底偏心距进行验算。 (6)对墙身抗剪进行验算。 5.算例 某挡墙初步设计如下,填料为砂土,各参数如下:,,,,。请确定挡墙宽度B1 图2-12 挡墙断面图 第一步:设计计算: 图2-13 实际墙背土压力分布图 = = =0.29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