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马克思技术批判视野中的“美好生活”构建.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54031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技术批判视野中的“美好生活”构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马克思技术批判视野中的“美好生活”构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马克思技术批判视野中的“美好生活”构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02023 年 4 期湖南行政学院学报(双月刊)No.4,2023(总第142期)JOURNAL OF HUNAN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General No.142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技术批判视野中的“美好生活”构建丁富强,于春玲(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110169)摘要:“美好生活”蕴含着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马克思通过技术批判的独特方式,生动揭示人与自然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以及人与自身关系和谐的美好生活图景;准确把握“美好生活”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统一,整体性与差异性相统一,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的存在;深刻阐明“美好生活”的实现需要关注人的

2、多样化需求、发挥技术的基础作用和摆脱资本逻辑的束缚。关键词:马克思;技术批判;美好生活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605(2023)04-0010-08技术发展不是孤立的,它与人类期望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景相融相通,是人类为满足自身多样化需求创造出来的特殊产物。马克思技术批判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价值观照,通过索求技术的应然状态,生动刻画出人类社会的光明前景。当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愈发强烈,如何在确保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同时,更好发挥对美好生活的支撑作用,是值得深刻思考的问题。因此,以马克思技术批判为视角来审视“美好生活”构建,对

3、把握科学技术与美好生活的联系,推动科学技术高质量发展,助力美好生活顺利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一、马克思技术批判视野中的“美好生活”释义美好生活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梦想,是马克思技术批判的理论主题和价值追求。虽然马克思没有明确使用过“美好生活”一词,但他在技术批判的过程中,始终饱含对人的整体生存状态的高度关注,通过探索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现实道路,透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前景观瞻。马克思技术批判的终极价值取向在于使人能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收稿日期:2023-03-08基金项目:2022 年度辽宁省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新时代斗争精神的理论意蕴及践行路径研究”(项目编号:L22ZD036)。作者简介:丁富强

4、,男,河南信阳人,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于春玲,女,辽宁本溪人,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11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189,它与美好生活力图实现的物质充裕、文化繁荣、环境美好等要求深度契合。预示着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关系到达和谐统一的状态。(一)“美好生活”意味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技术批判的逻辑起点,蕴含着美好生活的物质要求。马克思认为,技术是连接人与自然的桥梁,只有通过技术活动人的本质和自然的本质才能得到充分展现。正是因为有技术的存在,人类逐渐摆脱固定的生理限制

5、,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构建起多种形态的社会关系;自然的人化成为事实,自然摆脱以往纯粹、原始的状态,获得真实的存在意义与价值。当技术处于萌发阶段,人类面对诸多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总是不自觉地匍匐在自然面前,不敢有丝毫勇气去探索和决断。随着技术的更新迭代,人类惊异地发现原来错综复杂、神秘莫测的自然不过是按照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机械装置,于是人类不再满足于作为自然的“附庸”,而是试图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去认识和改造自然。但遗憾的是,人类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学会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他们凭借技术优势肆意攫取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和扰乱生态系统秩序等,给自然造成永久伤害。与此同时,自然以自己的特殊方

6、式报复人类,沙尘暴、地震、高温等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已经给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马克思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系统考察,形象说明只有当技术不再是人类破坏自然的工具,而是成为人与自然达成和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途径的时候,美好生活的蓝图才能够成为现实。一方面,人的自我发展不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人“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2,他是在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内选择恰当的方式获得自然资源,不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伤害。另一方面,随着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和行为日益增强,自然界重新恢复到空气清新、水质清澈、环境清洁的良好状

7、态,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为充足的能量支撑。可以预见,一旦人与自然的关系真正达到良性互动、和谐统一的状态,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便会得到有效巩固。当人类基本的衣食住行需要得到充分满足以后,才能继续朝着实现美好生活的目标阔步向前。(二)“美好生活”意味着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马克思认为,人与社会关系的形成同技术发展紧密相关,当第一批的技术内容被初步发觉和使用的时候,人类获取食物的能力开始得到增强,一旦不同个体的食物盈余达到相当数量,人类便萌生出想要交换、联合和组织起来的愿望,促使具有共同利益的团体产生和发展起来。此时,虽然社会的某些特征尚不明晰,但它依然能够帮助人类摆脱蒙昧、落后的原始状态,起到规

8、范个体行为、延续种群发展等重要作用。随着技术的升级改造,社会的组织架构愈发完善,个体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不仅越来越感受到生而为人的独特性,而且获得自身生存发展的宝贵权利。就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言,二者是相互协调、彼此促进的,社会由每一个具体的人组成,离开人就没有社会;社会是人的存在基础,离开社会人就无法生活。但在资本主义社会,技术成为阶级压迫的工具,社会不再是个体联系的避风港,人变成孤独、利己的存在,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商业日12益变成欺诈。革命的箴言 博爱 化为竞争中的蓄意刁难和忌妒。贿赂代替了暴力压迫,金钱代替刀剑成了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3。马克思清楚地看到人与社会关系呈现的矛盾对立状态,他

9、强调“应当避免重新把 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体对立起来”1188,要以技术本来面目的恢复,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协调统一,确保人与社会关系达到和谐有序的状态。一方面,技术不再成为特定阶级追逐资本增殖的手段,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特征、兴趣等自由地选择职业,“以个体身份参与到社会协作中,为其类生活也为其个体生活的延续创造条件”4,为社会的全面进步创造可能。另一方面,技术革新孕育出更成熟的社会有机体,发达的经济、繁荣的文化、公平的收入、稳定的秩序等,给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多种支持条件。显然,随着人与社会关系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欺诈、对抗、压迫等现象将烟消云散,每一个人都将享有为人的尊严和权利,最终幸福

10、地生活在美好的此岸世界。(三)“美好生活”意味着人与自身关系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关系是马克思技术批判的逻辑归宿,蕴含着美好生活的价值旨归。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519人的生命性通过器官活动呈现出来,它要求人类能够利用自然资源维持自身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行。然而,自然资源不是随手可得的,“有生命的个人”需要通过一系列感性活动,确保自身获取自然资源的同时,创造出自然界不能直接给予的物质生活条件,如医疗、教育等。感性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是人类存续的基础,而技术则通过把人的现实需要具体化,进一步诠释出人类生存发展的向上通道。随着技术的蓬勃发展,人类越来越提出多样化的

11、生存要求,从简单的生理需要到更高级的精神文化享受,人类正在完善自我的道路上努力前行。但应该看到,随着技术发展出现分裂趋势,人类似乎已经出现迷失的危险,如资本主义的“异化现象”即深刻说明当人对物质财富表现出极度渴求的时候,他本身的精神追求、情感追求和价值追求等就会削弱,最终形成碎片化、工具化的存在。人与自身的关系是复杂多变的。作为发展着的存在,人总是期望生产更多的产品、积聚更多的财富、凸显更重要的价值。表面看来,人类满足自身的各种需求,及至追逐利益的行为并无不妥,但因为受到资本逻辑的限制、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人的需求往往会突破合理界限,表现出盲目、夸张的状态。譬如,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消费主义”

12、“拜金主义”等异化现象,就是人们过度关注物质财富增长 突破合理的需求尺度造成的严重后果。实际上,人的需求大致可以分为合理和不合理两部分,只有合理的需求才能够促进人的自由发展,而不合理的需求则会把人拉进痛苦、欲望与堕落的境地。马克思清楚地看到人与自身关系和谐的极端重要性,强调只有始终处理好人与自身的关系,“以稳定精神秩序的建构来妥善处理各种需求”5,才能真正使人拥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达到饱满充盈的美好生活状态。二、马克思技术批判视野中的“美好生活”特征美好生活的呈现与技术本质内容的复归是一致的。马克思认为,技术原初意义是实13现人的自由解放,但在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它受到各种消极

13、因素的干扰,开始出现分裂和异化的趋势,并给人的生存造成阻滞。有鉴于此,马克思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基底,力图以技术本质内容的展现引导人类的生产生活重新回归正轨,深刻揭示技术基本属性的同时,进一步凸显出美好生活的重要特征。(一)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统一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统一是技术本质内容的深层演化,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特征。马克思认为,技术是人类对自然的摹写,任何一种技术都不可能脱离客观规律而独自存在,人始终是在自然界提供和创造的物质条件的基础上展示自己的本质力量、做出发明创造的,“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6。历史上,人类曾经无限痴迷于“永动机”的发明创造,并为此投入大量的人力、

14、物力和财力,但最终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就在于“永动机”违背了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表现出对自然规律的漠视和反叛。与此同时,技术具有属人的性质,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任何一种技术形式都不是自然直接赋予的,而是人类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综观技术的衍生过程,人类正是根据自身的生存需要,准确认识、运用自然规律,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促使技术产生和发展起来。既然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统一是技术的基本属性,那么作为技术应然状态造就的美好生活同样遵循着技术的内容特点。一方面,美好生活的客观性即是说美好生活要有坚实的物质保障,要有使人的“身体得以充实并使本质得以表现所不可缺少的”条件121

15、0。当人类还在为吃喝住穿而发愁的时候,还不能使自己的基本生存需要得到充分满足和保证的时候,他就很难有从事政治、科学和艺术等的冲动,也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美好生活”。另一方面,美好生活的主观性即是说美好生活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它的呈现需要培养生活主体的洞察力和感知力。马克思曾经说过,“经营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独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1192如果人类还继续沉溺于攀比、炫耀,即使他的生活状态已经达到饱满程度,但因为其洞察力、感知力的缺失,仍然无法真正感悟到美好生活的独特价值。因此,只有既夯实物质基础,又提高生活主体的感知能力,才能够真正确保美好生活的顺利实现。(二)

16、整体性与差异性相统一整体性与差异性相统一是技术生成的现实表现,是美好生活应有的重要特征。马克思以前,西方哲学家关于技术的讨论总是围绕技艺方面展开,认为技术是物质生产的工具,它的生成要素至多表现为知识、技能、器具等的延续或集合,而没有真正地把技术置于人类生活的全部领域,不同程度地忽略技术的人文价值、组织价值和生态价值等,造成技术的全貌被掩盖和遮蔽。与以往哲学家不同,马克思通过系统考察技术的生成和发展过程,深刻揭示出技术是各种要素相互组合的结果,它并非局限于狭隘的技艺层面,而是更广泛地涉及到文化层面、历史层面等。正如马克思所说,“机器绝不是到处都从工场手工业中产生的”7337,只有把技术与人类的物

17、质生产、文明演进、历史更迭等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够准确把握技术生成的本质内涵。马克思强调技术整体性的同时,并没14有忽视技术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形态,他指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1602。对于不同历史时期而言,尽管技术的本质意义都在于观照人的现实存在,但由于受到各种特殊条件的限制,所以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形式、主要功能等是有差别的。美好生活是技术生成的理想结果,契合技术发展的应然要求,是整体性与差异性相统一的存在。一方面,美好生活的整体性即是说美好生活不是单一的,它的顺利实现依赖于多方面内容的相互配合、协调推进。众所周知,人是丰富性的存在,他的现实需要是

18、多种多样的,为满足人类多种需要的美好生活不能仅停留于创造出充裕的物质条件,而是要更全面地创造出繁荣的文化交流、优美的生态环境、清明的政治氛围、良好的社会风气等。另一方面,美好生活的差异性即是说美好生活不是整齐划一的,它对于不同背景的人群有不同的呈现方式。譬如,农民的美好生活可能意味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工人的美好生活可能意味着生产顺利、家庭和睦等。当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总体追求是相通的,但不可否认,随着利益多元化、价值观多样化成为客观事实,不同阶层、群体、个人的美好生活诉求存在差异。因此,根据主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努力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物质内容、文化内容和生态内容,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

19、向往的关键因素。(三)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统一马克思技术批判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价值指向,通过准确揭示技术的现实存在和未来发展状况,深刻阐明美好生活是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的事物。自笛卡尔以后,西方传统哲学“以寻求世界本体、建构严密理论体系为最终目的,结果却使主体与客体相分离、哲学与现实世界相疏离”8,致使哲学不再关注人的现实存在。相应地,技术的本质被严重忽略,如“器官投影说”“知识体系说”“活动方式说”等,无疑把技术与“手段”“工具”等同起来,不仅使技术脱离人的生活实践,而且忽视技术的人文内涵。与以往哲学家相异,马克思始终认为只有根植于人的现实生产、生活方式,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技术产生、发展以及

20、延续的本质内涵与重要意义。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在强调技术具有现实性特征的同时,同样关注到技术指向人的未来发展。在他看来,当技术得到充分发展和运用以后,势必会带来生产力的革命性变化,由此形成的结果就是人类将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提高自己的内在素养。根植于技术的现实与未来指向,美好生活在受到技术影响和规制的基础上,充分彰显出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的特征。一方面,美好生活的现实性即是说美好生活是具体、现实的,能够为人们所感知,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得到实现。马克思指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1571虽然以往理论家

21、也提出过“美好生活”的构想,如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乌托邦”、资产阶级期望建立的“人道、民主的社会”等,但那都不过是在脱离客观实际的基础上,虚化出来的一种美好幻想。特别是资产阶级鼓吹的自由、平等、博爱等理念,是以无产阶级的被压迫、被剥削为前提的,它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虚伪性,不是指向全人类共同发展的美好生活。真正意义的美好生活必须是现实的,是一切群体都15能够通过自身努力感知和实现的,它摆脱狭隘的阶级性、局限性而凝结成为人类的普遍共识。另一方面,美好生活的超越性即是说美好生活是动态演进的,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和内涵是不一样的。马克思说,“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9。当人的某种现实

22、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便会很快催生出其他更高、更新的需要,那么,美好生活正是伴随着人类需要的逐渐递增,不断呈现出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态势。三、马克思技术批判视野中的“美好生活”路径在马克思技术批判视野中,技术发展与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始终同向同行,美好生活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展开过程,它的形成是技术更新迭代的结果,只有把技术同人的现实存在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准确揭示技术的本质特征,找寻美好生活实现路径。(一)构建“美好生活”需要关注人的多样化需求技术与人的生存发展紧密相联,技术凸显的丰富价值,实际上是人的多样化需求的生动表现。马克思指出,“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

23、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1192但受到传统知识论哲学的影响,人们总是习惯于用一种纯客体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世界,没有真正把技术与人的本质联系起来,由此造成的结果就是只关注技术某一方面的价值,而忽略另一方面的价值,甚至把技术当成手段或工具。马克思清楚地看到以往对技术关注维度的缺失,他强调“自然科学却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作准备”1193。如果脱离人的现实生活,孤立、抽象地谈论和运用技术,必然会削弱技术的存在意义,致使人的自由解放道路遭到阻碍。技术的价值内涵并不局限于狭隘的生产、效用功能,它更广泛地涉及到物质价值、审美价值、道德价

24、值、自由价值等。只有通过细致解剖技术蕴含的不同方面价值,才能真正理解技术存在的独特意义,进一步认清人何以能够成为自然界的高贵存在。技术的丰富性决定人的丰富性,如果仅以某一方面的内容来衡量人的生存与发展,必然会造成人的单薄化和碎片化。马克思强调,“正像人的本质规定和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一样,人的现实也是多种多样的”1189。除去基本的生存需求以外,人还有情感的需求、道德的需求、生态环境的需求等,而正是基于多种需求的充分满足,人才能摆脱单向度的生活,以饱满而丰富的姿态出现。经过 70 多年的艰苦奋斗,40 多年的改革开放,当今中国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的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在此过

25、程中,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民的多样化需求得到充分释放,精神是否满足、政治是否清明、生态是否良好,社会是否和谐等已经成为构建美好生活的关注焦点。根植于美好生活呈现出来的多维特征,新时代美好生活构建首先要考虑到人的多重属性,立足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以多种具体而可行的方式满足人民群众愈益呈现出来的多样化、多元化需求,通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偕行共进,推动形成经济繁荣、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美丽的理想场景,不断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更多可选择的内容和空间。16(二)构建“美好生活”需要发挥技术的基础作用技术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前提

26、,是美好生活构建的基础条件。虽然马克思对技术异化保持高度警惕,强烈批判技术异化给人的自由解放造成的多重阻滞,但他并没有因此否认技术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而是始终把科学技术看成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10。马克思说,“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1527。综观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历史的出发点,一旦离开物质生产的前提,人类文明将陷于难以超拔的幻想。但物质生产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需要“有生命的个人”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工具,或使用自己的器官职

27、能,或借助于其他物体,只要人类有继续生命活动的可能,技术就天然地掩映其中。而正是得益于技术的发明和使用,人类才能顺利完成社会变革,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创造出具有崭新意义的现代文明。当前,构建美好生活需要充分发挥技术的基础作用,通过技术进步引领时代发展,真正使科学技术成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有力支撑。一方面,努力发挥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基础作用,使技术创新贯穿物质资料生产全过程,以高品质的技术成果带动农业、工业、牧业等民生行业发展,通过创造充裕的物质财富,全面夯实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努力发挥技术在文化创作、社会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基础作用,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

28、、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塑造丰富的文化形态、安定的社会秩序、良好的生态环境等,满足人民日益多样化、多层次的美好生活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必须加快从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11。实际上,随着我国引领性、原创性技术成果接连涌现,全媒体融合技术日趋成熟、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突破进展、煤炭清洁高效燃烧技术推广应用等,新时代美好生活正在成为现实。(三)构建“美好生活”需要摆脱资本逻辑的束缚资本逻辑是技术异化的根本动因,是阻碍美好生活形成的关键因素。马克思认为,技术是人类

29、确证自身、走向成熟的依据,但囿于资本逻辑的主导,技术逐渐与人的本质相脱离,使人异化为单一、片面的存在。工业革命以来,技术受到资本的强力扶持表现出快速发展势头,如蒸汽机、内燃机、发电机等的发明和使用就是有力证明。但应该看到,当技术创新受到资本逻辑的严格控制,它原本指向人类自由解放的目的就会发生变化,转而沦为资本追逐自身增殖的手段。马克思说,“机器成了资本的形式,成了资本驾驭劳动的权力,成了资本镇压劳动追求独立的一切要求的手段”7300。虽然技术的频繁更迭使生产效率获得迅速提升,但轰鸣的机器,高速运转的流水线,迫使人必须时刻围绕着机器运转,这样,他的自主活动就成为机器功能的延伸,不仅肉体受到残酷折

30、磨,而且精神世界变得萎靡。与此同时,由于资本逻辑从技术领域渗透到人类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矛盾、消极的状态,如家庭关系变成金钱关系、生态环境污染、社17会风气败坏及法律遭到亵渎等,都十分深刻地说明资本逻辑宰制技术以后给人类生产生活造成的严重后果。然而,摆脱资本逻辑的束缚不是要彻底抛弃资本,资本蕴藏的强劲发展动能对培育市场主体、激发市场活力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那种固守“资本万恶”的观念,不加以辨别地漠视资本、抵制资本的行为是有害的,它有可能对已经取得的改革发展成果造成伤害。但重视资本不等于唯资本是从,当资本成为一种思维逻辑或行为方式,它就不再考虑人的现实需要,而是更多以寻求经济

31、增长、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为目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贪污腐败、利益关系固化等问题,实际上都与资本逻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新时代美好生活构建要充分发挥资本在配置资源、活跃市场、发展生产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注意运用制度建设、文化引领等方式规避资本的负面效应,消除资本逻辑对价值观念、生产经营、生态环境等造成的消极影响,通过正确处理资本与劳动、资本与技术、资本与人的关系,引导资本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为人的现实需要服务,最终助力美好生活顺利实现。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9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

32、09:560.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3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7.4孙云龙.生活、需要与生产 德意志意识形态 关键词研究J.哲学分析,2011(3):6878.5陈果.马克思哲学视域下的美好生活逻辑起点、内涵意蕴与实践向度 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1319.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1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8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于春玲,李兆友.马克思技术本质观的文化哲学视域:兼论对西方哲学技术本质观的超越 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471476.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8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1.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5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597.1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300.责任编辑:王习贤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