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复习十八第十八 椭圆一、知识梳理:1. 椭圆定义:(1)第一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常数的动点的轨迹叫椭圆,其中两个定点叫椭圆的焦点.当时, 的轨迹为椭圆 ;当时, 的轨迹不存在; 当时, 的轨迹为 以为端点的线段(2)椭圆的第二定义:平面内到定点与定直线(定点不在定直线上)的距离之比是常数()的点的轨迹为椭圆2.椭圆的方程与几何性质:标准方程性质参数关系焦点焦距范围顶点对称性关于x轴、y轴和原点对称离心率准线 3.点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当时,点在椭圆外; 当时,点在椭圆内; 当时,点在椭圆上;4.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椭圆相交;直线与椭圆相切;直线与椭圆相离二、基础检测:1.
2、 如果方程x2+ky2=2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那么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D )A.(0,+)B.(0,2) C.(1,+)D.(0,1)2.椭圆的两个焦点为F1、F2,过F1作垂直于轴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一个交点为P,则=( C ) A B CD43. 过椭圆()的左焦点作轴的垂线交椭圆于点,为右焦点,若,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B ) A B C D 解析:因为,再由有从而可得,故选B4. 椭圆有两点P、Q ,O为原点,若OP、OQ斜率之积为,则 为( C )A .4 B.64 C.20 D.不确定 解析: 设直线方程为 ,解出,写出另法:设,则、在椭圆上 得 5.若椭圆和圆为椭圆的半焦距)
3、,有四个不同的交点,则椭圆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 )A . B. C. D.解析: 解齐次不等式:,变形两边平方.6. 已知是椭圆的半焦距,则的取值范围是 ( D ) A (1, +) B C D 解析: 焦三角形AFO,如图: 为锐角.转化为三角函数问题.7. 短轴长为,离心率的椭圆两焦点为F1,F2,过F1作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则ABF2的周长为( )A.3 B.6 C.12 D.24解析C. 长半轴a=3,ABF2的周长为4a=128. 已知为椭圆上的一点,M、N分别为圆和圆上的点,则的最小值为( ) A 5 B 7 C 13 D 15 解析B. 两圆心C、D恰为椭圆的焦点,的最
4、小值为10-1-2=79. 椭圆上的点到直线l:的距离的最小值为_解析在椭圆上任取一点P,设P(). 那么点P到直线l的距离为:10. 椭圆的焦点为,点P为其上的动点,当为钝角时,点P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_. 解析:以椭圆的中心为圆心,半焦距为半径的圆与椭圆相交;11. 圆心在轴的正半轴上,过椭圆的右焦点且与其右准线相切的圆的方程为_.12. 已知圆柱底面直径为2R,一个与底面成角的平面截这个圆柱,截面边界为椭圆,则此椭圆离心率为_. 解析: 求 13. 已知是椭圆的两个焦点,为椭圆上的一点,且。若的面积为9,则 . 解析:依题意,有,可得4c2364a2,即a2c29,故有b3。三、典例导悟:
5、14.如图所示,已知A、B、C是长轴长为4的椭圆上的三点,点A是长轴的一个端点,BC过椭圆中心O ,且,|BC|2|AC|求椭圆方程.解: 以O为原点,OA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设A(2,0),则椭圆方程为O为椭圆中心,由对称性知|OC|OB|又,ACBC又|BC|2|AC|OC|AC| AO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点C的坐标为(1,1) 点B的坐标为(1,1) 将C的坐标(1,1)代入椭圆方程得, 则求得椭圆方程为15.设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轴上, 离心率.已知点到这个椭圆上的点的最远距离为,求这个椭圆方程.解:设椭圆方程为, 为椭圆上的点,由得 若, 则当时最大,即, ,故矛盾. 若时,时,
6、 ,所求方程为 16.已知椭圆和直线:上取一点,经过点且以已知椭圆的焦点为焦点作椭圆,求作出的所有椭圆中长轴最短的椭圆的方程.解:由已知椭圆得其焦点为和,它们也是所求椭圆焦点,所求椭圆方程可设为依条件知l与椭圆相切,由消去y得: 方程的 化简得 又和得 由联立解得 故所求的方程为17.已知椭圆G的中心在坐标原点,长轴在轴上,离心率为,两个焦点分别为和,椭圆G上一点到和的距离之和为12.圆:的圆心为点.(1)求椭圆G的方程; (2)求的面积; (3)问是否存在圆包围椭圆G?请说明理由.解:(1)设椭圆G的方程为: ()半焦距为c;则 , 解得 , 所求椭圆G的方程为:. (2 )点的坐标为 (3)若,由可知点(6,0)在圆外, 若,由可知点(-6,0)在圆外; 不论K为何值圆都不能包围椭圆G.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