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刘佛年的“知识·能力·创造”型教师培养思想及其当代传承.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52263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佛年的“知识·能力·创造”型教师培养思想及其当代传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刘佛年的“知识·能力·创造”型教师培养思想及其当代传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刘佛年的“知识·能力·创造”型教师培养思想及其当代传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育文化论坛 年第 期刘佛年教育思想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湖南省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机制创新研究 基于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功能比较的视角”()。作者简介:夏永庚,男,湖南湘潭人,博士,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吴杜霜,女,湖南株洲人,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詹梦珍,女,安徽安庆人,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教师。刘佛年的“知识能力创造”型教师培养思想及其当代传承夏永庚,曾吴杜霜,詹梦珍(湖南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湖南 湘潭 ;湖南科技大学 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湖南 湘潭 ;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安徽 安庆 )摘要:在长期的师范教育工作实践中,刘

2、佛年先生逐步探索出“知识能力创造”型的教师培养目标:知识素养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力素养包括育智、育德和育美能力等,创造素养包括创造性教学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等。刘佛年认为,为了实现这种培养目标,需要根据国家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等全方位推进师范教育改革,从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四个方面完善培养方案的课程结构,从提升学科的整体实力以及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等方面为师范生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条件。刘佛年提出的加强通识教育、培养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师范生的创造性教学能力等思想,对当前师范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关键词:刘佛年;“知识能力创造”型教师

3、;教师培养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刘佛年()先生是当代知名教育家,对新中国高等师范教育、教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从 年开始,他参与了华东师范大学的组建,历任教务长、副校长和校长,为华东师范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华东师范大学的教师教育闻名全国,其教育学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学校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系统总结刘佛年先生的教师教育思想并在当前的师范教育实践中进行创造性发展,既是对刘佛年先生的纪念,更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教师教育的需要。笔者对刘佛年先生关于教师教育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将他的教师教育思想总结概括为“知识能力创造”型教师培养。这种类型的教师,

4、在当时具有先进性,在当前依然需要大力培养。一、“知识能力创造”型教师的建构作为培养教师的师范大学,首先要明确培养什么类型的教师,应培养他们什么样的夏永庚,曾吴杜霜,詹梦珍:刘佛年的“知识能力创造”型教师培养思想及其当代传承刘佛年教育思想 素质和能力结构。刘佛年先生在师范教育工作长期实践探索中,逐渐明确要培养师范生的“知识”“能力”“创造”三个核心要素,即要求师范生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基础、优异的教育教学能力、良好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毕业走上教师岗位后才能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大量优秀人才。(一)知识型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需要大量建设人才。但当时民众文化素质低,文盲占了一大半

5、,教师队伍数量不足。从现实情况及教师培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来看,应着力于知识的传授与传播。因此,刘佛年先生认为,师范生首先必须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教师的基本任务是传授知识,当然首先就得自己有丰富的知识。刘佛年先生认为:“我们讲现代教学时仍应重视知识,当然它不是杂七杂八的堆积,而应是精选的、最基本的知识,这样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始终是教学要完成的一个任务。”在他看来,基础知识对于师范生而言尤为重要。一方面,他鼓励优秀的高中毕业生报考师范专业,进而成长为优秀教师;另一方面,他注重培养师范生的基础知识素养。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他认为教师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内容比较广泛,包括语言

6、文字知识、政治知识、劳动知识等。因而在培养教师时,应注重语言文字和外语知识学习,注重思想政治学习,强调劳动知识学习,这是当时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师既是劳动者又是知识分子”的直接体现。世纪 年代,他进一步强调教师应该适应信息技术时代发展的需要,具备信息化知识。扎实的专业知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早期的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应该包括哪些,在认识上还不是特别明晰。刘佛年先生在借鉴域外高校经验和总结民国时期教师培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师范生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两个方面。学科知识,后来被称为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在教师知识结构中对成功教学的开展起直接支撑作

7、用。学科知识关系到教师对所教学科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转化程度,只有自己对学科知识体系融会贯通了,才可能用自己的语言开展教学,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对学科知识有比较好的理解和掌握。教育学知识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条件性知识,主要涉及对教育的理解(教育观)、对教师的认识(教师观)、对学生的认识(学生观)等。这些直接关系到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的使用,关系到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等。由此出发,教师方能利用教育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化地开展教育教学,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刘佛年先生认为,每个教师都需要研究教育学及教育管理的相

8、关问题,虽然并不需要每位教师都得产出重大研究成果去发表,但却可以重塑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构筑自己对教育的认识框架。(二)能力型教师传授知识是教师的基本工作,如何有效、高质量地传授知识,需要较强的教学能力。但从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的立场来看,教师不能仅仅传授知识,还需促进学生道德和审美的全方位发展。育智能力 年,刘佛年在谈及教学质量时强调,教师的教学能力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后,他一直强调教学要讲究科学性,“要使教学工作达到高效率、高质量,一定要研究教学工作的客观规律。应该按照教学规律来革新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在不使学生负担过重的情况下,提高教学效教育文化论坛 年第 期 刘佛年教

9、育思想 果。所以教学一定要讲究科学性。”具体包括几个方面的要求:其一,要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和研究,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别,且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及时根据学生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教学;其二,要注意知识的性质,对于学科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教师要运用各种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达到掌握并且能够应用的程度;其三,要注意讲与练的结合,特别是课堂讲解与练习的结合,逐步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解决问题的办法;其四,要注意评价标准的多样化,“由于各个学校的师资、设备等条件不同,学生来源不同,任务也不尽相同,不应该只按学生分数进行评比”。考试是教师了解学生进步程度的手段,评价应该按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标准来衡量。育德能力刘佛

10、年先生认为,教师的育德能力贯穿在其教学过程的全部。首先是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了解,“教师对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应该了解,才能教好这个学生。”其次是关注学生学习之外的情况,“一个教师经常考虑的问题不应该只是学生的成绩好坏、学生聪不聪明,而要经常了解他的兴趣怎么样,情绪怎么样,做事情是严肃认真还是马马虎虎,思想健不健康,体力充不充沛,营养丰不丰富,运动量够不够,休息够不够,家庭关系怎么样,他跟同学关系怎么样,他对学校的看法怎么样,等等。”最后是长期坚持,全面地、长期地、深入地了解学生,观察学生,才能够指引其发展方向。刘佛年十分强调教师的爱,教师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就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11、,用真心真情滋润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育美能力刘佛年先生认为,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教师自身就要是全面发展的个体。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全面发展来看,教师除了能够育智和育德,还要能育体、育美、育劳。他十分强调各育之间的协同性,“没有一育能够离开其他育而可以孤立发展,学生所参加的每一项教育活动往往牵涉多种 育,每一 育 的发展都是在与其他 育交互作用中产生影响的。”从艺术这一方面来看,“它包含音乐、美术、美工、舞蹈、喜剧等,而音乐可以陶冶人的道德情操,舞蹈锻炼人的身形体态,喜剧增添人的知识价值,美工依靠人的动手实践,即一育发展本就内含着各育的方方面面。”所以,一定

12、要重视对师范生进行艺术素养的培养,因为美育可以贯穿课堂内外。不独是艺术教师或体育教师,所有教师都应该在引导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上发挥重要作用。拥有艺术素养的教师一定程度上就拥有了帮助学生认识美、欣赏美的能力。学生对于美的创造开始于模仿,这需要教师本身是一个美的个体,能够给学生树立美的形象。(三)创造型教师 年,刘佛年先生在 谈谈创造教育一文中提出,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进行创造教育。他指出,智力与创造力并非正相关,而创造能力却要经过培养才能提高;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学生则需要具有创造性的教师,只有足够多的创造型教师,才能够培养出足够多的创造型人才。刘佛年先生认为,创造型教师能够开展创造性

13、教学,进行持续性研究。能够开展创造性教学刘佛年先生指出:“我们如果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精神,首先要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和精神,教育工作并不是一种机械的工作,教育领域是我们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创造能力的广阔天地。”他认为,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是可以而且需要从小培养的,教学对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而教师就是这个培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开展创造性教学,对教师有两点要求。一是要求教师能够掌握一些创造教育的知识。刘佛夏永庚,曾吴杜霜,詹梦珍:刘佛年的“知识能力创造”型教师培养思想及其当代传承刘佛年教育思想 年指出,受过师范教育的教师,必然学习了教育学与心理学,这些学科知识是创造能力的基础,但是仅仅

14、有这些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在师范教材中添加更多关于创造教育的知识,培养师范生的创造教育能力。二是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教育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与模式,也可以加入自己的创造来适应当下的教学改革需求。能够进行持续性研究教师要能够开展创造性教学,就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和研究。刘佛年先生鼓励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研究,而不是只当一个教书匠。他鼓励中小学教师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应积极深造,将一线教学实践与教育理论进一步结合,在提升自己专业素养的同时,提升对一线教学问题的解决能力。他认为,学习与研究是教师不断自我提高的途径,要开展创造性教学,就要成为研究型教师

15、,就需要进行大量阅读,具有丰富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所以,教师要加入终身学习者队伍,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根据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而不断充实自身,提高自身素质。开展创造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直到 世纪 年代中期才逐渐成为国家教育改革的主题词。刘佛年先生在 年代中期就能预见性地提出培养教师的创造能力,实属不易。总的来说,集知识、能力、创造素养于一身的教师,是刘佛年对每一位教师的期望,也是他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对培养新教师的一种理想建构。二、“知识能力创造”型教师的培养“知识能力创造”型教师,是刘佛年先生在多年探索中逐渐明确的师范生培养目标,在华东师范大学的师范生培

16、养过程中得到不断推进和落实。(一)全方位推进师范生教育改革刘佛年先生历任华东师范大学教务长、副校长和校长,他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一步步地将自己的教师培养理想变成实践。年,他就任华东师范大学校长时明确表示,一定要“下大决心把师范教育搞上去”。他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认为,需要加强对自身实际问题的研究,走符合国情的教育道路,确保师范教育改革沿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前进。在坚持“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的前提下,他对当时的师范教育改革提出了五点要求。一是根据党和国家发展的大势,制定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以确保教育改革的方向性正确。二是对接社会需求办师范教育,“学校应该经常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评价,以改进

17、教育工作。当然,学校应该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连续性、秩序性。”对于师范教育来说,了解自己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以及就业表现、关注社会就业形势对师范生的要求,并以此来改进师范生培养方式等,既有利于师范生的发展,从长远看也有利于师范院校口碑的形成。三是应注重师范教育的灵活性,因地制宜,留下活动空间,增强流动性等。四是形成有效率的运行系统,注重培养数量和质量,但不应以简单的“亩产”为唯一指标来评价。五是师范教育改革要注重内外联系,对某些局部的改革必须建立在深入调查、实践总结的基础上,逐步进行。为了进一步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刘佛年先生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一是明确标准。他认为,教师培养学生质量的“根本标准

18、是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的要求。”不是每一个学校都要以智育为第一准则。具体到师范教育而教育文化论坛 年第 期 刘佛年教育思想 言,不是每一所师范院校都要以培养研究生为目标,有知识有能力的教师才是师范院校培养的重点。二是要改革对师范生的检查、考试方法,要对录取考核标准、考题指向、综合性考核等进行全方位改革。三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循序渐进、踏踏实实地进行教学,确保师范生的学习质量,而不是一味赶进度。四是要求教师为师范生打好基础,引导他们掌握知识、提升能力。他指出:“教师还应该有意识、有计划地训练学科和一般的思维方法”“凡学生能自学的,让他们自学;凡学生能自己想的,让他们自己

19、想;凡学生能自己动手做的,让他们自己动手。”五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他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能够激发师范生的学习兴趣且产生持续的学习动力,能够用良好的师德去感染和引导学生。(二)多维度构建师范生课程结构培养“知识能力创造”型教师,培养方案的设计,尤其是课程结构的设计是关键环节。在刘佛年先生的倡导下,华东师范大学在课程结构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强化通识教育课程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发展、创造力的培养,都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基础之上的。刘佛年先生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主张文理渗透培养学生,要求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培养思想政治素养、文化素养、独立思考能力等。在他的提议下,年华东师范大学实行了文理

20、交叉开课的课程安排,帮助学生拓展思维,走上复合型人才锻造之路。此外,基于对培养素质全面发展教师的考虑,刘佛年强调独立思考、自学能力及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性,要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终身学习与发展能力、应对世界社会发展的生存能力等。年,华东师范大学“采取了减少课程门数,减少学生上课时数,精简教学内容,重点讲授,改进作息制度等一系列措施,而且积极地提倡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师范生的角色是学生,也是未来的教师,独立思考、自学能力以及独立工作能力能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也能促进其职业生涯发展。夯实学科基础课程和教育学专业课程在师范专业学生学科教学能

21、力的培养方面,有两类课程的学习十分重要,分别是学科基础课程和教育学专业课程。在刘佛年先生看来,学科基础课程十分重要,对培养和发展师范生坚实的学科知识基础以及相应的教学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他特别强调对学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双基”)进行严格训练、严格考试,并且对文科学生、理科学生、外语学生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考试要求,学科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应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而有所变化。教育学类课程是刘佛年先生非常强调的课程,这类课程能帮助学生增强教育学意识,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刘佛年先生编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本 教育学 教材,不仅奠定了我国教育科学的理论基础,更是直接改变了新中国早期师范教育

22、全盘使用苏联教材和“教育政策汇编”的状况。这本 教育学 教材成为对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影响最大的教育学教科书。后续编撰的各种教育学教材都是在此基础上拓展演变的。在完善教育学课程的基础上,刘佛年先生强调心理学课程的重要性。年,他明确提出:“师范院校应该迅速恢复心理学方面的课程。未来的教师不只是学习一般的心理学知识,还要着重学习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心理学作为师范教育基础课程之一,一直是师范生学习的重点。对于心理学的学习,刘佛年建议不能只局限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要到实践中去具体系统地观察研究儿童或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及其夏永庚,曾吴杜霜,詹梦珍:刘佛年的“知识能力创造”型教师培养思想及其当代

23、传承刘佛年教育思想 影响因素,结合书本知识,找寻合适的教育方法。完善实践课程实践课程是实践能力培养和发展的“培养皿”,学了很多知识,不能转化为实践能力,那样的学习是没有意义的。为了打通知识向能力转化的环节,刘佛年先生十分重视实践课程。他曾就加强和改进师范生的实习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一是落实责任制,即明确学校实习工作的主体责任人以及各实习点、实习生的指导负责人,确保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有明确的反应和求助对象;二是完善计划,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具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特点,因而需要早作准备,加强负责人与实习生之间、实习生与指导教师之间、实习生与实习生之间的联系,同时提前加强各科教学法学习;三是关注细

24、节,在实习过程中除了关注实习生的技能学习与提高,也需要关注思想情况。刘佛年还对学生实习工作的考查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关注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启发下独立完成实习工作的能力,包括教学设计、制作教具、试教磨课、教学实践等;二是关注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将所学的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转化并应用于实践当中;三是要求实习生不能只关注自己试教的那一部分教学内容,而是要对教材的完整体系有所把握,从而抓住中心突出重点,能够很好地利用课后作业巩固新知,能够充分利用试教课的评议来认识自身教学的优点与不足。(三)多举措完善师范生培养条件要培养优秀的师资,必定离不开良好的培养条件支撑。培养

25、“知识能力创造”型教师,尤其是要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教师,必须具有较好的条件做保障。在刘佛年先生的领导下,华东师范大学多措并举完善师范生的培养条件。建设重点学科我国最早提出建设高校重点学科是在 世纪 年代初期。通过对早年的留学经历以及国外高等教育发展经验的研究,刘佛年认为可以通过办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学科来带动学校发展,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在 年,他提出了抓重点学科建设,用人力、物力保障支持以及高要求来推动学校那些原有基础好、发展前景好、学术水平高的学科发展。在他的直接指导下,当时的华东师范大学将教育原理、中国古代史、自然地理等作为学校的重点建设学科,给予各方保障,促进了这些学科的高质量

26、发展。事实证明,这一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时至今日,这些重点学科依然是华东师范大学的特色学科,发挥了一定辐射作用。重点学科建设,带动了专业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整体实力与国际接轨;完善了学科体系,构建了师范院校的特色,合理安排各学科优质资源,对整体提升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十分有利。注重培养师范生的教师队伍建设要培养优秀的师范生,培养师范生的教师必须更优秀。刘佛年先生曾多次对学校教师队伍的培养提出要求:采取措施促进师范专业教师队伍的精英化,始终将学科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作为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关键环节。首先,鼓励教师持续深造。在刘佛年先生的领导下,华东师范大学通过各种措施加大投入,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深造,

27、提升学历、学位,走出国门,开阔视野。其次,对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等的培养提出要求。在刘佛年先生的倡导下,年 月,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了教育科学学院。他兼任院长,不仅负责教育系、心理学系教学工作,还负责教育教学研究所、室的教学研究及行政工作。此外,教育科学学院拥有一批附中、附小、附幼作为实验基地,在与中小学不教育文化论坛 年第 期 刘佛年教育思想 断互动交流、教研合作过程中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促进了合作学校的发展,带动了地区及全国范围内的教育研究,推进了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了学校整体声誉。三、刘佛年“知识能力创造”型教师培养思想的当代传承刘佛年先生的“知识能力创造”型教师培养思想,对华东师

28、范大学乃至全国教师培养工作都产生了较大影响,为全国各师范高校教师培养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作出了表率。在国家不断强调教师教育的重要性并要求不断改革创新的形势下,刘佛年先生的教师培养思想对解决今天的师范教育问题仍然具有重要启示,需要持续传承。(一)持续强化师范生多元结构知识的学习传承刘佛年先生的教师培养思想,首先需要扩充师范生的知识面,加强通识教育。自 世纪 年代以来实行的高中文理分科教育持续到 年的新高考改革,而且即使是在推进新高考改革方案的省份,部分学校由于师资等条件的限制,依然沿袭了原来的大文大理模式,不给学生选学和选考的机会。应该说,文理分科教育有其优势,学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精力学习几门

29、课程,确保知识掌握的效度;但其缺陷也十分明显,那就是文科生不懂理科常识,理科生不懂文科常识。部分大一的理科新生连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知道,更别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文科生连理科的一些基本常识都不知道,如初中阶段物理中关于大气压强、牛顿定理的内容等。长时间及过早的分科教育,给师范生的知识板块造成了严重的结构性缺失。再看师范教育本身,中学教师一直都是坚持分科培养,其间有些学校曾经探索过理科综合的科学教育专业和文科综合的历史文化专业,但因毕业生不好就业而告终。在未实施师范专业认证之前,很多师范专业的课程结构当中,学科专业方向的基础课程占很高比例,而通识教育和教师教育课程的比例非常低。这种教

30、育进一步强化了师范生狭隘的知识结构。在当前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和新兴交叉学科不断涌现的情况下,一个教师要能够较好地胜任教学工作,仅仅靠一门学科的知识储备是不够的,而要具有相对较广的知识面和多学科知识结构,这对形成自己的教学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更有帮助。因此,在教育部公布的各类师范专业认证的条件中,要求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师范专业课程结构中,通识教育的课程比例不少于 。(二)培养师范生娴熟的信息化教学技能 世纪 年代,刘佛年先生旗帜鲜明地倡导培养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技能。年代中后期,信息化教学技能逐渐成为教师必备的一项技能。如今,网络技术、远程教学、人工智能技术等已逐渐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被普遍应用,

31、线上教学成为线下教学的有益补充。这对中小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当前师范教育信息化程度不容乐观。从培养方案来看,在很多师范专业的课程结构中,唯一跟信息技术素养挂钩的是“现代教育技术”(或“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等名称),其他的依然是原来固有的课程结构。单靠这一门课,连基本的信息化教学素养都无法培养,更别说培养较强的信息化、网络化教学能力。另外,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学设备和条件还停留在 世纪 年代末和 世纪初的水平,其教学设备条件还赶不上一些中小学,导致很多师范毕业生到这些中小学后首先必须熟悉教学设备和教学软件,不然根本无法开展教学工作。这也给很多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们留下了高师教育条件

32、落后的印夏永庚,曾吴杜霜,詹梦珍:刘佛年的“知识能力创造”型教师培养思想及其当代传承刘佛年教育思想 象。师范教育培养的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不强,正如有的研究者指出:“中小学教师大多对信息化教学持积极态度,但教师实施信息化教学的动力不足;信息技术教学能力提升中存在教师自我效能感不足、应用培训与学科教学融合不紧密、应用实效尚未达到预期等问题。”所以,当前高等师范教育必须在师范生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教学技术的使用能力培养方面下大力气,更新教学设备和条件,通过多课程、多条件,全方位培养师范生高超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尤其是师范生的智能素养。“教师智能教育素养可视为对原有教师信息素养的转型升级,强调教

33、育功能与教学法的核心价值以及教师作为 人 不可替代的发展特性。智能时代的教师专业素养是智能化和人性化的统一。”(三)全力培养师范生创造性教学的能力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创造型人才,是自 世纪 年代以来党和国家教育政策的重要导向。改革创新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始终是社会发展尤其是教育发展的重要价值导向。应该说,我国中小学和高等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上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科学技术水平获得了较大发展。但学生群体乃至整个民族的创新素养不够高,高端技术领域缺乏创新性引领的问题依然明显。中小学教师侧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侧重应试培训,而不太重视对问题意识的激发及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学

34、生从中学升入高校后,很多原生性的创造冲动和能力都没有了,加之高等教育价值追求日趋功利化,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并非高校培养的主要导向,因此高等师范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有限。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呼唤教师具有创造性教学能力。有研究表明,学生创造力发展的程度与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改善教师的创造性教学行为,提高创意自我效能感和人格开放性水平,有助于促进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教师的创造性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的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及挑战性呈显著正相关,创造性教学行为与创意故事及远距离联想测验()呈显著正相关,想象力与创意故事及 呈显著正相关。”“创造性教学在本质上是教师与学生为了

35、达到一定的目的,遵循人的创造规律和创造素质的培养规律,运用艺术的教学策略,通过充分发挥自身创造能力和个性的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创造素质、产生创造性成果的活动。创造性教学具有新颖性、灵活性、情境性和审美性等特点。”创造性教学是一个教师本身创造性素养的综合体现和应用,只有教师本身具有较强的创造性素养,才能达到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目的。有学者指出,课堂上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主要表现在“学习方式指导、动机激发、观点评价和鼓励变通”四个方面,所以,当前的师范教育,一定要在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格特质、独立的教育见解与批判反思能力、深厚的学科理解力、创造性教育教学能力以及为创造性而教的能力”上下功夫,在培养模式、

36、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做出全方位的改革,全面培养师范生的创造性教学能力,以满足当前党和国家对创造型人才培养的时代诉求。参考文献:刘佛年 刘佛年教育文集 金一鸣,整理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教育文化论坛 年第 期 刘佛年教育思想 刘黎明,刘筱玮 刘佛年全面发展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教育文化论坛,():何文涛,庞兴会,朱悦,等 人工智能时代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现状与提升策略 现代教育技术,():王丹 人工智能视域下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研究:内涵、挑战与培养策略 中国教育学刊,():李玉华,王桐,刘悦,等 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与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心理发展与教育,():吴佑清,董勇燕,周治金 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对中学生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影响 应用心理学,():秦虹,张武升 创造性教学的本质与特点 教育科学研究,():张景焕,初玉霞,林崇德 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评价量表的结构 心理发展与教育,():李广平 新时代创新型教师:内涵、特征与培养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责任编辑:杨波梁昱坤)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