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毛泽东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的构建.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53591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泽东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的构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毛泽东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的构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毛泽东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的构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毛泽东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的构建赵士发柳沛桦摘要: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必须要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为理论基础。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毛泽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建立、逐渐脱离苏联影响并结合中国特色不断完善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各学科在现代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同时,毛泽东为当代中国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提供了重要启示与方法论原则。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毛泽东思想;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自传入中国以来在

2、具体的革命与建设实践中经历了长期的发展,现已成为哲学一级学科下,与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科技哲学、美学、伦理学、宗教学等学科相并列的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在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按照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来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首要任务,而毛泽东思想对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作者简介:赵士发,武汉大学哲

3、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柳沛桦,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性贡献研究”(项目编号:)。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一、毛泽东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理论基础的形成学科是依据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来源、课程体系以及学术发展划分而成的科学门类。学科应当与专业有所区分,专业是根据社会各行业需要所形成的知识分类,因此,专业设置取决于专门知识在社会建设中的应用功能,而学科设置应当更侧重于满足固定知识领域的研究和理论发展需要。所以,学科体系是

4、按照学科特点分类和学科发展需要由相关联的各个学科所共同组成的学科系统,对特定知识领域的总体框架起着决定性作用。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再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长期发展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准备了充分的条件。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构建的重要理论基础;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取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因此,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发展是理解毛泽东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贡献的理论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以下四

5、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立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造性地提出并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问题,是整个哲学发展历史上一次最重要的思想革命。马克思在著作中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既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又批判性地改造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既指出了唯心史观的局限性又科学阐释了辩证的唯物史观。马克思的思想被恩格斯作了系统的总结和阐述,恩格斯将哲学的基本问题归结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并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是近代以来各类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雏形。针对杜林的世界模式论、自然哲学和人的学说,恩格斯先后论述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

6、理、认识论、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有机统一。第二阶段是苏联开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化时期。年德波林的 辩证唯物主义纲要 和 年布哈林出版的 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开启了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化阶段。列宁在解释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关系时,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是一般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中的“推广”的说法,指出物质意识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共同构成了理论成立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可以说,在列宁的著作中已经初步蕴含了作为“一整块钢”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包含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样两个重要部分的思想萌芽。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二分结构在 世纪 年代

7、初由米丁和拉祖莫夫斯基主编的 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 中首次明确提出,他们把“物质”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点,并分别论述了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历史观四个部分。随后,在 年的 联共(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列宁选集 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研究 历史演变与基本问题(上),四川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党史简明教程 中,由斯大林撰写的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更是将这种二分结构和从自然到社会的“推广论”发挥到了极致。斯大林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推广去研究社会生活,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应用于社会生活现象,

8、应用于研究社会,应用于研究社会历史”。斯大林将辩证唯物主义看作研究自然界现象的方法,将历史唯物主义看作研究社会现象的方法,并将二者的关系归结为后者由前者“推广”而来,这种思想将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教科书形态推向了一个极端,最终形成了有时代特色和苏联特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第三阶段是由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带动的广泛传播和扎根时期。在此期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构建受到苏联的指导,但同时也结合中国特点取得了重要进展。自 年李大钊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开始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引入中国,先后出现了众多按照苏联思路来介绍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书籍。年瞿秋白发表的 社会哲学概论 就受到普列汉诺夫和布哈

9、林的影响,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二分结构”展开。年毛泽东曾编写 辩证法唯物论提纲,按照唯心论与唯物论、辩证法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三个章节展开,其中辩证法唯物论按照物质论、运动论、时空论、意识论、反映论、真理论、实践论的体系展开,唯物辩证法以矛盾统一法则为首介绍了三大法则以及辩证法的诸范畴。从此提纲来看,毛泽东当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解仍与苏联西科洛夫、埃森堡的提法和体系基本一致。随后毛泽东将这篇“提纲”的部分内容整理并改写成了 实践论和 矛盾论,从实践和认识这对认识论中的基本矛盾出发,强调实践的首要性,系统论证了社会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并在

10、论述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即对立统一规律的各个方面基础上,突出阐明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年李达在 社会学大纲 中由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开始,先后论述了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论、社会的经济构造及其历史形态和社会的意识形态。虽然此书在体系上与二分结构保持了一致,但更多受到的还是列宁、普列汉诺夫等人的影响,而非照搬斯大林的思想。李达突出阐释了有中国特点的“实践的唯物论”,并指出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地位;关于“两大块”的关系,他也提出“历史唯物论如没有辩证唯物论,它本身就不能成立;辩证唯物论如没有历史唯物论,也不能成为统一的世界观”。所以,虽然在李达的论述中出现了“扩张”“运用”等词,但并非

11、斯大林式的分割与对立,而是有创造性的理论补充和发挥。第四阶段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理论探索与超越时期。在 实践论 矛盾论 之后,毛泽东又在 论十大关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等著作中进一步完善了其哲学观点。但是,毛泽东在 年阅读李达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内部讨论稿)时曾明确提出“旧哲学传下来的几个规律并列的方法不妥”,应当突出对立统 斯大林选集(下),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李达:社会学大纲,武汉大学出版社 年版,第 页。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研究:历史演变与基本问题(上),四川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一规律在辩证法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且不必抄斯大林。自那一时期开始,中国学者对马克思

12、主义哲学体系的构建开始了更加独立的探索。一方面,在苏联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工作。年艾思奇主编的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是一本被广泛使用的我国学者自己编写的哲学教科书。随后在 年和 年,肖前、李秀林、汪勇祥主编的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在吸收苏联观点的基础上融入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特点,进一步构建了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另一方面,开始尝试突破现有知识框架并构建新的体系。如高清海主编 年、年出版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下册)明确指出“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部理论内容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历史观的基础,以认识客体主体的结构尝试打破辩证唯物主义

13、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二分结构”。可见,最初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苏联学界的影响。虽然不可否认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具有逻辑的相对完整性和理论的科学性,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正是在毛泽东思想的引领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尝试编写中国人自己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逐步走出了一条有别于苏联的独特道路。毛泽东在带领中国学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过程中对苏联体系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始终引领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发展,开启了结合中国实践、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原创道路。毛泽东的哲学思想和理论相较于苏联体系都取得了原创性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毛泽东认为可以将哲学归结为一种认识方

14、法,“是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其“唯物论、唯心论、世界观、辩证法,都是讲的认识论”的提法对于解构苏联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二分体系”具有重要影响,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坚持了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的统一,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联系和整体性。第二,在毛泽东的影响下,新中国成立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开始强调实践的观点,并逐步突出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中的主导地位和首要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开始形成了以实践观点为核心尝试突破苏联教科书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第三,毛泽东强调要突出对立统一规律在辩证法中的核心地位,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

15、畴都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都是在矛盾规律基础上的补充和演化,应当被整合在对立统一规律之中。可见毛泽东在总结和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思想的基础上,广泛参考了近代以来苏联与国内学者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思路和观点,创造性地发挥并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发展,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二、毛泽东对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的重要贡献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经过长期建设现已形成由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马高清海: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毛泽东选集 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克思主义哲学史

16、、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等分支构成的相对成熟的学科体系,国内各院校根据自身学科发展情况还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历史哲学、价值哲学等不同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各学科之间既有相对独立的边界和分工,又不断交流、互相影响,共同形成了内容丰富、动态发展的学科体系。毛泽东关于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的思路深刻蕴含在其哲学思想体系之中,毛泽东在各个阶段的理论创作和思想斗争过程中系统地学习了以西洛可夫、埃森堡等著的 辩证法唯物论教程和米丁等著的 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等苏联教科书;与李达、艾思奇等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者进行了频繁且深入的交流学习,加之毛泽东自身

17、具有极其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积累,重视西方经典理论和前沿学说的学习,才能形成独立、正确、有中国特点的哲学观点,在世界理论之林中开辟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哲学理论的发展道路,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的建设起着重要导向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分支学科发展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化的基础上对哲学各部门理论研究的学科。毛泽东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的充实和体系的完善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学科正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建构起来,并逐步脱离和超越了苏联教科书体系。首先,在本体论方面,毛泽东强调坚持与唯心主义、一切旧唯物主义划

18、清界限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思想,实事求是原则是从中国革命广泛的实践历程和认识经验中所得出的根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实质的深刻反映。其次,在认识论方面,毛泽东从实践的观点出发,系统论述了认识的源泉、发展过程、目的以及真理的标准;总结认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认识和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提出自由不仅是对必然的认识,而且包括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极大地深化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再次,在辩证法方面,毛泽东坚持和发挥了列宁关于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集中阐述并突出了对立统一规律的方法论意义,揭示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的重

19、要性,并把辩证法的“精髓”理解为矛盾运动中的“普遍与特殊、绝对与相对”的辩证统一关系,强调不仅要研究客观事物矛盾的普遍性,更要重视矛盾的特殊性,进一步详细论述了各种物质运动形式所包含的矛盾特殊性、一切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矛盾的特殊性、矛盾斗争的对抗与非对抗形式的存在,以及矛盾双方地位的特殊性;指出辩证法并非硬套的公式,必须同实践相结合,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相结合,完善了对立面的统一、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等重要思想。最后,在历史观层面,毛泽东作出了与斯大林完全不同的判断,指出社会主义中社会矛盾依然存在,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

20、建筑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重要判断,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必须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主要矛盾重视起来,必须 毛泽东选集 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党在一切工作中的群众路线。毛泽东开辟了以实践理论为基础、以矛盾学说为核心,认识论、辩证法、逻辑学相统一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纠正了斯大林和苏联哲学教科书中的二分体系和板块结构,真正地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 实践论 矛盾论 为基础和核心的毛泽东哲学思想体系,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和构建现代学科体系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第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分支学科

21、发展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和发展历史以及其中各个主要思想家的思想转变和承接过程的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成为一门正式的学科主要开始于苏联时期,梅林的 德国社会民主党史 马克思传、普列汉诺夫的 论一元论历史观的发展 以及列宁的 什么是人民之友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卡尔马克思 和 哲学笔记 等著作标志着学者开始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当作研究的对象。从 世纪 年代开始,苏联系统整理并出版了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列宁全集 普列汉诺夫全集 斯大林全集 等一系列原著,对于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重要人物的理论及其思想承接和转变提供了大量的参考依据,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奠定了充足的

22、文献基础,并在 世纪 年代开始在大学里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相比之下,中国学界更重视基本原理的学习和传播,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较少。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出现少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论著,并在大学中开设相关课程,直到 年出版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专业教材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稿,随后更多的教材开始陆续出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成为一门学科在中国正式建立起来。相较于苏联,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材不仅完善了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文献的解读,还补充了大量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成果,更加系统地讲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发展的历史。虽然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起步相对较晚,但在

23、毛泽东直接推动下,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第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的分支学科发展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是翻译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各个时期、各种版本的主要理论著作以及相关导读文献的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的汉译早在五四运动前就已开始,早期主要从德、法、日版翻译而来,呈现出自发、非系统的特点。十月革命后,中国学界开始大量翻译、学习苏联的版本。延安时期,毛泽东组织学者结合中国已有的译本开始更加系统地进行整理和翻译,这一时期的译本紧密贴合时局发展,具有时代化的特点,表述既呈现出中国化的特色,又服务于大众化的传播需要。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在中国的广泛译介深刻影响着

24、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中国革命实践;另一方面,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译介的领头人和理论创作者,也在不断丰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以李达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对毛泽东的哲学思想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和解读,出版黄鰓森:哲学的科学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版,第 页。了 实践论 解说 矛盾论 解说 等一系列著作。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绝不能够脱离原著的阅读,“马克思主义的 本本 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 本本,但是一 定 要 纠 正 脱 离 实 际 情 况 的 本 本 主义”。这既明确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的学科建立的必要

25、性,又强调了学科体系和教材设置要紧密结合历史背景和现实任务,同中国特定发展阶段的现实情况相结合。第四,在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形成方面。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后出现的各种流派的国外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以及关于他们理论的研究的学科。国外马克思主义正式系统传入中国是在 年,以徐崇温在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一书为代表。但事实上中国学界始终关注国外理论动向,对于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也在很早就已经开始了。如李达在 年前后撰写了 介绍几个女革命家 李卜克内西传 和 女权运动史,介绍罗莎卢森堡 资本积累论 中的观点及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妇女解放运动中的事迹。毛泽东思想与国外马

26、克思主义哲学的学说几乎产生于同一时代,一方面,毛泽东必然接触到了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并将其融入到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中对其进行了吸收和改造;另一方面,毛泽东思想也成为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们研究对象,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自身的理论发展。以毛泽东思想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了学术交流与碰撞,并对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成为一门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站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立场,使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服务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发展和现代实践始终是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构建的应有之义。第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分支学科形成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与中国实践相结合

27、并吸收了中国原创性理论成果的学科。艾思奇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的“化”要有“创造”的意思,要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在中国实践并创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毛泽东也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可以说,毛泽东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现者,更是实践者。作为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引入、传播、发展和实践的领头人,毛泽东既充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内涵,更新了以往理论中不适合中国具体情况的部分并作出了创

28、造性的新阐释,而且更进一步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应用到具体的中国发展实践中去,为指导中国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提供了思想支撑,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学科构建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源泉。值得重视的是,毛泽东还十分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队 毛泽东选集 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王雨辰: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解释史与接受史,学术交流 年第 期。毛泽东选集 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伍的建设,为新中国培养出大批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分子和干部指明了方向。此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在当代衍生出了经济哲学、政治哲学、文化哲学、道德哲学、生存哲学、生态哲学、价值哲学、符

29、号哲学等众多新兴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毛泽东思想为这些学科在中国的兴起和繁荣发展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使之成为学科课程内容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并为学科建设以及学科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价值指引和方法论指导。三、毛泽东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建构的启示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形成完整、科学的学科体系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体系架构必然要包括反映世界的各个方面、采用不同研究方法所形成的各门分支学科。简单机械地划分学科去构造体系的简单化

30、方式对于学科体系构建并无意义,要充分理解现有学科的宝贵价值,把握总体的学科发展方向,正确理解各个分支学科之间的理论关系,才能建立起牢固且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毛泽东为构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提供了内在原则,对把握不同学科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方法论指导。第一,统筹知与行。毛泽东强调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是 放之四海而皆准 的理论。不应当把他们的理论当作教条看待,而应当看作行动的指南。不应当只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词句,而应当把它当成革命的科学来学习。不但应当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他们研究广泛的真实生活和革命经验所得出的关于一般规律的结论,而且

31、应当学习他们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和方法”。他认为要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应该说,毛泽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中国实践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新道路,在进一步的实践中运用和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是当代哲学理论发展和学科建设的使命。第二,把握主与次。毛泽东提出过要把握好位于决定性地位的

32、主要矛盾与居于次要地位的非主要矛盾之间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要抓住主要矛盾,新时代以来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建构要坚决守好理论立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立足当前实际,发现中国问题,提炼中国方法,发出中国声音,筑牢把马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毛泽东选集 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毛泽东选集 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当代哲学基础,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中国新时代精神的精华,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充实丰富的精神食粮。另一

33、方面,要不断提高解决好次要矛盾的理论能力,马克思主义是活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也应当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形成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科学的学科体系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进一步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构建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的最大助力。第三,贯通古与今。毛泽东指出要尊重历史,批判继承中国古代的文化遗产。“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在批判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吸取中国哲学的精华,要“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

34、开来”。在继承古代哲学思想的同时要剔除带有封建特征的文化糟粕,并吸收传统思想中的精华与人民群众的智慧,而不能全盘弃如敝屣。同时,继承文化遗产和传承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绝不能取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和进步,继承古代哲学思想的目的仍然是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完善,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建设的内容,其最终目的还是服务好人民群众,因此必须反对毫无批判地硬搬和模仿古人的教条主义,更要警惕封建残余文化的复辟。第四,兼顾干与支。在毛泽东的著作中体现着丰富的军事、政治、历史等各类专业知识,启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发展离不开对各门学科的合理借鉴。要不断推进具体研究方法的创新,综合利用政治学、历史学、哲学

35、、社会学等各学科的研究方法来不断完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反之,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为各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正如艾思奇所言,“学者都公认这(唯物辩证法)是一切任何学问的基础,不论研究社会学,经济学,考古学,或从事文艺理论者,都在这哲学基础中看见了新的曙光”。当代学科体系建设要求既要有全局性的、整体性的特点,又要能够促进各学科间的相互借鉴和发展。因此,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建设既要有全局意识也要有学科交叉意识,在扎实做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等传统学科的基础上,还要兼顾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生态哲学、历史哲学、符号哲学等新兴学科的建

36、设。第五,平衡内与外。毛泽东在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的基础上还广泛阅读了古希腊哲学家、斯宾诺莎、康德、黑格尔、卢梭等西方哲学的著作,还指出“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要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来评价外国哲学,既要反对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全盘西化”、盲目沿用。“一切外国的东西,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胃 毛泽东选集 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毛泽东选集 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艾思奇文集 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毛泽东选集 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

37、,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决不能生吞活剥、毫无批判地吸收”。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建设必须充分借鉴外国哲学中的科学理论,结合中国思维实现理论的突破和创新,必须关注国际学术界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等各类学科的前沿问题,发出中国声音,提高各学科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影响力,同时更要提高政治敏感性和学术辨别力,谨防掉入西方意识形态陷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必须要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为理论基础。习近平指出,要努力实现“基础学科健全扎实、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冷门学科代有传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辅相成、学术研究和成果应用相互促进”的学科局面。毛泽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建立、逐渐脱离苏联影响并结合中国特色不断完善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等各个学科的建立、完善和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对于当代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具有重要启示。(责任编辑:李卓琦)毛泽东选集 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第 页。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