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课时左、右教学目标:(1)以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使学生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让学生体验左右的位置与顺序。(2)通过活动,使学生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关系,并能用语言来表达。(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难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确定“左右”。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 认识左右1做“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师:大家喜欢做游戏吗?游戏的名字叫“听口令做动作”,老师说你们做,看谁做得又对又快。注意听,准备:指耳朵(大家手不要放下来,相互看一下,谁错了帮助改正过来。)2增加游戏难度 引出左右师:下面老师要增加难度了,仔细听:指左耳(你指的是左耳吗?想一想,应该是
2、哪只耳朵。)指右眼(手不要放下来,同桌相互看看,有没有错误,应如何改正。)师:我发现小朋友们这次速度慢了,而且还有出错的地方,那大家想一下,我们这次的游戏比上次难在什么地方?生:增加了左右师:板书课题,指导书写。请小朋友们记住,“左”字下边是个“工”字,“右”字下边是个“口”字。3认识左右手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 渗透思想教育师:大家举一下你的右手。师:右手的这边就是右边。那右手都能干些什么呢?师;右手的作用可真大!我们的另一只手是左手,左手又能干什么呢?师:对,我们一般情况下做事情时,都是以右手为主左手帮忙一起来做,可见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我们同学们之间也应该互相团结、互相帮助,这样才能做更多的
3、事情。4认识身体中其它一左一右的好朋友师:哪位小朋友能告诉大家,在我们的身体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好朋友?5增加“听口令做动作“游戏的难度巩固左右的知识师:小朋友们真棒,这么短时间就能分清左右了,那我们把刚才的游戏再增加一下难度,注意仔细听:左手指左耳、右手指右耳、左手指左肩、右手指右肩、左手指右肩、右手指左肩二、摆摆学具,理解左右1. 摆一摆师:同桌合作,像电脑上一样的顺序摆放好事先准备好的学习用品。(课件演示:按顺序摆好: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小刀五样学具)师:大家先来确定一下,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2. 数一数师:按左右的顺序来数一数。(点着学具来数,数好后请学生回答,从而完成电
4、脑中的填空题)从右数橡皮是第-个从左数橡皮是第-个师:同样的东西,按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不同。3. 说一说尺子的左边是什么?右边呢?(1)启发、引导学生观察图说出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2)说出尺子的左边或右边各有哪二样学具?4. 想怎么摆就怎么摆,然后同桌互说三、听音乐,做动作。师:起立,大家把座位放好,立正!(放音乐师生一起做)“拍拍左肩膀,拍拍右肩膀,左脚跺一跺,右脚跺一跺,向前跳一跳,向后蹦一蹦,左手摆一摆,右手摆一摆,左腿踢一踢,右腿踢一踢。”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由慢到快)四、拓展应用,感知生活中的数学1. 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左右。如走路要靠右走,同时老师渗透
5、我们要从小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同时了解一些生活常识,如过马路要先看看左边,再瞧瞧右边。2. 想一想。小动物们早起在森林中做早操,从左边数,小猴子排在第二位,从右边数它排在第三位,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在做早操吗?位置这节课根据新课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精心设计了让学生用眼观察、动口表达、动手操作、用心思考的小组活动。学生始终在教师创设的具体场景中轻松、愉快地学习,前后左右的空间位置关系。下面是我对位置的教学反思。一、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课堂教学中,在设计、安排和组织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有意识地体现探索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能够亲自参加
6、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把课本中的例题、结论等,转化为学生能够亲自参加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二、游戏活动带给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新课程提出,学习目标应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课堂设计应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得到“经历、体验”。新课程改革也视学习为“做”的过程、“经验”的过程,凸现学生学习的实践性特点。在上下、前后、左右的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听口令和听反口令拍手的游戏活动,当看到自己拍的和别人一致时,他们的笑容是那样的灿烂,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增加成功感。假如发现自己“上当
7、”的同时,他们就会赶紧纠正。如此设计,不仅注重学生认知上的需求,更重视学生学习情感上的满足,使学生心中充满激动与挑战,获得内心的充实和满足。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只有学生的情感体验是愉悦的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学生无疑会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积极投入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过多的讲解,而是把课堂作为数学活动的 舞台,让学生在自由、活跃的氛围中学习,使原本枯燥的教学变的有趣。但是我发现,这样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接受,有个别同学对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过程与方法的探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都有所欠缺,这说明我这节课的设计还存在问题,需要做进一步的改进。在这方面,我会更加努力,希望各位老师多加指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