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时间
2007年 月 日
第 周星期 下午
主讲人
韦连群
集备
内容
《小兔安家》
教材
简析
教材分析:本节课借助“小兔安家”这一情境,继续学习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由于乘法口诀学生已经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也比较扎实,学起来不佳太困难,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会除法的含义,可能会有困难,需要通过对比,讨论等方式来解决。
设计
理念
改变教材中直接呈现问题,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情境,用情境始终贯穿课堂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的情境中,自主发现、自主探究、促进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
目标
1、结合小兔安家的情境,体验除法的意义,熟练掌握用乘法口决计算除法。
2、亲身体验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
重点
学生在所创设的情境中,体验除法的含义,并能正确地借助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
难点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除法的两种情况。
教具
学具
“小兔安家”的课件
教 学 设 计
教师补充
主
讲
教
师
设
计
方
案
一、情境导入
师:冬天到了,森林里的小兔子们为了很好的过冬,他们盖了许多新房子,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
师:扳书课题《小兔安家》
二、探索发现
主
讲
教
师
设
计
方
案
1、投影出示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有什么?小兔们在干什么?你们能不能帮老师算一算这两组小兔一共有多少只吗?
2、安排房间
师:小兔现在累了,要到后面的房子去休息。你们能用小兔的只数和房间娄这两个条件,提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吗?
生:独立交流后汇报
师:简单板书表格,按汇报的顺序,完成表格。
3、问题分类
师:大家合作共提出了8个问题,同学们再想一想,如果把这些问题分成两类,应该怎么分,和你的同桌商量一下。
生:同桌讨论,汇报:
一类知道有几间房子,求每间住几只小兔,另一类只知道每间房子住几只,求需要几间房子。
师:现在请各小组分工解答上面的8道题,完成解答后,小组合作完成一个新任务,把你们的算式按一定的顺序,整理排列,并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整理、排列,学生谈发现(1)单位不同、(2)每一行中,左右两个算式用同一句乘法口诀计算。
师:你们发现了不少规律,再把每列的算式联系起来想一想,每间住的小兔只数和所需要的房间数之间有什么联系?
生:发现每间住的小兔越少,需要的房间就越多,每间住的小兔多,需要的房间就少。
师:你们真棒!愿意接受小猴子的挑战吗?它给我们提出了:如果每间房子住5只小兔,3间能住下吗?
生:独立解决,汇报算法。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得快乐吗?(快乐)谁愿意和同学们分享你的快乐?(说说自己的收获)
对 应 训 练 补 充
巩
固
性
训
练
(知识点考点)
1、计算下面各题。
9÷3= 10÷4= 36÷6=
48÷6= 72÷8= 56÷7=
3÷3= 12÷4= 64÷8=
30÷6= 81÷9= 36÷4=
综
合
性
训
练
1、填一填。
5×8=□ 7×□=42 9×3=□
□×6=54 40÷5=□ 42÷6=□
27÷3=□ 54÷6=□ 54÷9=□
创
新
提
高
训
练
1、按规律,填一填。
63、56、( )、( )、35、( )、( )。
2、为36人同学设计队形
板 书 设 计
小兔安家
12÷2=6(只) 12÷6=2(间)
12÷3=4(只) 12÷4=3(间)
12÷4=3(只) 12÷3=4(间)
12÷6=2(只) 12÷2=6(间)
课 后 反 思
教学材料的组织与选择在符合数学知识需要的同时,也应符合实际生活的一般情理。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提问的时候,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维空间,学生思考不够,不利于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