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角的度量教学设计檀怡珍设计意图:按照新课标的分类,角的度量属于空间与图形测量中的一个部分,而角的度量又是测量中难度最大的,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是利用角的大小的空间感觉来估计角的大小,很少要用到专用的工具去测量一个角的精确度数,所以在本节课的设计中,不仅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同伴交流等方式来掌握测量角的技能,而且还把量角与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角的大小的表象结合起来,重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了达到了这个目标,主要通过以下两种策略:1、本节课以“启发探究”为模式进行设计,基本程序是:导入探究归纳应用总结。2、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动手操作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有助于让学生理解抽象的算理和概
2、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本节课中,通过动手操作摆10度、20度、90度、180度、45度等各种角,使学生在头脑中初步建立各种角的大小表象,一方面加快了学生对量角的操作技能的形成,另一方面又达到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目的。3、利用先估后量,突破难点。新课程特别重视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在本节课中,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把90度作为参照物,通过先估一估有多少度,再动手测量,一方面能有效地突破读内、外刻度的难点,减少错误,另一方面也在培养学生建立角的空间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材分析: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并明确了角的概念,知道了角是有大小之分的基础上学习本课的知识,并为学生后续学习角的分类和画角
3、打下基础。学生分析:学生对于角的大小有了初步的体验,有部分学生已经知道了量角器,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用量角器来测量角几乎没有体验。学习目标:1、使学生认识量角器,掌握量角的方法,会用量角器正确量出角的度数。 2、通过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3、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重、难点:1、重点:学会正确度量角。2、难点:内、外圈读角的度数。教学具准备:大量角器1个、角演示器、每生一个小量角器、三角板、图片资料、练习卡等学习过程:师 生 活 动 过 程 预 设一、创设情境,引入课
4、题。1、出示图,引导学生比较大小。1232、用活动角比较2和3的大小,并说出比较的方法。3、导入课题(从比较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究竟大多少的矛盾中知道要通过测量来解决这个问题,从而自然导入课题:角的度量)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归纳1、认识量角器(1)、出示量角器图(2)、引导学生观察量角器。(3)、组织交流、汇报、评价2、介绍角的计量单位 板书:度 (0) 3、认识1度角、建立1度角的概念(介绍1度角并板书) 1度(10)4、认识几度角,初步建立角的大小表象。(1)让学生上台在量角器上指出指出10、2090、180的角。(2)按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指出45角5、尝试量角,自主探索量角的方法出示
5、角:(1)让学生先猜一猜角的度数。(2)引导学生尝试探索度量的方法。(3)组织学生汇报、验证、评价。6、引导学生归纳出量角的方法(1)板书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它边看度数(2)比较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关系出示图: 1 2、猜一猜这两个角的度数、量出两个角的大小。、组织比较、引导发现a、边的长短虽然不同,角的大小相同,说明了什么?(得出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b、通过演示活动角,让学生发现角的大小和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1、完成猜一猜,下面的角可能是多少度?(板书“内外要分辨”)2、完成判一判(出示4道判断题)3、先猜后量比谁猜的准(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先猜后量出两块三角板中每个角的
6、度数)。4、量一量、比一比:(前后呼应)(1)、量出3号练习卡中各角的度数123(2)、比较、汇报、评价四、全课总结,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2、还想知道什么?3、师根据学生汇报的结果进一步概括、提升所学的内容,使知识更加系统化1、生比较出3个角的大小。(把角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队)2、生说一说比较的方法。(1)、仔细观察量角器(可以是黑板上的,也可以是手中的)(2)、同桌交流后汇报(说一说自己有什么发现)(1)感知1度角有多大。(2)闭眼想象1度角有多大。按要求指认角的度数。(1)、猜一猜这个角是多少度?(2)、自主探索度量方法,试量一量这个角,在小组中交流。(3)、汇报(上台演示量角,边量边说方法)试着归纳量角的方法。、猜出两个角的大小、量出两个角的大小从比较中发现规律1、猜一猜、评一评2、说说在量角器上读数时要注意什么?3、读一读量角的方法判断。(用手势“ ”或“ ”表示并说明理由)独立猜-合作量组织汇报集体评价(1)量出练习卡中各个角的度数(2)比较出2和3相差的度数学生充分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