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5206∕T 169-2023 藤茶种植技术规程(铜仁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650849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5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5206∕T 169-2023 藤茶种植技术规程(铜仁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DB5206∕T 169-2023 藤茶种植技术规程(铜仁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DB5206∕T 169-2023 藤茶种植技术规程(铜仁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DB5206∕T 169-2023 藤茶种植技术规程(铜仁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DB5206∕T 169-2023 藤茶种植技术规程(铜仁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67.140.10CCSX 55DB5206铜仁市地方标准DB5206/T 169-2023藤茶种植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cultivation2023-12-20 发布2023-12-20 实施铜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5206/T 16920231目次前言.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种植环境条件.15 育苗技术.26 种植方法.27 田间管理.38 采摘技术.3DB5206/T 1692023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

2、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这些专利的责任。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铜仁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招商服务中心提出。本文件由铜仁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铜仁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招商服务中心、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生态茶发展和技术指导中心、思南县茶桑技术推广中心、江口县农业农村局、铜仁市检验检测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代刚、陈永前、肖楚、樊朝阳、田洪军、杨虎彪、李小立、杨华、幸玫、覃涛、吴欢、牟镖文。DB5206/T 16920233藤茶种植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藤茶的

3、种植环境条件、育苗技术、种植方法、田间管理及采摘技术。本文件适用于铜仁市境内藤茶的种植。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15618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NY/T 349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NY/T 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标准NY/T 3562藤茶生产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藤茶 am

4、pelopsis grossedentata藤茶系葡萄科蛇葡萄属显齿蛇葡萄种。Ampelopsis gossedentata(Hand-Mazz)W.T.wang,适应性强,通常以茎叶为加工原料,俗称莓茶、藤婆茶(又称神仙草、长寿茶)。4种植环境条件4.1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水热同期,光热同季,年均气温16,年平均日照时间1100h1500h为宜,无霜期270d310d。年均降水量10001400mm,年均相对湿度80%。4.2土壤条件DB5206/T 16920234有机质含量1.6%,pH 值 5.56.5,具有土层厚度的沙质土壤。土壤质量应符合

5、GB 15618 的规定。4.3地表水质量应符合GB 3838的规定。4.4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4.5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规定的大气质量二级标准。5育苗技术根据藤茶生物学特性,育苗采用扦插育苗模式。扦插育苗按照 NY/T 3562 的规定执行。种苗规格与质量应符合 NY/T 3562 要求。6种植方法6.1移栽时间11月12月份上中旬,土温610时移栽。6.2栽植密度仿野生栽培密度为 200 株/亩300 株/亩,株行距为 100cm x 300cm 或 150cm x 200cm;搭架栽培密度为 250 株/亩,株行距为 100cm x 300cm;最好分级移栽。6

6、.3定植技术6.3.1起苗苗圃地所育苗木经过 9 个月以上的生长,可以达到出苗要求,起苗一般应在苗木的休眠期进行,即从秋季落叶后到春季树芽萌动前起苗。起苗前土壤干旱应提前灌水,使土壤湿润、疏松。起苗时特别注意保护苗木根系,防止风吹日晒、雨天及霜冻起苗。6.3.2移植起出苗木应及时移栽,不能及时移栽则在避风避荫处挖 10cm20cm 假植沟,用湿土埋住苗根。6.3.3藤茶种植可选用大田栽培、仿野生栽培等栽培模式。6.3.3.1大田栽培大田整地后挖直径 25cm50cm,深度 25cm40cm 的坑,每窝填 15kg20kg 腐熟农家肥,覆土DB5206/T 16920235厚 6cm10cm。6

7、.3.3.2仿野生栽培宜选择荒坡土地挖直径 25cm50cm,深度 25cm40cm 的坑,每窝填 15kg20kg 腐熟农家肥,覆土厚 6cm10cm,在灌木林中每株需 1.0/株1.5/株空间,乔木林密度每亩不大于 30 株。7田间管理7.1中耕除草在藤茶萌芽至枝长 10cm15cm 时中耕除草,适时除草,7 月8 月停止除草。7.2施肥每年 10 月施肥一次,施肥时要开沟,有机肥按 7500kg/hm2施入沟内,及时覆土,促进来年藤茶的生长。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349 的规定。7.3浇水保持土壤在整个生长期湿润,注意防涝抗旱。7.4修剪翌年早春,适时轻修剪,修剪移除多余枝条。每株藤茶留 3 个4 个向上生长、长势良好的主枝条。7.5搭架藤茶长到 40cm50cm 时应及时搭架,搭架应按照 NY/T 3562 执行;仿野生种植的藤茶可充分利用灌木丛而不用搭架。7.6打顶嫩茎长到 25cm 以上时开始打顶,之后适时打顶。7.7病虫害防治藤茶自身抗病虫害能力强,如有发生按照 NY/T 393 的规定进行防治。8 采摘技术8.1 采摘时间每年 3 月5 月采摘嫩茎叶。8.2 采摘方法采摘嫩茎叶时采用提手采,采摘长度 3cm9cm,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剔除整梗和杂叶。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